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标题: 自言自语,三天一句,可防脑残,谢绝废话 [打印本页]

作者: yoruba    时间: 2009-8-29 16:07
标题: 自言自语,三天一句,可防脑残,谢绝废话
污师中的NC,残在其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且拒绝知道其二。 游逛BBS,需要防残:网上NC不纳税,误导何其多! 本贴顺带兼顾回答一些一个月被提问一次的广泛性问题。 再次声明:可以提问,欢迎讨论,但本贴说废话被视作灌水。 [ 本帖最后由 yoruba 于 2009-9-1 17:12 编辑 ]
作者: yoruba    时间: 2009-8-29 17:07
标题: 1
碱不是碱度,碱度不是碱,纯碱也不是碱。 pH值与碱度不能直接换算,非要换算的,送脑残救治医院。 pH写成PH反映的不是手懒,而是思想有问题。 pH唯一取决于OH-,不明白的去查书。 碱度包括强碱,弱碱,弱酸阴离子。 碱度的检测方法有很多,不同方法要明白滴定终点。 总碱度往往不是需要的,碳酸氢盐碱度往往更重要。 碱度和无机碳源不能划等号。
作者: 冷水澡    时间: 2009-8-29 17:24
标题: 碱度扫盲
碱度是表征水吸收质子的能力的参数,通常用水中所含能与强酸定量作用的物质总量来标定。水中碱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重碳酸盐、碳酸盐及氢氧化物的存在,硼酸盐、磷酸盐和硅酸盐也会产生一些碱度。废水及其他复杂体系的水体中,还含有有机碱类、金属水解性盐类等,均为碱度组成部分。在这些情况下,碱度就成为一种水的综合性指标,代表能被强酸滴定物质的总和。 碱度-具体内容 自然水体碱度通常是由于碳酸盐、碳酸氢盐及氢氧离子造成的,因此总碱度一般可以表示成这些成分浓度的函数: 碱度的测定值因使用的指示剂终点pH值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异,只有当试样中的化学组成已知时,才能解释为具体的物质。对于天然水和未污染的地表水,可直接以酸滴定至pH8.3时消耗的量,为酚酞碱度。以酸滴定至pH为4.4~4.5时消耗的量,为甲基橙碱度。通过计算,可求出相应的碳酸盐、重碳酸盐和氢氧根离子的含量;对于废水、污水,则由于组分复杂,这种计算无实际意义,往往需要根据水中物质的组分确定其与酸作用达到终点时的pH值。然后,用酸滴定以便获得分析者感兴趣的参数,并作出解释。 碱度指标常用于评价水体的缓冲能力及金属在其中的溶解性和毒性,是对水和废水处理过程控制的判断性指标。若碱度是由过量的碱金属盐类所形成,则碱度又是确定这种水是否适宜于灌溉的重要依据。
作者: fiord    时间: 2009-8-29 22:03
混凝和絮凝不是一回事。这个也是很多人常犯的错误。
作者: 冷水澡    时间: 2009-8-29 22:19
标题: 回复 4# 的帖子
这个只是概念和定义上面的区别吧
作者: yoruba    时间: 2009-8-30 13:00
如果把BOD5和BOD混为一谈,就会得出一个很雷人的结论:好氧中许多C-B的不可降解部分被生物降解了。甚至由此推导出BOD无用论,BOD错误论等等,误导新手。
作者: josephoneone    时间: 2009-8-30 13:12
近2年有开始用COD total和COD soluble, COD inert来重新定义活性污泥体系,而不用BOD。目前一些大一定的实验室已经开始提供不同分类COD的检验报告。还有COD soluable biodegradable, COD soluable VFA.工程投标,检测标准也正在根据这些新的定义改变。
作者: aitj213    时间: 2009-8-30 15:43
新手来学习下,不是灌水,真的是学习,余版所举出来的问题,我们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或者是自己也不是很懂,希望大家一起好好学习,把那些表面上相近,实则意思完全不同的专业词汇都弄明白
作者: jy03331898    时间: 2009-8-30 20:53
标题: 回复 7# 的帖子
bod 靠不住 现在流行toc
作者: josephoneone    时间: 2009-8-31 06:29
TOC可以反映问题,但不能解决问题。 如果你去分析这个版面的问题,大部分和COD有关的,都是因为以前的指标模糊导致工艺混乱, COD soluble基本上可以完全放弃任何生化方法处理的幻想,无论HRT多长。
作者: yoruba    时间: 2009-8-31 14:31
今天看到一个帖子,内容如下: [attach]209969[/attach] 于是我非常想不怀好意的问一问: 1.回避水质特点,空谈去除率有意义吗? 同样一种反应器:玉米淀粉废水,屠宰废水,糖醇废水,制药废水...去除率可能一样吗? 2.没有负荷的概念,没有停留时间的概念,空谈去除率有价值吗? 同一个废水,一个容积100方的反应器和一个容积1000方的反应器处理同样水质水量的废水去除率肯定不同! 3.UASB,离开了有效地预处理还剩多少去除率? 如果水中有大量SS,有较多高分子有机物甚至难降解有机物,直接进UASB,受得了吗? 4.生化处理的核心都是细菌,不谈菌种,反应器就是一个空壳! 同一反应器,接种50吨污泥和100吨污泥效果一样吗? ---------------------------------------------------------------------------------------------------------------------------------------- 我们非常清楚发帖者想表达的意图,这种意图与商家的鼓吹广告是一样的!可以想到,很多的小白一看到去除率86%,不禁发出:“哇哦,好厉害哦”“这么高哦”的惊呼,但是这样的惊呼也常常和那些空洞浅薄的广告“噱头”一样让深水工作者不屑...
作者: pbdragon    时间: 2009-8-31 15:24
原帖由 yoruba 于 2009-8-29 17:07 发表 碱不是碱度,碱度不是碱,纯碱也不是碱。 pH值与碱度不能直接换算,非要换算的,送脑残救治医院。 pH写成PH反映的不是手懒,而是思想有问题。 pH唯一取决于OH-,不明白的去查书。 碱度包括强碱,弱碱,弱酸阴离子 ...
基本的概念都在高中课本
作者: yoruba    时间: 2009-8-31 17:45
最近很多论坛上都出来一些“专家”,出来就是豪言狂语。比如有个自诩搞过几年帕克IC的,几个月前就出来屋里哇啦的只点了一位网友的运行,但实际的情况呢,自己连那个帖子讨论的问题,实际的情况都不了解...我不知道这样的人狂妄的自信心从哪里来,但我很清楚这样的人没什么真才实学,只会哗众取宠而已。今天这个高人又来指导工作了,在首先非常客气的把我从版主归结到群猪的范畴之后,开始指责沼气安全事故都要由我来负责,并非常慷慨的完全忽略目前大多数企业厌氧沼气没有利用直接排空的现实,空然的指出排空是完全不可行的,要处理要利用!那你去给这些企业拿处理利用的投资资金吧! 这件事忽然又让我想起几月前另一论坛某“高手”自诩和莱教授相交云云,结果自己练BOD和BOD5都分不清,搞笑到了极致。 奉劝某些人:是高手,拿出点高手的本事来,不要装X,不要摆什么我做XX多少年了那些没用的屁话,你干十年可能还不如一个大四的学生!
作者: 冷水澡    时间: 2009-8-31 21:37
原帖由 pbdragon 于 2009-8-31 15:24 发表 基本的概念都在高中课本
概念不光要懂,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去用
作者: yoruba    时间: 2009-9-1 13:33
坛史上厌氧问题最大的误解:酸化了当做没酸化,照样干,死马当成活马医。
作者: kcle    时间: 2009-9-1 17:02
标题: 脑残很可怕 余版很及时
这是本草纲目关于脑残开出的药方,请各位跟着余版脚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谢绝脑残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作者: 冷水澡    时间: 2009-9-1 20:51
酸化与酸败不同。。。
作者: ky88    时间: 2009-9-1 23:21
余版 的 脾气好大呀 同意余版的观点 无知不可怕 可怕的是 无知还装知道
作者: qq61056714    时间: 2009-9-1 23:27
酸化和酸解不是同一个意思吧? 酸解是把大分子变成小分子。酸化是针对PH来讲的吧?
作者: zengheng    时间: 2009-9-2 00:34
多一点宽容吧!很多人都是走的这样的路线:无知----自大狂妄-----胆小畏惧-----务实
作者: yoruba    时间: 2009-9-2 13:44
前面兄弟们提到酸化的含义:一是厌氧三步论中的酸化,一是指厌氧运行故障。至于酸败,个人理解是酸化的最终加强版
作者: 11325325    时间: 2009-9-3 14:24
余版很猛很强大,但总觉得余版解释问题略显深奥,能否说得容易明白些
作者: 5649310    时间: 2009-9-3 17:03
我现在做个污水处理的方案,恳请各位高人指点指点:在酸性的废水中(PH=2),石灰的投放量怎么计算?如果石灰投放多,水变成碱性的话(PH=12),需要投加酸回调,那酸的投放量又该怎么算?
作者: dadala    时间: 2009-9-3 17:25
原帖由 fiord 于 2009-8-29 22:03 发表 混凝和絮凝不是一回事。这个也是很多人常犯的错误。
啊?这个确实不是很清楚 哪位大虾解释一下
作者: a124686308    时间: 2009-9-4 10:14
标题: 回复 24# 的帖子
在混凝的机理有凝聚和絮凝之分 投加混凝剂后能使颗粒脱稳而聚集下沉的 此过程称为凝聚 此类混凝剂称为凝聚剂 未脱稳而成絮状下沉 现象称为絮凝 絮凝剂 低分子电解质絮凝剂以双电层作用产生凝聚为主 高分子聚合物则以产生架桥联结产生絮凝为主 通常将低分子电解质称为凝聚剂 高分子聚合物称为絮凝剂 向污水中投加药剂 使胶体物质产生凝聚和絮凝 这一综合过程称为混凝过程
作者: yoruba    时间: 2009-9-5 12:34
原帖由 5649310 于 2009-9-3 17:03 发表 我现在做个污水处理的方案,恳请各位高人指点指点:在酸性的废水中(PH=2),石灰的投放量怎么计算?如果石灰投放多,水变成碱性的话(PH=12),需要投加酸回调,那酸的投放量又该怎么算?
取实际水样,进行小试。 今天正好要说这个,论坛里对污师来说最无实际用处的小软件:pH计算软件。 污水调节pH值,不仅仅是H+和OH-的中和,那是中学化学题,实际中酸度、碱度的巨大影响使得理论计算全归无用!
作者: woc    时间: 2009-9-5 17:15
以前还遇到一个问题,到现在也没有想明白 那个格栅计算公式,好像都是为大水量的工程准备的,小水量时候要是计算人工格栅宽度,结果是小的不知道怎么做出来! 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我想得自己脑残了也不知道怎么办,随便确定一个能用的?
作者: yoruba    时间: 2009-9-7 13:24
调试不达标,哪里有问题? 方案——设计——施工——调试
作者: zhouyihan    时间: 2009-9-7 16:15
原帖由 5649310 于 2009-9-3 17:03 发表 我现在做个污水处理的方案,恳请各位高人指点指点:在酸性的废水中(PH=2),石灰的投放量怎么计算?如果石灰投放多,水变成碱性的话(PH=12),需要投加酸回调,那酸的投放量又该怎么算?
你这个水量多嘛? PH2 ,加石灰貌似不可能到12的。 为何不用烧碱调节,用石灰微调。 比如用烧碱调到5~6,这个可以试验确定下,然后用石灰调整到7~8? 只用石灰调整强酸,渣量太大了。
作者: 冷水澡    时间: 2009-9-7 20:43
原帖由 yoruba 于 2009-9-7 13:24 发表 调试不达标,哪里有问题? 方案——设计——施工——调试
土建好坏很大程度决定工程质量
作者: yoruba    时间: 2009-9-8 16:17
原帖由 冷水澡 于 2009-9-7 20:43 发表 土建好坏很大程度决定工程质量
池子设计小了工程质量算不算好? 池子设计大了工程质量算不算好? 管子结晶堵了工程质量算不算好? 调试水平差能调出来的没调出来,工程质量算不算好好? 。 。 。 。 。 。 。
作者: yoruba    时间: 2009-9-8 17:56
碱度的问题很值得学习......
作者: yoruba    时间: 2009-9-9 14:19
26楼刚把pH计算软件打到最无用死牢,立刻有兄弟们开始对pH计算产生了浓浓的兴趣,不知道有无联系...随便给你个污水,pH值任你是谁也算不出来,只能靠现场实际经验判断。
作者: yehl1237890    时间: 2009-9-10 11:54
标题: 回复 27# 的帖子
有时候就参考设备选型上面选用最小型号的呗! 我们以前的一个项目水量特别小,就是自己找了几根铁条直接焊接一下就成了。
作者: watercxj    时间: 2009-9-11 15:36
原帖由 zhouyihan 于 2009-9-7 16:15 发表 你这个水量多嘛? PH2 ,加石灰貌似不可能到12的。 为何不用烧碱调节,用石灰微调。 比如用烧碱调到5~6,这个可以试验确定下,然后用石灰调整到7~8? 只用石灰调整强酸,渣量太大了。
很负责任滴说下,加石灰可以到12 石灰便宜呀,粗调用石灰,微调用烧碱还说的通
作者: qiuweimin0922    时间: 2009-9-12 14:22
余版三天没来了,我天天看这帖子。
作者: yoruba    时间: 2009-9-12 16:09
[attach]211612[/attach] SS与pH值关系不大吗? 显然这是以偏概全和不负责任的,想想蛋白水! 再次纠正pH值不应写作PH!
作者: zhouyihan    时间: 2009-9-13 07:54
原帖由 watercxj 于 2009-9-11 15:36 发表 很负责任滴说下,加石灰可以到12 石灰便宜呀,粗调用石灰,微调用烧碱还说的通
PH=2的水,不知道贵兄接触过没。 用烧碱的产渣量都已经很大了。 用石灰 我真没信心。应该会调出中性的泥浆吧。 能均匀吗? 不妨用石灰做实验看看。渣量有多大。、 对于用烧碱微调 我也点看法。不怎么可取。混合是一个过程,等PH计显示的时候,可能已经加多了。当然也可以做到。就是加一点,混合会在加。麻烦的要死。微调还是弱碱好点。 [ 本帖最后由 zhouyihan 于 2009-9-13 07:56 编辑 ]
作者: yoruba    时间: 2009-9-17 22:05
可能是自己理解能力有问题,今天似乎看到有人要用A2/O中的厌氧段产沼气。不得不怀疑中国的环保落后到什么程度了,总之我被彻底的雷了...
作者: watercxj    时间: 2009-9-17 23:13
原帖由 zhouyihan 于 2009-9-13 07:54 发表 PH=2的水,不知道贵兄接触过没。 用烧碱的产渣量都已经很大了。 用石灰 我真没信心。应该会调出中性的泥浆吧。 能均匀吗? 不妨用石灰做实验看看。渣量有多大。、 对于用烧碱微调 我也点看法。不怎么可取 ...
MS渣量很大跟pH关系不大吧?用烧碱产生渣量大,应该怪氢氧根跟你废水中的阳离子吧。 05年处理过含废硫酸18%的人工合成香料废水,当时年轻不懂,预处理NC的用片碱直接中和,想想也够败家的,自吸泵入口经常堵,拆开泵,居然在泵入口处有大量硫酸钠结晶渣倒是见的不多。 07年给一个硝铵厂处理酸性废水就节约多了,先经石灰石过滤,连烧石灰的碳都省了。效果还不错的说 [ 本帖最后由 watercxj 于 2009-9-17 23:17 编辑 ]
作者: watercxj    时间: 2009-9-17 23:19
说起这个香料废水来了,随便说句,当时水量小,一天100方左右,用了个U池,停留了8天左右,COD去除率居然很好的说
作者: atshmily    时间: 2009-9-21 16:58
标题: 回复 29# 的帖子
同意版主说的。 我在做金矿尾矿水混凝试验的时候,之前用石灰调整pH值,结果导致了很多的渣存在,还有一些白色悬浮物。 后来就用了 烧碱调节pH值 ,用烧杯做实验,用滴管调节。 采用两者混合的方法比较实用可行。
作者: yoruba    时间: 2009-9-21 20:36
今天看到一个帖子,很有意思,大意是有个厌氧大量浮泥,查原因,最后定论原因是温度波动。 我不知道这个结论得出时有没有分析厌氧的结构合理度,上浮污泥的具体状况,运行控制因素,但是温度波动,很可耐的解释!升温还是降温?波动有多大?我不晓得了... 现场有很多奇怪的现象,又有很多人喜欢以此去崇拜经验,实际怎样呢?只不过是再找替罪羊而已,盲目的不加分析的把原因栽到一个因素身上而已,如此而已。
作者: yoruba    时间: 2009-9-21 20:37
我一直记得我一个领导给我说的一句话:要有理有据!
作者: fiord    时间: 2009-9-21 23:24
严重同意,要有理有据!还要有节!
作者: yoruba    时间: 2009-9-21 23:30
某人很牛X啊,不管什么水,上来就是用XX药剂可以去除SS百分之多少,去除COD百分之多少,可以使最后出水达到多少... 我不得不指出,这位仁兄只是听网友随口一说某某废水,连实际的烧杯实验都不进行,就能凭空确定去除率?今年夏天,我有幸联系了qinuobiya版主到我的现场进行了相关实验,我记得当时带了一包的不同药品,事后还做了较为详尽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分析。同样是药剂研究,有的人做的精细,做的严谨,做得让人信服;有的人只能让别人留下一句不屑:卖药的~ ps:别让我看到做广告,我是不会听某些废话狡辩的,广告一律删除。
作者: yoruba    时间: 2009-9-21 23:48
我觉得水世界是一个技术论坛,作为版主我们应该对自己的技术讨论发言保持一个认真的态度,而不是敷衍,不是不切实际的乱点。
作者: web88168    时间: 2009-9-22 15:48
还差最后一个就可以下载完了啊,楼主好是细心,吧污水中的属于分析的好透彻啊
作者: surftang    时间: 2009-9-22 16:19
脑残的问问:为什么说调节PH,那么多人喜欢用石灰? 我在设计工程中 只有一工程用石灰调节PH值,后果很严重,一台压滤机不行,两台还是不够,结果我的工资还没要回来 还有一次,做小试,用石灰调节PH,结果烧杯里成了奶酪 [ 本帖最后由 surftang 于 2009-9-22 16:23 编辑 ]
作者: yoruba    时间: 2009-9-22 16:24
用石灰在于鼠目寸光的只看到便宜...而且pH用药,很多情况下自己说了不算,要业主选择...
作者: surftang    时间: 2009-9-22 16:40
用片碱,简单,快速,方便 用石灰,堆放麻烦,运输麻烦,投加也不方便
作者: yoruba    时间: 2009-9-22 16:47
剖除石灰渣滓,从效果上看,小苏打最好,还不怕加过头,纯碱则更为经济。不过,老唐用没用过氧化镁?
作者: kinfir    时间: 2009-9-23 10:52
16楼太强了,应该加威望。脑殘归于重度殘废,我们应该给于更多的关怀啊!用来骂人也太恶毒了一点吧!
作者: surftang    时间: 2009-9-24 01:17
原帖由 yoruba 于 2009-9-22 16:47 发表 剖除石灰渣滓,从效果上看,小苏打最好,还不怕加过头,纯碱则更为经济。不过,老唐用没用过氧化镁?
还真没有用过氧化镁 说实话,曾没有想过用氧化镁 说说用氧化镁效果如何?
作者: yoruba    时间: 2009-9-24 06:26
原帖由 surftang 于 2009-9-24 01:17 发表 还真没有用过氧化镁 说实话,曾没有想过用氧化镁 说说用氧化镁效果如何?
不知道实际效果,不过似乎便宜+好使,老外似乎喜欢
作者: 47039718    时间: 2009-9-24 12:03
楼主年纪也不小了,怎么说话还和愤青一样;难道造诣真的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了?那也不能固步自封啊。就算别人有什么错误,言语也不至于太苛刻;就算是某方面比较拿手,也是局限在你的那个圈子。路过。
作者: yoruba    时间: 2009-9-24 20:18
答复柳先生: 我从没登峰造极,什么也不拿手,更不会固步自封,但我至少已经不在那个一味相信那些无知的言论、没有分辨能力的年纪了。如果谁愿意相信NC言论,坚持NC言论,包括你柳先生,请自便就是,没人规定NC不允许存在。但我对装X、NC这个圈子就是不感兴趣。
作者: l1l23    时间: 2009-9-25 08:47
酸度和酸也是这么一会事
作者: yoruba    时间: 2009-9-25 19:19
泵前泵后要加阀门?潜污泵(一般非干式安装)前也要加阀门?要穿上潜水衣深入水底开关? 这个问题讨论的还真热闹
作者: 47039718    时间: 2009-9-26 06:55
咬文嚼字,何必呢。
作者: yoruba    时间: 2009-9-26 08:10
原帖由 47039718 于 2009-9-26 06:55 发表 咬文嚼字,何必呢。
不知道你要表达什么意思。咬文嚼字这顶帽子,您自己留着比较好,如果你想指出什么技术问题的话,恳请赐教;如果还是这样说废话,我不得不无视你帖子的存在。 ps:我很看不起只会说空话,而没有真才实学的人。
作者: yoruba    时间: 2009-9-26 08:12
近期反复听到一种说法,厌氧相分离要靠水力停留时间。用停留时间来筛选菌种是正确的,但那是污泥停留时间。 想起论语中的一句: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作者: surftang    时间: 2009-9-26 09:04
原帖由 47039718 于 2009-9-26 06:55 发表 咬文嚼字,何必呢。
环保专业,有时需要“咬文嚼字” 昨晚,我听到某人这句话:污水处理,同样的池子,不同人设计,其效果就不同 我感觉他的话是正确的 简单的说,池子内某一个隔板,因倾斜角度不同,可能会处理效果差距很大
作者: zhouyihan    时间: 2009-9-29 11:40
原帖由 surftang 于 2009-9-26 09:04 发表 环保专业,有时需要“咬文嚼字” 昨晚,我听到某人这句话:污水处理,同样的池子,不同人设计,其效果就不同 我感觉他的话是正确的 简单的说,池子内某一个隔板,因倾斜角度不同,可能会处理效果差距很 ...
态度和方式的差距。 导致的应该是企业的长、短发展 或者成、败之别。
作者: fiord    时间: 2009-9-29 18:45
那天碰到一位教授,将近20年来系统的研究环境化学方向的一个领域,一直没有动摇过。现在出成绩了,国家今年给他一项科研金费,400万! 他告诫我们:态度决定习惯,习惯决定行为,行为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作者: sxzllyht    时间: 2009-9-30 16:23
标题: 脑残广义定义
脑残   1.指不用脑袋思考便可以完成的事情   2.火星人的想法、做法   3.非正常、非主流(诸如常人看来很傻的话题,某几人却很乐意讨论这个)   4.傻了,锈逗了   脑残的病征、治疗与预防   一般来讲在一个患有严重脑残人士的眼里歧视他们的人都被其称脑残
作者: yoruba    时间: 2009-9-30 16:32
谁残谁不残大家自有公断 另:希望你不要发表药剂广告,有需求站内短信与网友私聊
作者: ACMILANGANG    时间: 2009-10-2 19:40
恩,余版主,我想请教下,厌氧池(UASB)近来出水变黄,这跟以前出水澄清很不一样,我看了下,厌氧池的负荷不高,进水的DO也是正常的,厌氧池的管道也检查过,没出现堵塞.我们有两组厌氧池,是并联的,一组变黄,一组正常,那组变黄的厌氧池从池表面看,有部分是黄色的.请问这种情况如何解决,给点建议,谢谢!
作者: yoruba    时间: 2009-10-2 19:48
我们有两组厌氧池,是并联的,一组变黄,一组正常 可见原因在于这组反应器,而与来水水质无关。推理:该反应器控制不当,反应器内部设备问题。 ---------------------------------------------------------------- 那组变黄的厌氧池从池表面看,有部分是黄色的 从这一现象来看,似乎(仅仅是似乎)是出水悬浮物或污泥导致。局部跑泥,可能和三分有关。没有现场感受,无法进一步判断。 ---------------------------------------------------------------- 厌氧池的管道也检查过,没出现堵塞 现场污师要有一种怀疑精神,在我不知道你的检查方法和布水结构的情况下,我不确定“没出现堵塞”这个结论的可靠度和有用度。 ---------------------------------------------------------------- 厌氧池的负荷不高 高或低皆相对之,请给出具体参数,另给出水质,水量等相关介绍。
作者: yoruba    时间: 2009-10-2 21:26
非要去做不可能的事情,徒费时间而已
作者: yoruba    时间: 2009-10-9 23:07
CWSBR工艺,不讨论处理效果和节省,但从结构方面,确实很独特,人类的创造力真是无穷!!!
作者: ACMILANGANG    时间: 2009-10-13 19:51
标题: 回复 69# 的帖子
不好意思,放假刚回来看到帖子.检查管道是否有堵的方法:每组厌氧池有10多根进水管,每次检查管道的时候就一根一根的进水,通过流量计来判断是否有堵.我们污水站设计符合是每天进水3000吨,进水COD2000mg/l,目前我们处理的负荷大约为设计的50%.今天开始抽厌氧池看是否三相分离器问题.明天我可以把三相分离器的相片放上来.
作者: ACMILANGANG    时间: 2009-10-13 20:02
标题: 回复 69# 的帖子
余版主,放假刚回来才看到帖子.厌氧池进水管有10多根管,每次检查进水管是否有堵,就是把其他进水管关掉,就留一根进水管,然后系统进水,通过看流量计来判断是否有堵,如果管道堵了,我们就把泵开大来把管道疏通.污水站设计处理水量为3000吨/天,进水COD为2000mg/l,目前处理负荷在设计负荷50%.今天开始把一厌氧池抽水检查三相分离器,明天可以把相片传上来.目前不单单是碰到厌氧池出水变黄,偶尔还碰到厌氧池局部污泥上浮,厌氧池我们也排泥,排泥管有2个位置,一个位置在三相分离器下大约0.5米左右的地方,另外一位置在地面大约0.5米的地方,每个位置有两根排泥管.
作者: yoruba    时间: 2009-10-13 20:40
每次检查进水管是否有堵,就是把其他进水管关掉,就留一根进水管,然后系统进水,通过看流量计来判断是否有堵 能保证100%检出? ------------------------------------------------- 如果管道堵了,我们就把泵开大来把管道疏通 会不会使布水憋坏? ------------------------------------------------- 这个U设计的内部什么情况都无法判断,高
作者: ACMILANGANG    时间: 2009-10-14 09:09
标题: 回复 74# 的帖子
下面是厌氧池布水管的粗略图,画的不好.版主能否指点下,是否有其他办法来看是否管道堵塞. 谢谢!
作者: ACMILANGANG    时间: 2009-10-14 09:11
忘了说明,4组厌氧池,有两组是第一种进水方式,另外两组是下面U形进水方式.
作者: yoruba    时间: 2009-10-14 09:33
说实话,压根没看懂这图
作者: ACMILANGANG    时间: 2009-10-14 13:11
哈哈,不好意思,画的太丑了.我将图纸照下来,版主,麻烦看下,谢谢!
作者: ACMILANGANG    时间: 2009-10-14 13:16
还有一张,哈哈.这两张图纸都是厌氧池的布水图.这两种布水方式,如何解决管道堵塞比较好,谢谢!
作者: yoruba    时间: 2009-10-14 19:13
从这图上连一个阀门都看不出来
作者: ACMILANGANG    时间: 2009-10-15 10:02
.第一张图纸的进水阀是DN100的闸阀,U行管是进水管,而池里比较短的管道是排泥管,共有8根;第二张图纸进水阀是塑料25的球阀,池内长短不一的管道是进水管,比较长和粗的管道是排泥阀.
作者: yoruba    时间: 2009-10-16 23:30
我在做6万吨/天造纸中段水厌氧处理,已经调试了近6个月,反应器是厌氧流化床,进水水质1000COD,第4--5个月的时候,COD去除率达到了35%,并产生了少量颗粒污泥,为了进一步提高去除率,加了尿素、二铵营养盐,其他条件没有变化,但是加了营养盐之后,VFA持续升高,COD去除率下降到20%左右 ---------------------------------------------------------------------------------------------------------------------- 1k的进水,假设目的去除率50%,则降解COD=500mg/L,日去除COD量0.5*6w=30t。 由于造纸水生化性不佳,认为其水解酸化度较低,取较低的COD:N=300:5,则每日需要投加N元素:0.5t。市售尿素含氮量一般46.2%,则每日投加尿素:1.08t。 每天往里面投加1t多尿素,谁受的了?可能投加过量吗? 为什么明明自己不清楚原因却总去臆想一个原因来自圆其说?过量!过量!过量的常常是自作的聪明
作者: yoruba    时间: 2009-10-16 23:36
原帖由 ACMILANGANG 于 2009-10-15 10:02 发表 .第一张图纸的进水阀是DN100的闸阀,U行管是进水管,而池里比较短的管道是排泥管,共有8根;第二张图纸进水阀是塑料25的球阀,池内长短不一的管道是进水管,比较长和粗的管道是排泥阀.
这张图根本不能准确反映实际安装的样式,无法对布水优劣作出判断。 其布水不均匀的概率要高于均匀的概率。第二个内部如果是塑料管道,那么存在损坏的可能。
作者: yoruba    时间: 2009-12-8 11:04
做设计是不是容易让人自信过头?
作者: ak47sun2    时间: 2009-12-8 11:29
标题: 顶风灌水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啊。 今天才看到本贴,眼神不大好。 今天威望加给除P大虾了。明天来加威望。
作者: fengzizt    时间: 2010-5-4 23:39
原帖由 ak47sun2 于 2009-12-8 11:29 发表 钢铁是这样炼成的啊。 今天才看到本贴,眼神不大好。 今天威望加给除P大虾了。明天来加威望。
[fly]我今天看到本贴 眼神[/fly]
作者: powerfull-1    时间: 2010-8-27 15:43
标题: 回复 35# 的帖子
调到12是没有问题滴,甚至还能当染色剂了,肯定能透白, 如果你的水颜色不深的话,从2到12
作者: wudongsheng050    时间: 2010-8-27 15:48
字字珠玑呀!受教了
作者: lngg8er    时间: 2010-8-27 16:30
原帖由 yoruba 于 2009-9-17 22:05 发表 可能是自己理解能力有问题,今天似乎看到有人要用A2/O中的厌氧段产沼气。不得不怀疑中国的环保落后到什么程度了,总之我被彻底的雷了...
一个"专家“pass我们的方案,改为: 1、缺氧池巨无霸大,没有回流; 2、缺氧池盖盖子,然后称呼为”厌氧池“,留的人孔一定要有盖板,不然会有空气; 3、担心配水堰后的跌水带入空气导致管道震动,把配水堰槽拉长到10M,以此减低跌水扰动; 4、污泥排放到调节池,称”回流“; 5、10000方系统的集水口低点,5000系统的高点,曰:只要水量小于10000,全部自流到10000的系统,超过10000的水量自动溢流到5000的系统,教授们,谁会计算这个高差呀? 越来越感觉,做技术的很无奈,很郁闷,很无聊。
作者: parker_li    时间: 2010-8-28 11:18
原帖由 yoruba 于 2009-8-31 14:31 发表 今天看到一个帖子,内容如下: 209969 于是我非常想不怀好意的问一问: 1.回避水质特点,空谈去除率有意义吗? 同样一种反应器:玉米淀粉废水,屠宰废水,糖醇废水,制药废水...去除率可能一样吗? 2.没有负荷的 ...
说的真好,针针见血!好狠哪
作者: yoruba    时间: 2010-11-26 10:54
刚巧看到一个惊世骇俗贴。 厌氧中: 有机氮释放氨、硫酸盐还原、有机酸消解,这是不是都属于产酸? 好氧中: 硫氧化、硝化,这是不是都属于产碱? 我们得环保太似是而非,太不求甚解,太粗枝大叶,太得过且过。
作者: dmuentrionment    时间: 2010-11-27 20:37
看到帖子查了氧化镁320一吨,比我们这里石灰都便宜,看来余版说的氧化镁真的应该好好考虑下,下次工程试试
作者: yoruba    时间: 2010-11-27 22:28
标题: 回复 92# 的帖子
第一,要注意别买成轻质氧化镁,那个价格... 第二,注意结晶的问题,管道堵了可没人给你伸冤撒
作者: dmuentrionment    时间: 2010-11-28 19:27
轻质氧化镁和氧化镁有什么区别呀
作者: yoruba    时间: 2010-11-28 20:20
标题: 渔比鱼要重要得多,学会学习,而不仅是学会知识。
百度知道的传送门: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4220667.html?si=1&wtp=wk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11865160.html?si=6&wtp=wk
作者: kdd104911    时间: 2010-12-2 16:18
余版言辞犀利,小弟受益不少 敬礼




欢迎光临 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http://bbs.chinacitywater.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