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标题: 胡洪营:黑臭水体治理没有“一招鲜” [打印本页]

作者: lym001    时间: 2015-1-28 12:38
标题: 胡洪营:黑臭水体治理没有“一招鲜”
把河道当成污水处理厂是技术误区 胡洪营认为,治理黑臭水体时,把河道当成污水处理厂是一个很大的误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误区一:单独曝气可以实现黑臭水体治理。胡洪营介绍,黑臭水体有一个变化,黑臭问题解决之后马上就要面临藻类爆发的问题,藻类爆发又会导致黑臭的出现,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除黑臭不能达到长效效果。他说:“单独曝气可以暂时缓解黑臭的问题,但是会带来其他负面影响。黑臭水体除了黑臭还有微生物的污染,但很多地方没有重视。”李其军对胡洪营观点表示支持,他认为,好的水体没有必要曝气,不好的水体曝气可能有危害。 误区二:在河道里面种花种草。“这么大的河流,这么深的水,表面种一些浮草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只是锦上添花,很难净化水体。”胡洪营说。在他看来,草在黑臭水中难以生长,所以种花种草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质问题。 误区三:向河道投处理药剂。胡洪营认为在河道中投处理药剂是不可取的,化学药剂的积累对生态系统是有害的。用微生物制剂同样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处理富营养化,微生物除磷是很复杂的,在河道里是去除不掉的;去氮也比较难。 黑臭水体治理应寻求更好的综合措施 近年来,针对黑臭水体,各地方政府做了很多工作,但效果并不是很明显,老百姓的感知也不是很好。这个问题究竟有没有妙招?胡洪营认为,在措施上没有妙招、在技术上没有一招鲜,但是可以有好的综合方案和技术组合,要从更高的层面去想,采取综合措施。“在指导思想上,要从城镇水系统建设、区域水循环体系构建和水生态安全功能健全等三方面的视角,规划设计河道治理,不能就河论河,也不能就黑臭论黑臭。” 黑臭河道的基本原则是“综合措施、技术集成、统筹管理、长效运行”,关键措施主要包括:外源截留、内源控制、清水补源、自净强化和人工净化,其中外源截留和清水补源最为核心。再生水作为城镇稳定的非常规水源,是经济可行、潜力巨大的清水补给水源,应该大力提倡。 另外,胡洪营认为没有某一种技术可以全面解决黑臭水体的问题,目前很多技术都过于急切,但长期看来并不是最好的方式,比如河道曝气,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应急性的问题。应该重视集成技术,强化管理,进行长效运行。
作者: lym001    时间: 2015-1-28 15:30
黑臭水体治理 管理更重要 黑臭水体治理复杂,技术很重要,但管理有时比技术更重要。对此,胡洪营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政府要真下决心。“只有政府真真正正下决心以后,就会考虑长效问题和综合措施。政府制定目标,采取集成的技术来解决。”李其军也认为,技术很关键,但决心更重要。 科学评价。胡洪营说:“光有决心还不够,还需要科学治黑。这里面需要注意的就是科学的评价。”他介绍,评价过程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比如取样的问题,污水处理厂达标,无外乎就是看达标率,并不是说每次测都得达标,100%达标是不科学的。反之,一次达标就代表整体达标也是片面的。因此应用科学评价的方法和方案很关键。 要发挥市民的作用。黑臭水体与每个居民息息相关,胡洪营指出,在监测治理工作中,发动市民参与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市民亲自监测自己周边的水资源环境,作出记录并上传到我们公开网站上进行数据互补,防止以偏概全,“需要一个理性的表达方式和合理的表达渠道”,胡洪营说。 胡洪营在活动现场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治理措施,如再生水通过人工湿地等生态工程措施净化之后用于补充水源是目前最有前景的模式。他总结道:“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一些地方政府很少进行系统方案的调研设计,不知道为什么采用这个技术。治污是一个系统工程,没有一招鲜,最大的不是单一技术问题,而是综合技术方案问题。”基于此,他认为应该有一个平台,即有综合能力的技术咨询公司。黑臭水体治理是一个系统性问题,需要群策群力,需要管理、监测、实施各个环节的良性运转和配合。
作者: lym001    时间: 2015-1-28 15:30
胡洪营简介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环境生物学教研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长期从事环境微生物学与环境生物技术、再生水水质安全评价与保障技术、污染水体水质净化与生态恢复技术等方向的研究,至今共发表论著近300余篇(其中SCI论文110余篇)。先后获科技部科技奥运先进个人;教育部、建设部、环保部等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优秀环境科技工作者奖”等。
作者: dachshund75766    时间: 2015-9-6 10:48
嗯,不错,顶起来!!
作者: 山水有清音    时间: 2018-11-16 10:32
高水平!治理黑臭水体没有长效管理是不行的。
作者: 珠海一员    时间: 2018-11-28 06:38
高水平的专家意见!
清晰明了的说明黑臭河道治理存在的问题。
作者: 水世界蓝天    时间: 2018-11-28 09:08
我也谈谈.黑臭河治理:1需要综合治理。减少入河的污染物总量。2.需要系统治理,曝气不是不可以,繁殖生长的污泥需要像污水处理一样,从水中分离;3.生物治理需要全方位、多角度进行
作者: ccfm    时间: 2019-1-11 15:18
需要多点这方面的资料  黑臭水体的治理确实应该是一个应该引发大众思考的一个问题
作者: 环保熊猫    时间: 2019-1-29 11:56
     专家一针见血!黑臭问题,要考虑很多方面,主要的就有截污、增氧、抑制藻类、有机物消减、水土保持几大块。这几大块都有相应的技术但是能整合实施的案例个人是没听说过。
     截污:除了排水管网的相关技术,还有就是排污口排查统计有时涉及物探技术。增氧:增氧只是辅助,在水质差藻类多时为消减有机物提供氧,增氧的办法很多技术也成熟。抑制藻类:抑制藻类是关键一步(专家也提到了),其他方面也多是为治藻服务的,目前了解到的技术多是以菌治菌,去过一个案例现场使用的抑藻菌效果还是不错的。有机物消减:消减有机物是为恢复环境背景,降低水体整体微生物数量,也去过一个案例现场用的专性菌种的技术效果也不错,淤泥中的有机物也能消减。水土保持:很多项目种水草,最大的作用还是水土保持,因为多数项目要清淤,把底泥翻动了就要种水草固定底泥。种水草也见过有抛植技术的存活率还可以的。坡岸的植物也是水土保持的功能居多。
      要达到长效,个人觉还是要组合这些主要方面的成功技术,在水体恢复后除了水质指标达到地面水质量的要求外,还应该对水体有个监控期,一定时间内不再反复的才能算修复成功。




欢迎光临 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http://bbs.chinacitywater.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