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标题: 甘肃敦煌:科学规划 决不让楼兰悲剧重演 [打印本页]

作者: 77鲜    时间: 2007-7-24 19:08
标题: 甘肃敦煌:科学规划 决不让楼兰悲剧重演
[size=2][font=Verdana](张革文 张晓亮) 近年来,敦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引起了社会各界及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06年3月31号,温家宝总理看了《人民日报》“情况汇编”后作出重要批示,明确指出:“敦煌生态保护工作,必须高度重视,科学规划,综合治理,加快进行……”今年1月11日,温总理在有关文件上又做出重要批示:一定要把敦煌保护好管理好,把敦煌的生态环境搞好。3月6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参加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甘肃代表团审议时讲话指出,要坚决保护好敦煌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温总理就敦煌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的第三次重要指示,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敦煌生态问题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对敦煌十八万飞天儿女的亲切关怀,更加坚定了敦煌市实施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的信心和决心。[/font]  甘肃省委领导则给敦煌下达死命令牶不许水位再下降一寸。省委书记陆浩今年7月在调研敦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工作时指出:敦煌市要认真扎实地贯彻落实温家宝总理关于敦煌生态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采取有力措施,在各级各部门的指导支持下,竭尽全力做好敦煌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决不能让敦煌重演“楼兰”悲剧。酒泉市委书记李沛文也作出了“敦煌生态问题要进一步引起重视,聘请各方面专家论证,提出和制定一个综合的生态保护计划”的重要批示。
  为了不让敦煌重演楼兰悲剧,敦煌市委、市政府把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作为确保敦煌可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决心保护好敦煌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以实现全市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广泛开展了节水型社会建设宣传。围绕“世界环境日”、“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等活动,在全市组织开展了生态环境和节水型社会建设大型宣传展览活动,精心设计完成各种宣传牌、宣传图册14种;制作大型图片展览板25块,节水宣传门3个、节水宣传碑6个,各种大中小宣传牌281块,印制张贴画13500份,向市民和游客发放倡议书达4万份,印制节水宣传手册10000册,在出租车和城乡公交车张贴了宣传标识和宣传标语。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社会氛围,逐步增强了全市市民的节水意识和危机意识。与此同时,加强对外地先进节水经验的学习,今年组织各乡镇和环境、农业、水务、科技等部门负责人50多人,赴张掖、武威专题开展了节水型社会建设观摩学习活动,学习借鉴了他们在建设节水型社会方面的好经验和好做法。
  健全完善了节水制度和机制。目前,敦煌市已委托中国水科院水资源研究所编制完成了《敦煌市节水型社会建设方案》、《敦煌市水资源总量配置方案》等13个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指标体系,制定下发了《敦煌市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实施意见》、《敦煌市国家级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敦煌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决定》。投资30多万元,建立了杨家桥乡、转渠口镇、肃州镇3个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乡镇,成立了42个农民用水者协会,制定了协会章程、财务管理等配套制度,让广大农户参与灌区管理,使管理更富有活力。
  加强了水资源的管理。市上专门成立了“三禁”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坚决落实禁止开荒、禁止打井、禁止移民的措施。2006年以来,敦煌市先后对“三禁”工作责任落实不到位的4名乡镇主要领导在电视上进行了曝光,对管理不善,监督不力的4个乡镇的8名正副职水利站站长分别给予了行政戒免、经济处罚和免除职务的严厉处罚。对全市20家打井队进行了审验,保留了6家有资质的井队,有效杜绝了乱打井、乱开荒、无序移民的行为。
  大力实施了节水技术和节水工程。在农业节水上,2006年,敦煌市投资1400多万元,示范推广棉花膜下滴灌节水技术面积近2万亩。今年又推广1万亩。据调查,亩均比大田灌溉节水245立方米,节水率达48.06%。在城市节水上,积极引进推广节水器具,目前已在敦煌宾馆等部分星级宾馆饭店安装了变频供水系统、热水循环系统,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全面采用了微喷、滴灌技术,关闭了54眼城市自备水源井。完成了5000多户城市居民水表分户改造工程,计划明年10月底前全面完成改造。投资7745万元建成了日处理污水3万吨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并即将启用,切实加大污水处理回用,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针对城市绿化用水提取地下水量大的问题,投资82万元实施了“引党河水供城市绿化工程”,每年可减少提取地下水21万立方米。在工程节水上,先后完成了党河水库及小型塘坝除险加固工程,提高蓄水能力。大力实施了党河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及日协节水项目,提高水的利用率,截至目前,全市干、支、斗渠衬砌率分别达到100%、87.65%和56%,渠系水的利用率由50年代的33%提高到60%,灌溉水的利用率由30%提高到56%。在工业节水上,对方山口工业园区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办法,督促新上钒生产加工企业全部采用了先进的水循环利用技术,对现有工业企业进行了节水工艺改造,有效降低了水资源的消耗,提高了利用率。
  采取了应急治理措施。为了有效遏止月牙泉水位下降的趋势,敦煌市自2002年以来每年从月牙泉外围向泉内自然渗灌补水600多万立方米,有效减缓了月牙泉的干涸速度。同时,加快实施月牙泉水位下降应急治理工程,该工程总投资3856万元,采用地表水与地下水结合的综合人工回灌渗水治理方案。目前,已争取到开行贷款2000万元,水源地管道、A场渗水场、水处理厂已开工建设。结合党河水库排沙泄洪,定期定量向党河河床排放一定量的生态用水,用以补给地下水。此外,敦煌市通过实施人工增雨工程,增加降水缓解水资源缺乏的矛盾。今年以来,敦煌市成功实施了两次人工增雨,降雨量达到17.9毫米。
  大力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加大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泉省级候鸟自然保护区等区域的天然植被、湿地的保护和建设力度。同时,积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生态保护与建设的科技含量,努力解决人工植被建设成活率低,水土保持效率低的问题。七是积极争取实施“引哈济党”工程。“引哈济党”工程是从根本上解决敦煌水资源短缺、治理区域生态问题的关键。目前,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引哈济党”工程环境评价大纲已通过国家环保总局评审。项目建议书、工程可调水量等5个专题报告已通过省级评审,《甘肃省引哈济党跨流域调水水资源配置任务书》已得到水利部批复,项目已列入全省“十一五”规划,正在争取国家立项。敦煌市于去年也被水利部列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县市之一。
  敦煌市委书记包东红说,今后,敦煌市将继续坚决贯彻落实温总理批示精神,按照“治标与治本并重,开源与节流并举,开发与保护兼顾”的思路,着眼敦煌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规划,服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保护国家级风景名胜月牙泉的全局利益,坚持统筹发展,坚持标本兼治,坚持依法治理,继续加大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力度,决不能让敦煌成为第二个“楼兰”,决不辜负温总理的殷切期望。
  对此,敦煌市将投资71940万元,实施10万亩棉花膜下滴灌、月牙泉水位应急治理工程、用水器具节水改造工程、引党人饮工程等20项农业节水、生态环境治理、城市节水、城乡饮水和水务监测网络工程。坚决落实禁止开荒、禁止打井、禁止移民各项措施,在确保全市再不新增一眼机井、不新增一亩耕地的基础上,采取得力措施关井压田,到2010年关闭全市10%机井,压缩全市20%灌溉面积。全面关闭城市自备水源井,有效控制部分农林场站和驻敦单位无序开采利用地下水的情况。
  市委、市政府还出台文件规定,凡2003年1月1日以后所开荒地一律不予配水,凡1996年二轮土地承包以后至2002年12月31日以前所开荒地按核定执行水价的3倍征收水费。同时改革完善水价格体系,充分发挥水价的杠杆节水作用,水利工程供水价格按0.1元/m3收取,同时收取0.004元/m3末级渠系水费,返还农民用水者协会用于末级渠系维护管理。农业灌溉地下水水资源费按0.01元/m3收取、非农业地下水按0.15元/m3收取,逐步提高井灌费用,使每亩井灌费用明显高于河水灌溉水费。农业发展将按照水资源的可承载能力合理确定产业布局、规模及发展速度,降低高耗水的第一产业比重,提高第二、第三产业比重,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农田林网改造和天然植被保护力度,积极争取实施甘肃敦煌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项目,将整个敦煌绿洲纳入保护范围。全力以赴争取“引哈济党”工程早日列入国家水利工程建设规划并付诸实施,从根本上解决敦煌水资源短缺的矛盾。[/size]

[[i] 本帖最后由 水动力 于 2007-7-25 11:09 编辑 [/i]]
作者: 水动力    时间: 2007-7-25 11:05
是承诺,更是种决心..




欢迎光临 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http://bbs.chinacitywater.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