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标题: 厌氧氨氧化-红菌,对未来水处理工艺有多大影响? [打印本页]

作者: 柒公子    时间: 2017-6-20 14:01
标题: 厌氧氨氧化-红菌,对未来水处理工艺有多大影响?
目前在国内外水处理行业,厌氧氨氧化已经是家喻户晓的概念。我们都知道厌氧氨氧化能成功减少污水厂六成的能源消耗、节省一至两倍的开销,也减少了九成的二氧化碳排放,成为当下国际上研究最为火热的课题。
相关介绍:
20世纪,全球人口增两倍,人类用水则激增五倍,约12亿人用水短缺,水资源短缺尤其是水质性缺水成了世界共同面对的资源危机,生活、工业、农业污水是污水主要来源,污水处理顺理成章成为新兴朝阳产业。污水生物处理的实质就是通过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污水处理在水质改善的同时,还要求所采用技术低能耗、少资源损耗,厌氧氨氧化与亚硝化工艺相结合的氮的完全自养转换方式是一种最可持续的污水脱氮途径。厌氧氨氧化菌就是这神奇途径的承载者。
新闻报道中称厌氧氨氧化菌叫红菌,这是为什么呢? 厌氧氨氧化菌呈球形、卵形,直径约0.8-1.1μm,在自然界以及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 厌氧氨氧化菌丰度很低,几乎检测不到其活性,当其在生物膜上有低活性的时候,污泥就不是通常的黑色了,呈现为灰色,驯化一段时间后,随着菌数增加,污泥颜色转变为红棕色,由于厌氧氨氧化菌含有丰富的细胞色素, 当其成为优势菌群时,成熟的厌氧氨氧化污泥呈现美丽的深红色, 污泥颜色的变化也可用作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进程的指示。由于这与众不同的红色,污水处理厂的工人们就俗称其为红菌。


各位老师,如果解决了培养和扩大的问题,这东西对未来的水处理工艺有多大影响?



作者: 老人    时间: 2017-6-20 14:26
如此神奇,影响将是巨大的。
作者: 放牛班班长    时间: 2017-6-20 14:26
厌氧氨氧化菌不是都在应用了
作者: 水世界蓝天    时间: 2017-6-20 14:30
厌氧氨氧化菌呈球形、卵形,直径约0.8-1.1μm,在自然界以及废水生物处理系统中, 厌氧氨氧化菌丰度很低,几乎检测不到其活性,当其在生物膜上有低活性的时候,污泥就不是通常的黑色了,呈现为灰色,驯化一段时间后,随着菌数增加,污泥颜色转变为红棕色,由于厌氧氨氧化菌含有丰富的细胞色素, 当其成为优势菌群时,成熟的厌氧氨氧化污泥呈现美丽的深红色, 污泥颜色的变化也可用作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启动进程的指示。由于这与众不同的红色,污水处理厂的工人们就俗称其为红菌
作者: 枭龙    时间: 2017-6-20 15:11
都只是知道,听说过,但还没真正见过,要是一般人看见污泥都变红了,还以为是工业废水进入,污泥中毒吧?
作者: 柒公子    时间: 2017-6-20 15:22
枭龙 发表于 2017-6-20 15:11
都只是知道,听说过,但还没真正见过,要是一般人看见污泥都变红了,还以为是工业废水进入,污泥中毒吧?

现在的技术瓶颈是污泥中广泛存在这种菌,但是想提纯出来并扩大很难,只有成为优势菌种后才是红色的。国际国内也有过应用案例。
作者: 柒公子    时间: 2017-6-20 15:24
老人 发表于 2017-6-20 14:26
如此神奇,影响将是巨大的。

不用大比例回流了,是不是A/O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了?
作者: 柒公子    时间: 2017-6-20 15:25
放牛班班长 发表于 2017-6-20 14:26
厌氧氨氧化菌不是都在应用了

不知道贵不贵,实际应用如何,搞点来我放A池里试试
作者: 晴天娃娃    时间: 2017-6-20 16:26
楼主是做红菌的?
作者: 梦里水乡    时间: 2017-6-20 16:31
可否上图科普一下,孤陋寡闻,表示没见过。
作者: Echo Lee    时间: 2017-6-20 17:37
只是菌種培養不太容易...目前還有經乾燥的生物製劑....
作者: 武林萌主    时间: 2017-6-20 18:42
放牛班班长 发表于 2017-6-20 14:26
厌氧氨氧化菌不是都在应用了

低浓度污水还有几个难点没有攻克。
作者: 武林萌主    时间: 2017-6-20 18:53
放置了一段时间的厌氧氨氧化菌(右边的好氧颗粒污泥可以忽略了)。
厌氧氨氧化处理高氨氮废水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但是实际操作运行还是很麻烦的,需要一定的技术含量,而且启动周期特长。低氨氮污水厌氧氨氧化还有不少难点需要攻克(这些都是跟国内某知名院士课题组里的哥们了解的)。如果厌氧氨氧化真的普及了,我觉得在水处理行业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毕竟对能耗、碳源等的节省还是很巨大的,对于水处理成本的降低巨大。
作者: 柒公子    时间: 2017-6-21 08:44
武林萌主 发表于 2017-6-20 18:53
放置了一段时间的厌氧氨氧化菌(右边的好氧颗粒污泥可以忽略了)。
厌氧氨氧化处理高氨氮废水技术已经比较 ...

谢谢回复。通过你的介绍我理解的意思是红菌培养周期长,运行技术含量高,对于国内这种快餐式简单粗暴的污水处理厂运行,包括领导没有长期规划的意思等等,也是个问题~
作者: 枭龙    时间: 2017-6-21 08:57
柒公子 发表于 2017-6-20 15:22
现在的技术瓶颈是污泥中广泛存在这种菌,但是想提纯出来并扩大很难,只有成为优势菌种后才是红色的。国际 ...

应该不好存活,很难养!
作者: 柒公子    时间: 2017-6-21 09:13
晴天娃娃 发表于 2017-6-20 16:26
楼主是做红菌的?

不是,读文献时候看到了。想细致了解一下,能用就试试看。挺感兴趣。
作者: 柒公子    时间: 2017-6-21 09:15
枭龙 发表于 2017-6-21 08:57
应该不好存活,很难养!

荷兰都运行好多年了。当然,据我调研,客观事实是全世界包括中国内蒙也有一家污水厂一共才10多家应用案例吧。
作者: 枭龙    时间: 2017-6-22 08:08
柒公子 发表于 2017-6-21 09:15
荷兰都运行好多年了。当然,据我调研,客观事实是全世界包括中国内蒙也有一家污水厂一共才10多家应用案例 ...

理论上来说,推广不了的原因不外乎就是技术难度跟成本,拭目以待,希望能看到这样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
作者: 内拉    时间: 2017-6-22 11:43
学习了 感觉很吊的样子




欢迎光临 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http://bbs.chinacitywater.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