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标题: 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修订需关注问题(4) [打印本页]

作者: capper    时间: 2016-7-23 12:18
标题: 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修订需关注问题(4)
本帖最后由 capper 于 2016-7-23 12:20 编辑

  来源:中国环境报
  寻求稳定运行技术是关键
  技术不能滥用,需要针对每个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去向,提供可行性方案,并选择经济可行的技术。
  除了区分不同水体、重新衡量标准底线外,技术门槛也是标准修订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寻找稳定达标、经济可行的技术是标准加严面临的难题。夏青直言:现在我国还没有可以持续稳定达到《征求意见稿》的特别排放限值和一级A标准的技术。
  对此,北控水务集团技术总监贾立敏表示,依照现有的技术研发能力,污水处理都可以达标排放,但这并不代表技术在工程上可以实施。“技术储备包括现有技术和新研发技术,在投资和运营成本能接受情况下,才算是可行的技术储备。如果仅停留在研发阶段,运营成本和市场化都难以接受,这样的技术还不能算作可行的技术储备。”
  记者了解到,水处理技术追求的不是越新越好,而是越稳定运行越好。现在提标已经到了非常严格的程度,单一的核心技术很难解决处理问题,需要不同技术系统的集成。这些技术很可能不是新技术,但是组合在一起可以有所创新。
  同时,一些细化指标加严是否会促进单一技术发展,成为业内关注的问题。“SS(悬浮物)定为5mg/L实在是太高了,在我们这里的污水处理厂即使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出水才能达到7mg/L。如果一定要达到《征求意见稿》的细化指标,只有上MBR(膜生物反应器)。”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据了解,膜技术主要由膜分离组件及生物反应器两部分组成。由于具有出水优质稳定、受占地约束小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回用领域。在“水十条”对海水淡化、再生水回用等提出要求后,业内认为会促进膜技术的广泛应用。
  实际上,一直有业内人士预测,随着标准中COD、SS等排放限值的加严,会让MBR等工艺得到较快发展。
  对此,夏青表示,技术本身是中性的。膜技术的发展,可以在水的回用上起到良好作用。“如果污水处理厂能够成为再生水厂、再生能源厂、再生肥料厂,将真正实现污染物的削减。”不过,他同时也提醒说,要避免滥用技术。任何技术的都有其适用条件,需要针对每个污水处理厂的出水去向,提供可行性方案,并选择经济可行的技术。“千万不要忘记绿色、低碳、循环。”


作者: 水世界蓝天    时间: 2016-7-23 15:05
标准定得再严,执行力度不大也不行




欢迎光临 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http://bbs.chinacitywater.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