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效果时代五大方阵环境企业发展预测? [打印本页] 作者: ylsclgw 时间: 1970-1-1 08:00 标题: 效果时代五大方阵环境企业发展预测? 在[font=Times New Roman]E20[/font][font=宋体]环境平台参与分析的环境产业普查数据中我们看到[/font][font=Times New Roman], [/font][font=宋体]我国的两万多家环保公司中,大部分都是提供工程服务和设备产品的中小环保公司,其中环保设备产品类公司占比[/font][font=Times New Roman]57%[/font][font=宋体];调查数据还显示,截止[/font][font=Times New Roman]2011[/font][font=宋体]年底,环境服务业中[/font][font=Times New Roman]92%[/font][font=宋体]从业单位总资产位于[/font][font=Times New Roman]2[/font][font=宋体]亿元以下,数量多达八千家。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庞大的数量和如此分散的小规模现象之间的鲜明反差,根本原因就是三十年的“前效果”时代的两大特征[/font][font=Times New Roman]:[/font][font=宋体]“表演市场”和“关系市场”。这是监管不到位、设施长期没有真正运营的结果。在这类市场里,缺少优胜劣汰,却多地方割据,经常山寨拷贝,偶尔的公开项目却又充斥了低价竞争。[/font]
伴随环保法、水十条等一系列全新的环保相关法规或政策的出台,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明确的责任归属和效果考核的要求,环保开始逐步跨入效果时代,效果时代的环保设施正在开始真正全面运营,排放指标将逐步被广泛的公开和被更严格的监管,法律和公众诉讼的介入将使违法成本急速上升。在这种压力下,环保设施的运营方开始真正关注设备的运行效果和效率,而这种变化在市政公用领域还要加上混合所有制改革和特许经营[font=Times New Roman]PPP[/font][font=宋体]的深化推进。[/font]
除此以外,由于来自百姓需求的巨大压力,直接从环境介质考核出发的效果需求(如黑臭水体消除),将给地方政府带来极大的压力。“环境服务外部化一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正如傅涛博士指出。这样的外部化趋势恰恰是环保产业的发展机会。
结合上述的变化与影响,环保企业需要如何面对,[font=Times New Roman]E20[/font][font=宋体]研究院结合产业地图的分类,提出如下看法:[/font]
1[font=宋体]、 [/font][font=Times New Roman]I[/font][font=宋体]方阵的一级开发商,将成为承接地方政府环境质量需求的重要力量,[/font][font=Times New Roman]A/B[/font][font=宋体]方阵将有可能升级到该阵营,当然,门口的野蛮人(其它相关领域的上市公司或重资产集团)也有可能破门而入。[/font]
2[font=宋体]、 [/font][font=Times New Roman]A/B[/font][font=宋体]方阵的重资产企业,即使不升级到[/font][font=Times New Roman]I[/font][font=宋体]方阵,也会在面对来自地方政府的需求以及自身求发展的过程中,选择做宽的战略,依赖于广泛的上下游合作,尤其是技术方面的支持,他们将充分发挥自身在交易结构设计、政府关系、投融资和项目管理等方面优势,采用拿来主义避免自身在原创技术快速迭代方面的劣势,来承接更广泛的地方政府的环境治理需求。[/font]
3[font=宋体]、[/font][font=Times New Roman]C/D[/font][font=宋体]方阵的技术型企业,作为[/font][font=Times New Roman]A/B[/font][font=宋体]方阵或工业客户的供应方,纵向战略成为其中很多企业的共同选择。如何在技术研发和改进上取得进展,获得竞争中的比较优势,在环保设施真正进入认真运行,业主开始真正关心排放效果和运行成本时,技术才真正被尊重。而要想在技术方案或者产品上获得比较优势,在有限的资源限制下,选择部分方向集中力量突破,并通过历史积淀稳定其地位,就体现为纵向战略的选择。[/font]
4[font=宋体]、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企业如果想在未来的逐渐充分的市场竞争中获取长期的优势地位,构建自身的生态系统就非常重要。而从国家整体角度考虑环保产业的健康发展,环保产业服务平台的建设将不但可以在这方面发挥作用,也可以帮助[/font][font=Times New Roman]C/D[/font][font=宋体]方阵企业对接体制内未能充分发挥得技术资源,促进技术水平的提高。在一个过剩成为常态的移动互连时代的大背景下,极致化、生态化、品牌化,将成为环保企业应对效果时代的新常态。[/fo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