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标题:
揭开污泥化学调质+深度脱水技术的神秘面纱
[打印本页]
作者:
yysny1975
时间:
2011-4-11 13:16
标题:
揭开污泥化学调质+深度脱水技术的神秘面纱
揭开污泥化学调质+深度脱水技术的神秘面纱[hide][/hide]
作者:
landect
时间:
2011-4-12 08:34
下载看看,有没有用
当今跟东汉跟党炯
作者:
liangjinfeng84
时间:
2011-4-18 14:37
里面是有关污泥性质及脱水设备的详细介绍
作者:
yunfei20031
时间:
2011-4-18 16:41
下载了,学习下!多谢楼主~
作者:
damashang
时间:
2011-4-18 16:42
下载学习,谢谢LZ分享!!
作者:
garytan
时间:
2011-4-25 14:39
揭开污泥化学调质+深度脱水技术的神秘面纱
最近一个时期,业内开始流行一种所谓“污泥深度脱水”技术,一些厂家宣传其机械脱水动辄
可以达到含固率50~60%以上,吨泥饼的处理成本只有区区几十元。随着环保部12 月刚刚发布的通
知,要求市政污水厂的污泥出厂含固率必须达到50%以上。根据业内目前的处置水平和投资情况,
这一政策几乎是给“深度脱水技术”量身定做的一般。这种技术的潜在影响力和前景,激发了我的
好奇心。
根据常识,一般生物污泥采用加高分子聚合物的机械脱水,只能脱到含固率10~30%。再深脱,
就非得做些特殊的处理了,这种处理叫做“调质”(conditioning)。调质有多种方法,有热物理法,如
“热水解”、“水热干化”、“湿性氧化”等等;有物理法,如超声波、微波等;最多的是化学法,
通过添加某些无机化学盐类,可以起到改变污泥分子电荷极性,增加颗粒孔隙、改善压滤特性等效
果。不难发现,目前市场上最普遍也最便宜的技术都是这种化学调质+高压压滤处理的组合。本文就
是我一周来学习的结果,敬希方家指正。
一、神秘配方后面的心态
十分有趣的是,每个做化学法调质+深度脱水的技术设备商,都倾向于把自己的技术搞得神秘兮
兮的。参观可以,但是不能进混合和配料车间。远远看一眼可以,但不能取样。参观者只能站在板
框压滤机旁边,看着源源不断出来的干得像石头的泥饼,惊讶地合不上嘴。面对如此神奇的技术,
怎能不啧啧称赞?
作为业内人士,我十分反感这种遮遮掩掩、故弄玄虚、掩耳盗铃般的技术保密。如果参观者不
懂技术,你这么防范也没必要;如果是懂行的,盖住关键部位,就以为别人看不到了、看不懂了?
再说,我还发现了一个这些人共同的毛病,我称之为“此地无银三百两综合症”:恨不能每件事都
要注册一个专利,以求“自我保护”。殊不知,一旦在专利中公布了工艺原理或过程,所谓化学调
质技术其实不过是一捅就破的一层窗户纸而已。
有趣之处还在于,这些技术专利的内容实质基本是一样的!都是采用氯化铁(或硫酸铁、聚合
硫酸铁)加生石灰进行调质,个别的还要用到矿化剂,采用板框机或高压板框机进行压滤而已!
简单搜了一下,就找到了以下专利,以申请时间先后排序如下:
[2003.11.24] 曾智勇污泥高效脱水调理剂
[2003.11.24] 曾智勇一种纳米高效污泥脱水调理剂
[2006.11.15] 广州普得环保污泥深度脱水的添加剂
[2007.01.19] 广州普得环保污泥制砖简易低能耗干燥方法
[2007.04.17] 同济大学一种污泥胶凝固化剂及其应用
[2008.03.26] 山东省科学院新材料研究所高干度压榨脱水
[2009.08.31] 江汉大学污泥调理剂及其污泥脱水方法
[2009.10.01] 厦门水务集团一种污泥脱水方法
2
[2009.12.11] 广州普得环保污泥二次加压脱水方法
[2009.12.21] 杭州兴源过滤污泥深度脱水方法
[2010.06.13] 东南大学污泥深度脱水的调质混凝剂
[2010.06.13] 东南大学一种脱水污泥的二次深度脱水方法
[2010.06.13] 东南大学一种污泥深度脱水的方法
我搜的不一定完全,仅从上述专利分析,让我觉得是一个湖南的曾先生首先想到了这种方法,
三年后一家广州的公司才有了类似的尝试。之后,才是一流、二流科研院所的教授们回过味儿来,
大炒冷饭……
专利中所言的配方当然都不会是准确的,而是一个个很宽的范围值。我很怀疑这种专利的意义
何在。仍做个喝汤的比喻,你喝汤的方法再精妙,都离不开嘴巴;别人也都要用嘴巴吃饭、喝汤。
你总不能不准别人用嘴巴吧?污泥的化学调质都得用到一个铁盐或铝盐,这两种金属盐也同时不是
氯盐就是硫酸盐,剩下的钙盐(石灰)、镁盐似乎更没什么可争议的,其它盐类活性差且昂贵,写
出来也不过是障眼法罢了。所有的专利其实都是这几种基本成分的组合,我真不知论争起来,这专
利如何“专”法。
既然原理层面没什么可做区别的,唯一可形成差异的也就是实际应用时的药剂种类、纯度、用
量,压滤的压力、时间以及由此造成的压滤效果不同而已。其实,说得更准确些,应该是污泥的性
状不同,一定会造成用量和效果的不同罢了。
作者:
garytan
时间:
2011-4-25 15:23
这个是楼主自己的感想吗,见解很深刻,请教有没有关于压滤机械方面比较好的资料呢
作者:
qiong253
时间:
2011-6-16 11:07
里面提及的专利我之前都有看过,也有楼主这样的感觉,但是不及楼主见解深啊,佩服!谢谢楼主,希望能和楼主多探讨污泥深度脱水这块的内容!:)
作者:
fengzhixin
时间:
2011-6-16 15:33
6楼见解 深刻.确实我也有同样的感觉.很多东西换汤不换药~
作者:
zhuanxinxuexi
时间:
2011-7-20 12:07
这是楼主自己写的文章吗,受益匪浅的,非常希望能够认识楼主,而且我们近期也准备开始做污泥的工程项目,期待交流
作者:
xutaiming
时间:
2011-7-20 13:24
分析精辟啊,谢谢分享
作者:
kimchi
时间:
2011-9-30 09:57
十分感谢楼主的分享!!!
作者:
kimchi
时间:
2011-10-10 09:42
谢谢楼主的 分享:lol
作者:
amujie
时间:
2011-10-14 14:56
谢谢楼主,正在搜集这些绝密资料
作者:
xman0757
时间:
2012-4-1 23:39
非常有意思,有见地的文章。楼主厉害!
作者:
805451863
时间:
2012-4-4 10:54
看起来不错,下来看看
欢迎光临 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http://bbs.chinacitywater.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