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标题:
BOT时代的设备配置策略
[打印本页]
作者:
jxlizhilin
时间:
2008-3-27 01:03
标题:
BOT时代的设备配置策略
水网特约评论员
蒲文鹏
我家洗手间的灯泡坏了,这是一个
5
瓦的节能灯,其亮度相当于一个
25
瓦的白炽灯。来到商店问过价之后,我在心里算了一笔账:
洗手间每天开灯的时间为两个小时,在这样的工作强度下,节能灯和白炽灯的寿命都是半年,电价是一元。
25
瓦白炽灯的价格是
2.5
元,
5
瓦节能灯的价格是
12
元。则:
如果买节能灯,半年的投资加运行费用为:
12+2*180*5*1/1000=13.8
元;
如果买白炽灯,半年的投资加运行费用为:
2.5+2*180*25*1/1000=11.5
元。
可见,节能灯未必就省钱,半年内节省的运行费用并未能补上高的初期投资。
生活中投资与运营费用的问题容易算清,若放诸于工业运营项目中,由于涉及到的产品种类多、周期长,会十分复杂。
国内已建成的城市和工业污水处理厂(站)中,在设备的配置上走两个极端的占相当多的比例:要么是豪华配置,全进口高标准地建设,这与当年利用外国贷款、赠款回购进口设备有关;要么是简易化的配置,满足工艺流程的基本需要即可,不在乎运营中的费用和操作方便与否,这主要发生在大量的工业点源项目上
——
为了应付环保检查而建设,运营问题不考虑。
近两年来,各类污水处理厂以
BOT
建设成为一个主要的形式,建设中的投资和建成后运营问题关系到投资者投资回报的实现。污水厂设备的配置乃至工艺的选择,将成为一个技术经济运筹分析的重要课题。
简单地讲,在污水处理费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花费最省就意味着赚得最多。由此得到一个通用的原则就是:在建设期和特许经营期内所有投入最小化。围绕这一原则,就可以组合出丰富的技术经济策略。在这里,我们假设在工艺已经确定的情况下,讨论设备的配置:
一、设备的初次投入与重置更新:污水厂设备很少有能用满二十年以上的,在经营期间大都要遇到一两次或更多次的重置更新,这是不可回避的一个投入。
在初期先用设备时,要预计更新发生的时间和次数。选用好的设备,初期的投入高,但是可能在整个运营期间不发生重置或是重置次数少。这样就节约了二次投入的费用。选用一般的设备,初期投入可能很省,但是可能要发生一两次的更新,有多次的投入。是否在经济上最合算,就要把各种设备配置在整个运营期内的投入折算成现值进行比较。
二、设备的配置与节能降耗。电的消耗是污水处理厂运营费用的最大比例的部分。选用省电的设备是一个勿庸置疑的原则。但是别忘了在定案之前像前面讲的节能灯例子一样,算一算节省的费用是否真的赚回了为此而增加的投入。对于大功耗常时间开启的设备应该不会存在什么异议,而对于小功耗,不常开启的设备就不能简单一概而论了。要经过分析才能得到确认。当然前提是要满足所有的功能要求。
三、设备的配置与维护:维护中所花费的人工费用一般来讲,不会明显的增加投入。重要的投入主要发生在易损易耗件上。对这方面的投入,国内设备和国外设备有很大的差距。订货时,要对设备未来的备品备件服务做细致的规定,对于同类产品在国内的使用经验做充分的调查。在一切有了较为准确的掌握时,再做经济上的比较分析,进而确定采购的方案。
设备维护得好,不但可以确保它的使用功能,还能延长使用寿命,但并不是越长越好。随着使用时间的加长,设备不断磨损,伴随着上升的是维护费用。维护费用高到什么程度就不宜再继续维护,似乎还很难定一个尺度。对于那些在整个运营周期内一定要进行更新的设备,就要考虑维护费用和残值的双重因素。举例来说,如果某设备在二十年的运营期内,必定要进行一次更换的话,那么将第一批设备维护至十五年的意义就不是很大。因为第二批设备实际上只用了五年,还有很大的潜力未开发。而第一批设备第十年至第十五年的维护费用是在节节攀升。这其中隐含的一个次要原则是维护费用和残值之和最小(残值越小表示设备使用得越充分)。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国外企业都有设备定期更新的制度,他们一方面是出于性能及安全的要求,同时也是一种技术经济上的科学安排。
四、设备配置与市场、金融行情:任何一件商品都会根据市场的变化有涨有跌,污水厂的设备也不例外。作为采购自用,无非是在低谷价买入。根据这一原则,在初期购入时,不要追着行情采购,有意地将关键设备的采购期放在淡季可以获得好的价格;在运营期内,设备最低价出现的时刻也许并不是需要更新设备的年份,此时,储备就成为必须的手段。还有如汇率的变化,在人民币升值明显时,多进口一些备件也是有好处的。这其中的内容很多,只要在运作过程中精打细算,并不难获得其中诀窍。
在
BOT
项目为主流建设方式的年代里,作为该行业供货的设备商,也应该调整相应的营销策略。基于建设期和运营期总投入最少这一基本原则,不论是国内的还是国际的企业都可以策划出新的、富有差异性的卖点。如果产品的定位准确,国外的产品不用担心自己的价格高启;国内的企业也可以用服务和价格的优势来回避制造工艺水平和成品性能方面的落后。竞争依然会存在,竞争致胜的手段依然是扬长避短。
(中国水网)
[
本帖最后由 daben 于 2008-3-30 09:42 编辑
]
作者:
rockyulei
时间:
2008-3-27 11:34
最近在考虑bot的项目,不知道有没有用,先下来看看。
作者:
ky88
时间:
2008-4-23 12:22
受益 良多 谢谢呀
作者:
mike786888
时间:
2008-5-29 14:46
一起努力吧,都BOT了
作者:
liupengcheng204
时间:
2008-6-7 19:12
呵呵 时代不同了,心想也不一样了
作者:
78152688
时间:
2008-6-10 14:52
谢谢版主 指点,今后多发点好文章
作者:
wqj425
时间:
2009-2-7 15:46
分析的很有道理 也符合现在bot投资的过程
作者:
hpb175
时间:
2009-2-11 17:02
谢谢楼主的分析
作者:
mjdodo
时间:
2009-2-14 15:16
楼主分析的很有道理。
作者:
woshilili0109
时间:
2009-2-27 12:54
标题:
算一笔明白账
做工程的人,一定要算明白帐啊~~~~
作者:
goodhs
时间:
2009-8-7 15:48
学习· 数学学的挺好~~
作者:
cscljsb
时间:
2009-8-7 16:14
谢谢版主 指点
作者:
ljsrexx
时间:
2009-8-7 17:21
很不错,学习了,谢谢!
作者:
chungsun
时间:
2009-10-4 16:46
楼主能推荐一些常见的设备吗?现在市场上做环保设备的鱼龙混杂,一些小工厂用低价格来冲击市场,在选择上真的很难判断。
作者:
heiheicool
时间:
2009-10-12 11:52
受益 谢谢楼主 顶一个
作者:
165520hj642
时间:
2009-10-26 19:12
不错的内容,顶一个!!!
作者:
shawn2pac
时间:
2009-11-14 09:15
非常的感谢楼主分享这么好的资料
作者:
kangzai228
时间:
2009-12-20 21:24
看完楼主的帖子,我的理解是这样的,在二十年的经营期内考虑设备的维护费用和更新时间,做到满足经营期内价值利用最大化的要求,那么至于经营期过后移交政府就不关经营方的事情了,设备只要无大碍就可以。是这样理解吗?如果在第十五年买了新的潜污泵,使用寿命是十年以上的话,那就是相当与给政府节省了一笔维护的开支以及设备更新的开支呢。经营方是不是一定会这样考虑呢?
作者:
weiguo
时间:
2010-12-27 15:44
这么详细啊。支持下。。。
作者:
oatluo
时间:
2011-5-4 00:07
好,谢谢楼主无私奉献
作者:
sfqi0301
时间:
2011-5-6 10:07
支持 有想法 明白账
作者:
51772713
时间:
2014-4-28 16:22
说的非常好,赞一个!
作者:
chenhq
时间:
2014-5-10 08:25
表面问题要用数据来解决
作者:
jh2003
时间:
2014-9-23 08:23
全凭想象,现实中设备出现问题几率相当大的,有的用不多长就报废,想必常年在现场的设备管理人员都知道,唯利是图的公司,设备不坚持到完蛋才更换,那是及其少见的
作者:
更著风和雨
时间:
2016-9-24 14:36
谢谢了,赞了,好资料。。。
作者:
白雪
时间:
2017-10-15 23:52
看看了啊,谢谢楼主的奉献精神.
欢迎光临 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http://bbs.chinacitywater.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