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标题: 太湖待越 “U形曲线” [打印本页]

作者: bluesnail    时间: 2007-5-11 13:35
标题: 太湖待越 “U形曲线”
[align=center][b][size=5][color=black]太湖待越 “U形曲线”
——访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局长叶建春[/color][/size][/b][/align][b][size=5][/size][/b]
 (本报记者 谭新政 )“现在是钱多了,房新了,但水也脏了,病也多了。”听得如此“民声”,身为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局长的叶建春心痛不已。在第十五届“世界水日”即将来临之际,叶建春主动约见本报记者。“我正在寻找各种机会向人们说明,太湖水是很多,但污染了,就等于没水!”忧虑之情,溢于言表。

  太湖流域,长三角的核心区域,太湖水,长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叶建春告诉记者,这一战略性资源如今面临重大危机,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流域水资源不足,供需矛盾突出。譬如,太湖流域本地水资源量为177亿立方米,但2005年用水总量就达354亿立方米,整整多出一倍!其二,流域水质严重恶化,水污染严重。目前,太湖流域84%的河道被污染,太湖基本富营养化。

  污染容易治理难。日本的琵琶湖和欧洲的莱茵河,都是经过了数十年的不懈努力,才最终得以旧貌换新颜。叶建春坦言,太湖治理亦如是。据介绍,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治太11项骨干工程建设,现已基本完工,初步形成了北排长江、南排杭州湾、东出黄浦江,充分利用太湖调蓄的防洪格局;近年来,流域各地还积极进行水环境整治,如浙江开展了“万里清水河道”工程,江苏实施了“碧水工程”,上海推进苏州河和中小河道综合治理,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水环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开始实施的“引江济太”工程。所谓“引江济太”,就是调引优质长江水注入太湖流域,增强水体自净能力,从而达到改善水质和水环境的目的。据统计,2002年至今,共调入长江水90多亿立方米,其中约有一半补充到河网中,另一半注入太湖,相当于把太湖水全部换了一遍。

  “现在,太湖流域人均GDP已经超过5000美元,我们应该抓住时机,尽快越过环境质量从恶化到好转这一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叶建春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状况往往先随着经济高速增长而恶化,到了人均GDP5000美元至8000美元这个临界点之后将逐步改善,从而呈现一个“倒U形”———这就是库兹涅茨曲线。“我们已经具备了经济优势,”他说,“现在关键是要创造政策优势和制度优势,彻底甩掉污染的尾巴。”

  据透露,正在编制中的两个规划,将使太湖的保护治理迈上新台阶。《太湖流域水资源综合规划》现已基本完成,《太湖流域综合规划》如今也正式启动。

  与此同时,太湖局还努力在管理体制上进行创新。据悉,太湖局目前正在试点的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新模式,将使相关各方都能参与进来,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解决经济发展与水资源保护之间的矛盾。

  “建设和谐社会,必须人水和谐,”叶建春说,“节水为先,治污为本,是实现人水和谐的治本之策。”




欢迎光临 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http://bbs.chinacitywater.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