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标题: 实验成功了一种新的净水方法,想和大家分享。 [打印本页]

作者: josephoneone    时间: 2008-11-25 11:35
标题: 实验成功了一种新的净水方法,想和大家分享。
一般现在的净水方法都是用氯气消毒, 更高一级的是臭氧,UV等。 现在实验成功一种新的方法,用的是OH来取得臭氧和UV。 反应时间是一分钟以内,能耗大概是DC12V, 4A。 希望能突破目前旧有的所有净水模式。
作者: ZCLIANG_007    时间: 2008-11-25 15:26
楼主有没有更详细的资料啊。
作者: josephoneone    时间: 2008-11-25 15:37
那一部分?资料堆积如山,一种一种菌来实验。
作者: 0806101010    时间: 2008-11-25 16:12
犹抱琵琶半遮面,为什么不再讲一点大家了解一下!在吊大家胃口
作者: josephoneone    时间: 2008-11-25 16:15
正在想如何开始,有点千头万绪。还有就是应用的问题。是否应该先找间自来水厂实验。
作者: liping1019    时间: 2008-11-25 19:11
那可以从实验开始说说,慢慢介绍!
作者: sophlia    时间: 2008-11-26 09:38
标题: 急切
急切等待LZ试验结果
作者: wangweijie    时间: 2008-11-26 10:22
希望楼主说的详细一点,期待中......
作者: josephoneone    时间: 2008-11-26 13:33
标题: 问题的原因
自来水: 目前的自来水都是靠氯free chlorine 来达到消毒目的的。 但氯对某些细菌,例如: 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 鸟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 avium) 作用有限。 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Tyzzer, 1907)为体积微小的球虫类寄生虫。广泛存在多种脊椎动物体内,寄生于人和大多数哺乳动物的主要为微小隐孢子虫(C. parvum),由微小隐孢子虫引起的疾病称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是一种以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人畜共患性原虫病。 鸟分枝杆菌 M. avium 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在全世界饮用水系统都能发现的细菌。能耐高的pH和低温。 非典型分枝杆菌可在多种水环境中尤其是在生物膜上繁殖。他们对处理和消毒具有相对抵抗力,在HPC少于500/ml,总残余氯高达2.8 mg/litre的经过良好处理和维护的饮用水供水系统中也曾检出过该菌。该菌在生物膜上的生长降低了消毒剂的效力。在某次调查中,在54% 的冰和35%的公用饮用水样品中检测到该菌。 美国麻省一次鸟分枝杆菌感染增加事件最终也归因于饮用水中存在的鸟分枝杆菌。非典型分枝杆菌对消毒具有相对强的抵抗力。消毒剂持续残留可减少水体中分枝杆菌的数量,但对生物膜中的微生物似乎无效。 非典型分枝杆菌属可引起很多疾病包括骨骼、淋巴结、皮肤和软组织以及呼吸道、胃肠道和泌尿生殖道疾病。临床表现包括肺部疾病、布路里溃疡、骨髓炎和化脓性关节炎,患者的易患因素不清。这些细菌是免疫受损患者播散性感染的主要病因,也是HIV阳性患者的常见死因。 另外一个问题是卤化物(Halogenated) 氯气消毒的副产品会产生有毒致癌副产品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DBPs), 例如Trihalomethanes (THMs) 三卤甲烷, haloacetic acids; 卤乙酸。 现在美国开始对饮用水里面的微小隐孢子虫(C.parvum)进行控制。已经开始逼使很多水厂放弃用氯消毒。
作者: josephoneone    时间: 2008-11-27 10:49
标题: 慢慢补充,希望多提意见。
从污水处理走向净水,经过很厂时间的考虑。 考虑今后10年的方向。 希望几位版主和网友们对内容多批评指教,里面很多内容还没有深思熟虑。
作者: josephoneone    时间: 2008-11-27 11:18
水传病原体 waterborne pathogens 发展新的消毒技术。 例如,絮凝 coagulation, flocculation, 沉淀 sedimentation, 膜或其他过滤, media or membrance 1993年,隐孢子虫病(Cryptosporidiosis)在美国Milwaukee, Wisconsin爆发,使40万人感染,100死,证明单纯依靠传统的处理方法走到了尽头。 目前正在实验的方法有? UV + 化合氯combined chlorine 臭氧 Ozone + 化合氯 combined chlorine 这些方法是希望最大限度解决DBPs。 根据美国EPA的统计,现在发现的,和自由氯有关的DBPs有几百种,目前大概只发现了50% 有机氯化合物total organic halide (TOX)。还有很多迷没有解开。 水中的有机氯化合物大多是有毒、三致物质,且难以降解,危害人体健康。所以,美国EPA公布的129种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中,有机氯化合物就占了61个。1989年我国国家环保局公布的58个优先控制的有毒有机污染物中,有机氯化合物占25个。建设部2000年一类水司要求达到的水质标准中,占15项。 因此,自来水的处理过程中氯氧化-消毒产生的副产品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关注,寻找氯的替代氧化-消毒剂受到了发达国家的重视。在众多的氧化-消毒剂中,能适合用于城市自来水处理中的氧化-消毒剂并不多,仅有臭氧和二氧化氯在发达国家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臭氧一样会产生致癌物carcinogen,溴酸盐 bromate, 假如水里有溴bromide离子。 化合氯combined chlorine一样会产生DBPs, 例如卤乙睛(Haloacetonitriles) 碘乙酸 iodoacetic acid, 这比自由氯free chlorine的毒性和致癌性更可怕。 有些国际组织和NGO们,在推广一些另类消毒方法,例如阳光,次氯酸钠sodium hypochlorite,或者一些随用随消毒方法point-of-use,这或者减少了一下肠胃病gastrointestinal,但是水源中的氨氮ammonia和有机氮organic nitrogen会和次氯酸钠sodium hypochlorite反应导致消毒效率降低。
作者: shipatshui    时间: 2008-11-27 11:55
楼主用的是OH自由基来取代臭氧和UV方式。 “反应时间是一分钟以内,能耗大概是DC12V, 4A。” 原料呢,用电解水??? 衷心希望能够有突破!
作者: josephoneone    时间: 2008-11-27 11:58
原料?普通水 --- 水源水。
作者: northba_2009    时间: 2008-11-27 12:59
"现在实验成功一种新的方法,用的是OH来取得臭氧和UV。" 羟基自由基能得到O3和UV 能介绍下么?
作者: northba_2009    时间: 2008-11-27 13:00
为什么不用ClO2呢?
作者: josephoneone    时间: 2008-11-27 13:02
原帖由 northba_2009 于 2008-11-27 12:59 发表 "现在实验成功一种新的方法,用的是OH来取得臭氧和UV。"羟基自由基能得到O3和UV能介绍下么?
谁说的?用OH生产Ozone和UV?
作者: josephoneone    时间: 2008-11-27 13:03
原帖由 shipatshui 于 2008-11-27 11:55 发表 楼主用的是OH自由基来取代臭氧和UV方式。“反应时间是一分钟以内,能耗大概是DC12V, 4A。”原料呢,用电解水???衷心希望能够有突破!
没有用OH生产臭氧和UV。。。
作者: northba_2009    时间: 2008-11-27 13:06
原帖由 josephoneone 于 2008-11-25 14:54 发表 一般现在的净水方法都是用氯气消毒, 更高一级的是臭氧,UV等。 现在实验成功一种新的方法,用的是OH来取得臭氧和UV。 反应时间是一分钟以内,能耗大概是DC12V, 4A。 希望能突破目前旧有的所有净水模式。
哈哈你自己看嘛
作者: northba_2009    时间: 2008-11-27 13:09
羟基自由基取代O3,想法不错。
作者: josephoneone    时间: 2008-11-27 13:39
原帖由 northba_2009 于 2008-11-27 13:06 发表 哈哈你自己看嘛
哈哈,很搞笑,自己写错。。。。 而且还不知道,还不承认。。。哎呀! 不可以错了。 大概生成OH的方式是这样: 低压(12V DC)低电流(5A下)。这样可以降低成本。 这里面用到催化剂,大概配置是两边电极,中间是催化剂(不会消耗,一次性投资,所以长期成本不高)。 水从这个电场中流过。
作者: northba_2009    时间: 2008-11-27 13:57
以2价铁为催化剂? 还是什么东西?类似电FENTON么?
作者: josephoneone    时间: 2008-11-27 14:47
原帖由 northba_2009 于 2008-11-27 13:00 发表 为什么不用ClO2呢?
ClO2 的DBPs不会没有,而且很多危害还没有进行很好的研究。附件是关于CLO2的DBPs的研究。论文还有臭氧的DBPs。
作者: josephoneone    时间: 2008-11-27 14:50
原帖由 northba_2009 于 2008-11-27 13:57 发表 以2价铁为催化剂?还是什么东西?类似电FENTON么?
不是2价铁,用铁很难不产生DBPs。不是太清楚什么是“电”FENTON。催化剂必须本身是非常稳定,不能轻易氧化的,否则就完全失去意义了。
作者: northba_2009    时间: 2008-11-27 15:05
好文章,对溴化物了解不少。哈哈 能透漏下你的核心内容么。哈哈
作者: northba_2009    时间: 2008-11-27 15:07
原帖由 josephoneone 于 2008-11-27 14:50 发表 不是2价铁,用铁很难不产生DBPs。不是太清楚什么是“电”FENTON。催化剂必须本身是非常稳定,不能轻易氧化的,否则就完全失去意义了。
我说的FE2+ 是electro-fenton 里面产生羟基自由基的催化剂。应该叫催化剂吧,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反正从原理反应化学分子式上说fe2+没有损失
作者: josephoneone    时间: 2008-11-27 16:00
原帖由 northba_2009 于 2008-11-27 15:07 发表 我说的FE2+ 是electro-fenton 里面产生羟基自由基的催化剂。应该叫催化剂吧,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反正从原理反应化学分子式上说fe2+没有损失
Fe2+非常不稳定的,而且不可能不流失,你看那些搞Fenton为了除铁垢有多头疼就知道了。查查水世界关于Fenton的帖子,多的是。而且不是硫酸亚铁就是三氯亚铁,这些已经是搞到非常滥和烂的东西。
作者: josephoneone    时间: 2008-11-27 16:01
标题: UV和光触媒
紫外线(UV)消毒在水处理领域的研究发现。采用合适的UV剂量,紫外线对水中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有显著的灭活效果,但对配水系统中孳生的生物膜没有明显灭活作用,并且天然水体中的微生物对UV的抵抗力明显高于实验室培养的纯种微生物。 许多类型的腺病毒 adenovirus, 对UV有强烈忍受力。虽然UV对原生动物包囊protozoa cysts和卵囊oocysts 作用明显,但对病毒viral pathoogens作用有限。 现在很多研究针对使用光触媒TiO2来杀灭细菌。特别是新的TiON系列利用可见光的和钯palladium的掺杂达到OH产生。证明比UV能耗更低和效果更好。
作者: northba_2009    时间: 2008-11-27 17:18
fenton 里面的铁盐可以做絮凝剂的,不知道有没人感兴趣。 谢谢楼主整理了这么多杀菌的资料。
作者: yoruba    时间: 2008-11-27 18:20
很深额,听下去
作者: josephoneone    时间: 2008-11-27 18:49
原帖由 northba_2009 于 2008-11-27 17:18 发表 fenton 里面的铁盐可以做絮凝剂的,不知道有没人感兴趣。谢谢楼主整理了这么多杀菌的资料。
用其絮凝功能来消毒的都有,本身有自己工厂生产这种高分子无机聚合物。
作者: liping1019    时间: 2008-11-27 19:04
搬张凳子坐下听课!
作者: josephoneone    时间: 2008-11-27 19:15
有些问题我以为每个人明白,但可能不是,多提意见,多提问题,不然不知道怎么写下去了,你们可都是版主啊,最好是批评性意见,骂也行,这样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否则就会很孤独。我觉得这里面还有很多希望完善的地方。如果这条路走得通,能真正解决饮用水的安全问题,什么代价都值得付出。
作者: northba_2009    时间: 2008-11-28 08:54
原帖由 josephoneone 于 2008-11-27 18:49 发表 用其絮凝功能来消毒的都有,本身有自己工厂生产这种高分子无机聚合物。
你应该是做研发的吧?很羡慕你现在的工作,有时间接触这些东西, 现在有点后悔当初在学校实验室没有好好的做那些试验,呵呵。 不过我最感兴趣的是如何产生羟基自由基?你的主题是试验成功了,但一直没有介绍怎么产生? 若设计商业保密就算了,不过还是谢谢你整理了这么多的资料。
作者: northba_2009    时间: 2008-11-28 08:59
昨天看了下fenton原理 反应式上显示fe2+是没有消耗的,fe2+只是催化剂。 个人理解:反应完成后产生的许多絮凝物是投加的fe2+最后形成的fe3+的絮凝体。为了达到最佳的fe2+和H2O2的配比,所以fe2+会过量的投加。甚至不过量,反应完成后fe2+也会氧化絮凝。 你们工厂有自己用fenton反应完的沉淀物做无机絮凝剂,可以介绍下处理和生产流程吗? 谢谢指点
作者: northba_2009    时间: 2008-11-28 09:04
顺便问下,楼主对多效蒸发理解深刻么?我在看化工原理,觉得很麻烦。
作者: josephoneone    时间: 2008-11-28 11:04
原帖由 northba_2009 于 2008-11-28 08:59 发表 昨天看了下fenton原理反应式上显示fe2+是没有消耗的,fe2+只是催化剂。个人理解:反应完成后产生的许多絮凝物是投加的fe2+最后形成的fe3+的絮凝体。为了达到最佳的fe2+和H2O2的配比,所以fe2+会过量的投加。甚至 ...
在其他帖子说过,Fenton不值得用。虽然现在很多人自称用Fenton,实际上是利用H2O2,不是OH。很明显的是看pH, H2O2本身是酸性,Fenton反应在pH3-5间,很多实际工程,pH控制是4以下。在实际工程中,铁垢无法避免,清理也非常头疼。 从理论到实际再到工程,有无数障碍。 如果是打谱用“四重峰”来验证OH,这些所谓的Fenton基本上都打不出来的。 还有其他很多方法可以证明网络盛传的Fenton基本上是H2O2作怪。 如果单纯是用OH,pH是弱碱性的,pH值的变化,是确认OH产生其中一个方法。
作者: josephoneone    时间: 2008-11-28 11:21
标题: OH产生方法
如果是单纯把方程式列出来,随便网上很多,其实最大困难是提高电能利用效率。这里面催化剂的作用很重要。 否则,每个人都扔两个电极进水里就可以了,中学化学书里面就有。 很多自称搞Fenton的人,很迷信OH,同理,现在搞光催化的,非常迷信TiO2产生的OH。其实除了电激发,还可以光激发,磁激发,超声激发,高压激发。。。关键都在 H2O本身两个氢键的键能是不一样的。 在实际污水处理工程中用OH已经超过10年,国内最早的是深圳三星一个电镀的0排放工程。系统一直运转到现在。 是否掌握了OH就是万能的呢?可以跟人说没有搞不定的废水呢? 其实OH并非万能的,碰到简单的甲醇就完蛋。因为激发OH后,碰到甲醇一分解就马上变了水。必须重新激发,链式反应就无法进行下去。 在其他版,就问如何搞定高浓度甲醇废水的。 但也同时证明,OH是产生了。
作者: northba_2009    时间: 2008-11-28 12:17
催化剂是很基本的,双氧水的氧化作用我也很赞同,但不能否认 .OH的作用。 就像论坛里人说的,过量的H2O2不会提高COD的去除率,而且可能会降低。 过量的H2O2会和OH发生反应。从而导致COD的去除率无法攀升甚至降低。 任何中方法有其有点也有其缺点。就像你说的甲醇废水 不能否认的是OH的氧化性(氧化电位仅次于F) 就像你说的以催化剂来提高电流效率我很赞同,也可改善电极板的性能。 问题在于:你用OH去消毒,我只想知道你如何产生OH? 催化剂,电极板 等等一些影响因素,我想了解这些东西。 另:请问是否有fenton反应后絮凝体生产为絮凝剂的信息。
作者: northba_2009    时间: 2008-11-28 12:19
呵呵,若楼主能用OH去消毒,那为什么不能把OH应用于难处理废水, 若消毒用的OH生成成本可接受,则在废水中的应用前景肯定是无限的
作者: josephoneone    时间: 2008-11-28 13:54
原帖由 northba_2009 于 2008-11-28 12:19 发表 呵呵,若楼主能用OH去消毒,那为什么不能把OH应用于难处理废水,若消毒用的OH生成成本可接受,则在废水中的应用前景肯定是无限的
这个有很多应用案例和工程,特别是高浓度难降解的例如印染,皮革,线路板,石化等。
作者: northba_2009    时间: 2008-11-28 14:05
呵呵 这篇帖子学了不少东西, 继续做我的多效蒸发去~
作者: Onlylovezhuzhu    时间: 2008-12-15 17:56
给吊上瘾了~什么时间把剩下的精彩内容接下去啊~ 我是刚进行的菜鸟,来吸经验值的,等吸够升级了,肯定也分经验的啊~
作者: josephoneone    时间: 2008-12-15 20:20
想接下去讨论,但不知道讲哪一部分。
作者: liping1019    时间: 2008-12-15 20:33
这样吧!目前我正在做一个化工厂循环水处理项目,消毒用的是氯气(液氯蒸发),顾问说说您的这个发现如何运用到里面去?需要什么设备?可以从理论上(先不考虑成本)跟氯气PK一下!比如杀菌的有效性,系统的复杂性、危险性、系统可自动控制性等!(问的不好的,莫怪!)
作者: josephoneone    时间: 2008-12-15 21:08
其实关键是要看要求。回用水的要求比较简单,但饮用水必须符合WHO的卫生标准,现在的实验一直是围绕WHO的饮用水标准来设计。 从成本分析。先不算硬件成本。算运营费用。 氯气的吨水成本大概是1块多人民币。目前的实验方法,大概是在DC24V下,通电3分钟。这样从成本分析,是远远低于氯气的。
作者: kenny54321    时间: 2008-12-15 21:35
任何一种发明都是长时间试验过程中瞬间的突破。 楼主加油。 等待工程应用。
作者: Onlylovezhuzhu    时间: 2008-12-16 17:32
你們可以找個用水點試運行下嘛~ 這樣可以找到重要的技術參數~ 也可以在實踐中了解更多會出現的問題~
作者: 721520    时间: 2009-1-7 18:14
标题: 回复 20# 的帖子
真有意思,呵呵 加油啊
作者: josephoneone    时间: 2009-1-7 20:24
正在准备实验游泳池。
作者: liping1019    时间: 2009-1-7 20:57
看看能不能在纯水技术团在线设计里面做一下实验!
作者: josephoneone    时间: 2009-1-8 03:32
EPC 的污水处理,每天都在做。纯水还没有做过。
作者: chenglongshuiye    时间: 2009-1-31 14:32
学习中。。。。。。。。。
作者: daben    时间: 2009-2-5 12:57
分析的很好,他与目前我们的臭氧发生器产臭氧有什么优势呢?
作者: josephoneone    时间: 2009-2-5 13:13
臭氧一样会产生致癌物carcinogen,溴酸盐 bromate, 假如水里有溴bromide离子。化合氯combined chlorine一样会产生DBPs, 例如卤乙睛(Haloacetonitriles) 碘乙酸 iodoacetic acid, 这比自由氯free chlorine的毒性和致癌性更可怕。 臭氧的氧化还原电位为2.07V,羟基自由基的氧化还原电位为2.80V,几乎与自然界中氧化能力最强的氟(其氧化还原电位为2.87V)相当,因此羟基自由基的氧化能力极强,它可以氧化几乎所有的有机物,直至完全矿化,且无毒。 另外一个区别是成本,臭氧是高压放电生产,而OH的寿命很短,不存在储存问题,通过低压安全直流就可以产生。 [ 本帖最后由 josephoneone 于 2009-2-5 13:51 编辑 ]
作者: gcm3354    时间: 2009-3-1 09:32
犹抱琵琶半遮面,为什么不再讲一点大家了解一下
作者: josephoneone    时间: 2009-3-2 10:32
你想讲那一部分内容?
作者: zengheng    时间: 2009-3-10 17:58
强烈支持技术创新! 看了一下,你的发明是属于电催化氧化范畴吧?不过我有一个疑问:4A是针对大的水量呢?电极间电流密度有多大啊?
作者: shuishijie8    时间: 2009-3-20 01:20
原帖由 josephoneone 于 2008-11-27 13:39 发表 哈哈,很搞笑,自己写错。。。。 而且还不知道,还不承认。。。哎呀! 不可以错了。 大概生成OH的方式是这样: 低压(12V DC)低电流(5A下)。这样可以降低成本。 这里面用到催化剂,大概配置是两边电极,中间是催化剂(不会消耗,一次性投资,所以长期成本不高 ...
楼主好厉害啊! 在这个电压和电流下,产生的OH的量是多少?能降解多少COD? 中间的催化剂不消耗,但两边的电极会不会消耗很多呢?比如说产生的OH在能降解1kgCOD的的情况下,会用掉多少电和消耗掉多少电极板?对了,还要知道是什么电极板才能计算消耗的成本。
作者: josephoneone    时间: 2009-3-20 11:51
这里讲的是纯水,没COD。 另外阳极氧化和消耗那是完完全全另外一样东西,基本上八杆子打不着。 题外话:现在的阳极氧化技术,在工业生产上还是有人用,一般15天就消耗一块极板。
作者: shuishijie8    时间: 2009-3-20 12:09
哦,就是消毒用是吧? 你说的究竟是“用的是OH来取得臭氧和UV”呢,还是“用的是OH来取代臭氧和UV”呢? 假如你这么低压低电流下能生成OH,那要用来处理废水可是很好吧!
作者: qingrun    时间: 2009-3-22 10:14
这个技术看起来还挺诱人的啊,期待能早日成气候啊。
作者: sishuifeishui04    时间: 2009-3-26 16:12
不是很明白!能否说的详细一点
作者: zyfhnpy    时间: 2009-6-4 16:15
看起来很诱人,只是大家都很关注原理和成本,楼主多讲讲
作者: s8dps8dp    时间: 2009-6-9 14:59
标题: 这个原理不就是市场上面的点解杀菌吗?
这个原理不就是市场上面的点解杀菌吗?
作者: josephoneone    时间: 2009-6-11 07:31
谢谢! 论文看了,原理相近,问题只是在工程应用中要解决的诸多问题,例如成本比较,设备可靠度等。
作者: lygg    时间: 2009-6-11 08:28
希望早日问世!
作者: mxl1001    时间: 2009-6-11 12:21
EDI就有杀菌作用的!
作者: josephoneone    时间: 2009-6-11 22:14
是啊,EDI可以杀菌,就是能耗太高!
作者: meiko123    时间: 2009-6-19 10:54
在水中加入电极,通入一定量的电流,少量的水电解,产生OH(能不能做到?),水流过程中,直接达到灭菌的目的。
作者: josephoneone    时间: 2009-6-19 11:27
能!只是效率低,能耗高!
作者: wlchess    时间: 2009-7-2 16:13
标题: 回复 70# 的帖子
有新意!
作者: guoju526    时间: 2009-7-14 15:58
好像是一个很不错的东西,期待楼主的进一步详解
作者: zy888888    时间: 2009-8-27 08:41
弱弱的问下,不明白OH是怎么一个杀毒的原理?
作者: ayumilnk    时间: 2009-8-27 14:01
好东西啊 一定要顶啊
作者: nkzzzhang    时间: 2009-8-27 15:32
拜托,写的详细点,不要到这来忽悠大家啊
作者: 510180707    时间: 2009-9-9 10:00
希望楼主说的详细一点,期待中......
作者: newdreamer    时间: 2009-10-22 09:47
不发表评论了,等待中……
作者: lixiunian    时间: 2009-12-2 19:35
那可以从实验开始说说,慢慢介绍!
作者: jingshuiweishi    时间: 2009-12-7 13:34
[ 本帖最后由 lygg 于 2009-12-10 09:04 编辑 ]
作者: ak47sun2    时间: 2009-12-11 13:30
很感兴趣。希望多了解。 在下对电化学、催化原理能理解到科普水平。希望烤虾说详细一些。我估计自己能看懂。
作者: josephoneone    时间: 2009-12-11 14:06
实验停止了一轮,准备下个月交给第三方实验室连续做2个月。拿些数据。
作者: lexmark    时间: 2009-12-13 20:34
^_^,听听原理,可以做做这方面的实验O(∩_∩)O哈哈~
作者: wa8585350    时间: 2009-12-15 01:54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谢谢你的消息,很好!就是太简略了,,,,希望指点迷津啊@呵呵呵呵,,,还是要谢谢的
作者: watercxj    时间: 2009-12-16 08:08
顾问这里还有棵大树。 幼儿园水平的我也来占座听听
作者: hitme123    时间: 2009-12-16 09:34
羟基自由基来杀菌,天然水体有很多自由基抑制剂,微生物为了保护也会有分泌自由基抑制剂的,实际水体的效果会好吗?羟基自由基在水体基本没有扩散作用,对微生物的杀灭仅限于微生物的表面,微生物表面有很多胞外有机物,象多糖、多肽等都可能消灭羟基自由基。 溴酸盐的产生于羟基自由基无关吗? 羟基自由基的强氧化作用可能更容易产生消毒副产物。
作者: hitme123    时间: 2009-12-16 09:51
楼主谈到自由基的传递,不知是什么意思? 在化学上,自由基反应,温度低时是很怕反应体系里有氧,因为过氧自由基很稳定,自由基的连传递反应进行不下去。 高浓度有机物的水热氧化需要在高温下进行,就是为了将生成的过氧自由基在高温分解产生羟基自由基,使反应能进行下去。
作者: josephoneone    时间: 2009-12-16 23:23
经过很多次的实验了,从ml级的到100T级的,温度问题对羟基自由基影响不大,完全可以忽略,而且也不是生成什么“过氧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可以打四重峰证明存在,过氧化氢在铁和钛催化下会有羟基自由基和过氧自由基产生,基本上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 至于讲到消毒副产品,或者你可以举一个,目前实验没有任何发现。 根据实验,实际水体的效果明显好于人工添加的菌落,原因很简单,实际水体一般都有多种离子帮助电子的传递。而不是非离子水体。 关于所谓的自由基抑制,自由基对细胞壁的攻击非常彻底,这个和UV刚好形成明显对照,对多糖和多肽的分解更是非常明显。但不是讲羟基万能,某些有机物几乎毫无作用,但对照很明显,也很直接。
作者: hitme123    时间: 2009-12-17 16:02
原帖由 josephoneone 于 2008-11-28 11:21 发表 如果是单纯把方程式列出来,随便网上很多,其实最大困难是提高电能利用效率。这里面催化剂的作用很重要。 否则,每个人都扔两个电极进水里就可以了,中学化学书里面就有。 很多自称搞Fenton的人,很迷信OH,同 ...
链式反应是什么意思?可否告知?
作者: mengzi88    时间: 2009-12-18 15:07
关注一下
作者: lvjianguo96    时间: 2009-12-18 15:14
顾问现在可以进行一次较为说细的总结,就象是硕士和博士论文一样,这样较为系统化。我们学起来也更加方便吗!
作者: hitme123    时间: 2009-12-20 16:00
水的氢与氧的键有两个解离能,并不表示两个键的键能不同。 羟基自由基基本没有扩散性,羟基自由基的产生仅限于电极上,消耗也仅限于电极附近,那么催化剂的作用是什么呢? 羟基自由基消耗后产生的应是有机自由基或过氧自由基等吧? 提到的链反应与这些无关吗?
作者: josephoneone    时间: 2009-12-20 19:05
产生羟基并不困难,难的是反应能持续下去。 如果只是限于电极附近,就只能是电极附近有反应,这也是一般人失败的原因。 催化的作用是让反应持续下去而让电极只起到激发作用。 链式反应是让羟基去生产另外的羟基,利用水分子两个氢键的不同键能。
作者: hitme123    时间: 2009-12-21 08:30
意思是羟基自由基与水作用,产生羟基自由基? 那么一个羟基自由基能产生多少羟基自由基? 这种链式传递头一次见到。
作者: hitme123    时间: 2009-12-21 09:14
还有电解催化氧化的方法,是在阴极产生过氧化氢,过氧化氢与催化剂中的金属氧化物作用产生羟基自由基,这种方式与羟基自由基的链式传递没关系。
作者: josephoneone    时间: 2009-12-21 11:26
不是电解,是电激发,阴极“可能”有某些反应,也可能没有,既没有去证明的兴趣,也没有去证明的意义,对整体实验来讲,完全可以忽略。
作者: hitme123    时间: 2009-12-21 14:47
水变成羟基自由基一定要失去一个电子,如果不是在电极上产生,电子会去哪里? 水变成羟基自由基一定会生成氢离子,那么水的pH应当下降吧,怎么会上升? 既然电流很大,那么阴极上的电子怎么不会参与反应?电流怎么形成? 如果生成过氧化氢的话,因为过氧化氢的电离程度比水强,有可能碱性增强。 楼主的说法很难让人信服。
作者: josephoneone    时间: 2009-12-21 18:23
关于pH值,在特定范围内,现在已经可以达到随意控制,不加药,纯电化学控制。明年5月的德国观赏鱼展,我们有180平方米的展台。自然界中,鱼喜欢特定的酸碱度。
作者: josephoneone    时间: 2009-12-21 18:25
关于失电子的问题,这个可以用催化剂的空穴存储。实际上,在半导体中,还有在光催化中做掺杂,是有了几十年历史的东西。这里不浪费时间。
作者: josephoneone    时间: 2009-12-21 18:33
信不信服,其实无所谓。 长期以来,一直很强调的,这是实验科学,所有理论必须在实验证明后才能确定其方向。理论只是一种猜想,需要验证再验证。相对来讲,灭菌是最困难的,因为要测试的细菌非常多。 你可以通过臆测来否定,也可以通过实验来证明。本人选择后面一条路,虽然,路很艰难,也很长。但很享受,而且是过程的享受,通过解决问题去追求快感。人生能找到一种不断令自己快乐的生活方式,很满足。
作者: hitme123    时间: 2009-12-21 19:24
半导体空穴是有限的,能形成持续稳定的电流? 即使是半导体催化,过氧化氢的形成并起作用也能解释很好。 而且关于自由基链的传递等问题,不知为何一直未说明。 化学确实是实验决定研究方向,但解释时还是尽可能让人信服的好。




欢迎光临 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http://bbs.chinacitywater.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