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标题: 海水淡化技术 [打印本页]

作者: sding    时间: 2015-1-19 15:10
标题: 海水淡化技术
§4-1海水淡化概况 一、海水淡化技术发展概况 关于海(盐)水淡化我国2000多年前就有记载。西方国家海水淡化器的出现与航海的兴起有关。19世纪,就有了用明火直接加热的单效船用蒸馏器。后来随着制糖工业的发展、蔗糖溶液的蒸发和结晶,出现了多效蒸发。 联合国关于非常规水源的研究报告指出,从1950~1985年的35年间,海水淡化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发现阶段,开发阶段和商业化阶段。在这期间研究开发的精力主要集中在蒸馏、冷冻、电渗析和反渗透。此后十多年中蒸馏法和反渗透法都发挥了更大作用,形成了当代海水淡化与苦咸水淡化技术与市场的主体。到1998年,全世界淡化水生产能力达到日产2300×104m3,两年后的2000年则达到日产2700×104m3,平均以7%~8%的增长率攀升。从地区分布来讲,虽然淡化水生产能力半数以上都在中东国家(约占2000年世界淡化水生产能力的52%),但发达国家特别是美、日和欧洲国家也占了很大的比重。淡化水已养活了世界上1亿多人口。 研究开发现代化含义上的海水淡化技术,我国始于1958年。从电渗析着手;约十年以后开始注意到反渗透技术; 1975年开始研究大中型陆用蒸馏装置;1986年引进建设日产3000 m3的电厂用多级闪蒸海水淡化装置;1997年建成舟山日产500 m3海水反渗透淡化装置。在此之后我国日产千吨级的海水反渗透装置和日产18000 m3的苦咸水反渗透淡化装置才相继建成。而海水反渗透膜的生产线也在这期间成功投产。这表明我国的反渗透技术进入了逐步成熟的时代。 二、海水与苦咸水淡化方法简介 至今海水与苦咸水淡化方法已经出现了数十种,主要包括蒸馏法、膜法、电渗析法和冷冻法等。 1. 蒸馏(蒸发)法 原理显而易见,即加热-蒸发-冷凝。但设备型式有多种,可分为三大类。 多效蒸发(ME) 浸没管单效和多效蒸发(STE或ST),早期多用。竖管多效蒸发(VTE),水平管多效蒸发(HTE),当前称作高温和低温多效蒸馏(MED)的也属此类。 闪蒸(FLASH) 低温单级闪蒸(SSF),多级闪蒸(MSF),目前世界上特别是中东使用最多、规模最大的一种。 压汽蒸馏(VC) 机械压汽蒸馏(MVC),热力压汽蒸馏(TVC) 实际上,按蒸发器型式细分还有很多种,如多效蒸发中又有长管升、降膜式,自然循环与强制循环式等;而多级闪蒸中,又有水平式、竖管式、沸腾床式、横管式与长管式等。 2. 膜法 反渗透(RO) 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淡化过程。这是目前发展最快使用最多的淡化技术,由于膜的种类不同,有卷式膜组件,中空纤维膜组件之分。 膜蒸馏(MD) 多以温度差为推动力的脱盐过程(蒸汽通过疏水微孔膜的蒸发过程),但也有浓度差的设计。规模小,使用很少。 纳滤(NF或膜软化MS) 以低压差驱动的反渗透过程。目前主要用于截留二价离子(除硬),但也有一定程度的除盐(除一价离子)的效果。近年发展也很快。 3. 电渗析法 电渗析(ED)以电位差微推动力,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而脱除水中离子的淡化过程。但为了防止因浓差极化而引起的膜面结垢,采用频繁自动倒换电极极性的电渗析,被称为频繁倒极电渗析(EDR)。ED和EDR主要用于淡化苦咸水。 电去离子(EDI) 将电渗析与离子交换结合,在电渗析器的淡水室中填充离子交换剂,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即实现电渗析过程、离子交换除盐和离子交换连续电再生的过程。这可以说是ED过程的一种发展,但除盐的原理和操作特性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且EDI并不用于苦咸水淡化,主要用于高纯水生产。 4. 冷冻法 将海水冷冻到冰点以下,淡水结冰、分离、再融化为淡水的过程。冷冻法有利用天然冰法和人工冷冻法两种。但二者都尚处于研究中。 三、海水淡化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以上诸多方法中,目前工业上采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即多级闪蒸(MSF)、反渗透(RO)、多效蒸馏(ME或MED)和压汽蒸馏(VC),此外便是电渗析(ED或EDR)。后者基本上用于苦咸水淡化。 多级闪蒸 目前全球淡化水总产量中,仍属第一,技术最成熟,运行安全性高、弹性大,适合于大型和超大型淡化装置,主要在海湾国家采用。MSF总是与火力电站联合运行,以汽轮机低压抽汽作为热源。目前日产6×104m3的单机已投入商业运行,日产9×104m3的单机在进行设计。这都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海水淡化装置。 多效蒸馏主要与火电站联运,但规模在日产1×104m3以下。这包括两种类型,一类是各效分列式,操作温度一般较高,顶温100~120℃,我国和欧洲一些火力电厂都有使用;另一类是低温多效蒸馏(LT-MED),顶温65~70℃。后者较前者具竞争力,是蒸馏法中最节能的方法之一。 压汽蒸馏 用电或蒸汽驱动,也属于最省能的淡化方法之一。但规模一般不大,多为日产千吨级。 在实际选用中,究竟哪种方法最好,也不是绝对的,要根据世界条件而定。
作者: ymwatcher    时间: 2015-1-19 17:55
见识了,谢谢楼主的分享,收藏了。。。
作者: JNEE    时间: 2020-9-17 15:24
海水淡化技术,伍丽娜主编




欢迎光临 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http://bbs.chinacitywater.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