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标题:
[国际观察] 生态文明成就英国青山绿水环境
[打印本页]
作者:
bluesnail
时间:
2008-3-5 20:27
标题:
[国际观察] 生态文明成就英国青山绿水环境
伦敦3月3日电 (记者 吴定保)英国长期重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生态环境得到很好保护。以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的生态文明成就了英国青山绿水的优美自然环境。
在英国,到处是蓝天、碧水、绿草。在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和道路干线两旁,满目皆是草坪、多年生花卉或低矮灌木丛,形成一条条沿高速公路或道路延伸的“绿色走廊”;在城市,以植物景观为主的自然公园星罗棋布;在农村,除了森林就是牧场,几乎看不到裸露的土地。
这样优美的环境得益于英国多年来制定的多项法律,这些法律涉及实施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等,对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了重要作用。早在1949年,英国就颁布了《国家农村场地和道路法》,重在保护农村自然景观;1963年英国颁布《水资源法》,依法成立了河流管理局,实施地表水和地下水取用的许可证制度;1981年英国实施《野生动植物和农村法》,强调农业环保;1990年英国制定《环境保护法》,两年后又制定《废弃物管理法》,以加强对城市和家庭废弃物管理;1993年英国颁布《国家公园保护法》,加强对自然景观、生态环境的保护;2007年英国颁布《气候变化法案》,对温室气体进行强制减排。
英国政府近来推行的许多政策更是体现出生态文明理念。去年9月,英国首相布朗宣布将在全国建设10个生态镇。根据政府要求,生态镇的住宅必须是低碳和无碳排放,而生态镇应将住宅与环境、资源和人类活动更加紧密地融为一体。
为提高房屋能源利用率和减少排放,政府去年11月宣布将对所有房屋节能程度进行“绿色评级”。政府要求从2016年开始,所有新建住宅都必须是“零排放”,此类环保住宅将享受免缴印花税的政策优惠。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生态文明理念也得到体现。伦敦市内住宅区的大街上,摆放了废弃物分类回收箱,居民们自觉将可回收废弃物如报纸、玻璃瓶等分别放入分类回收箱中,等待回收。英国政府还允许部分地方政府对家庭垃圾实行“按量收费”,以鼓励人们少丢垃圾。此外,去年11月,伦敦的33个区政府通过一项法案,要求禁止商店提供免费塑料购物袋,以鼓励商家和顾客使用环保购物袋。
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新挑战,英国将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放在大城市。去年11月,政府推出低碳城市计划,核心内容是削减大城市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实现可持续的城市低碳经济发展。英格兰的伯明翰、利物浦、曼彻斯特等8个核心城市与中央政府的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签订协议,承诺制订详细的减排行动方案。行动方案的重点是:开发可再生能源,提高当地可再生能源供应;改善公共交通;采取节能措施,包括利用新型材料提高建筑物能源利用效率,提倡骑自行车上班等;改善废弃物管理和水资源管理。
为实施低碳城市计划,核心城市和中央政府在协议中明确了各自在确保经济繁荣和可持续发展方面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英国政府认为,大城市在英国工业革命时代曾是最活跃的中心,现在他们也能成为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动力。
来源:新华网
[[i] 本帖最后由 bluesnail 于 2008-3-11 14:05 编辑 [/i]]
作者:
angel_love98
时间:
2008-3-6 19:08
国外的许多先进理念不能不说是让人叹服的,模仿先驱呀
作者:
bluesnail
时间:
2008-3-11 14:07
可惜我们现在连照搬照套都不行啊,观念上的差距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改过来的。
作者:
angel_love98
时间:
2008-3-11 18:27
经济技术固然重要,但主观思维更具影响力
作者:
bluesnail
时间:
2008-9-8 14:53
标题:
英国普降大雨 一些地区发生水灾
伦敦9月5日电 英国5日普降大雨,导致不少地区交通受阻,房屋被淹,有关当局已发出水灾警报。
据当地媒体报道,英格兰西部伍斯特郡一小镇因河水溢堤,镇中心被淹,目前居民已撤出该地区,转移至临时设立的庇护所。
气象部门估计5日的降雨量已超过两周降雨总量,并针对威尔士和英格兰地区发布恶劣天气警告。环境部门已发布了34项洪水警告,认为降雨会持续至6日,数小时内泄入河流水系之后会带来更大水灾威胁。
英国有关部门已建议公众减少不必要的旅行,并远离各种水域。气象专家认为,经过异常潮湿的8月之后,一旦突降大雨,英国各地水灾风险将陡增。
来源:新华网
[[i] 本帖最后由 bluesnail 于 2008-10-22 11:26 编辑 [/i]]
作者:
bluesnail
时间:
2008-10-22 11:26
标题:
英国:气候变化会在干旱的泰晤士河流域引发更多的洪水
最近针对气候变化影响的报告称,到2080年,日趋干旱的泰晤士河流域发生洪水的可能性将五倍于现在。
英国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的泰晤士河流域脆弱性评估报告指出,野生动物和鱼类将来的生存环境会很差,英国人传统的草坪和花坛,伦敦老式的排水系统也将面临严峻的考验。
这个国际性重要流域目前居住着1400万人口,到2026年,还会增加2百万人,他们将面临水源短缺的局面。
“气候变化带来的后果是炎热干旱的夏季和温暖潮湿的冬季。这种现象十分反常,意味着我们将同时面对水过多和水太少的麻烦,发生洪水和干旱的风险巨大,” 英国世界自然基金会淡水资源政策顾问Tom Le Quesne博士说。
复合威胁
河流的最大流量预计会增加20%,这会大幅度提高地表发生洪水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夏季的密集降水还会冲刷地面沉积物给河流造成污染。
连年持续的周期性降雨量的减少也将给已日趋缺乏补给的地下水造成威胁。
其他的影响还有诸如水和保险费用的显著增加。
“分别来看,每种影响都是有害的,综合到一起看,这足以毁掉泰晤士河流域。必须制定能够同时协调干旱、洪水、污染和气候变化的政策,而不是分别去解决这些问题,” Le Quesne说。
“逐渐恶化的污染给本已紧张的水源供应新增了压力。我们应该采取措施降低人均的水资源浪费量、渗漏量以及污染程度,” Le Quesne解释说。
英国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泰晤士项目是通过全球汇丰银行气候合作组织由汇丰银行资助的,共同得到资助的还有面临相似状况的长江,加纳河和潘塔纳尔沼泽地。
社区汇丰银行主任Peter Bul,负责支持泰晤士项目,他说,“在合作中,提高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觉醒和理解,是非常关键的。”
来源:水信息网
作者:
woodyhooray
时间:
2014-8-24 21:07
感谢您的分享!受益匪浅!多谢!
欢迎光临 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http://bbs.chinacitywater.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