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标题: 【水处理从初级到高级】每日问答之11月29日 [打印本页]

作者: 254084925    时间: 2012-10-16 11:49
标题: 【水处理从初级到高级】每日问答之11月29日
【活动引言】 水处理工作者应该掌握哪些专业技能,应该懂得哪些基础知识,你知道吗? 常言道“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个“师傅”是非常重要的,希望此帖能为你解惑答疑,水世界论坛能成为你的良师益友! 【活动内容】 每天此帖会更新几个问题,这些问题都是水处理工作者必懂或者是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大家可以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解答或讨论。 【活动时间】 即日起--事业大成之日 【参与方式】 本站会员(非本站会员须先注册参与讨论) 【答题规则】 此帖2#为每天更新的问题区,每个问题会有编号,大家回答时请按以下格式回答:1、。。。。。; 2、。。。。。; 另外声明一点,我更希望大家每个人只占用一个楼层,在回答新问题时直接在原回答上编辑添加内容就行了,方便大家学习查看! 这样好处在于方便大家学习查阅! 【活动奖励】 大家可以踊跃抢答、讨论,精彩解答会给予1~10不定额金币奖励。 此帖每个月会整理出这个月的问题及答案,做成WORD文档放于2#,届时有需要的可以下载学习【温馨提醒】 本帖目的是让大家能跟着我们一步一步掌握水处理必备知识,从一个啥都不懂的懵懂毕业生蜕变为水处理专家,请勿灌水、闲聊,影响他人学习!(违者后果自负) [ 本帖最后由 liuliu-317 于 2012-11-29 21:42 编辑 ]
作者: 254084925    时间: 2012-10-16 22:23
标题: 【问题区】
1、在污水处理中,镜检和SV30%都是很重要的,请解释SV30%基本概念、镜检及SV30%检测注意点、镜检基本操作,并谈谈你对镜检和SV30对污水处理的意义!(10月17日) 2、污水处理中COD这一名词大家都知道吧,请阐述COD基本概念及其代表意义!COD实验也是必须掌握的,有哪些测试方法呢?(10月18日) 3、请解释在污水处理中溶解氧DO的概念以及其在实践操作中的意义,并说说其在实际中的控制范围。(10月19日) 4、前段时间参观了一个给水厂,发现厂子里的加氯点有三个,前端进水加氯,中部处理构筑物中加氯,出水加氯,请问这三中情况下加氯各有什么作用?(网友提出的10月19日) 5、活性污泥回流比的定义及其目的是什么?回流比大小的控制确认方法,其正常控制值是多少?(10月20日) 6、CASS和CAST的区别,从概念开始,然后在实际工程中设计、施工、调试、运营,各方面都分解介绍一下,以及实际运用中各自的注意事项(10月21日) 7、请写出污泥龄的概念,并就污泥龄展开详细的表述,例污泥龄的意义、调整污泥龄的方法及排泥量的计算方法等。(10月24日) 8、影响滤池过滤效率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过滤效率?(10月25日) 9、土壤修复定义,有哪几种方法呢?相对而言,哪种方法采用率较高、效果更好?有实际工程的可以贴出来大家看看!(10月29日) 10 、在生产运行中就本人从业这些年来,发现一些常见的问题,虽然调整好了出水水质可以没有问题但是影响人的感官:如 (1)、运行中的活性污泥出现大量的白色气泡该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大部分出现在SBR/CAST/CASS/BAF等这些工艺中你可以用其中的一个举例说明)?有一点要清楚运行中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不是简简单单用高压水、消泡剂就能解决的 (2)、活性污泥池面出现浮渣的该怎么处理(这类浮渣有和特性象粥一样,黏黏的浮在池子的表面)?这个问题很难解决,本人技术过浅,现真在实践中调试,可惜的时没有任何方法,希望可以借助平台提供一些想法和意见。 (3)、现人们对一些需要挂膜的工艺(如生物接触氧化、平流曝气)在前期调试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去挂膜,怎么样才算挂膜成功?对其整个调试过程处于盲目的。 (4)、现UASB在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很多,如:UASB的预处理该如何去调试才能保证UASB的稳定运行,尤其对于那些需要在预处理中需要降低某种物质如糖化去除甲醛等,还有就是对于厌氧发现我发现现在的一些技术员真正能了解很少,许多人通过看书知道一些东西但是不应用,对于日常出行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大部分都是微调顺其自然,厌氧一旦出现问题回复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我希望关心水世界的人可以吧大家已经遇到的在厌氧中出现的问题说说,解释解释,(11月1日) 11、今天关注下在线监测领域,各位水友所做的项目,有多少安装了在线监测设备?安装质量和设备本身质量怎么样?设备的实际运营情况和使用率怎么样?你觉得在线监测设备的实际作用有多大?你认为在线监测未来的前景怎么样?(11月6日) 12、现在我们要做一个钢结构的水池,池子尺寸是3*3*2.5米,用碳钢板焊接,壁厚8mm。支脚要求高度是0.5米,用方管作支脚,不知道选择多大的方管?然后池子周围和底部做加筋,怎么做? 13、现在在做方案设计,由于经验还是有所欠缺。当一个方案定制完成,如何来检验这个方案的可行性?最根本的就是:所需要的停留时间,池子大小是否能真正的做到达标呢????(11月27日) 14、 我厂采用AAO工艺,进水5W,可生化性很好cod和BOD都属正常,就TP稍微偏高 7-10左右。出水1级A标。各项指标都达标,但是出水TP总是不达标,出水SS也只在3左右,氨氮0.2左右 ,COD 20左右,各位大神求解啊,到底是怎么回事TP下不去。到底是水 的问题还是泥的问题,还是其他问题(11月29日) [ 本帖最后由 liuliu-317 于 2012-11-29 21:42 编辑 ]
作者: 20121221    时间: 2012-10-17 12:34
原帖由 254084925 于 2012-10-16 22:23 发表 1、在污水处理中,镜检和SV30%都是很重要的,请解释SV30%基本概念、镜检及SV30%检测注意点、镜检基本操作,并谈谈你对镜检和SV30对污水处理的意义!
SV30,简单说30分钟沉降比,但观察的是30分钟的整个过程 镜检,学会检测方法再就是熟悉虫子长得样子 意义:均是辅助控制参数,合适的是最好的 不要刻意追求一些规范之类的东西
作者: xuxuelian1982    时间: 2012-10-17 15:57
1.SV30即三十分钟沉降比,不带%。在鼓风曝气时,取曝气池末端混合液,置于1000mL量筒中静置30分钟后读取污泥的体积X,X与1000的比值及SV30,一般用百分比表示,如5%、20% 意义:能错略表示曝气池中活性污泥的多少,但不准确,因为这里面有无机物质和死亡的微生物残留物。优点是方便快捷,尤其注意观察前5分钟污泥的沉降情况。 2.镜检,用显微镜观察污水中的生物喽。什么菌胶团啊,原后生动物什么的。 意义:观察生物相的变化,推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为污水运行调整的辅助依据之一 水平有限,但支持一下彬彬版主
作者: nimen123    时间: 2012-10-17 17:18
镜检对于污水处理厂非常重要,最好显微镜可以连接电脑看,方便初学者对着图谱认识常见微生物。
作者: 254084925    时间: 2012-10-17 17:59
此帖2#为每天更新的问题区,每个问题会有编号,大家回答时请按以下格式回答:1、。。。。。; 2、。。。。。;(序号为相应的问题序列号)
作者: sam5457    时间: 2012-10-17 21:26
1.关于sv30和镜检的问题,水世界现在亦有这样的辩论在举行,有兴趣的水友可到首面看看。 对于这两个方面,概念也不过是两三行字,操作也不难,但其中要注意的事情却很关键。 (1)取样点的选取,因为各厂的推流装置、曝气装置及水力条件等差异,到底是在曝气区上采样还是在出水口处采样呢? 这样取样点就不能一概而论,但应遵循的原则是有“代表性”, 即是所取的样能代表整池的基本情况。我的建议是多做几个样, 看看在不同的采样点所观察到的情况有什么不同,然后找出你需要的那一个采样点。重点亦关注一下污泥浓度计安装点的样, MLSS和sv有一的关联性,何不让24小时在线的仪表为你服务呢? (2)至于观察的时候避免大风、防止曝晒、远离震动等要求,观察值与实际值有多大的差距不得而知,但可以的话还是尽量避免吧。 (3)sv30的话运行人员可以随时做,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白天和晚上的sv30,到底会不会变?至于镜检的话就不能指望运行人员了, 亦没有这个能力教会全部运行人员看各种虫子,况且操作上的差异结果出入会比较大。 (4)以下为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点,你不需要也没必要一天里面连续做,但一定要在一年里面连续做。会做、会看、会分析不是你要追求的, 即使你什么都不懂,查一下资料你很快就上手了,但做这个的重点的是找规律,如果你能结合进、出水水量水质和运行参数找出这个规律,你也就是高手了。 至于你想了解沉降过程出现的现象有何意义,哪个时期出现哪种虫子多这些问题,还得你多看书,一个帖子是搞不定的。
作者: 20121221    时间: 2012-10-17 21:52
原帖由 sam5457 于 2012-10-17 21:26 发表 1.关于sv30和镜检的问题,水世界现在亦有这样的辩论在举行,有兴趣的水友可到首面看看。 对于这两个方面,概念也不过是两三行字,操作也不难,但其中要注意的事情却很关键。 (1)取样点的选取,因为各厂的推流装置 ...
(1)取样点的选取,因为各厂的推流装置、曝气装置及水力条件等差异,到底是在曝气区上采样还是在出水口处采样呢? 这样取样点就不能一概而论,但应遵循的原则是有“代表性”, 即是所取的样能代表整池的基本情况。我的建议是多做几个样, 看看在不同的采样点所观察到的情况有什么不同,然后找出你需要的那一个采样点。重点亦关注一下污泥浓度计安装点的样, MLSS和sv有一的关联性,何不让24小时在线的仪表为你服务呢? ———————————— 非常准确! ———————————— (2)至于观察的时候避免大风、防止曝晒、远离震动等要求,观察值与实际值有多大的差距不得而知,但可以的话还是尽量避免吧。 —————— 赞成,细节决定一切 ———————— (3)sv30的话运行人员可以随时做,不知道有没有人做过白天和晚上的sv30,到底会不会变?至于镜检的话就不能指望运行人员了, 亦没有这个能力教会全部运行人员看各种虫子,况且操作上的差异结果出入会比较大。 ———————— SV30的变化应该说很频繁 —————————— (4)以下为个人认为最重要的一点,你不需要也没必要一天里面连续做,但一定要在一年里面连续做。会做、会看、会分析不是你要追求的, 即使你什么都不懂,查一下资料你很快就上手了,但做这个的重点的是找规律,如果你能结合进、出水水量水质和运行参数找出这个规律,你也就是高手了。 —————— 您在大局观方面已经是高手了~~
作者: bushiyinweijimo    时间: 2012-10-18 09:04
原帖由 20121221 于 2012-10-17 21:49 发表 那镜子的价格可不低 初学者用得上这么贵的仪器吗
现在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污水处理工程,企业已经在大量的投入了资金,区区一台显微镜,还叫贵啊? 污水处理调试中,镜检和SV30必不可少,一个都不能少啊!!!!
作者: 20121221    时间: 2012-10-18 09:35
原帖由 bushiyinweijimo 于 2012-10-18 09:04 发表 现在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污水处理工程,企业已经在大量的投入了资金,区区一台显微镜,还叫贵啊? 污水处理调试中,镜检和SV30必不可少,一个都不能少啊!!!!
我们的实验室总得弄下来才十万左右 你这个一个显微镜搞去20%
作者: atuo123    时间: 2012-10-18 09:46
原帖由 liuliu-317 于 2012-10-18 09:21 发表 彬彬 问题你来提问吧 提问之前我可以给你建议
和尚说的对,问题可以征集筛选,集思广益
作者: liuliu-317    时间: 2012-10-18 10:17
原帖由 lvjianguo96 于 2012-10-18 10:12 发表 看来还要储备一个收集问题的地方,收集后通过整理放在这里来解答。
那就给我发私信吧 大家有什么想了解的想提问的问题 欢迎发私信给我 我会整理后发上来的
作者: wushui365    时间: 2012-10-18 15:24
1、本来想来说几句的 可是没得说啦 人家都说 只说一点点细节吧 做SV30的时候 你总要从现场取样在拿回到实验室吧 中间已经发生自由沉淀了 所以拿回实验室 用玻璃棒搅拌下 在计时 注意不要太用力哦 否则嘿嘿 现场做也行 但是受环境影响 比如震动 土地不平 温度高 等等影响 2、COD 方法采用的是重铬酸钾加热法 百度下 一模一样 这是我做过的 [ 本帖最后由 wushui365 于 2012-10-18 15:38 编辑 ]
作者: 254084925    时间: 2012-10-18 18:54
第二道题没人回答呀! 2、COD:化学需氧量又称化学耗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d),简称COD。是利用化学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将水中可氧化物质(如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氧化分解,然后根据残留的氧化剂的量计算出氧的消耗量。它和生化需氧量(BOD)一样,是表示水质污染度的重要指标。COD的单位为ppm或毫克/升,其值越小,说明水质污染程度越轻。其测定方法有重铬酸钾标准法、快速消解分光光度法
作者: smile-after    时间: 2012-10-18 20:05
新手刚刚从事调试工作,现实工作中只用到SV30 镜检还不会用 因为认识的细菌 动物不多 -0-
作者: persist0    时间: 2012-10-18 20:13
原帖由 smile-after 于 2012-10-18 20:05 发表 新手刚刚从事调试工作,现实工作中只用到SV30 镜检还不会用 因为认识的细菌 动物不多 -0-
我记的我发过一次污水中常见的微生物这本书,你可以看看的
作者: persist0    时间: 2012-10-18 20:16
我提个问题吧。今天朋友给我介绍了 一个项目:农药废水,COD实验室数据位25万。水量70吨/天,要求出水COD500以下。农药废水大家应该也知道,B/C就不说了,还带杀菌的的优良功能。我给的建议是必须上四效了,请教高手有没有这方面的见解。
作者: xufeng910723    时间: 2012-10-18 23:17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大家现在都在什么单位工作啊?我是市政的研究生 感觉毕业了很迷茫啊
作者: 20121221    时间: 2012-10-19 09:08
蒸发脱盐,对于这种复杂的水,衔接很重要
作者: wushui365    时间: 2012-10-19 11:25
原帖由 254084925 于 2012-10-16 22:23 发表 1、在污水处理中,镜检和SV30%都是很重要的,请解释SV30%基本概念、镜检及SV30%检测注意点、镜检基本操作,并谈谈你对镜检和SV30对污水处理的意义!(10月17日) 2、污水处理中COD这一名词大家都知道吧,请阐述COD基 ...
我见过的DO用的是溶解氧测定仪 因为维护不周 导致测量数据极度不准 所以只能观看DO的数据的升降了 也能稍微反应系统 DO升高到1以上 就要注意了
作者: qjaggd    时间: 2012-10-19 14:28
问题1-3已有人回答,且答案较中肯,下面就问题4说点个人看法。 问题4 1、加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消毒和杀菌,个人认为反应池前加氯,其主要目的在于改良混凝沉淀和防止藻类生长,一般加氯频率较低,这是为了防止生成大量氯化副产物对生化系统造成影响。2、中间构筑物一般是在滤池前,主要是灭杀滤料中的细菌类,有利于滤料冲洗干净;氯频率也比较低。3、滤后,也就是所谓的出水加氯,这是对净水过程的最后灭菌,此处是加氯的重点,也是整个消毒系统的主体。余下的两个位置可以认为是小枝小叶,只是偶尔的开启一次。 以上只是个人见解。欢迎讨论。 问题7 污泥泥龄是指曝气池中微生物细胞的平均停留时间。对于有回流的活性污泥法,污泥泥龄就是曝气池全池污泥平均更新一次所需的时间(以天计)。泥龄长,处理效果好,污泥量也少;但太长,则将使污泥老化,影响沉淀。普通活性污泥的泥龄一般为3-4天之间,对于高负荷活性污泥法,污泥泥龄为0.2-0.4天。泥龄必须不短于所需利用的微生物的世代期,才能使该微生物在曝气池内繁殖壮大。一般常利用系统稳定平衡运行时的池中的总泥量(MLSS×曝气池体积)除每日排除的剩余污泥量(或每日进泥量)计算求得活性污泥的泥龄。 排泥这一块,个人常用SV30或是负荷来调整,平常就是根据水厂的历史的一些数据来调整,如果能拿到设计说明书的话可以按照设计要求和进水负荷来确定,污泥龄方面只是一个参考,不做为主要的排泥标准。 [ 本帖最后由 qjaggd 于 2012-10-24 10:20 编辑 ]
作者: 20121221    时间: 2012-10-19 15:43
原帖由 qjaggd 于 2012-10-19 14:28 发表 问题1-3已有人回答,且答案较中肯,下面就问题4说点个人看法。 问题4 1、加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消毒和杀菌,个人认为反应池前加氯,其主要目的在于改良混凝沉淀和防止藻类生长,一般加氯频率较低,这是为了防止生成 ...
个人非常同意您的见解 而且实际中我也采用加氯的形式去除滤料上的微生物,提高滤池的通过率 混凝沉淀方面通过加氯可以很好的解决夏天的绿藻问题
作者: yuxiaojian1984    时间: 2012-10-19 17:50
个人觉得,SV30可以让现场运行人员每班做,特殊时期,可以每班多做几次。而作为技术管理人员,就不能仅仅看30分钟后的沉降比了,最好看SV5,可以很直接的看到污泥的絮凝、沉降过程和效果。SV5一般为SV30的70—80%左右,足够了,管理人员也没有那么多时间等那么久。
作者: yuxiaojian1984    时间: 2012-10-19 17:55
说到COD测试方法一般有微波炉法(我们市监测站有时候就用这个方法),快速仪法(一般40分钟搞定,我们厂平时就用这个方法),重铬酸钾回流法(国标法,这个我们一般需要准确数据的时候用,比如测试环保局标样。毕竟时间长,药剂用的多)。
作者: cleverstrong    时间: 2012-10-19 17:56
原帖由 254084925 于 2012-10-16 22:23 发表 2、污水处理中COD这一名词大家都知道吧,请阐述COD基本概念及其代表意义!COD实验也是必须掌握的,有哪些测试方法呢?(10月18日)
关于COD实验的测试方法,我上传几个PDF。国标或者行业标准。 [attach]330726[/attach] [attach]330727[/attach] [attach]330728[/attach] [attach]330729[/attach] [ 本帖最后由 cleverstrong 于 2012-11-11 00:05 编辑 ]
作者: atuo123    时间: 2012-10-19 18:16
原帖由 yuxiaojian1984 于 2012-10-19 17:50 发表 个人觉得,SV30可以让现场运行人员每班做,特殊时期,可以每班多做几次。而作为技术管理人员,就不能仅仅看30分钟后的沉降比了,最好看SV5,可以很直接的看到污泥的絮凝、沉降过程和效果。SV5一般为SV30的70—80%左右 ...
赞同,前5分钟可以完成沉降的80%
作者: yuxiaojian1984    时间: 2012-10-19 19:12
说到DO,当然是各种污水处理过程中最最重要的指标了,其重要性就不用细说了,在这里就拿A2/O工艺举例来说吧,厌氧段的DO一般都在0.2以下(这个是无法控制的),缺氧段在0.1—0.3之间,如果低了可以加大点内回流(回流液中带有DO),好氧段最好控制在2.0以上,不要超过4就行。为什么要在2—4之间呢,这是脱氮和除磷的平衡值,低了不利于磷的吸收,高了不利于缺氧池的反硝化。可能很多人没有测过二沉池进出水的DO吧,其实这里面也很有学问的,具体怎么回事,可以去查资料。
作者: yuxiaojian1984    时间: 2012-10-19 19:25
在这里给大家补充点其他的东东,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厂都装有ORP(氧化还原点位),如果懂的人就知道,观察ORP的变化其实有时候比观察DO更加明了生化系统的状况。可能有些人只知道厌氧段和缺氧段要为负值,好氧段要为正值,而不知其所以然。好氧池ORP在100—200之间说明硝化反应进行的很顺利,有利于氨氮的去除;缺氧段在0—-150之间,说明反硝化进行的比较好,如果缺氧池ORP是正值,那可能说明你的内回流量大了(带过来太多的DO)或者进水缺少C源(营养不足),厌氧池ORP一般在-150—-300之间,说明厌氧的环境比较好。总之ORP和DO联合起来控制,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作者: hahawrio    时间: 2012-10-20 16:30
4、水厂三个加氯点的问题,前加氯杀藻,去除自由性氨氮、各种还原剂,中加氯是对前加氯的补充,消毒杀菌,出水口的后加氯还是消毒杀菌,保持管网的消毒杀菌效果。
作者: bushiyinweijimo    时间: 2012-10-20 20:20
饮用水和污水的后期加氯消毒很重要,中水回用更是如此。可见氯的重要性,需要控制投加氯的控制量,检测余氯。
作者: bittercoffee    时间: 2012-10-20 22:04
COD也说过几个了,稍微探讨一下 先国标吧,已经好几位谈到了,加热回流2h,然后测量。不过因为不方便,而且测试时间太长,所以我们基本不用。 然后是HACH的标准,120度消解2h,然后分光光度计直接测量。操作起来很方便,尤其是大批量测量的时候,比国标法就方便多了。我记得国标也承认这个测试数据了。 快速测定的话,消解15min就够了,当然加上降温测试等等,整个测试要半个多小时吧 还有个问题,国标排放标准里面的COD应该包括溶解和非溶解的吧?实验室小试的时候都先过滤测COD的,那从实验室结果到工程应用的时候一般有一个系数么?还是应该怎么衔接呀?
作者: persist0    时间: 2012-10-21 09:18
原帖由 yjhbss 于 2012-10-19 08:19 发表 农药废水四效是回收盐?还是干啥?我认为应根据污染物特征考虑。
不是,就是将负荷,脱盐。脓水最后都偷偷倒掉了。
作者: siryang63    时间: 2012-10-21 21:55
标题: 回复 37# 的帖子
观看沉降判断活性污泥形状属于技术范畴,个人觉得让操作人员做恐怕很难做到准确、及时、有效。应该让调度员或工艺员合理安排时间完成。镜检更需要一定的理论基础。
作者: fengzizt    时间: 2012-10-22 09:42
原帖由 cleverstrong 于 2012-10-19 17:56 发表 关于COD实验的测试方法,我上传几个PDF。国标或者行业标准。 330726 330727 330728 330729
提醒下:具体这几个附件 哪里有我不知道 但是我知道这些个附件论坛肯定有 所以为了避免占用过多服务器 每次上传附件请注意搜索下 一般版友要注意 版主更要注意
作者: 20121221    时间: 2012-10-22 10:00
10月20日的提问相对简单 没啥可说的,看看书 看看坛子就清楚了 记得有个家伙竟然说回流比是针对出水的
作者: liuliu-317    时间: 2012-10-22 10:09
原帖由 20121221 于 2012-10-22 10:00 发表 10月20日的提问相对简单 没啥可说的,看看书 看看坛子就清楚了 记得有个家伙竟然说回流比是针对出水的
球版 回答下21日的呗 给顶下
作者: 20121221    时间: 2012-10-22 10:12
CASS与CAST过于笼统了 此话题比较大,难回答
作者: 20121221    时间: 2012-10-22 10:14
原帖由 yuxiaojian1984 于 2012-10-19 19:25 发表 在这里给大家补充点其他的东东,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厂都装有ORP(氧化还原点位),如果懂的人就知道,观察ORP的变化其实有时候比观察DO更加明了生化系统的状况。可能有些人只知道厌氧段和缺氧段要为负值,好氧段要为正 ...
亲,如果厌氧段、缺氧段的ORP一直处于-400多呢?
作者: liuliu-317    时间: 2012-10-22 10:20
原帖由 20121221 于 2012-10-22 10:12 发表 CASS与CAST过于笼统了 此话题比较大,难回答
哈哈 那帮我细化下,私信给我
作者: hulijin3    时间: 2012-10-22 10:40
原帖由 bushiyinweijimo 于 2012-10-18 09:04 发表 现在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污水处理工程,企业已经在大量的投入了资金,区区一台显微镜,还叫贵啊? 污水处理调试中,镜检和SV30必不可少,一个都不能少啊!!!!
———————————————————————————————————— 求大爷说的是电子显微镜,看DNA分子式的~
作者: hulijin3    时间: 2012-10-22 10:41
原帖由 liuliu-317 于 2012-10-22 10:20 发表 哈哈 那帮我细化下,私信给我
———————————————————————————— 这种问题各人去翻书或者百度~ 其实所有的活性污泥法工艺,根本就是围绕虫子,然后细节差异就只能自己去摸索和调整 根本永远是微生物~伺候好虫子就OK~
作者: hulijin3    时间: 2012-10-22 10:49
原帖由 254084925 于 2012-10-18 18:54 发表 第二道题没人回答呀! 2、COD:化学需氧量又称化学耗氧量(chemicaloxygendemand),简称COD。是利用化学氧化剂(如高锰酸钾)将水中可氧化物质(如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氧化分解,然后根据残留的氧 ...
目前国家法定的是用重铬酸钾法 爷曾经在工地上试过快速消解法测定COD,误差相当大。MB,啥快速消解炉,分明就是一个换了面板的微波炉!
作者: cleverstrong    时间: 2012-10-22 11:47
原帖由 hulijin3 于 2012-10-22 10:49 发表 目前国家法定的是用重铬酸钾法 爷曾经在工地上试过快速消解法测定COD,误差相当大。MB,啥快速消解炉,分明就是一个换了面板的微波炉!
现在国家也出行业标准了 快速消解法也是行业标准哦~ 虽然不怎么靠谱~ 大概以后COD要做标明了,不但要标明是铬法还是锰法亦或者是快速消解法。
作者: josephoneone    时间: 2012-10-22 12:03
标题: 好困
DO这鸟不同深浅,不同维护程度,不同地点千查万别,还是显微镜看DNA分子式靠谱。 看老子这偷排污泥的,够浪漫吧。
作者: hejiahui    时间: 2012-10-22 14:26
标题: 求高手解答
大家好,我想请教一下,在沉淀池中涉及到的出水堰的具体参数为多少,在哪里可以找到呢,先谢谢大家了
作者: 20121221    时间: 2012-10-22 14:57
原帖由 hejiahui 于 2012-10-22 14:26 发表 大家好,我想请教一下,在沉淀池中涉及到的出水堰的具体参数为多少,在哪里可以找到呢,先谢谢大家了
看设计规范 最直接的先读给排水设计手册
作者: yuxiaojian1984    时间: 2012-10-23 19:04
标题: 回复 54# 的帖子
亲,那你就要注意下你的缺氧段是不是DO不足,内回流是否不够。一般内回流在150%-200%就够了(有些设计上说是100%-300%)。反硝化菌属于兼性好氧菌,也对反硝化过程不好,你出水的总氮和硝酸盐氮是否达标。 如果厌氧池的ORP在短期内处于-400多,问题不大,但可以减少外回流,或者降低点污泥浓度,对节能有好处。 [ 本帖最后由 yuxiaojian1984 于 2012-10-23 19:08 编辑 ]
作者: 20121221    时间: 2012-10-23 19:28
原帖由 yuxiaojian1984 于 2012-10-23 19:04 发表 亲,那你就要注意下你的缺氧段是不是DO不足,内回流是否不够。一般内回流在150%-200%就够了(有些设计上说是100%-300%)。反硝化菌属于兼性好氧菌,也对反硝化过程不好,你出水的总氮和硝酸盐氮是否达标。 如果厌氧 ...
长期处于-400多 任你怎么调整
作者: 254084925    时间: 2012-10-24 09:06
标题: 10月24日
新问题已出,请大家参与讨论回答吧! 每个月底我会把当月的问题及讨论答案做个合集,放于2楼!届时大家有需要的就可以下载学习了!
作者: pest1983    时间: 2012-10-24 09:22
SV30是30分钟沉降比(实验),最重要的开始的五分钟时间,
作者: persist0    时间: 2012-10-24 09:50
我提问了啊:含硫酸根的废水在厌氧处理过程中硫酸根和COD的比例控制范围是多少啊?求解!!!
作者: hulijin3    时间: 2012-10-24 10:04
咱家一般不靠污泥龄排泥,主要用的是SV30和池面和出水情况~
作者: surftang    时间: 2012-10-24 10:20
1、在污水处理中,镜检和SV30%都是很重要的,请解释SV30%基本概念、镜检 及SV30%检测注意点、镜检基本操作,并谈谈你对镜检和SV30对污水处理的意义!(10月17日) ------------------------------ 我的情况:SV30经常做,镜检很少,90%的工程调试没有显微镜。做SV30也不仅限制用量筒,什么玻璃杯、矿泉水瓶等等过用。 ===================== 污水处理中COD这一名词大家都知道吧,请阐述COD基本概念及其代表意 义!COD实验也是必须掌握的,有哪些测试方法呢?(10月18日) --------------------------------- 蒸馏滴定法最靠谱 ======================= 请解释在污水处理中溶解氧DO的概念以及其在实践操作中的意义,并说说 其在实际中的控制范围。(10月19日) ------------------ 我的情况:90%的工程上没安装DO在线检测仪,调试没有便携DO仪。 ===================== 请写出污泥龄的概念,并就污泥龄展开详细的表述,例污泥龄的意义、调整污泥龄的方法及排泥量的计算方法等。(10月24日) ---------------------------------------- 至今还没有搞懂污泥龄的概念和意义,调试过程多是凭感觉,主要是污泥量和出水情况,感觉污泥多了就排泥。有的工程,几个月都没排过泥。
作者: surftang    时间: 2012-10-24 10:24
两年多没调试过工程 今年一直在农村项目 感觉自己废了一年
作者: hsiruolf    时间: 2012-10-24 11:24
原帖由 surftang 于 2012-10-24 10:20 发表 1、在污水处理中,镜检和SV30%都是很重要的,请解释SV30%基本概念、镜检 及SV30%检测注意点、镜检基本操作,并谈谈你对镜检和SV30对污水处理的意义!(10月17日) ------------------------------ 我的情况:SV30 ...
事实上如果是工厂自己建立的小型污水站,真的是什么都没有,找个烧杯都难…… 版主说的真是实在话…… 只能靠经验调试了……
作者: fjdl8593    时间: 2012-10-24 16:34
标题: 给水厂三个加氯点的作用
进水前端加氯,作用是去除原水中有机物、藻类;中部处理构筑物中加氯,作用是消毒;出水加氯,作用是满足出厂水余氯指标。
作者: 20121221    时间: 2012-10-24 21:25
SRT控制脱氮除磷工艺相当给力好用 做深入了,可以达到充分的节能和稳定
作者: hulijin3    时间: 2012-10-25 10:34
标题: 回复 74# 的帖子
劳资也差不多两年多没在现场长期呆了,只偶尔去现场看看~绝大部分厂的进水都淡出个鸟来~~于是也荒废了 不过确实很多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做SV30什么的都是矿泉水瓶子,也就看个大概。
作者: liuliu-317    时间: 2012-10-25 14:41
原帖由 surftang 于 2012-10-24 10:24 发表 两年多没调试过工程 今年一直在农村项目 感觉自己废了一年
农村项目,钱是大大的有
作者: hulijin3    时间: 2012-10-26 14:23
咱家用过D型滤池,生物转盘滤池,砂滤池,活性炭的~ 还有充当滤池角色的人工湿地 最终发现这些玩意儿都是娇气的东西,特别D型滤池,出水稍微渣渣多点SS高点,滤料就给顶出来了~弟兄们,所以前端的生化系统要控制好啊
作者: 254084925    时间: 2012-10-26 21:03
过滤是悬浮颗粒与滤料的相互作用,悬浮物的分离其效率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1、滤料的影响:a、粒度;b、形状;c、孔隙率;d、厚度;e、表面性质; 2、悬浮物的影响:a、粒度;b、形状;c、密度;d、浓度;e、温度;f、表面性质。
作者: wushui365    时间: 2012-10-26 21:17
原帖由 254084925 于 2012-10-26 21:03 发表 过滤是悬浮颗粒与滤料的相互作用,悬浮物的分离其效率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1、滤料的影响:a、粒度;b、形状;c、孔隙率;d、厚度;e、表面性质; 2、悬浮物的影响:a、粒度;b、形状;c、密度;d、浓度;e、温 ...
影响因素居多 比如时间 过滤设备较小 过滤的时间 也就少了 分离效果会差的 参考
作者: surftang    时间: 2012-10-26 21:45
过滤效果影响因素很多 主要有: 1、预处理 看截污能力定义,就知道预处理的重要性 过滤截污能力,是单位滤层面积或体积能除去悬浮物的的重量 2、粒径和层高 悬浮物穿透滤层深度,取决于滤料粒径,粒径越大,穿透滤层深度越大,截污能力越大,过滤周期也越长 增加滤层高度,有利于过滤效果(截污),但不利于反冲洗。 3、滤料形状 滤料形状 4、滤速 滤速不宜过慢过快 过慢,单位过滤面积出水小, 过快,出水水质会下降,过滤周期会缩短 影响表面积,表面积越大,截污能力也越大,过滤效率也越高。 5、水流 过滤和反洗要求水流分布均匀, 否则就会影响过滤和反洗效果。 配水系统影响水流均匀性,一般采用低阻力配水系统。
作者: zjg0220    时间: 2012-10-30 12:59
标题: 回复 2# 的帖子
我们公司COD的测试采用的连华科技的COD测试仪,就是分光光度法,其中所要加的D试剂、E试剂都要用浓硫酸配置,使用的时候要细心。
作者: 20121221    时间: 2012-10-30 14:16
土壤修复? 这名词够新鲜的 杂用呢
作者: surftang    时间: 2012-10-30 14:18
土壤修复命题有点偏 论坛内人士很少有人做这块
作者: 254084925    时间: 2012-10-30 16:42
原帖由 20121221 于 2012-10-30 14:16 发表 土壤修复? 这名词够新鲜的 杂用呢
额,不新鲜了吧?坛子里有这方面的资料的呀!
作者: 254084925    时间: 2012-10-30 16:42
原帖由 surftang 于 2012-10-30 14:18 发表 土壤修复命题有点偏 论坛内人士很少有人做这块
确实做这一块的人不多!明天提个新问题!
作者: 20121221    时间: 2012-10-30 19:40
原帖由 254084925 于 2012-10-30 16:42 发表 确实做这一块的人不多!明天提个新问题!
还不如人工湿地呢 那个还有位西门大哥专门做那个
作者: hulijin3    时间: 2012-10-31 13:36
退耕还林,退牧还草~
作者: yangguocheng    时间: 2012-10-31 15:45
标题: 知本
回答的时间好像是已经过了,但是看到了我就说说来自本人的看法: 所有问题中SV30是最简单,也是最能让人理解的,也许不能精确的写出定义,但是绝对知道是怎么回事,现在就这个最简单的问题我说说本人的看法: 我们都做过SV30可是真正能知道怎么样你才能通过它了解你的运行状况吗?大家都知道如果SV30超过95活性污泥很有可能发生污泥彭装,很多过于多虑,不能很好的去观察。曾经有一个化工厂处理的是含氨氮较高的废水,出水一直从在问题,有人把SV30从25提升到90,在运行时间为1.5年内出水合格稳定,这样高的泥量靠的不是别的东西来维持,靠的就是观察SV30来实现的,当然我们所做的SV30和大家的不一样,我们先通过原曝气池内的泥水混合做出真是的SV30,然后在通过稀释做出不真实的SV30,这个不真实的SV30作用有以下几点:1、如此高的沉降比你不可能看出污泥的活性是好是坏,也就是说你不能判断你的污泥还有没有处理污水的能力,你需不需要排泥,或采取别的方法2、解决大家所顾虑的问题及是否污泥彭装3、粗略的估计需所运行的池子以什么样的方式运行才能防止污泥的流逝,或防止出水带泥,对于SBR及其的一些变形工艺你可以用他来判断你需要的静置时间4、他可以教会你怎么样才能养的活这么高的泥量以至于不会发生长时间运行污泥大量死亡或老化。 每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多存在着许多不简单的东西,任何东西我们要学会看他的本,水处理也一样不是你知道他的概念,你可以总揽全局,希望大家能活学活用,不要做一个身在庐山中却未知他的真正面目的人。 在这个我再次希望版主们开启关于生产运行中大家遇见的一些问题,及解决的办法。实践是大家在别的地方学不到的东西,开展实践大家会进步的更快。一个有意义的帖子,我希望游客们不要发那些客套和没有用的回帖。谢谢希望有人能开启。
作者: zsfvswxb    时间: 2012-10-31 16:48
标题: 回复 61# 的帖子
初沉池的堰负荷小于等于2.9L/(s.M);二沉池的堰负荷小于等于1.7L/(s.M)。 堰负荷即单位长度单位时间内的堰出水流量。
作者: dcp198881    时间: 2012-11-1 12:54
昨天看新闻——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工作。土壤修复命题很合宜呀。
作者: hulijin3    时间: 2012-11-1 13:26
1)、运行中的活性污泥出现大量的白色气泡该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大部分出现在SBR/CAST/CASS/BAF等这些工艺中你可以用其中的一个举例说明)?有一点要清楚运行中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不是简简单单用高压水、消泡剂就能解决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是培养初期,没得啥子大检查,真心不必管,污泥长起来自然就没有了 如果是运行中,其实很少会在曝气池出现大量的白色气泡,主要是出现在预处理段的跌水处(这种一般是洗涤剂泡沫),曝气池如果出现了,有检查就用水提前冲干净,当然,肯定是一曝气就回到解放前~但是这个最有效的办法确实只能用水冲~
作者: hulijin3    时间: 2012-11-1 13:30
(2)、活性污泥池面出现浮渣的该怎么处理(这类浮渣有和特性象粥一样,黏黏的浮在池子的表面)?这个问题很难解决,本人技术过浅,现真在实践中调试,可惜的时没有任何方法,希望可以借助平台提供一些想法和意见。 ———————————————————————————————————————————————————— 所谓渣,一般指从原水带进来的例如塑料袋,瓜子壳,糖纸,TT等等之物,此类物质会粘在污泥上一起浮起来,最有效的办法:捞~ 当年,劳资买了N个炸麻花的漏勺,让运行人员捞~
作者: hulijin3    时间: 2012-11-1 13:50
3)、现人们对一些需要挂膜的工艺(如生物接触氧化、平流曝气)在前期调试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去挂膜,怎么样才算挂膜成功?对其整个调试过程处于盲目的。 ———————————————————————————————————— 这事儿不难,照着培养流程认真走就是了,关键细心胆大坚持~~具体操作只能现场带队的时候才知道
作者: yangguocheng    时间: 2012-11-1 14:43
标题: 回复 95# 的帖子
如果在正常运行你真的,有机会能遇见这类问题,我想你保证,救你这方法别说是水 ,就是高压水碰头24小时喷洒你也解决不料问题,大家都知道产生泡沫的问题很多,对于洗涤剂引起的泡沫,不用处理也会慢慢消失的,但是对于运行中由于反硝化、曝气量、污泥泥领、MLVSS/MLSS、进水初始浓度等引起的呢?不要把问题看得那么简单,在CAST工艺中这类问题出现的很平凡,我对5家这样的工艺做过评估,不是那么简单的,这类问题大家记住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必须从你的活性污泥招收,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借助污泥本身的特性(活性污泥中存在着细菌、原生动物,细菌本身其表面具有粘附性、原生动物可以补杀游离的细菌)将其彻底结局。
作者: yangguocheng    时间: 2012-11-1 15:00
标题: 回复 96# 的帖子
请问如果是这些东西那么前面的沉清池等一系列预处理是干什么用的,还有请问据我所知现所有的进水方式是通过泵和管道提升至主反应器内的,这些东西怎么过去的?要是真是这样那次厂的运行管理是否有点说不过去?你这样的回答让我突然想起了以前调试UASB的时候二沉池上浮渣的打捞的情景,当时工艺刚开始调试,污水内甲醛含量很高,通过糖化后进入UASB后进入生物接触氧化,开始犹豫没有经验,一步步来导致了糖化池内产生大量的石灰固体,出水二沉池也是浮游像铁渣、煤渣这样的物质,也是人工天天打捞,投入正常后这些问题解决了,回想起来干了多少误用的工作,一切问题都有它的根源,而在现代的化工企业管理中,管理制度都是很严格的,你所说的那种现象几乎不会在企业中出现。强调下这里的浮渣是一些较小的悬浮物和泥组合而成,漂浮在水面上。
作者: yangguocheng    时间: 2012-11-1 15:13
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对事不对人,希望各版主不要为此生气,如有说话不到之处在此先说声对不起,也希望看到此贴的人,把你遇到的这累问题说说,说他得发生过程,说说解决办法,或给一些意见或参资料。为了回报大家,在活性污泥领域尤其是有SBR池变形过去的工艺,如果你存在运行不稳定,或对COD、氨氮、p出去存在难题的可以直接联系我,我会尽量帮助你。本人专项研究SBR池及其变形工艺,也兼3个化工厂污水处理技术负责人,我想这些条件因该能帮助到你,希望大家共同进步。
作者: wushui365    时间: 2012-11-1 23:23
原帖由 yangguocheng 于 2012-11-1 15:13 发表 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对事不对人,希望各版主不要为此生气,如有说话不到之处在此先说声对不起,也希望看到此贴的人,把你遇到的这累问题说说,说他得发生过程,说说解决办法,或给一些意见或参资料。为了回报大家, ...
自己的理解 说出来 没有人会怪你的 版主不是万能的 没有版主是万万不能的-----------
作者: persist0    时间: 2012-11-2 10:18
原帖由 hulijin3 于 2012-11-1 13:26 发表 1)、运行中的活性污泥出现大量的白色气泡该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大部分出现在SBR/CAST/CASS/BAF等这些工艺中你可以用其中的一个举例说明)?有一点要清楚运行中一旦出现这种情况不是简简单单用高压水、消泡剂就能解决 ...
你做的应该是工业废水,而且负荷应该不低。我这也出现过你说的情况。不过是阶段性的,不是一直有。也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办法。消泡剂用了1小时后就到了明国初期了。我这是SBR。我也不知道这是不是SBR的工艺缺陷!
作者: yangguocheng    时间: 2012-11-2 12:29
标题: 一个小小的案例
现有一个化工厂污水处置装置,要评全省污水处理标杆企业,但是却存在一个问题,我有幸被邀请参加解决此问题人员之一,下面给大家介绍下次污水处理装置的水质情况;次装置主反应装置为SBR池,进水来源于两个制甲醇装置的污水一个25万T/年,一个60万吨/年,其中一气化装置来水为主要来水,生活污水、和合成排污水流量不大,进水COD500-1500mg/L不等,氨氮200-260mg/L,ss100-400mg/L,投产运行时间已有3年,后一年的时间内出水指标合格率为99.8%(此数据有当地环保局、本厂化验人员所出,每月有国家环保局、环保厅、监督局等单位抽查)出水指标:COD一年平均值为61mg/L,氨氮平均值为2.5mg/L,SS平均只为67mg/L,氰化物平均值0.026mg/L,硫化物0.03mg/L。设计处理量260m3/h,COD≤1200mg/L氨氮300mg/LSS145mg/h,现运行周期为8小时,除去静止1小时,排水1小时外,其余6小时更具来水情况自动调整进水、曝气、搅拌。但是现出现了浮泥情况,此种情况已经长达8个月之久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方式,评选就此拖后,现我和大家来共同分享这个案例,共同解决,一下时今天本人拍的照片:[attach]331534[/attach]
作者: yangguocheng    时间: 2012-11-2 12:34
标题: 图片
装置各运行环节图片
作者: hulijin3    时间: 2012-11-2 12:54
标题: 回复 100# 的帖子
注意,提问者强调了一个白色~~白色的泡沫通常都是洗涤剂泡沫,这种要么冲水要么不管它 其他各种泡沫有各种颜色~~ 一般因为进水含有工业废水或者纤维太多,这种泡沫不扎断源头是没法根除的,通常会在曝气池浮起一大堆。爷会告诉你,当年环保部来检查前,爷动用了消防车,高压水一直冲么~~ 当然,一曝气就回到解放前了~ 如果是偏浅的活性污泥颜色的细密的泡沫,连成片切且二沉池有连成片的薄层浮泥,并伴有活性污泥整体颜色骗浅细碎,这是曝气过量~ 其他各种颜色泡沫,请参加爷的JP贴,每次说泡沫最都要说干~
作者: yangguocheng    时间: 2012-11-4 09:37
标题: 我只是随变说说
OK毫无意义,你把自己当爷也好,当老子也好,也许你的见识正的很多,本人不如你,我来着只是想把自己这10年来处理水的经验和大家分享,没有别的任何意思,如果大家觉得真的是那么简单,当我这几天以来什么也没有说,从宁夏出发到北京、沈阳、苏州、福建大大小小的水处理调试、疑难问题我见过处理过不下100起,也许是我见的太少,学的太少,看问题看不到实际,不会解决问题吧,对了弱弱的告诉你一声,一个企业的消防车是不允许干和消防没有关系的事的,如果真的用了那么只有两个原因,一企业根本不算什么企业二用杀牛的刀杀一只蚂蚁,还有如果你真的不懂我可以告诉你一个用水冲洗的不用消防车的办法,在化工厂一般的生产水配上普通的消防水枪喷头喷射距离10m以上,如果用消防水喷射距离你自己可以想象的到,除非你告诉大家你那没有生产水,或没有消防水,哦对了据我所知只要是化工厂他的消防水地下管网成密闭环形布置,并在所有主干道及横、纵平均穿插道路上分布,而所有建筑物分布在其周围,对于其内部偏离较远的或一些高行建筑物(如合成塔类、锅楼等)会配置消防炮,所以小弟我建议你别那么浪费。 好了再次我向所有的版主及关心此贴的游客说声对不起,如果一切问题简单的一句话就解决了那真的是太好了,所有问题大家自己去慢慢摸索,一切都会好起来的,有一点大家记住不要拘与小节大胆的去做。 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事情,我不会再在此帖发表任何评论,所以也请'狐爷'放心,同时也坑球'狐爷'能让大家真正的学到东西,而不是简简单单的说说,要是这样其实想学习的都不用看书,简简单单的百度一下就知道了毫无意义,还有不是每个人都有本事能有消防车的,再见!
作者: watertreator    时间: 2012-11-6 14:12
原帖由 josephoneone 于 2012-10-22 12:03 发表 DO这鸟不同深浅,不同维护程度,不同地点千查万别,还是显微镜看DNA分子式靠谱。 看老子这偷排污泥的,够浪漫吧。
你这泥含什么,能经过发酵后弄出来当肥料么,要不都快给你填平了,再来就淹啦。造孽啊
作者: hulijin3    时间: 2012-11-7 11:45
在线监测,目前感觉没起到真正的监督作用。 但是从长远看,上了这玩意儿,还是比不上好
作者: scl521    时间: 2012-11-8 11:12
标题: 回复 29# 的帖子
可以用ORP的数值确定SBS的添加量,防止 反渗透的氧化破坏
作者: liuliu-317    时间: 2012-11-10 22:36
删除了一些帖子 请大家见谅 都是为了这个帖子的发展
作者: cleverstrong    时间: 2012-11-11 00:07
原帖由 fengzizt 于 2012-10-22 09:42 发表 提醒下:具体这几个附件 哪里有我不知道 但是我知道这些个附件论坛肯定有 所以为了避免占用过多服务器 每次上传附件请注意搜索下 一般版友要注意 版主更要注意
受教 以后上传附件必须一定先搜索。 不过这四个其中有一个我还是没搜索到的。我这个勉强算是个合集吧。是否需要将论坛已有的三个附件删除? [ 本帖最后由 cleverstrong 于 2012-11-11 00:20 编辑 ]
作者: 20121221    时间: 2012-11-12 10:53
在线监测目前比较不错的是进口的 国产的环科、绿叶还不错
作者: cwjzhenhao    时间: 2012-11-15 15:57
标题: 急,急,求助,钢结构水池支撑选择
现在我们要做一个钢结构的水池,池子尺寸是3*3*2.5米,用碳钢板焊接,壁厚8mm。支脚要求高度是0.5米,用方管作支脚,不知道选择多大的方管?然后池子周围和底部做加筋,怎么做?
作者: liuliu-317    时间: 2012-11-18 20:10
原帖由 yjhbss 于 2012-11-18 09:21 发表 池子尺寸是3*3*2.5米,用碳钢板焊接,壁厚8mm,池子周围和底部不用做加筋
你受力分析或者进行计算了嘛 直接用碳钢板焊。。。。。。
作者: 5221596ts    时间: 2012-11-29 19:58
标题: 小菜鸟请教各位大神下
我厂采用AAO工艺,进水5W,可生化性很好cod和BOD都属正常,就TP稍微偏高 7-10左右。出水1级A标。各项指标都达标,但是出水TP总是不达标,出水SS也只在3左右,氨氮0.2左右 ,COD 20左右,各位大神求解啊,到底是怎么回事TP下不去。到底是水 的问题还是泥的问题,还是其他问题
作者: liuliu-317    时间: 2012-11-29 21:44
原帖由 5221596ts 于 2012-11-29 19:58 发表 我厂采用AAO工艺,进水5W,可生化性很好cod和BOD都属正常,就TP稍微偏高 7-10左右。出水1级A标。各项指标都达标,但是出水TP总是不达标,出水SS也只在3左右,氨氮0.2左右 ,COD 20左右,各位大神求解啊,到底是怎么回 ...
把你的问题放到二楼了 这个帖子最近已经沉了
作者: caicai09    时间: 2012-12-4 10:06
标题: 回复 98# 的帖子
我厂采用AAO工艺,进水5W,可生化性很好cod和BOD都属正常,就TP稍微偏高 7-10左右。出水1级A标。各项指标都达标,但是出水TP总是不达标,出水SS也只在3左右,氨氮0.2左右 ,COD 20左右,各位大神求解啊,到底是怎么回事TP下不去。到底是水 的问题还是泥的问题,还是其他问题(11月29日 楼主说COD和BOD都属正常,具体碳氮比和碳磷比是多少?设计进水指标是多少?工艺配水配泥具体情况如何? 反硝化和碳源等都会对除磷效果造成影响
作者: waterface    时间: 2012-12-4 16:21
看来从事废水处理这几年是白白浪费时间了
作者: smile-after    时间: 2012-12-9 21:48
标题: 回复 16# 的帖子
没找到喔~~~~~~~~~~~~
作者: hjgcchun    时间: 2012-12-12 23:12
标题: 回复 98# 的帖子
单看这些数据也很难分析原因吧,能不能再提供其他的运行参数 生物除磷最终是通过排放剩余污泥实现的,而在厌氧情况下又会导致细菌释磷,所以二沉池污泥停留时间会影响出水磷的浓度 之前看书中有提到过长的曝气时间也有可能导致磷的释放,至于是什么原因我也不太懂 还是多提供其他的数据,让高手们分析一下
作者: fengzizt    时间: 2012-12-13 15:39
原帖由 caicai09 于 2012-12-4 10:06 发表 我厂采用AAO工艺,进水5W,可生化性很好cod和BOD都属正常,就TP稍微偏高 7-10左右。出水1级A标。各项指标都达标,但是出水TP总是不达标,出水SS也只在3左右,氨氮0.2左右 ,COD 20左右,各位大神求解啊,到底是怎么回 ...
这病 还得吃药 给它吃过了么




欢迎光临 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http://bbs.chinacitywater.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