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标题: 污水处理毕业设计论文在线求助与答疑 [打印本页]

作者: fengzizt    时间: 2010-5-3 12:56
标题: 污水处理毕业设计论文在线求助与答疑
差不多6月下旬的交差,5月份开始设计已经有点晚了 本主题 主要面对在校学生与即将毕业刚踏上岗位的版友 有啥疑问都集中到这里来了吧 没人出来 我找拍 (不要太多顶之类 不然删除 扣钱 莫怪) 另外邀请几位斑竹 顾问也来一起帮忙着点。 我只是开题 回答一部分啊,引玉之砖而已 以下提问视作无效删帖:1.求图纸求成品,2.问题无实质内容,3.灌水 以下回答删帖:1.前面已作答复,再次相似内容作答,2.内容跑题或回答明显有误 [ 本帖最后由 fengzizt 于 2010-5-4 14:29 编辑 ]
作者: fiord    时间: 2010-5-4 13:13
我怕你受不了啊。 我刚回答了一个,氧气在曝气池中的作用。 1.微生物生长需要 2.保证悬浮
作者: fengzizt    时间: 2010-5-4 13:25
CAST的运行方式 及进水配水方法?(毕业设计) 发帖人: zjxhigh258 点击率: 15 各位前辈 我毕设做的CAST 一天10000吨 现设计两个CAST池,间歇运行。 我的问题是 两个池怎么运行? 为了保证整个厂的连续运行,是不是一个池进水曝气 另一个静沉/滗水?那这样的话,进水管道怎么布置?还要配水井吗?还是三通连着两个池 各装一个闸门? 设计还是挺难的,尤其是遇到这种问题,没有实际看过不好想象。请各位前辈帮忙啊!谢谢 ======================================================================== CAST工艺的主要技术特征 1.间断进水,间断排水: 污水排放大都是连续或半连续的,CAST工艺比较适合这样的排水特点。CAST工艺设计时可采用一个或两个以上池子并联运行。 2.运行上的时序性: CAST反应池通常按曝气、沉淀、排水和闲置四个阶段根据时间依次进行。 至于配水井 看图 简单示意下 [attach]251987[/attach] [ 本帖最后由 yoruba 于 2010-5-4 20:47 编辑 ]
作者: surftang    时间: 2010-5-4 15:56
进水方式,可以参照插图方式 [attach]251986[/attach] 运行方式,请根据进水、曝气、沉淀、滗水等工序的运行时间 事先简单制作,一个运行状态排布图 这样很清楚,每个时段,各池运行状态 如下图[attach]251907[/attach] 说明: 图中:棕黄色是曝气阶段,黑色是沉淀阶段、蓝色是滗水阶段 左边数字是时间,24h [ 本帖最后由 yoruba 于 2010-5-4 20:45 编辑 ]
作者: nimen123    时间: 2010-5-4 19:03
做造纸废水的毕业设计,COD大于1000,采用气浮+接触氧化,问一下还有必要加一个水解酸化池吗?
作者: yyyyu2009    时间: 2010-5-4 19:43
标题: 请教个污泥处理的问题
毕设做的是印染废水,污泥量比较少,想采用污泥浓缩脱水一体机,不知道怎么选型,请教下各位。。。
作者: fengzizt    时间: 2010-5-4 20:21
原帖由 nimen123 于 2010-5-4 19:03 发表 做造纸废水的毕业设计,COD大于1000,采用气浮+接触氧化,问一下还有必要加一个水解酸化池吗?
http://www.chinacitywater.org/bbs/search.php?searchid=881&orderby=lastpost&ascdesc=desc&searchsubmit=yes 论坛好多此方面实际工程应用 另外此类问题太宽泛,回答你一句 我觉得需要 或者不需要,此问题业已回答完毕 对你更无用处
作者: fengzizt    时间: 2010-5-4 20:27
原帖由 yyyyu2009 于 2010-5-4 19:43 发表 毕设做的是印染废水,污泥量比较少,想采用污泥浓缩脱水一体机,不知道怎么选型,请教下各位。。。
http://b.chinacitywater.org/trade_list.php?t=3&pid=247 实际工程选型 考虑因素比毕业设计多点,不过一般也就 每小时处理量,进水含泥要求,出水含泥范围,电耗,噪声,价格之流 而毕业设计简单说来似乎考虑好前三项就好
作者: fengzizt    时间: 2010-5-4 20:49
原帖由 tjnksl 于 2009-5-4 12:56 发表 我现在正在做毕业设计,我采用奥贝尔氧化沟工艺,我打算采用化学除磷,是否还用加设厌氧池?
1,确认厌氧池的功效 2,了解氧化沟功能 3,为何要设置 为何不设置 4,要设置 如何设置 另外可以说说你所谓的加药除磷的思路 ----------------------------------------------------------------------------- yoruba补充如下: 化学除磷和生物除磷并不直接矛盾,和厌氧更无直接关联。 厌氧A作用:释放磷+水解酸化,你可以摒弃生物除磷的释放磷,但是你也可以保留其水解酸化作用。 化学除磷也分为两种,传统的二沉之后加药反应,是对污水除磷;特别的旁路除磷是针对污泥滤液加药。如果是后者,保留生化工艺的生化除磷功能未必不好。 就毕业设计而言,用于不用都无可厚非,因为你是设计者,而两种方法都可以做到达标。 扩展阅读: 磷到了污泥里,并不等于就不“污染”。污泥厌氧释放磷包括两种情况:一是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正常的释放,它是一种可逆释放(聚磷菌还可以吸收);二是好氧污泥微生物厌氧条件下大量死亡,细胞组成的磷大量释放,这是一种不可逆释放。这两种情况,在污泥的处理与处置中普遍存在,因此如果生化污泥得不到有效的处理与处置,那么所谓的生化除磷仅仅是把水中的磷转移到污泥中,而后随着污泥的转走再次回到环境(水体)中,仅仅是蒙蔽不明真相的群众而已。 [ 本帖最后由 yoruba 于 2010-5-4 21:00 编辑 ]
作者: fengzizt    时间: 2010-5-4 23:33
原帖由某网友 于 2010-5-4 22:49 发表 你是论坛中的那个人吗 什么问题 怎么说 为何不在论坛问呢 论坛中太慢 ........................................... 根据城市污水排放的特点,设计参数流量为:10000m3/d、COD:900mg/L,BOD:700mg/L,SS:1000mg/L,PH值:4.0-6.0,水温 15-25 oC。处理后出水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GB8978-1996)的污水处理工艺设计 粗格栅--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CASS——二沉池—混凝——沉淀—活性炭滤池(V型滤池)——紫外线消毒渠 你看一下这个行不行了 沉砂池用不用去了 如果不要求回用的话 混凝——沉淀—滤池(V型滤池)——紫外线消毒渠 去了后能不能达到标准了COD120BOD30SS30了 我这是给的小区生活污水
================== 粗格栅--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 紫外线消毒渠 不动 (混凝——沉淀—滤池(V型滤池) 实际运用中 主要还有总磷要求 还有就是出水保障 冒险可以去掉 另外 此工艺未介绍N、P 从某种角度讲 老师真不负责任 另外前面加药 调节pH;本人建议采用氧化沟类延时曝气,以确保B、C的充分降解 如粗格栅--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 初沉-----氧化沟---二沉---- 紫外线消毒渠 我这是给的小区生活污水:pH4-6 B \C \SS 这样高 水量也不小 这老师真的是 哎 [ 本帖最后由 fengzizt 于 2010-5-4 23:36 编辑 ]
作者: hfth88    时间: 2010-5-5 10:50
标题: 生物接触氧化池出水怎么设计
请各位高手指点一下,生物接触氧化池出水怎么设计??用三角堰,薄壁出水堰,还是其他方式?
作者: yoruba    时间: 2010-5-5 11:04
标题: 回复 11# 的帖子
曝气池和沉淀池有所不同,由于曝气的作用,曝气池水一般是以混合液形式存在的,因此出水堰不必考虑堰口负荷那些防止流量过大SS冲出的因素(该出来的就得出来)。所以长宽比比较大的推流式曝气池的出水,末端不设置出水堰直接管道引出有时也是可以的;对于长宽比较小,完全混合的辐流曝气池等,由于要保证各个方位水流量基本一致以防止进出水短流,因此仍需要设置出水堰,出水堰的作用是保持个位置的出水流量均匀一致,其形式以施工便捷为上选。
作者: freeboyzhaha    时间: 2010-5-5 15:08
在设计中存在如下问题: 1、关于一级处理构筑物,现在有两种说法。一是一级处理构筑物均按远期设计,二是一级处理构筑物中只有污水提升泵房按远期设计,其他构筑物按近期水量设计,怎么设计比较好呢? 2、一级处理沉砂池之后设不设初沉池的问题,在规范里没有明确规定是否需要初沉池,我的题目里SS=230mg/l,不设初沉池会不会对后续处理单元产生不利影响?在许劲等的论文《不设初沉池时沉砂池的选型分析》中提出:不设初沉池时,对沉砂池的要求有所提高。该怎么处理呢? 3、由于需要脱氮除磷,本设计使用了倒置的AAO工艺,取消了消化液回流,好氧池的需氧量计算遇到了如下问题:规范推荐了如下计算公式,但是我的设计任务书中仅有TN和NH3-N进出水浓度,没有进出水总凯式氮浓度和出水硝态氮浓度,该如何处理呢? 6.8.2 生物反应池中好氧区的污水需氧量,根据去除的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的硝化和除氮等要求,宜按下列公式计算: O2 = 0.001aQ(So-Se)-c△XV+b[0.001Q(Nk-Nke)-0.12△XV] -0.62b[0.001Q(Nt-Nke-Noe)-0.12△XV] (6.8.2) 式中:O2—污水需氧量(kgO2/d); Q—生物反应池的进水流量(m3/d); So—生物反应池进水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mg/L); Se—生物反应池出水五日生化需氧量浓度(mg/L); △XV—排出生物反应池系统的微生物量;(kg/d); Nk—生物反应池进水总凯氏氮浓度(mg/L); Nke—生物反应池出水总凯氏氮浓度(mg/L); Nt—生物反应池进水总氮浓度(mg/L); Noe—生物反应池出水硝态氮浓度(mg/L); 0.12△XV—排出生物反应池系统的微生物中含氮量(kg/d); a—碳的氧当量,当含碳物质以BOD5计时,取1.47; b—常数,氧化每公斤氨氮所需氧量(kgO2/kgN),取4.57; c—常数,细菌细胞的氧当量,取1.42。 去除含碳污染物时,去除每公斤五日生化需氧量可采用0.7~1.2kgO2。 4、倒置AAO法剩余污泥需要厌氧消化吗?还是直接机械浓缩脱水呢? 5、我的毕设近期10万吨,变化系数K为1.39,我使用4个周进周出幅流式沉淀池,水力负荷1.27,池径D为38m,堰口负荷经校核小于1.7L/(m•s),符合规范要求,但是倒置AAO法的污泥回流比达到了150%,在校核二沉池固体负荷时,固体负荷达到了360+,远大于《室外排水设计规范》上规定的150,这个该怎么处理呢? [ 本帖最后由 freeboyzhaha 于 2010-5-5 15:23 编辑 ]
作者: fengzizt    时间: 2010-5-5 16:51
按远期考虑,主要是节约了第二次的投资,节约了总投资 一般只有最前端集水井按远期考虑;如果后续考虑设计远期,那么不仅是提升泵房了,提升泵房后面的格栅沉砂也要相应远设计,不然水泵抽哪里去。 2。看下初沉池的功能,最好设置上吧,我是被没有初沉池搞得头大了。沉砂池毕竟还是主要是砂,这里有个概念就是沉砂池能沉多少粒径的无机物 3。一般设计进出水水质时没有给出凯氏氮和硝酸盐氮,你认为进水中含有多少的硝酸盐氮呢,思考下。 至于反应池出水硝态氮的问题,主要是硝化程度了,反应池出水的氨氮与总出水氨氮有啥区别,考虑下。 4。可浓缩后 脱水,有个浓缩池还是比较好的,至少可以缓冲,你水量也不小。 5。参考本论坛《二沉池表面负荷取值的探讨》,这种没有定数,适当修正下你的取值,水力负荷,污泥回流。 时间比较仓促,暂时写这些。有机会再补充
作者: mos821    时间: 2010-5-5 16:58
我做的是CASS工艺 想问一下 充水比设多少合适 还有 污泥浓度设多少合适
作者: yoruba    时间: 2010-5-5 17:14
标题: 回复 15# 的帖子
在《水处理构筑物设计与计算》(尹世军、李亚峰编)一书中介绍:排出比(每一周期排水量与反应器池容之比)在高负荷运行时(0.1-0.4的污泥负荷)取1/4-1/2,在低负荷(0.03-0.1的污泥负荷)取1/6-1/3。污泥浓度在曝气时取1500-5000mg/L,MLVSS/MLSS取0.7左右。 一般设计手册多用排水比这个参数,你可以换算一下。污泥浓度设计时一般都按照3000mg/L来取。 如有类似参数查去问题,请自己尝试搜索设计指导类专业书,学会如何查找比直接获得参数取值更有意义。
作者: mos821    时间: 2010-5-5 17:44
谢谢谢谢··我真的是找了··可是没找到。。 我还想问一下 由于我的设计水量比较小 1000立方米每天 要用CASS池的话 我只用设计一个就够了吧?我看书上都写的每个CASS池里还要分4格之类的。 我的这个流量的话,大概分几格合适呢?还是索性就不用分格。
作者: yoruba    时间: 2010-5-5 19:23
标题: 回复 17# 的帖子
大部分SBR类工艺,对于单池来讲,都是间歇进水和间歇出水,如果你要上单池运行,那么前面必须要设置一个足够大的储水池,否则当CASS处于非进水阶段时,污水无处储存。 小水量工艺分格的话,可以按照两池来做,当然三池四池也都是可以的。 另外要额外注意的一点是:CASS是瞬时排水,如果CASS之后没有储水池,那么后续处理设施或者管道要考虑瞬时超大流量。 [ 本帖最后由 yoruba 于 2010-5-5 19:57 编辑 ]
作者: surftang    时间: 2010-5-5 19:28
标题: 回复 17# 的帖子
原帖由 mos821 于 2010-5-5 17:44 发表 谢谢谢谢··我真的是找了··可是没找到。。 我还想问一下 由于我的设计水量比较小 1000立方米每天 要用CASS池的话 我只用设计一个就够了吧?我看书上都写的每个CASS池里还要分4格之类的。 我的这个流量的话,大 ...
1、实际工程设计中,不建议设计一组;如是毕业设计,可以设计一组,主要在于掌握CASS基本知识。 2、分4格之说,不知出之何处? 一般CASS分区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为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另为生物选择区、缺氧区和主反应区; 3、分区比例:占总容积的10%、15%、75% 论坛内有关CASS资料http://www.chinacitywater.org/bbs/search.php?searchid=452&orderby=lastpost&ascdesc=desc&searchsubmit=yes [ 本帖最后由 surftang 于 2010-5-8 18:05 编辑 ]
作者: derek881026    时间: 2010-5-6 14:14
基本参数:厂生产区日排废水量接近2400吨,综合生产废水的pH 值6~9,油类浓度600mg/L左右,COD浓度1000mg/L左右,BOD浓度420mg/L左右,悬浮物浓度在3OOmg/L 左右。 我在设计气浮的时候选择的了叶轮气浮。我想请问一下 叶轮气浮去除 油类 COD SS等的效率是多少?
作者: zoezl1220    时间: 2010-5-6 15:26
我的格栅栅条只有三条,再算下去就出现数值小于0了,请问格栅这块怎么办?
作者: yehl1237890    时间: 2010-5-6 16:24
标题: 回复 21# 的帖子
格栅?选用最小型号的就可以了,最小的宽度400mm,再小,设备厂家做不了。 实在不行,找个焊工,汗一个滗子就行。 ------------------------------------------------- 以下yoruba补充: 再小,不但设备厂家不好做,就是人工格栅也不好安装。因为格栅渠下不去人了。 ~~~~~~~~~~~~~~~~~~~~~~ 以下fiord补充 1.生活污水的设计怎么能不乘上变化系数?如果单纯是工业废水的话,也应留有一定的余地。 2.反过来进行计算 3.考虑下是不是一定需要格栅,是不是可以用别的玩意代替? [ 本帖最后由 fiord 于 2010-5-6 20:03 编辑 ]
作者: yoruba    时间: 2010-5-6 17:34
标题: 回复 20# 的帖子
如同f博士所言,你可以查询一下厂家的样本介绍或同类型废水技术应用情况。 其实很负责任的说,这个问题没什么意义,什么性质的油?加药情况?气浮机叶轮以外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影响因素太多了
作者: zjxhigh258    时间: 2010-5-6 22:02
标题: 请问CAST和CASS到底有什么区别/
我的毕设用的CAST 但在网上看CASS居多。经过一段设计,也没看出2者到底的区别。都是间歇进水。 请解答一下 谢谢
作者: lbsbbs    时间: 2010-5-6 22:26
标题: 请问UCT工艺或VIP工艺
各位前辈 小弟做一个3-4万m3/d的污水厂 原水水质情况: BOD5:220mg/L, CODcr:650 mg/L, SS:280 mg/L, TN:50mg/L, N-NH4:30mg/L, TP:3mg/L。 同学大部分采用的是A/A/O工艺或倒置A/A/O工艺 我想设计个改良A/A/O工艺 UCT或VIP工艺 加上多点回流及进水调节能达到多模式A/A/O工艺(既能A/A/O工艺,倒置A/A/O工艺,又能UCT VIP)不知道原水水质是否适用于多模式A/A/O工艺,可能是我做麻烦了,但是我没想做同学都用了的。 关键的问题来了 UCT VIP工艺的设计计算不会啊 在网上找了 也没找到 是不是也按照A/A/O工艺计算啊?就是格子和回流不同而已? 如果没有资料 那我也只能照在网上下的A/A/O工艺改了 但这不是我的初衷了 所以请求各位前辈指教下 小弟万分感谢
作者: adun123    时间: 2010-5-6 22:29
标题: 终于找到组织了...p.s乳化液废水处理
[1]水质参数: (1) 冷却液水量:3-5m3/d;COD<120000mg/l; (2) 清洗液量:35m3/d; COD<40000mg/l; (3) 生活污水量:40m3/d; 乳化液废水...我打算用 斜板隔油,然后进去集水调节池,经过加压容气气浮,去油带走石油类,然后混凝-微电解-混凝-接触氧化池-混凝然后出水,进而达到cod小于80,石油类小于10mg/L. ss小于70mg/L,pH:6-9; NH3-N<15的出水要求..... 重点来了,这个工艺是我一个师兄给我的,我大学的水处理学得很烂, 我想问以上具体的步骤可以处理那个方面的东西,譬如加压容气气浮可以去除大概多少COD,多少石油类?NH3-N<15这个是在那个步骤处理的? 具体要做设计说明书的时候 我要怎么计算它们啊.....接触氧化池....能去除多少东西..怎么算 问题比较多 高手指点下 毫无头绪 谢谢了~
作者: fiord    时间: 2010-5-6 23:05
原帖由 zjxhigh258 于 2010-5-6 22:02 发表 我的毕设用的CAST 但在网上看CASS居多。经过一段设计,也没看出2者到底的区别。都是间歇进水。 请解答一下 谢谢
我尽量解答,希望你可以满意。 1.先说说你的CAST,是分了几个区?进出水的方式 2.我的认识,现在有一种默认的认识就是CASS已经包括CASS和CAST了。 3.都是间歇进水,或者不都是间歇进水,那实际中还是可以调整的嘛。 --------------------------------------------------------------- 以下ID=yoruba补充: 关于CAST、CASS和CASP工艺的差别,你可以参考该贴的讨论: http://www.chinacitywater.org/bbs/viewthread.php?tid=76433&highlight=cass%2Bcast%2Bcasp 目前应用中一般都叫做CASS了。搞清楚名字并不重要,他们之间的差别不会像CASS与ICEAS那么大;作为学生而言,应该弄清楚的是该工艺各区段的作用,选择区什么功能?是否可以省略?缺氧什么功能?好氧什么功能? [ 本帖最后由 yoruba 于 2010-5-7 13:38 编辑 ]
作者: fiord    时间: 2010-5-6 23:29
原帖由 lbsbbs 于 2010-5-6 22:26 发表 各位前辈 小弟做一个3-4万m3/d的污水厂 原水水质情况: BOD5:220mg/L, CODcr:650 mg/L, SS:280 mg/L, TN:50mg/L, N-NH4:30mg/L, TP:3mg/L。 同学大部分采用的是A/A/O工艺或倒置A/A/O工艺 我想设计 ...
我沉思良久,决定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来回答你的问题。 1.改良式AAO的叫法蛮多的,倒置AAO也有叫做改良式的。前几天有水友说自己做梦梦到有人要问他VIP工艺,我觉得VIP工艺的实际应用并不多。AAO,倒置AAO,以及UCT,区别在哪里?各自的优缺点呢? 2.同学大部分?很多同学设计这一个课题? 3.BOD5:TN:TP,数值等于多少?满足脱氮除磷的要求吗? 4.出水需要达到什么标准 --------------------------------------------------------------------------- 以下由ID=yoruba补充: 由于A2/O工艺存在脱氮和除磷上的相互制约,因此在A2/O的基础上延伸改良出较多的工艺,如UCT、VIP、JHB、倒置A2/O等等的工艺从这个广义的角度讲都是改良A2/O。而JHB工艺的形式在国内一般被称为“两点进水改良A2/O工艺”,这是改良的狭义说法吧。 关于设计参数,我认为是你查找的专业书还不够多,我建议你查阅一下李亚新的《活性污泥法理论与技术》一书,论坛既有,自己搜索下载。从另一个角度讲,吃透A2/O的三个段的作用,你会发现不管A2/O工艺如何改良,其设计上都存在通性。 作为工艺选型而言,我真心希望你不走寻常路的做法不仅仅是标新立异,而是找到了传统A2/O工艺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去设计。好好做,祝你获得一个很好的毕设成绩。 [ 本帖最后由 yoruba 于 2010-5-7 13:49 编辑 ]
作者: lbsbbs    时间: 2010-5-7 08:10
原帖由 fiord 于 2010-5-6 23:29 发表 我沉思良久,决定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来回答你的问题。 1.改良式AAO的叫法蛮多的,倒置AAO也有叫做改良式的。前几天有水友说自己做梦梦到有人要问他VIP工艺,我觉得VIP工艺的实际应用并不多。AAO,倒置AAO,以及UCT, ...
谢谢版主,关心我的问题。 1,倒置A/A/O工艺也是改良的。我在青岛 参观实习时候去了李村河污水厂 ,它采用的是A/O工艺加上A/A/O工艺的多模式工艺 能够适应不同的季节和不同呢水质的变化,让我看后 感觉好刁啊。。所以就有了毕业设计做个多模式的想法。可能是做麻烦了 如果找不到UCT 或VIP的设计计算 就只能回去老老实实做倒置A/A/O工艺了 悲剧啊!A/A/O工艺就是厌氧缺氧好氧,混合液污泥回流,脱氮能力完全由回流量大小来决定,故要较高是脱氮效率就要较大的回流(至于多大我也不知道,。。。。再次替自己悲剧)。倒置A/A/O工艺就是省去了混合液回流,但是硝酸盐的影响导致释磷能力的减少。UCT和VIP差不多就是格子的差别,他们减少了污泥回流中硝酸盐对释磷的影响。不太知道是 他们各自的适用水质(BOD COD等) 我的毕设不会很麻烦 水质也没给会不会变化 这样多模式的优点就体现不出来了 。。。 2课设都差不多,水量水质不会差很多,有一点点差别而已! 3好像是大于3 能进行生化处理 4总要求1级A标准 但是老师嫌我们太简单 让我们先做1级B 然后再深度处理 絮凝 混合 沉淀 什么的。。。诶。。。。。。 PS:貌似看过UCT适用于COD较低的水质,虽然我的不低,但是必须设初沉池 这样COD就去除了30-50% 用UCT优点优势了吧? 谢 [ 本帖最后由 lbsbbs 于 2010-5-7 11:01 编辑 ]
作者: fiord    时间: 2010-5-7 14:00
原帖由 lbsbbs 于 2010-5-7 08:10 发表 谢谢版主,关心我的问题。 1.倒置A/A/O工艺也是改良的。我在青岛 参观实习时候去了李村河污水厂 ,它采用的是A/O工艺加上A/A/O工艺的多模式工艺 能够适应不同的季节和不同呢水质的变化,让我看后 感觉好刁啊。 ...
首先我觉得你有这种创新突破的意识是很好的,这一点我很赞赏,但是以下问题值得关注。 1这时候的选择,侧重的是工艺。经济上的话,AAO、倒置AAO、UCT以及MUCT的差别就不是主要问题了。但是工艺的选择,就能目前的情况看,最主要的还是水质问题。 2 .至于你说的那个污水厂,它牛的地方是在日常管理上的监控以及过程控制。 3.MUCT的适用场合,抱歉,这方面我真的不大清楚。而且我想这方面的知识,还是你自己主动出击去掌握比较好。如果你决定用UCTorMUCT等工艺的时候,还是先跟带你们去那个污水厂参观的老师沟通一下,相信他的指导会更有针对性。 4.关于是否需要初沉池的问题,现在不少污水厂的设计都不设计初沉池了,但是也有说法认为对于城市生活污水厂而言,初沉池还是必不可少。你先考虑下初沉池的作用,以及对于BOD5的影响。再多说一句吧,设置了之后,,碳源还是否可以满足脱氮除磷的需要。 ==================================================================== 以下由ID=yoruba补充: 1.A/O类工艺理论脱氮效率如下: 理论脱氮率=(硝化液回流比+污泥回流比)/(1+硝化液回流比+污泥回流比) 以上公式应用条件:进水碳源充足,反硝化时间足够,不计100:5:1的同化脱氮量 课本上都有这一公式的介绍,但是往往忽略掉污泥回流比。 2.BOD5/COD的问题,你姑且可以认为>0.3时能进行生化处理,待到以后工作了再回过头来看待这个问题的适用性不迟,这里就不做深入的解释了(毕设用不着)。F问你的意思是,碳源是否满足除磷和脱氮的要求,因为厌氧释放磷和缺氧反硝化两个过程都需要大量的碳源。这部分的介绍,也建议你去看看书本,28楼给你推荐的这本书就非常好。 3.毕业设计的目的是考察学生对各种构筑物设计的掌握情况,因此其工艺选择要求与实际应用并不相同,要有所保留的看待这一问题 4.UCT和A2/O工艺相比较,并没有绝对的非常明显的优势可言,至于进水浓度高低那全是胡说八道的东西。其优势在哪里,我觉得作为大四学生应该有思考这个问题的能力,一个工艺比另一个工艺的优点,毫无疑问在于两个工艺的差别上,或者就此问题而言,优势在于UCT对于A2/O的改良上。 [ 本帖最后由 fiord 于 2010-5-7 14:28 编辑 ]
作者: mos821    时间: 2010-5-7 14:31
污泥量到底是用SS BOD COD哪一个算?还是都算? 贮泥池里的污泥是不是就是SS BOD COD里产生的污泥量? 我看别人的模板只用处理SS BOD所产生的污泥量算的 书上却只是说1KGCOD产生多少污泥 到底怎么算这个总的污泥量啊 我是CASS工艺
作者: fiord    时间: 2010-5-7 14:55
原帖由 mos821 于 2010-5-7 14:31 发表 污泥量到底是用SS BOD COD哪一个算?还是都算? 贮泥池里的污泥是不是就是SS BOD COD里产生的污泥量? 我看别人的模板只用处理SS BOD所产生的污泥量算的 书上却只是说1KGCOD产生多少污泥 到底怎么算这个总的污泥量 ...
我基本上没看明白你这是什么意思。我就猜想下吧。 1.BOD5和SS,我估计是负荷,来校核的。 2.你说到的COD,我估计你是kgVSS/kgCOD,表示污泥代谢增长系数的。 3.你说的到底是哪个污泥产量。 ====================================================== 以下部分由ID=yoruba补充: 沉淀池的污泥产量肯定要用进出水SS来计算,生化池的污泥产量还要考虑降解有机物的合成污泥量,这里的有机物降解,既可以指COD,也可以指BOD,对于城市生活污水来说BOD和COD是有一定相关性的,二者可以换算一下。 由于实际运行中污泥产量还根据运行的负荷情况有变化,因此设计计算仅仅是一个大概值,用以确定污泥处理设备的投入情况。所以你也可以根据两种资料互算一下,找一找差距取个中值或大值。 如果是工业废水的话,应该按照BOD来算,因为此时BOD和COD的关系常常并不明朗。 [ 本帖最后由 yoruba 于 2010-5-7 15:54 编辑 ]
作者: jwl116    时间: 2010-5-7 18:16
标题: 请教~~曝气生物滤池~~~
我们要求曝气生物滤池作为深度处理,接在二沉池后,求具体的计算方法。 因为看了很多资料都是曝气生物滤池作二级处理的,进水的BOD都是200左右,我作深度处理进水的BOD只有20~30(我的二级处理是氧化沟),这样计算出来的体积很小,但负荷很大很大,比手册上的参数都大,请教高手具体算法,谢谢!!!
作者: yoruba    时间: 2010-5-7 18:29
原帖由 jwl116 于 2010-5-7 18:16 发表 我们要求曝气生物滤池作为深度处理,接在二沉池后,求具体的计算方法。 因为看了很多资料都是曝气生物滤池作二级处理的,进水的BOD都是200左右,我作深度处理进水的BOD只有20~30(我的二级处理是氧化沟),这样计算 ...
建议你阅读一下《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的理论与工程应用》 链接如下:http://www.chinacitywater.org/bbs/viewthread.php?tid=139520&highlight=%C6%D8%C6%F8%C9%FA%CE%EF%C2%CB%B3%D8%B9%A4%D2%D5 ------------------------------------------ 以下部分由surftang版主补充: 能不能详细告诉大家,你的计算过程 采用BAF,进行三级处理 先要确定BOD容积负荷Nw 再计算出填料容积W 根据事先选择的填料高度H,计算出滤池的面积A 滤池总高度包括配水区高度、支撑层高度,填料高度,清水区高度,超高等 建议,BOD容积负荷选择不大于0.18KgBOD/(m3填料.d) [ 本帖最后由 yoruba 于 2010-5-8 10:07 编辑 ]
作者: jwl116    时间: 2010-5-8 15:35
原帖由 yoruba 于 2010-5-7 18:29 发表 建议你阅读一下《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的理论与工程应用》 链接如下:http://www.chinacitywater.org/bbs/viewthread.php?tid=139520&highlight=%C6%D8%C6%F8%C9%FA%CE%EF%C2%CB%B3%D8%B9%A4%D2%D5 -------------- ...
BOD负荷选0.18kgBOD/ m3·d就够了吗?我用的是3kgBOD/ m3·d,看来是这个选错了 我填料高度选1~1.5m可以吗?需气量是用气水比3:1计算的 我还想问一下反冲洗的水和气的强度一般用多少?我用水反冲洗强度25m3/m2·h,空气反冲洗强度40m3/m2·h,这样可以吗?谢谢!!
作者: zoe1220    时间: 2010-5-8 17:21
标题: 生物接触氧化气水比问题,很急!!!
生物接触氧化池气水比问题 请问一段式气水比的范围是什么? 二段式的气水比范围又是什么?二段式的能不能设置为12以上啊? [ 本帖最后由 zoe1220 于 2010-5-8 17:23 编辑 ]
作者: yoruba    时间: 2010-5-8 17:32
标题: 回复 36# 的帖子
请用进水水质情况进行需氧量的严格计算,不要使用气水比。计算可以参考《鼓风曝气设计规程》等设计资料,在此不作详述。
作者: surftang    时间: 2010-5-8 18:20
原帖由 jwl116 于 2010-5-8 15:35 发表 BOD负荷选0.18kgBOD/ m3·d就够了吗?我用的是3kgBOD/ m3·d,看来是这个选错了 我填料高度选1~1.5m可以吗?需气量是用气水比3:1计算的 我还想问一下反冲洗的水和气的强度一般用多少?我用水反冲洗强度25m ...
补充说明: 关于BAF平面尺寸,要考虑滤板的尺寸和数量 目前市场上的滤板,都是960×960,安装尺寸1000×1000 所以,设计BAF平面尺寸应该是整米数 回答问题 填料高度一般设计2~2.5m,可以根据实际选择,过高会增加能耗(风机功率) 反冲洗水强度一般为:5~6L/M2S 气冲洗强度一般为:10~15L/M2S 请参考! 建议设计前翻阅一下余版推荐的书 [ 本帖最后由 surftang 于 2010-5-8 18:38 编辑 ]
作者: renwenping    时间: 2010-5-8 21:27
标题: 请教CASS工艺
生活污水中CASS工艺对进水的SS,COD,BOD有要求吗?我的SS是1000,一级处理降到多少就可以进CASS工艺了,(出水要求为30) --------------------------------------------------------------------------- 初沉后SS的去除率大约为多少?我查资料看到是50%,可是CASS工艺对SS的去除率也不是很高,达不到出水要求呀 [ 本帖最后由 fiord 于 2010-5-8 23:01 编辑 ]
作者: yoruba    时间: 2010-5-8 21:57
原帖由 renwenping 于 2010-5-8 21:27 发表 生活污水中CASS工艺对进水的SS,COD,BOD有要求吗?我的SS是1000,一级处理降到多少就可以进CASS工艺了,(出水要求为30)
如果前端设置初沉池,并且初沉池设计合理的话,CASS的进水SS不成问题。 在实际应用中,尤其是工业废水,好氧池的进水SS有时经常达到1000以上,如果这部分SS有一定的可降解性,一般工艺受到的影响不是特别的大。但如果此部分SS为无机成分,而浓度特别高的话,进入到好氧系统中会直接变成污泥(当然这样的污泥是无效的),从而加大污泥产量,为了平衡好氧池内的污泥浓度不至于过高,就需要实际运行时大量的排泥,减少了系统的污泥龄,进而影响到系统的好氧硝化能力。 回到正题,该废水设计时对沉淀池出水SS做一下预估即可,也不要要求SS被全部处理掉,因为该部分SS往往也是进水COD的组成部分,过多的降低好氧进水COD反而对好氧系统脱氮和除磷不利,设计规范上一般建议有脱氮除磷的系统不设初沉池或者只设粗沉池(粗略的沉淀一下)。 在没有实际水质和运行操作的前提下,讨论去除率本身就是一向很无聊的事情。你应该好好看看普通的生活污水进水SS能有多高,即使到达1000,我也很难想象出水SS到达500的沉淀池是什么样子,即使初沉池出水SS高达500,前面我已经说过了,CASS可以承受,你说CASS对SS没有去除率,我不清楚你如此自信的结论是哪里的出来的;这CASS再烂,泛着点泥花出水,SS低于150还是没问题的,你就不会再上个絮凝沉淀或者滤池终处理收拾一下? [ 本帖最后由 fiord 于 2010-5-9 00:06 编辑 ]
作者: zhengbingshen    时间: 2010-5-9 00:29
标题: 二沉池出水系统设计问题
我采用了双侧环形集水槽设计出水,参考了一些相关的设计,我的问题是: 1.图片1中设计方式是不是包含两种出水方式,一种是单侧集水,另一种是双侧集水 2.采用双侧集水的话,那么出水井应该如何设计,至今没有相关资料可查
作者: yoruba    时间: 2010-5-9 09:30
标题: 回复 41# 的帖子
如果采用双侧集水,可以使用图片一中的出水方式,出水堰汇集到“出水井”(图中方框表示)中,然后引出池体。单侧集水堰显然也可以这样布置,但是单侧集水堰多用于小水量工程,经常直接把出水管插入堰中即可。
作者: zoe1220    时间: 2010-5-9 13:41
标题: 平流式沉淀池
平流式沉淀池2次清除污泥间隔时间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因为我的毕设污水流量很小,能不能取成5天啊? ------------------------------------------------------------- 补充问题:那能不能只设一座沉淀池呢? [ 本帖最后由 yoruba 于 2010-5-9 17:00 编辑 ]
作者: yoruba    时间: 2010-5-9 16:20
标题: 回复 43# 的帖子
水量小,所需的沉淀池自然就小,污泥斗肯定相应缩小,按照设计规范来做。 污泥在斗里沉积上五天,估计大部分要发酵产气,浮出水面了。 可以只设一座 [ 本帖最后由 yoruba 于 2010-5-9 17:01 编辑 ]
作者: freeboyzhaha    时间: 2010-5-9 19:01
原帖由 zhengbingshen 于 2010-5-9 00:29 发表 我采用了双侧环形集水槽设计出水,参考了一些相关的设计,我的问题是: 1.图片1中设计方式是不是包含两种出水方式,一种是单侧集水,另一种是双侧集水 2.采用双侧集水的话,那么出水井应该如何设计,至今没有相关资 ...
引用41楼的帖子!我的问题是: 采用双侧集水 1、集水槽计算中 那个起点水深 终点水深 开三次根号里面的a 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用流量增加一倍来校核? 2.三角堰出水计算三角堰个数的步骤是什么? [ 本帖最后由 freeboyzhaha 于 2010-5-9 19:04 编辑 ]
作者: zhengbingshen    时间: 2010-5-9 19:22
标题: 回复 45# 的帖子
因为水量变化,那么要保证环形水槽不会溢出水,即不能满水,(水槽起导流作用),至于公式是参考相关公式的。至于出水堰的话,可以参考下图。我想应该是这样理解的吧, [ 本帖最后由 zhengbingshen 于 2010-5-9 19:24 编辑 ]
作者: zhengbingshen    时间: 2010-5-9 19:51
标题: 管道设计问题
我看很多设计都是按照满流设计的,可是《室外排水设计规范》里面提到,“重力流污水管道应按非满流计算,其最大设计充满度设计”,即污水厂管道是全部要求非满流计算,许多设计都是按照管道流速V=1.0m/s设计满流管,显然不是很正确,我的问题是: 非满流管道流速一般取值应该是多少呢,谢谢啦~ [ 本帖最后由 zhengbingshen 于 2010-5-9 19:56 编辑 ]
作者: 353798895    时间: 2010-5-9 23:10
问个污泥处理的问题:工艺里只设有初沉池,且有多个初淀池。每个池排泥间隔为2天,且错开时间进行排泥,单次排泥量只有13.2立方。能不能不设置污泥浓缩池,直接排进贮泥池,然后车间处理。。。。?
作者: zjxhigh258    时间: 2010-5-9 23:22
标题: 请教配水井的问题
现要给四个CAST池配水 水量20000万 考虑圆形配水井均匀配水 找了很多没有详细的算法 请教一下 我的设想如下平面图 这种圆形的堰怎么算 请前辈指导 最好能画个图 谢谢 [ 本帖最后由 zjxhigh258 于 2010-5-9 23:26 编辑 ]
作者: freeboyzhaha    时间: 2010-5-10 00:10
标题: 回复 49# 的帖子
以1/4圆周长作为堰宽 当做淹没式矩形堰计算 不知道对不对 ============================================== 以下由ID=yoruba回复: 只要保证中心筒进水后均匀的分至四个配水槽中就行,换句话说,中心筒的周边堰墙要做好水平即可。 [ 本帖最后由 yoruba 于 2010-5-10 09:27 编辑 ]
作者: freeboyzhaha    时间: 2010-5-10 00:14
标题: 回复 46# 的帖子
我觉得这样算有问题 如果这样算水量越大 池径越大 则三角堰中心距越大 给的答案里面就已经达到了0.52m 在大一点的话很可能达到0.6+ 甚至0.7+ 这么大的三角堰 我是没见过 明显不合理
作者: freeboyzhaha    时间: 2010-5-10 00:28
曝气池进水井 出水堰 出水井的尺寸计算 应按日平均设计水量+回流流量还是什么别的流量计算呢?很晕啊
作者: yoruba    时间: 2010-5-10 09:13
标题: 回复 49# 的帖子
理论上是可以的,初沉池污泥也相对更容易压滤。而新上的污水处理厂由于要求除磷,如果选用化学除磷工艺,也不宜选用重力浓缩池处理生化污泥。所以,为何不选用带式浓缩压滤一体机来处理污泥呢?
作者: yoruba    时间: 2010-5-10 09:16
标题: 回复 53# 的帖子
如果回流经过该构筑物,则该构筑物设计时需要考虑回流流量。但是推流式的曝气池出水堰,要求可以不那么严格;全混式圆形曝气池要求周边出水时则需要考虑回流量,严格计算。
作者: yoruba    时间: 2010-5-10 09:31
原帖由 freeboyzhaha 于 2010-5-10 00:14 发表 我觉得这样算有问题 如果这样算水量越大 池径越大 则三角堰中心距越大 给的答案里面就已经达到了0.52m 在大一点的话很可能达到0.6+ 甚至0.7+ 这么大的三角堰 我是没见过 明显不合理
适当降低堰上水头即可,堰口负荷低一些反而更有利于防止出水带泥。
作者: mos821    时间: 2010-5-10 16:21
我上个问题可能没问明白··大侠们没看懂~ 我是想问 CASS池只要有浓缩池贮泥池之类的 所以必须要算一个污泥量 那么 CASS池产生的污泥量是用哪个指标算? SS ?BOD?COD?
作者: tianab    时间: 2010-5-10 16:24
现在做平流沉淀的设计,但进水的SS很高,那么去除率选多少呀, 现在我取的是50%,但污泥量好大呀
作者: yoruba    时间: 2010-5-10 21:10
标题: 回复 57# 的帖子
最后一次回答关于去除率的低级问题,如下: 1.城市生活污水进水SS一般低于1000mg/L以下,多在四五百的范围,你的进水SS有多高?不需要回答我,自己思考! 2.多高算高?工业废水进水SS有时达到5000mg/L以上,沉淀池照样正常使用,难道还没有你的高?二沉池作为沉淀池的一种,其进水MLSS经常达到3000-4000mg/L,难道还没有你的高?你做的是酒精废水吗?毕业设计对于学生来讲是没什么经验的,那么就不要自己给自己下个定论圈圈然后套牢自己。 3.看看你的原话:
原帖由 tianab 于 2010-5-10 16:24 发表 进水的SS很高,那么去除率选多少呀
你觉得对于一个工程来讲,是先有去除率还是先有设计?就要毕业了难道没有一点逻辑思维能力吗?书上讲的去除率是对于正常情况下的城市生活污水,如果你的废水性质与常规偏差过大(比如进水SS真的很高),那就把书扔到一边去! 4.进水SS高,为何不把沉淀池表面负荷适当取低,泥斗扩大,排泥频率增加? 5.初沉池设计是为了满足沉淀池出水SS达到后续处理的进水要求,你要求出水SS是多少就按照这一目标值去设计。去除率=(进水SS-目标值)/进水SS,他是计算出来的,不是拍着脑袋瓜空想出来的。如何去设计,看表面负荷,书本上有解释自己学,书本上也有取值范围自己查,计算的时候取值保守一些就行了。 6.只要SS沉降性能良好,那么SS高达1w它也可以沉得干干净净,举个例子:你做了一个超烂的沉淀池对SS去除率只有一半,那么后面再串连一个,去除率有多少了?表面负荷,好好学习这个名词! 7.进水SS不沉降怎么办?如果沉淀池足够大,沉淀效果还是不理想,那么尝试气浮,尝试絮凝沉淀。
作者: yoruba    时间: 2010-5-10 21:13
原帖由 mos821 于 2010-5-10 16:21 发表 我上个问题可能没问明白··大侠们没看懂~ 我是想问 CASS池只要有浓缩池贮泥池之类的 所以必须要算一个污泥量 那么 CASS池产生的污泥量是用哪个指标算? SS ?BOD?COD?
32楼说的清清楚楚,不再重复作答。
作者: wq4222    时间: 2010-5-10 22:40
我的毕业设计是处理屠宰场(畜类)废水, 流量是1200M3/D 单位:mg/L CODcr BOD5 SS NH3-N pH 大肠杆菌 进 水 1500 750 800 48 6~8.5 10000个/L 出 水 80 30 60 15 6~8.5 5000个/L 我想用SBR法处理,我本打算的流程是 中格栅 ,提升泵房,细格栅,隔油池,调节池,SBR池,消毒池 你看如何?有没有更好的建议? 本人学的不精,还请指教
作者: yoruba    时间: 2010-5-10 22:56
标题: 回复60#帖子
给你以下建议: 1.中格栅,用铁篦子即可,人工捞一下,主要拦截落入水中的杂物等 2.提升泵房,改作配水井,潜污泵提升,工业废水流量小,不必按照大水量城市生活污水的设计来做。 3.如条件允许,可补加气浮放在隔油之后,以增加去油效果。 4.一般生化处理还有一个水解放在前面,效果好的时候对COD去除率可达一半以上 5.虽然进水中氨氮仅有48,但是屠宰水中的有机物会在降解的过程中释放出氨氮,(换句话说虽然系统进水氨氮低,但是凯氏氮不低),如果好氧按照进水氨氮设计,显然污泥龄、停留时间、曝气量等参数都不适合,出水无法达标。建议按照好氧进水氨氮150-200mg/L来设计(水解之后,氨氮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数值) 6.SBR本身脱氮能力有限,这有时也会影响到其硝化作用,最终体现为氨氮去除效果不佳。建议好氧池主题更换为A/O工艺或者CASS工艺。 7.SBR类型的工艺(包括CASS)都是瞬时排水,后面消毒池之前需要一个储水池缓冲水量,这个投资并不合适,所以不如把之前的好氧工艺改为A/O法。 8.出水SS,有一定的难度
作者: freeboyzhaha    时间: 2010-5-11 07:31
哪位斑竹能把这里的《水处理工程设计计算》转过来?这里第一部分设置了阅读权限30,没法下了。这本书对毕设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谢谢了 http://www.chinacitywater.org/bb ... %BC%C6%CB%E3&page=2
作者: yoruba    时间: 2010-5-11 08:15
标题: 回复 62# 的帖子
论坛会尊重上传者的意愿,保留阅读权限,且不允许重复上传的情况出现,请谅解。 提高阅读权限,请多在线浏览帖子,参与与网友的交流。
作者: lbsbbs    时间: 2010-5-11 10:49
请问下计算好氧池容积计算用的TKN题目上没有 只有TN 和氨氮 应该没有方法算出TKN吧?那设计就用TN算?
作者: xinyuexinmeng    时间: 2010-5-11 11:56
标题: 请教
我做的是印染废水 想用接触氧化池 但是水量5000每天 我看的资料上说大于1500要用别的工艺 我想知道分成多格能不能用?
作者: fengzizt    时间: 2010-5-11 11:56
原帖由 lbsbbs 于 2010-5-11 10:49 发表 请问下计算好氧池容积计算用的TKN题目上没有 只有TN 和氨氮 应该没有方法算出TKN吧?那设计就用TN算?
根据书本知识我们得知 TN-KN=硝氮,KN-氨氮=有机氮 (约=的) 进水经过长距离管道运输,到达污水厂的时候,硝氮含量已经很低,或者忽略。(想想进水黑、臭之类的原因) ---------------------------------------------------------------------------------------------------------- 以下由ID=yoruba补充: 如果进水没有硝酸盐之类,可以用TN来代替,但应该对TKN=TN做一下说明 如果有些指标设计要求上没有写,还可以在计算书中写“根据同类废水处理经验...取...” [ 本帖最后由 yoruba 于 2010-5-11 12:06 编辑 ]
作者: fengzizt    时间: 2010-5-11 12:00
原帖由 xinyuexinmeng 于 2010-5-11 11:56 发表 我做的是印染废水 想用接触氧化池 但是水量5000每天 我看的资料上说大于1500要用别的工艺 我想知道分成多格能不能用?
1,学会自己寻找答案:http://www.chinacitywater.org/bbs/search.php?searchid=368&orderby=lastpost&ascdesc=desc&searchsubmit=yes 2,学会怀疑看资料,不知道你说的资料引用自哪里,有空看看那 3,看了上面两点,应该知道需不需要、可不可以分隔了
作者: yyluwenzhou    时间: 2010-5-12 09:54
我这里有一个废水水质 设计总水量为Q总=2000m3/d,只考虑综合废水
ph
硫化物
SS
COD
总铬
BOD5
氨氮
8. 8.5
0.8
668
5680
3.81
3350
466
出水水质要求达到下列标准
ph
硫化物
SS
COD
总铬
BOD5
氨氮
8.5
1
150
150
1.5
100
25
请问可以选择什么工艺组合来达到其处理要求

作者: kgj20099    时间: 2010-5-12 12:38
我做的是宾馆污水回用,其主要资料如下: CODCr 250 mg L-1 BOD5 160 mg L -1 SS 120 mg L-1 设计规模约600人,我的主要工艺流程为:厨房废水经隔油池,其他废水经化粪池到调节池,调节池前设格栅,后设毛发捕集器,再过水解酸化池和UBAF池到中间水池,最后过滤消毒, 疑虑如下: 1。工艺是否存在缺陷, 2。由于无厨房污水资料,隔油池怎么设计。 3。调节池能否按一般设计,即工业废水调节池设计,可不可预曝气。 4。水解池怎么设计
作者: zhengbingshen    时间: 2010-5-12 14:35
标题: 污水各个池子水量分配
这是我采用的工艺,进水50000t/d,其中厌氧池回流5000t/d,氧化沟25000t/d,那么各个池子的进出水流量如图所示,这样分配对吗?
作者: zhengbingshen    时间: 2010-5-12 14:39
标题: 回复 68# 的帖子
其实你先去查相关的资料,就是介绍工艺处理的,看工艺处理效果,你处理的是什么工业废水,然后这种废水常用的方法是什么,最后进行比较,选择一个合适的。我个人的见解
作者: yoruba    时间: 2010-5-12 14:47
标题: 回复 70# 的帖子
如果厌氧池指的是除磷A池或是生物选择池,那么所有污泥回流应该都进入该池,而不是分流。如果厌氧池指的是水解酸化池,且水解酸化有自己独立的污泥系统,可以只考虑分流一部分剩余污泥作为水解酸化池意外情况下的污泥补充。
作者: zhengbingshen    时间: 2010-5-12 15:13
标题: 回复 72# 的帖子
采用的是AC氧化沟工艺,查了资料说厌氧池作用:氧化沟前可设置厌氧池,可提高系统的除磷功能而且可提高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能,有效控制活性污泥膨胀,是第一种情况, 设计的数据是:回流10%到厌氧池,回流50%到氧化沟,如果全部回流到厌氧池的话,能保证氧化沟的混合污泥浓度吗?,
作者: yoruba    时间: 2010-5-12 15:50
标题: 回复 73# 的帖子
难道厌氧池出水不是把所有的污泥都带进氧化沟了? 此问题无需再讨论,全部进厌氧即可。
作者: mos821    时间: 2010-5-12 21:08
产泥量和排泥量是怎么一回事。 还有,我的CASS池接一个贮泥池。然后再接一个浓缩池。这个贮泥池和浓缩池里的泥是根据产泥量算还是排泥量算。 这个环节我不明白。(应该说很多环节我都不明白,硬着头皮在做毕业设计,一边做一边查资料一边问问题,才明白一些)
作者: yoruba    时间: 2010-5-12 21:17
原帖由 mos821 于 2010-5-12 21:08 发表 产泥量和排泥量是怎么一回事。 还有,我的CASS池接一个贮泥池。然后再接一个浓缩池。这个贮泥池和浓缩池里的泥是根据产泥量算还是排泥量算。 这个环节我不明白。(应该说很多环节我都不明白,硬着头皮在做毕业设计 ...
如果要保持生化池内污泥浓度平衡,则产泥量-污泥死亡量为剩余污泥,需要排出系统。
作者: yyluwenzhou    时间: 2010-5-13 12:01
标题: 回复 71# 的帖子
我处理的是皮革废水,因为我对这个方面都不太懂,所以就想找个高手问下
作者: nancyxiaoxi    时间: 2010-5-13 13:33
标题: 有人做UASB么
我做UASB+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制药废水,有哪位能推荐比较详细的UASB工艺设计的参考书,感激不尽。
作者: yoruba    时间: 2010-5-13 13:44
标题: 回复 78# 的帖子
你可以参考一下《废水生物处理工程设计实例详解》(阮文权主编),该书pdf版和pdg版均可在论坛下载,里面设计计算的过程比较详细。 另外:《UASB工艺的理论与工程实践》(王凯军 等著)也是较好的参考资料,但是内容深度远远高过上一本,该书论坛有pdf版。 [ 本帖最后由 yoruba 于 2010-5-13 19:20 编辑 ]
作者: yoruba    时间: 2010-5-13 19:31
原帖由 kgj20099 于 2010-5-12 12:38 发表 1。工艺是否存在缺陷, 2。由于无厨房污水资料,隔油池怎么设计。 3。调节池能否按一般设计,即工业废水调节池设计,可不可预曝气。 4。水解池怎么设计...
1.不清楚出水水质,所以谈不上缺陷。但是仅仅依靠你叙述中提到的工艺,TN和TP很难有效去除。 2.“隔油池的构造多采用平流式,含油废水通过配水槽进入平面为矩形的隔油池,沿水平方向缓慢流动,在流动中油品上浮水面,由集油管或设置在池面的刮油机推送到集油管中流入脱水罐。在隔油池中沉淀下来的重油及其他杂质,积聚到池底污泥斗中,通过排泥管进入污泥管中。经过隔油处理的废水则溢流入排水渠排出池外,进行后续处理,以去除乳化油及其他污染物。”以上内容来自于百度,供作参考,掌握原理后此构筑物设计并不难。 3.预曝气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作为必要的搅拌要考虑,防止杂质沉积。 4.水解池的设计,请自行搜索论坛关键词“水解”
作者: zhoujian0814    时间: 2010-5-13 22:25
屠宰废水处理水量:1000t/d , CODCr:3500 mg/L,BOD5:1500 mg/L,SS:3500 mg/L (任务书没有标明总氮参数),考虑二段式SBR,但未见有具体的设计实例,对二段的理解不明确,通过资料查到第二段主要可以进行脱氮,请问如果采用二段式设计一段和二段的参数选取有什么不同 [ 本帖最后由 zhoujian0814 于 2010-5-13 22:29 编辑 ]
作者: yoruba    时间: 2010-5-13 22:45
分段式SBR定义:将传统SBR的曝气和沉淀过程在时间上进行分段,在不同段数厌氧、好氧、缺氧状态交替运行。 对于二段式SBR,即在传统的曝气阶段之后和沉淀阶段之前,再加一个缺氧反应阶段,实现反硝化。所以二段式SBR设计时,反应池内既要设置曝气设备(用于曝气阶段),也要设置潜水搅拌设备(用于缺氧反硝化时的泥水混合)。设计参数适当参考后置反硝化OA工艺 工艺意见:显然是带设计教师提出的此工艺,却不给学生讲明工艺特点,不妥。二段式SBR等同于时间上的后置反硝化OA工艺,由于曝气硝化完成之后废水中有机碳源消耗殆尽,缺氧反硝化需要内碳源来维持进行,反硝化时间较长,且反硝化效率令人堪忧。对于屠宰类废水,一般进水TN在200左右,好氧只需硝化即可出水氨氮达标,而对于总氮要求的并不多,水解或者厌氧之后好氧用A/O效果就很好。不建议使用所谓的二段SBR。
作者: kilaslayer    时间: 2010-5-14 15:56
请教一下,画高程图时连接管长度和构筑物都要按同一比例画吗,如果是的话,我的构筑物太小啊在图上就看不出来,如果调整比例的话,图纸上画不下,怎么办?还有高程图上要标连接管的管径和长度吗? 请帮帮忙,谢谢了。
作者: yoruba    时间: 2010-5-14 16:19
原帖由 kilaslayer 于 2010-5-14 15:56 发表 请教一下,画高程图时连接管长度和构筑物都要按同一比例画吗,如果是的话,我的构筑物太小啊在图上就看不出来,如果调整比例的话,图纸上画不下,怎么办?还有高程图上要标连接管的管径和长度吗? 请帮帮忙,谢谢了 ...
高度要符合实际,水平方向上可以不那么严格
作者: Trance    时间: 2010-5-14 18:39
我在做一个污水处理厂的毕业设计。急需得到帮助... COD:300 BOD5:140 SS:200 TN:33 NH3-N:25 TP:4 粪大肠菌群40000(个/升) 出水水质要求达到 COD<50 BOD5<10 SS<10 TN<15 NH3-N<5(8) TP<0.5 粪大肠菌群小于1000(个/升) 该选用什么工艺呢? 看了很多资料,眼都花了,希望在这能得到比较确定的答案。 先谢谢各位前辈了~
作者: surftang    时间: 2010-5-14 19:05
原帖由 Trance 于 2010-5-14 18:39 发表 我在做一个污水处理厂的毕业设计。急需得到帮助... COD:300 BOD5:140 SS:200 TN:33 NH3-N:25 TP:4 粪大肠菌群40000(个/升) 出水水质要求达到 COD
从水质上来说,初步判断是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处理较多 成熟的生化工艺主要:AAO、BAF(ABAF+OBAF)、氧化沟等等 ------------------------------------------------------------------------------- 以下由ID=yoruba补充: 双级格栅--沉砂池--生化主体--化学除磷--消毒 生化主体推荐A2/O [ 本帖最后由 yoruba 于 2010-5-14 20:46 编辑 ]
作者: zoe1220    时间: 2010-5-15 16:31
标题: 污泥处理
由于我的污泥处理量很小只有8.978m3/d,导致污泥浓缩池直径很小,高度很高,有没有办法解决? 比如说能不能扩大污泥浓缩池面积?
作者: fengzizt    时间: 2010-5-15 20:59
1,可以考虑增加浓缩池面积。一天处理一次是思路,几天处理一次也是可以的 2,实在没想法就考虑浓缩一体机,简单了 ------------------------------------------------------- 以下由id=yoruba补充: 1.一体机王道 2.浓缩池还可以用间歇作业式,设计也更简单,岂不乐哉? [ 本帖最后由 yoruba 于 2010-5-15 22:07 编辑 ]
作者: zoe1220    时间: 2010-5-15 22:30
原帖由 fengzizt 于 2010-5-15 20:59 发表 1,可以考虑增加浓缩池面积。一天处理一次是思路,几天处理一次也是可以的 2,实在没想法就考虑浓缩一体机,简单了 ------------------------------------------------------- 以下由id=yoruba补充: 1.一体机王道 ...
请问浓缩一体机怎么设计啊?我手头的书都很老的,没有介绍?
作者: yoruba    时间: 2010-5-15 22:36
原帖由 zoe1220 于 2010-5-15 22:30 发表 请问浓缩一体机怎么设计啊?我手头的书都很老的,没有介绍?
不是自己的工作,不要往自己身上揽。你充其量只是一个环工(or GPS)毕业生,不是机械设计工程师,什么都要自己设计,那么水泵风机电机你会设计吗? 污泥浓缩压榨一体机,上网查样本,直接根据污泥处理量选型,污泥脱水机方根据样本选型的尺寸和附属设备布置即可。
作者: zhengbingshen    时间: 2010-5-16 09:15
标题: 集水池的设计问题
我的设计任务是68000t/d的城市污水,集水池里选用5台(4用1备)潜污泵,每台泵的流量为11.8t/min,流速1.0m/s,管径为DN500 “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要求,污水泵站集水池的容积,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水泵5min的出水量”,取t=10min,即11.8t*10=118m³ 所需的集水池容积120m³ 则设计的池的尺寸为L*B*H=6.0*5.0*4.0 可是我发现画图时,泵与泵的中心距离只有1.0m,会不会太近了,抽水时会形成旋流吗? 池的设计感觉有点问题,可是又不知道哪里有问题
作者: yoruba    时间: 2010-5-16 10:32
原帖由 zhengbingshen 于 2010-5-16 09:15 发表 我的设计任务是68000t/d的城市污水,集水池里选用5台(4用1备)潜污泵,每台泵的流量为11.8t/min,流速1.0m/s,管径为DN500 “按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要求,污水泵站集水池的容积,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水泵5min的出水 ...
水泵距离按照水泵选型样本上的要求,大于安装和提升要求的最小间距即可。四用一备,备件偏少,建议缩小一下水泵流量,并改为多备 [ 本帖最后由 yoruba 于 2010-5-16 10:33 编辑 ]
作者: nancyxiaoxi    时间: 2010-5-16 11:21
标题: UASB排泥系统设计
计算着又遇到一个问题,计算UASB系统的产泥量是怎么计算啊?参考《废水生物处理工程设计实例详解》这本书感觉他选择的参数自相矛盾,而且算出来的污泥量很小,有另一种算法就是去平均污泥浓度,到底是按照那种算法啊。有相关资料上传感激不尽。
作者: yoruba    时间: 2010-5-16 15:43
Y ——厌氧污泥产率系数(单位:gVSS/g CODbd) Y值取决于废水的预酸化程度,对于未酸化的废水,可取Y=0.15 gVSS/g CODbd;对于完全酸化的废水,可取Y=0.03 gVSS/g CODbd。 这里可以取一个中间值0.07-0.10作为设计量,实际量要根据运行情况,不是计算得出的。 另外:如进出水中有大量的SS,要做考虑。
作者: zmtzsht    时间: 2010-5-17 15:02
在做毕业设计,遇到了些问题 设计内容:某肉制品加工厂集屠宰、冷冻、肉类加工于一体。该厂排出的废水中主要含有大量血污、、肉屑、油脂油块、内脏杂物等污染物。该厂产生的废水设计流量为3000m3/d,废水设计水质为:COD=2000mg/LBOD5 =1100 mg/LSS = 400 mg/LNH3-N=50 mg/L 我选的工艺是气浮-UASB-SBR,流量太小,格栅还要详细计算吧,还有,沉砂池怎么选,流量小,困难啊
作者: yoruba    时间: 2010-5-17 15:32
标题: 回复 95# 的帖子
首先要明确的是:你做的是工业废水,而不是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工艺选型要有针对性,不能总套着书本上面城市污水处理厂工艺的框框。 格栅建议选用1m的机械细格栅,再用筛网拦一下(毛~)。 沉砂池不需要,如水中SS较多且易沉淀,可直接用沉淀池。 气浮应该上,但是工业废水流量和水质不稳定,应该设置调节池,为了多重保险和减少气浮负担,可以设计成撇油的调节池或沉淀池。 UASB必要性不大,直接水解即可。 好氧不能按照进水氨氮50设计,要把氨氮扩到150以上,因水解之后大量的有机氮会分解变成氨氮,导致系统中进入好氧的氨氮高于原水。
作者: lbsbbs    时间: 2010-5-17 19:25
标题: 求教
深度处理中沉淀池SS的确定! 二级处理出水1级B标准SS 20mg/L,深度处理中絮凝剂会增加SS么?沉淀池直接用20设计?谢谢~ --------------------------------------------------------------------------- 采用表面负荷计算的话 计算污泥斗容积时候也需要SS的数据吧?我是意思是 二级处理出水1级B SS 20mg/L. 在计算深度处理的沉淀池污泥斗时候SS需不需要按30(?我也不知道需要加多少 就加上10mg/L)算?我没有太明白余大的意思。。。 [ 本帖最后由 yoruba 于 2010-5-17 21:14 编辑 ]
作者: yoruba    时间: 2010-5-17 20:23
标题: 回复 97# 的帖子
絮凝剂的作用是脱稳,使不易沉降的小絮体结成大絮体,从而更易沉降(或浮选),也有可能使水中原本以胶体形式存在的物质絮凝出来成为矾花,这在混合液中肯定会表现为SS。 应该明确的一点是,絮凝沉淀池是两个过程:絮凝---矾花的沉淀。 沉淀池,按照表面负荷设计。 计算污泥量,要因水质差异凭经验估取,如果絮凝出胶体,肯定污泥会更多一些。在毕业设计无具体水质的前提下,可以估量计算。 [ 本帖最后由 yoruba 于 2010-5-17 21:16 编辑 ]
作者: zmtzsht    时间: 2010-5-17 23:03
请问,平流式隔油池 对ss去除率大约多少,COD,BOD呢
作者: yoruba    时间: 2010-5-17 23:39
标题: 回复 99# 的帖子
SS的去除考的是重力作用下的分选(沉淀或气浮)或者过滤作用,隔油对此无作用。如果是隔油沉淀池,对SS有去除。任何工艺,对于SS\COD\BOD去除率多少,都要看工艺的设计合理度和废水的具体性质。这个帖子20楼、39楼、57楼关于去除率的问题已经多次作答,这样的重复问题,以后没有必要再发出来。




欢迎光临 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http://bbs.chinacitywater.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