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标题: 那些年,你们做过的AO最高内回流比 [打印本页]

作者: wzq1220    时间: 2016-1-21 17:00
标题: 那些年,你们做过的AO最高内回流比
最近看了一个业内知名工业废水处理公司做的煤化工方案,进水总氮200,出水15,生化段AO,内回流直接做了800%。 最近几年很少做工业项目,我前几年做这种项目,内回流最多也就做个400% 这个公司也在国内做了很多煤化工项目,难道现在都流行做这么高的内回流? 请大家说说你们做的内回流比最高有做到多少?
作者: bushiyinweijimo    时间: 2016-1-22 11:49
100%--200%

这应该是大多数的选择。

800%的内回流,能耗也不低,为何不选择做大?

作者: 风中之云    时间: 2016-1-22 12:41
我做过1000%的内回流系统,800%回流是个很大胆的想法,值得提倡,如果运行中发现回流比太大,大可以通过调节阀门来降低回流比
作者: gd5123614    时间: 2016-1-22 12:58
从目前的设计来看内回流大多在200-400之间,书上之前也讲过内回流的大小对脱氮的影响,表格里面列出来了从百分之一百到一千,确实是越大效果越好!但是过了四五百就提升效果不是很大了,考虑运行能耗上就没选那么大的!
作者: love1989    时间: 2016-1-22 13:07
一直运行比较好的废水现场 回流比在20%-80% 楼主的这个开眼见了
作者: zyf1990    时间: 2016-1-22 14:11
做过500%的回流。
作者: 山大王    时间: 2016-1-22 14:42
我们的ao没内回流流量计,具体回流比不知道。
作者: bushiyinweijimo    时间: 2016-1-22 16:17
1000,或者800的回流比的大婶们,你的的回流用什么形式?是不是水泵提升回流?
作者: lvjianguo96    时间: 2016-1-22 16:19
能耗是不是很大?
作者: lvjianguo96    时间: 2016-1-22 16:20
原帖由 bushiyinweijimo 于 2016-1-22 16:17 发表 1000,或者800的回流比的大婶们,你的的回流用什么形式?是不是水泵提升回流?
为什么这个比例都是大婶们做的?
作者: zhenya360    时间: 2016-1-22 16:24
如果池子容积一定,内回流大了是不是相应的停留时间就小了,冲击也大了?
作者: wzq1220    时间: 2016-1-22 16:32
标题: 回复 11# 的帖子
这个问题坛子里已经有好多贴子讨论过了,建议你搜索学习一下。
作者: yjhbss    时间: 2016-1-22 16:40
内回流比大一般主要是考虑进水中对生化有抑制作用物质浓度高,通过回流稀释,降低对生化作用的影响。大家说的内回流200-400主要是从生物脱氮方面考虑
作者: yjhbss    时间: 2016-1-22 16:43
内回流泵的电耗肯定大
原帖由 lvjianguo96 于 2016-1-22 16:19 发表 能耗是不是很大?

作者: 20121221    时间: 2016-1-22 17:05
所谓的高内回流比都是建立在小水量基础上的,至少1万吨以下,能多耗多少电 对于高浓度水来水,稀释是重要的
作者: wzq1220    时间: 2016-1-22 17:39
标题: 回复 3# 的帖子
可以多设几台泵来调节
作者: bushiyinweijimo    时间: 2016-1-22 17:43
无所谓就是为了反硝化和稀释进水,看来煤化工和皮革,养殖等高氨氮废水,需要更多的技术探讨,是高回流比好,还是曝气好?

当然了,曝气的耗能也不低。

作者: wzq1220    时间: 2016-1-22 17:51
标题: 回复 9# 的帖子
我计算比较了一下,这么大的回流比肯定不是最优设计。 按200吨一小时水量,回流比800%(不补充碳源)和400%(补充碳源),吨水成本差7分左右。 考虑实际进水中难降解物质多,即使回流800%,可能还需要补充碳源,吨水成本可能会差到1毛2左右。
作者: CoCo070563    时间: 2016-1-22 18:15
我遇到的内回流比是100%~200%。。。没见过800%这么大的。。。
作者: 20121221    时间: 2016-1-22 19:29
原帖由 wzq1220 于 2016-1-22 17:51 发表 我计算比较了一下,这么大的回流比肯定不是最优设计。 按200吨一小时水量,回流比800%(不补充碳源)和400%(补充碳源),吨水成本差7分左右。 考虑实际进水中难降解物质多,即使回流800%,可能还需要补充碳源 ...
如果几十吨的水量或者一天几百吨的呢,情况就不一样了...
作者: wzq1220    时间: 2016-1-22 20:35
原帖由 20121221 于 2016-1-22 19:29 发表 如果几十吨的水量或者一天几百吨的呢,情况就不一样了...

小系统那是自然,我的本意是水量比较大的情况下,而且是AO内回流脱氮工艺,大家最高回流比做到多少?

我只是比较好奇,现在进水总氮才200,就做800%的回流比。

那如果进水TN300,500的时候,准备做到1000%~2000%吗?

作者: wzq1220    时间: 2016-1-22 20:38
原帖由 风中之云 于 2016-1-22 12:41 发表 我做过1000%的内回流系统,800%回流是个很大胆的想法,值得提倡,如果运行中发现回流比太大,大可以通过调节阀门来降低回流比


多大水量?进水水质是怎么样的?

作者: yjhbss    时间: 2016-1-22 20:40
焦化废水一般都是高回流
原帖由 bushiyinweijimo 于 2016-1-22 17:43 发表 无所谓就是为了反硝化和稀释进水,看来煤化工和皮革,养殖等高氨氮废水,需要更多的技术探讨,是高回流比好,还是曝气好?当然了,曝气的耗能也不低。

作者: bushiyinweijimo    时间: 2016-1-23 07:45
标题: 回复 23# 的帖子
请问蓝天,焦化废水的回流比是多少呢? 回头看看你的技术方案,截取一段看看,就是看好氧池的回流比?
作者: 20121221    时间: 2016-1-23 09:02
原帖由 wzq1220 于 2016-1-22 20:35 发表 小系统那是自然,我的本意是水量比较大的情况下,而且是AO内回流脱氮工艺,大家最高回流比做到多少?我只是比较好奇,现在进水总氮才200,就做800%的回流比。那如果进水TN300,500的时候,准备做到1000%~2000%吗?
当然不会,TN多少是考虑A池氮负荷的情况下选定池容,而回流比一定程度上只是显示大约的去除率,如果进口TN500,出口TN50的话,去除率要90% 理论计算内回流比的话要达到800% 但实际情况你进A池的TN不会那么高...
作者: 20121221    时间: 2016-1-23 09:05
原帖由 wzq1220 于 2016-1-22 17:51 发表 我计算比较了一下,这么大的回流比肯定不是最优设计。 按200吨一小时水量,回流比800%(不补充碳源)和400%(补充碳源),吨水成本差7分左右。 考虑实际进水中难降解物质多,即使回流800%,可能还需要补充碳源 ...
射流曝气,可以达到上千的回流比 而且C/N比不合适的话,都要补充碳源的...
作者: yjhbss    时间: 2016-1-23 09:20
这个要看焦油回收和蒸氨及脱酚情况定
原帖由 bushiyinweijimo 于 2016-1-23 07:45 发表 请问蓝天,焦化废水的回流比是多少呢? 回头看看你的技术方案,截取一段看看,就是看好氧池的回流比?

作者: wangguodong    时间: 2016-1-23 09:24
每天200吨水的煤化工行业废水,做过500%回流比的,N太高,你们都懂的。
作者: wangguodong    时间: 2016-1-23 09:27
每天4800吨水的焦化相关废水,设计考虑做到300%回流比的,实际运行在150%~200%,效果也还不错。
作者: fmsamm    时间: 2016-1-23 09:50
最高做到过200,一般都是100回流!
作者: 风中之云    时间: 2016-1-23 10:15
标题: 回复 8# 的帖子
回流所需的水泵应该选用低扬程(3-5米够了)、高流量的,即使1000%的回流比其功率也不太大的
作者: 风中之云    时间: 2016-1-23 10:18
标题: 回复 22# 的帖子
那是小系统,大系统焦化废水一般都400-600%回流量,生活污水类100%左右回流量
作者: 20121221    时间: 2016-1-23 10:39
原帖由 wangguodong 于 2016-1-23 09:27 发表 每天4800吨水的焦化相关废水,设计考虑做到300%回流比的,实际运行在150%~200%,效果也还不错。
有几点:1、进入生化的A池往往比设计值低 2、同化作用占的比例也不小 3、有一部分悬浮性会被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 因此在碳源充足的情况下,内回流比无需控制理论计算值那么高
作者: 20121221    时间: 2016-1-23 10:51
原帖由 风中之云 于 2016-1-23 10:15 发表 回流所需的水泵应该选用低扬程(3-5米够了)、高流量的,即使1000%的回流比其功率也不太大的
600m3/h的内回流泵功率在7.5个kw,算下来功率不大不小吧
作者: 风中之云    时间: 2016-1-23 14:21
标题: 回复 34# 的帖子
对于需要600m3/h的内回流泵的废水来说,这点功率微不足道的,我改造过一个100m3/h的焦化水项目,原总功率1200K,运行功率800KW
作者: wzq1220    时间: 2016-1-23 15:34
谢谢大家的参与,看了这么多回贴,说一下我的看法吧。 虽然说做高的回流比可以提高脱氮率,那点电费可能和总的运行费用相比也微不足道。而且实际工程中确实大家不管是追求高脱氮率还是稀释比,确实很多也是这么做的。像射流曝气,我刚毕业那会就在用,当时也是无数次的和别人解释讨论能耗问题。再比如说现在很多项目,不管三七二十一,把所有的工艺都上一遍。。。 做的项目多了,可能大家对很多东西都习以为常了。如果大家都这样想,这样做,那也许没多少人会去研究新的技术或是改进工艺,因为这些可能并不能省所谓的很多钱。但是作为工程设计人员,应该多从优化工艺的角度来考虑,看是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可能做项目的时候会考虑很多外部因素,但作为工程师自身还是应该去思考怎么做才能做的更好,这样才会有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作者: 20121221    时间: 2016-1-23 16:25
原帖由 风中之云 于 2016-1-23 14:21 发表 对于需要600m3/h的内回流泵的废水来说,这点功率微不足道的,我改造过一个100m3/h的焦化水项目,原总功率1200K,运行功率800KW
对头,600%回流比功率增加不多
作者: 20121221    时间: 2016-1-23 16:26
原帖由 wzq1220 于 2016-1-23 15:34 发表 谢谢大家的参与,看了这么多回贴,说一下我的看法吧。 虽然说做高的回流比可以提高脱氮率,那点电费可能和总的运行费用相比也微不足道。而且实际工程中确实大家不管是追求高脱氮率还是稀释比,确实很多也是这么做 ...
设计与调试运营一直脱节,这不是现在出现的问题,这是有人就有的问题,只能说程度不同
作者: 山大王    时间: 2016-1-23 19:35
不脱节,只能设计总包。只有有实力设计院才敢,但通常不愿干。
作者: shaolong0126    时间: 2016-1-24 00:57
我一直想说,氧化沟回流式多少? 哎
作者: shaolong0126    时间: 2016-1-24 00:59
反硝化考内回流的话 估计希望不大哦
作者: yjhbss    时间: 2016-1-24 05:38
对于a池来说,并不是回流比越高,反硝化反应越好,回流比太高,导致a池do增加,反而不利于反硝化反应进行
作者: hlezmd    时间: 2016-1-24 09:17
标题: 回复 36# 的帖子
总觉得作为设计和施工公司来讲,更复杂的工艺才会有更多的投资,真正的设计思路和运行管理理念是体现不出价值来的,在现在的形势下,许多时候设计者的初衷更多的被外部因素影响着
作者: bushiyinweijimo    时间: 2016-1-24 10:27
标题: 回复 34# 的帖子
球版,打错了标点吧? 刚刚去查了上海几家知名品牌的水泵样本,600m3/h的水泵,功率应该是75KW吧?

 1h75kw,乘以24小时=1800KW/d乘以0.8元人民币=1440元每天也不低。

一年按照360天计算:1440元乘以360天=518400

伍拾壹万元整。



 如果用200m3/h的呢? 差别会很大,追求高回流比的意义是什么呢?

作者: bushiyinweijimo    时间: 2016-1-24 10:31
标题: 回复 31# 的帖子
追求1000%的高回流比,虽说功率不大,计算是功率很小,追求这么高的实际作用是什么呢? 能耗,可是常年累月的花钱?一年下来也是几万,几十万的电费,哦?

好像几十万不是钱啊?

作者: 风中之云    时间: 2016-1-24 13:03
标题: 回复 45# 的帖子
高回流比不是追求的目标,而是在特定条件下才选用的,另外600吨的回流泵功率应该在15KW以下,75KW太夸张了
作者: 风中之云    时间: 2016-1-24 13:08
高回流比都是没办法的情况下选用的,不是追求,是手段,脱离水质及工艺谈高回流比是没有意义的!
作者: 风中之云    时间: 2016-1-24 13:10
标题: 回复 43# 的帖子
出水合格最重要,很多冒似先进的新工艺工艺简单,运行成本低,但建设完了成一堆废铁,是没有意义的
作者: 20121221    时间: 2016-1-24 13:53
原帖由 shaolong0126 于 2016-1-24 00:57 发表 我一直想说,氧化沟回流式多少? 哎
最低流速0.3m/s,你计算下
作者: 20121221    时间: 2016-1-24 13:54
原帖由 bushiyinweijimo 于 2016-1-24 10:27 发表 球版,打错了标点吧? 刚刚去查了上海几家知名品牌的水泵样本,600m3/h的水泵,功率应该是75KW吧? 1h75kw,乘以24小时=1800KW/d乘以0.8元人民币=1440元每天也不低。一年按照360天计算:1440元乘以360天=518 ...
不是计算的,是常用的,7.5kw没错,流量在1000方以上的,11kw-15kw 再往上的都是凑台数了
作者: bushiyinweijimo    时间: 2016-1-24 15:24
标题: 回复 46# 的帖子
风中之云:给提供一份样本或者截图,我手头真的没有600m3/h回流泵有15kw的水泵,你是哪一个厂家,哪一个型号的水泵?


 这对设计选型很重要,很有帮助,拜托提供一下。(握手)



谢谢!

作者: bushiyinweijimo    时间: 2016-1-24 15:27
标题: 回复 46# 的帖子
还有请教: 什么是特定的条件?请举例说明一下好吗?
作者: 风中之云    时间: 2016-1-24 15:53
标题: 回复 52# 的帖子
是一些高浓度或者高氨氮的废水,需要回流稀释进水或者反硝化,至于大流量低功率水泵,找随便一本潜水排污本就可以了,凯泉、熊猫、连成都有的,这时我截不了图
作者: 风中之云    时间: 2016-1-24 15:54
还发上来了,最后一个水泵就是流量550的
作者: bushiyinweijimo    时间: 2016-1-24 16:09
标题: 回复 50# 的帖子
球版是用的什么品牌的水泵,因为我经常做技术方案,关于AO回流,硝化液回流的水泵选型,对我很有帮助。


想知道的具体一点。

 1、水泵厂家?

 2、水泵类型:比如潜污泵还是立式泵什么的。再就是扬程。

作者: yehl1237890    时间: 2016-1-24 16:28
标题: 回复 55# 的帖子
潜水导留泵:扬程1米,流量任你选择。这种泵非常适合回流用。
作者: yjhbss    时间: 2016-1-24 16:28
这个估计是潜污泵吧,扬程在6-8m?
原帖由 20121221 于 2016-1-24 13:54 发表 不是计算的,是常用的,7.5kw没错,流量在1000方以上的,11kw-15kw 再往上的都是凑台数了

作者: bushiyinweijimo    时间: 2016-1-24 17:56
标题: 回复 56# 的帖子
请教孤独和球板: 
           按照常规设计,设备选型要考虑池深,管道阻力,一般的好氧池和缺氧池的有效水深是4.5米---5.5米。

 内回流管道的设置,应该是曝气池末端回流到缺氧池的进水端,扬程1米,一是要考虑液面的高度,二是考虑管道阻力。


 1、内回流设计-----设备选型计算,不考虑这两个因素吗?


 2、设备选型时如何确定扬程的?厂家说随便选吗?

作者: yehl1237890    时间: 2016-1-24 18:07
标题: 回复 58# 的帖子
1,水位前段和后段液位差很小,几乎可以忽略;2,管道很短,管阻相对很小。 可以找个厂家样本看看,江苏那边不少这种泵。这种泵设计本身的扬程就很低。
作者: bushiyinweijimo    时间: 2016-1-24 18:13
如果类似于潜污泵的话,放置的位置应该在池底,也就是好氧池的末端池底部。根据好氧池的有效水深,至少4.5米,提升之后,管道到达缺氧池末端,,出水口是不是应该在缺氧池的池顶?

还是管道走向是什么样子?总要从池子底部,提升到池子顶部吧?

作者: 20121221    时间: 2016-1-24 18:43
原帖由 bushiyinweijimo 于 2016-1-24 15:24 发表 风中之云:给提供一份样本或者截图,我手头真的没有600m3/h回流泵有15kw的水泵,你是哪一个厂家,哪一个型号的水泵? 这对设计选型很重要,很有帮助,拜托提供一下。(握手)谢谢!
太多了,墙式泵,威乐、EMU、菲力等等 国产的也有大批的
作者: 20121221    时间: 2016-1-24 18:45
原帖由 bushiyinweijimo 于 2016-1-24 16:09 发表 球版是用的什么品牌的水泵,因为我经常做技术方案,关于AO回流,硝化液回流的水泵选型,对我很有帮助。想知道的具体一点。 1、水泵厂家? 2、水泵类型:比如潜污泵还是立式泵什么的。再就是扬程。
扬程1.2米左右就可以,国产的用过中德的,质量也还可以 可以参照设计院的图纸,同样射流曝气也可以从缺氧段抽打入好氧段,实现非常高的内回流比
作者: 20121221    时间: 2016-1-24 18:46
原帖由 bushiyinweijimo 于 2016-1-24 17:56 发表 请教孤独和球板:            按照常规设计,设备选型要考虑池深,管道阻力,一般的好氧池和缺氧池的有效水深是4.5米---5.5米。 内回流管道的设置,应该是曝气池末端回流到 ...
装在好氧段和缺氧段隔墙上的,缺氧段加拍门,防止缺氧段泥水自己跑进好氧段
作者: yehl1237890    时间: 2016-1-24 19:13
手机上网,图片半天传不上来,寂寞版主可以上网查下。
作者: yehl1237890    时间: 2016-1-24 19:16
对,这种泵外形和水下高速搅拌器差不多。
作者: bushiyinweijimo    时间: 2016-1-24 19:27
灰常感谢风中之云,球板,孤独不哭的解释。我明白了是什么水泵。之前没有用过。


给高氨氮废水的回流,开拓了新的思路。一直以来,考虑设计的选型,都是用潜污泵回流的,回流的量大,功率大,运行费用就高。

翻看了一下上海东方的样本,真的有600立方的水泵,扬程4米,功率15KW,下次设计,一定弄一台进行更新。




作者: 20121221    时间: 2016-1-24 19:28
原帖由 bushiyinweijimo 于 2016-1-24 19:27 发表 灰常感谢风中之云,球板,孤独不哭的解释。我明白了是什么水泵。之前没有用过。给高氨氮废水的回流,开拓了新的思路。一直以来,考虑设计的选型,都是用潜污泵回流的,回流的量大,功率大,运行费用就高。下次设计, ...
家里的台机装了CAD,手头的没装,没法提供图纸 但这个在市政上比较常用,故障率也不算高
作者: 20121221    时间: 2016-1-24 19:29
原帖由 bushiyinweijimo 于 2016-1-24 19:27 发表 灰常感谢风中之云,球板,孤独不哭的解释。我明白了是什么水泵。之前没有用过。给高氨氮废水的回流,开拓了新的思路。一直以来,考虑设计的选型,都是用潜污泵回流的,回流的量大,功率大,运行费用就高。翻看了一下 ...
估计样本上那个不是 一般这个选型扬程都是1-2米,扬程再高了也没啥用 本身缺氧池和好氧池液位相差不会超过0.5米
作者: yehl1237890    时间: 2016-1-24 19:33
标题: 回复 68# 的帖子
恩,球板说的在理,3--4米的外形和潜污泵差不多,这个泵外形差的远。
作者: 20121221    时间: 2016-1-24 19:38
原帖由 yehl1237890 于 2016-1-24 19:33 发表 恩,球板说的在理,3--4米的外形和潜污泵差不多,这个泵外形差的远。
你不方便,我给寂寞找几张图片看看吧 请无视广告
作者: 20121221    时间: 2016-1-24 19:42
顺便分享张,近期的水解酸化布水器的照片
作者: yjhbss    时间: 2016-1-24 19:48
这种泵道是高回流没啥问题,但如果O池是推流型,那回流初衷只能以稀释为主了
作者: yjhbss    时间: 2016-1-24 19:50
还有怎么观察这种泵运行状况?如果有问题,如何检修?
作者: 20121221    时间: 2016-1-24 19:50
原帖由 yjhbss 于 2016-1-24 19:48 发表 这种泵道是高回流没啥问题,但如果O池是推流型,那回流初衷只能以稀释为主了
稀释和反硝化,一般装在好氧末端 对面是缺氧区
作者: 20121221    时间: 2016-1-24 19:51
原帖由 yjhbss 于 2016-1-24 19:50 发表 还有怎么观察这种泵运行状况?如果有问题,如何检修?
运行电流、振动,水流情况 都是可以判断出来的
作者: yehl1237890    时间: 2016-1-24 19:53
原帖由 yjhbss 于 2016-1-24 19:50 发表 还有怎么观察这种泵运行状况?如果有问题,如何检修?
和水下搅拌机一样,看电流、震动。

作者: 20121221    时间: 2016-1-24 19:54
原帖由 yehl1237890 于 2016-1-24 19:53 发表 和水下搅拌机一样,看电流、震动。
对了,我上传的最后一张,那个小不点流量就是600方的
作者: yjhbss    时间: 2016-1-24 19:55
缺氧区后置?
原帖由 20121221 于 2016-1-24 19:50 发表 稀释和反硝化,一般装在好氧末端 对面是缺氧区

作者: 20121221    时间: 2016-1-24 19:56
原帖由 yjhbss 于 2016-1-24 19:55 发表 缺氧区后置?
当然不是,蓝天要不你下载个大设计院的AAO图纸,看看就知道了
作者: yjhbss    时间: 2016-1-24 19:59
好的。我们过去一直用的是潜污泵,看看这个,谢谢!
原帖由 20121221 于 2016-1-24 19:56 发表 当然不是,蓝天要不你下载个大设计院的AAO图纸,看看就知道了

作者: yehl1237890    时间: 2016-1-24 20:02
原帖由 20121221 于 2016-1-24 19:54 发表 对了,我上传的最后一张,那个小不点流量就是600方的
我用的都是2000和2500的。

作者: 风中之云    时间: 2016-1-24 20:10
潜污泵便宜且可调节流量,也可靠些,我还是喜欢用潜污泵,虽然潜污泵十分笨重
作者: yjhbss    时间: 2016-1-24 20:20
我记得有一制药废水回流就是采用这个,当时运行COD和氨氮不达标,我们改造时想甲方了解情况,他们说回流泵好像坏了,按不按电开关没有反应,由于在水下,无法观察情况和检修,一直就这么运行,好在没有TN考核指标,我们改造时也没有管这个
作者: 20121221    时间: 2016-1-24 21:08
原帖由 风中之云 于 2016-1-24 20:10 发表 潜污泵便宜且可调节流量,也可靠些,我还是喜欢用潜污泵,虽然潜污泵十分笨重
内回流泵是可以装变频的,但不装就没法调节了
作者: 20121221    时间: 2016-1-24 21:09
原帖由 yjhbss 于 2016-1-24 20:20 发表 我记得有一制药废水回流就是采用这个,当时运行COD和氨氮不达标,我们改造时想甲方了解情况,他们说回流泵好像坏了,按不按电开关没有反应,由于在水下,无法观察情况和检修,一直就这么运行,好在没有TN考核指标,我 ...
定期提检,检查吊装、线缆、等等 这就属于人祸与设备质量无关
作者: yehl1237890    时间: 2016-1-24 22:32
原帖由 风中之云 于 2016-1-24 20:10 发表 潜污泵便宜且可调节流量,也可靠些,我还是喜欢用潜污泵,虽然潜污泵十分笨重
泵需要变频才能调节流量,没变频潜污泵也没法调流量,除非手动控制阀门开度。

作者: bushiyinweijimo    时间: 2016-1-24 22:36
标题: 回复 70# 的帖子
感谢球版分享,没图片,很容易猜不出来,不过,爱学的人就不同了,我已经想到了。 很有价值,运行成本核算,马上会降很多。


 第二张的上布水做的很精致。

作者: 526191278    时间: 2016-1-24 23:27
标题: 补充几张
这种轴流泵,应用很多的,安装可以采用大型潜污泵的耦合形式,便于吊装检修。
作者: 526191278    时间: 2016-1-24 23:29
内回流管穿墙而入缺氧池
作者: bushiyinweijimo    时间: 2016-1-25 07:38
没看懂穿墙而入的位置,声沙指的是什么穿墙而入了?管道,还是水流?
作者: yjhbss    时间: 2016-1-25 07:57
泵不是固定在好氧与缺氧池隔墙上吗,怎么提检?
原帖由 20121221 于 2016-1-24 21:09 发表 定期提检,检查吊装、线缆、等等 这就属于人祸与设备质量无关

作者: yehl1237890    时间: 2016-1-25 08:46
原帖由 yjhbss 于 2016-1-25 07:57 发表 泵不是固定在好氧与缺氧池隔墙上吗,怎么提检?
配套起吊架,跟水下推流器一样。

作者: yehl1237890    时间: 2016-1-25 08:48
原帖由 bushiyinweijimo 于 2016-1-25 07:38 发表 没看懂穿墙而入的位置,声沙指的是什么穿墙而入了?管道,还是水流?
管道过墙。

作者: 20121221    时间: 2016-1-25 15:00
原帖由 yehl1237890 于 2016-1-25 08:46 发表 配套起吊架,跟水下推流器一样。
嗯,如果长期不管他,设备容易坏...
作者: yehl1237890    时间: 2016-1-25 18:15
原帖由 20121221 于 2016-1-25 15:00 发表 嗯,如果长期不管他,设备容易坏...
 定期保养就可以了,这种泵不大容易坏。

作者: bushiyinweijimo    时间: 2016-1-25 19:39
标题: 回复 91# 的帖子
应该是起吊架的,那个立杆,就是滑道或者导杆。 这种设备的使用寿命如何?
作者: yjhbss    时间: 2016-1-25 20:17
管道和泵如何连接?
原帖由 yehl1237890 于 2016-1-25 08:48 发表 管道过墙。

作者: yjhbss    时间: 2016-1-25 20:19
涚实质问题:高回流如何保证A池DO?
作者: 20121221    时间: 2016-1-26 07:44
原帖由 bushiyinweijimo 于 2016-1-25 19:39 发表 应该是起吊架的,那个立杆,就是滑道或者导杆。 这种设备的使用寿命如何?
6年左右,保养不当1年完蛋
作者: 20121221    时间: 2016-1-26 07:45
原帖由 yjhbss 于 2016-1-25 20:19 发表 涚实质问题:高回流如何保证A池DO?
不用考虑DO,既然设计高回流,自然有那么多硝态氮和相应碳源,所以这个只是实际运行过程中要考虑开几台的问题




欢迎光临 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http://bbs.chinacitywater.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