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标题: 环保人才紧缺还是过剩? 基层严重缺乏专业环保人才 [打印本页]

作者: lym001    时间: 2009-5-5 22:50
标题: 环保人才紧缺还是过剩? 基层严重缺乏专业环保人才
今年即将毕业的北京某著名高校环境与经济管理专业的李恺,松了一口气,他在一家大型国企下属的投资公司找到了一份资产管理的工作,尽管这份工作与他大学本科所学的环境经济关系不大。 李恺告诉记者,国家对环保很重视,能从事保护和改善环境事业的美好理想激励他在高考时填报了环境经济专业,“其实我在填志愿时,并不了解这个专业到底要学什么,自己是不是感兴趣?”他坦言,这个情况在他的班级普遍存在,毕业后,全班同学也没有一个在环境领域就业的,而是根据经济管理专业在银行、外企等工作。 目前就读北京某著名高校资源学院硕士一年级的侯鹰也赞同李恺的看法。他本科学习的是环境工程专业,虽然他的班级中,目前有三分之二的同学上了环境专业的硕士,但是他感到“从环境专业总体来说,转行的比不转行的多,本科毕业生转行的比研究生毕业后转行的多。” 记者观察 今年我国有700多万大学生需要就业,就业总人数达到2400万人,这是空前巨大的就业人群。那么中国环保专业的大学生是不是真的已经很多了?环保人才是不是真的“过剩”?   基层严重缺乏专业环保人才 其实情况并非如此,很多地方环保部门感觉到环保人才的缺乏。去年,记者跟随“2008年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联合督查组对宁夏进行督查时,就发现很多基层环保人员是军队复员人员,在环保技术方面基础薄弱。 环保督察宁夏组组长、国家电监会稽查局局长邹逸桥曾总结说:“基层环保部门能力建设相对滞后,环保业务能力不能完全适应工作需要;县级环保机构人员较少,如宁夏永宁县环保局仅8人,个别地方还未独立设置环保部门……”   专业人才匮乏影响环保执法 由于基层缺乏环保人才对环保执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在3月8日结束的“2009城市水业战略论坛”上,国家环境保护部总量司司长赵华林就半开玩笑地说,一些企业违法地对本企业使用的24小时环保在线监测仪器进行了改造,使得排放的污水,无论所含的化学需氧量(COD)怎么高,显示出的指数也在国家允许的排放的标准内,而相关的环保监测人员缺乏相关知识,每次来检查,一看数字“不错,环保人员就走了,企业就偷着乐,那帮傻帽又走了。”   一线采访 其实一方面是大量的大学环境专业的毕业生感到很难找到合适专业的工作,另外一方面,很多单位却感到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原因何在?   学生不愿离开大城市 李恺和侯鹰都承认,大量需要环保人才是二、三线城市,但是很多环境专业的学生,并不愿意离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一方面是大城市经济更发达,给大学生提供的机会更多,经济、升职等回报也更好。造成了大城市就业压力巨大,而中小城市人才缺乏。 我国环保企业规模普遍较小 “我国环保产业还在起步阶段,大多是中小企业,但是很多学生首选是去银行、外企,或者大型国企,觉得即使在国内的中小企业获得职位,但未来的前景也不明朗,所以还是不愿去。”李恺说。   专业培养不契合岗位需求 傅涛(清华大学环境系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我国至少一两百家大学目前都设有环境专业,清华大学设环境专业是比较早的,但是目前环境服务行业里真正需要的很多职位是技术工人,大学专业的培养并没有非常好的与行业的岗位要求契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大学里教的专业知识并不一定是学生就业后所需要的。 这跟教育体制有关系,教育改革是缓慢的,一个学科的建立,人才培养机制的形成,需要较长的时间,而我国的环境服务产业发展很快,发展的速度是直线前进的速度,世界银行专家惊叹中国的环境设施建设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比拟的,同样,我国环境产业发展速度也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拟的,在这种情况下,教育一定是滞后,但这种滞后不能完全怪教育体制。认识到这种“供需”不契合,或者是滞后以后,我认为会有调整。目前,国家已经在呼吁进行职业教育包括毕业以后的再教育。 企业想要的人找不到,真正培养出的大学生又找不到工作,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不光在环保行业存在,任何一个发展快的行业都会存在这样的问题。   环保教育不够专业 胡晓勇(北控水务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环境服务行业发展从整体来讲,行业企业的发展跟不上大学培养就业需求。各大学都分别办了环境专业,专业又办的非常泛,本科毕业之后进入市场本身的能力是非常弱的,环境服务业范围是很广泛的。但是由于这种培养方式,真正进入专业上岗就能得到很好使用的情况较差。 从北控水务来看,在10年的发展中,随着我们污水设施投资的越来越多,企业员工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但我们想从政府,或与城市发展相匹配的机构里面挖出人来非常难,因为在一般人看来,在政府和事业单位工作非常稳定。于是就逼着我们对大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岗前培训、在岗培养,我们企业在对大学生招募、培训已经有一整套成熟的做法,其中,一些大学生进入企业,工作三年后升到厂长的位置。   相关对策: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 如何解决这样的环保人才供需之间的矛盾?胡晓勇说,企业应该在环保人才供需方面做更多工作,比如北控水务将在大学生就业和大学生联合培养上,推出相应的模式。比如跟清华等著名高校共同培养环保人才,使得他们走出校门,就能在企业上发挥作用。 建立环保交流平台 同样,拜耳公司等企业也提供了联合培养的模式。今年4月,第7届“拜耳青年环境特使”评选活动在京启动。评选出的特使们将参加暑期环保生态营活动,了解生态环境、垃圾废物处理以及绿色社区方面的情况,通过推广环保意识、分享国内外的环保资源和先进经验。 曾是2008年拜耳青年环境特使的侯鹰表示,通过参加多方面环保活动,他清楚地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也坚定了他从事环保专业的决心。同样是2008年拜耳青年环境特使李恺也表示,参加暑期环保生态营活动,亲眼看见了当地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在学校不大可能看见的环保企业,了解了这些企业的运行,“即使我从事的工作与环保还没有关系,但是我会一直关注环保,我也希望,将来还有机会在环保经济方面做更多的工作。”李恺说。   参与高校环保社团活动 高校社团活动是大学生教育的重要补充作用。侯鹰和李恺都是各自高校环保社团活动的积极分子。侯鹰所在的社团在学校推广垃圾分类,而李恺是试图提前在学校进行塑料袋收费。 “我们在拜耳活动上提出了我们的垃圾分类收集的经验,然后,这个活动就从一个学校迅速推广到了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大学、人民大学……8个高校,最高峰时一个高校就有500个宿舍参与。”侯鹰说。 “当时国家还没有提出垃圾袋收费,而我们在学校一提出塑料袋收费,很多学生在校园BBS上骂我们是乱收费。压力特别大。”但李恺认为,这样的抵制和不理解反而使他更认识到环保执行的难度、环保的复杂性,高校环保社团活动是大学生重要的社会实践工作 抓住机遇自己创业 白惠峰(山西太原中绿环保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在环保专业的大学生中,很多人把进入政府机关特别是环保部门,作为首选目标;其次,是到环保部门管理的事业单位。只有这些单位去不了,才选择大企业,实在没办法了,才到各种民办公司。我认为,大学生到哪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选择自己喜欢的事业,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我毕业时,被分配到一家国有企业,一年后,感到那里并不适合我,就毅然辞职开始了创业。正是在这个民营企业里,我的知识有了用武之地,我的能力得到了体现,我也取得了以前不敢奢望的成就。环保产业是把个人知识、理想与国家需要密切结合的最好的行业之一。而且,目前增长的环保需要,将其变成经济增长、创造工作机会、减少贫困的驱动力,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机遇。美国已有近1/3的企业开始从事与环境和新能源产品相关的业务。 ■新闻背景 中国环保产业正处于市场化早期发展阶段,行业总产值不到GDP的1%,而发达国家环保行业总产值一般占GDP的2.5%以上。目前,我国缺少大型环保企业或企业集团,大型环保企业仅占全国环保企业总数的2.8%(其中约65%为兼营),近90%都是小型企业。 (记者李禾) [ 本帖最后由 lym001 于 2009-5-6 10:24 编辑 ]
作者: chaoguoliang    时间: 2009-5-6 14:19
正是上面的原因啊,我在一个区里面的环科所实习的时候就发现有军队复员人员任职,那专业基础啊,呵呵,不敢恭维,嘿,现在想在县里的环保部门当个小职员也不容易啊,总之,中国最大的环境问题就是环境类专业人员的就业问题!!!
作者: 526628213    时间: 2009-5-11 18:16
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是个很好的对策
作者: lixin8508    时间: 2009-7-17 13:52
说到点子上了,政府、高校和企业都应重视环保人才的问题。
作者: zwtaoying    时间: 2009-8-20 09:29
中国人情比较大...
作者: cmpunk    时间: 2009-10-7 11:12
有啥办法啊,现在关系比学历好使。
作者: carter638    时间: 2009-12-3 22:13
小地方谁愿意去啊,好不容易出来的
作者: charles1016    时间: 2009-12-11 21:42
也是,好不容易从农村出来了,读了本,读了硕,现在又要让回去,这个心里是很难接受的。不过,在经历了几年大学和硕士阶段所谓的城市生活以后,我并不觉得城市生活有多么优越,所以,只要有适合自己发展和做贡献的地方,农村也愿意去,关键是要自己的思想不能放松,不能落后。
作者: tianzhen188    时间: 2010-3-30 15:47
我觉得不管在哪里、在哪个系统工作,首先要热爱自己的工作,把它当成一种事业来做。不断的充实自己做到这个行业的专家级。使自己的价值得到最大的体现。
作者: kingmo22    时间: 2010-4-11 16:00
环保这个专业主要是刚毕业的时候会相对累点,多学点东西以后会很有用的,待遇也会不错的
作者: xujb123    时间: 2010-5-5 09:21
很多学环境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出来都找不到相关的工作,都转行了
作者: kangkangkangkan    时间: 2010-7-8 14:30
说的不错,现在很多专业设置本身就有缺陷,导致大多毕业生转行,从而浪费了本科阶段或者研究生以前的时间和精力,这应该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作者: czshadow    时间: 2010-7-16 12:55
现在在一家环保研究院,主要做申报材料,就是帮助业主申报国家、省、市的环保资金,毕业一年,材料里面的可研都是自己写的,感觉挺忽悠的~~前途和钱途都不明朗~~
作者: xxy-523    时间: 2010-8-6 18:41
环保行业人情比专业知识强多了,只要有人,管你学什么的,反过来,嘿嘿,就是博士太后也没用,照样达不到人家的职位要求
作者: 891017    时间: 2010-12-2 11:04
好啊好啊
作者: buhuimu    时间: 2010-12-24 14:29
切,什么说基层缺环保人才。关键是人家会不会让我们进去?无论多小的县城,环保局你没有关系都没进不去。不要把责任推到我们学生头上,要从制度上去看!!
作者: hanjame    时间: 2010-12-28 12:07
何时才能学以致用
作者: fengzizt    时间: 2010-12-28 13:39
既缺又剩的局面,1000的工资研究生去么? 所以研究生感觉剩了,但是实际岗位确实缺的
作者: cmyssj    时间: 2011-5-28 17:16
作为一名环境工程学生,感觉不到前途。但相信未来光明。。。
作者: jifeng    时间: 2011-5-31 16:15
原帖由 xxy-523 于 2010-8-6 18:41 发表 环保行业人情比专业知识强多了,只要有人,管你学什么的,反过来,嘿嘿,就是博士太后也没用,照样达不到人家的职位要求
狂顶~!
作者: jifeng    时间: 2011-5-31 16:15
原帖由 xxy-523 于 2010-8-6 18:41 发表 环保行业人情比专业知识强多了,只要有人,管你学什么的,反过来,嘿嘿,就是博士太后也没用,照样达不到人家的职位要求
狂顶~!




欢迎光临 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http://bbs.chinacitywater.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