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标题: 以超滤为主体工艺处理屋顶雨水为直饮水的可能性 [打印本页]

作者: jiachen    时间: 2008-7-30 12:27
标题: 以超滤为主体工艺处理屋顶雨水为直饮水的可能性
我公司预备建造五幢绿色别墅,不连接自来水管道, 每幢房屋饮用水需自行解决,请问收集雨水混凝过滤再超滤杀菌生产直饮水的可行性大不大? 国内仅有几篇采用类似技术处理地表水(江河水)的文献.
作者: hong6601    时间: 2008-7-30 16:55
处理工艺问题不大,最重要是雨水的集中收集。
作者: jiachen    时间: 2008-7-30 17:01
每栋别墅150平米,屋顶收集水,理论上每年可收集300方.就是雨水收集系统如何建也还没谱呢
作者: 0806101010    时间: 2008-7-30 19:35
原帖由 jiachen 于 2008-7-30 17:01 发表 每栋别墅150平米,屋顶收集水,理论上每年可收集300方.就是雨水收集系统如何建也还没谱呢
300方的蓄水量根本满足不了需要,肯定得专门建蓄水池!
作者: tianzhihenhu    时间: 2008-8-1 13:44
标题: 回复 2# 的帖子
同意版主的观点,我也认为雨水收集是一个难题
作者: awayoos    时间: 2008-8-1 15:20
得活性炭+超滤吧,不然味道怎么去除?收集系统应该不是什么麻烦事情吧,导流渠引入。还得考虑酸雨啊什么的吧。麻烦事情啊,不知道谁愿意去住这种别墅。
作者: angelfyz    时间: 2008-8-1 15:43
这样做可行性大吗?对这方面不清楚!
作者: vizier    时间: 2008-8-2 08:36
个人觉得挺悬的,一个是水量的问题,雨水太不均衡了,如果不连接自来水管网,旱季用水问题怎么解决。二个就是大家说的雨水收集问题了。三个是现在的雨水也受到了较大的污染,尤其是初期雨水,可能简单的超滤过滤还不能保证达标。
作者: jiachen    时间: 2008-8-5 09:29
原帖由 0806101010 于 2008-7-30 19:35 发表 300方的蓄水量根本满足不了需要,肯定得专门建蓄水池!
是的,我正头疼雨水池该设计多大,但为什么300方的蓄水量满足不了需要?? 一家5口,怎么可能一年使用300方水,我现在一家3口,每个月不过7方水。 当然要考虑雨水损失及 蒸发。 也要考虑小雨量时收集的脏雨水,但是脏雨水可通过一个小水池收集,然后沙滤后合并进入蓄水池呀?
作者: jiachen    时间: 2008-8-5 09:33
这两天我分别收集了两次雨水,一次地面,一次楼顶,COD分别是40与18(取上清液测的), 自然沉淀后相当清澈!!PH值都是6。 我设想的是 混凝 + 叠片过滤 + 超滤+紫外消毒,消毒后出水可供生活所需, 饮用水则购买小型直饮水机,如果超滤出水全部经过反渗透,成本太高了。
作者: vizier    时间: 2008-8-6 12:52
楼主有没有查当地的降水资料,降水频率和强度等情况,这些数据是你考虑蓄水池大小的依据。另外就是收集后的雨水能保持多长时间不发生变质?这个也是要考虑的。
作者: jiachen    时间: 2008-8-19 11:38
这些都考虑了,预备雨水收集池200立方,不足的水通过另外一个景观水池,景观水池经沉淀的上层清水通过管道溢流至雨水池。 叠片过滤器55微米,两个并联手动,每次清洗其中一个,就不必搞全自动了,减少电能消耗。之所以选择55微米的,是为了增加超滤增压泵的水头损失,因为找不到更合适的泵了。而且顺便给超滤减轻压力。
作者: 0806101010    时间: 2008-8-19 19:41
我是考虑了,运行过程中损失、反洗之类。我也没想到一栋别墅住3个人,每月用7方。哈哈!楼主各方面都考虑好了,下一步的进展一定要告诉我! [ 本帖最后由 liping1019 于 2008-10-12 18:36 编辑 ]
作者: jiachen    时间: 2008-8-21 16:30
这几天没什么进展,就是把雨水测了一下,电导率132,混凝沉淀后反而降到30,我怀疑是不是搞反了?我想聚合氯化铝总会增加电导吧。 总硬度 48,加上前面测的 PH值6.5, CODcr 18(楼顶,地面的雨水是40),感觉雨水还是非常清澈的。就是不知道氮,磷,暂时没法测。 打算只是每日停机前进一点含氯消毒剂,或者前后段都用紫外消毒。 超滤膜想用立升的——我实在找不到国外大品牌小面积(20平米)的膜组件。 兄有没有可推荐的?
作者: jiachen    时间: 2008-8-21 16:34
公司给了两个方案,一个方案要求考虑每幢入住4人,一种方案考虑每幢入住10人。因此,没有景观水池补充水,10个人入住是肯定不够用的。 科氏办事处的人爱理不理的,代理那儿报价高达2。7万一根。这个价格实在是受不了。 而且互相抵毁,科氏说 陶氏收购的 欧梅赛尔是国产的,谁知道呢,33平米的也要1。5万,也没有小面积的。
作者: 0806101010    时间: 2008-8-21 19:31
电导肯定不对!应该重新测一下!
作者: rain2007    时间: 2008-8-23 19:06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楼主的这个议题很好 其实这是一个很有可行性的研究项目 把雨水制作为饮用水,既节水,又节能 此贴大家继续讨论
作者: 0806101010    时间: 2008-8-23 20:00
原帖由 rain2007 于 2008-8-23 19:06 发表 楼主的这个议题很好 其实这是一个很有可行性的研究项目 把雨水制作为饮用水,既节水,又节能 此贴大家继续讨论
是呀,这是一个很有现实意义的项目,欢迎各位积极发言!
作者: jiachen    时间: 2008-9-23 14:42
来看看我最新进展 1 改进后的方案设计图 [attach]143387[/attach] 不知点击后能否放大,
作者: jiachen    时间: 2008-9-23 14:50
先总结一下到目前为止对几次雨水所测各项指标 1 电导 132 2总硬度 48 3 PH 6.5 4 CODcr 18~40(混凝后最低为8) 5 浊度(NTU)0.71——(5~8项雨水未经混凝处理) 6 色度 1 7 总磷 0.02 8 总氮 2 其中5~8项是 深圳华测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给出的数据。 按这个数据来看,不处理都已经很不错了。可惜他们测不了总有机碳,我本来想根据总有机碳来确定消毒方式的。
作者: jiachen    时间: 2008-9-23 14:53
从 PH值 及总氮数据来看,深圳关外的雨水似乎并未受太多二氧化硫及氮氧化合物的污染。
作者: liping1019    时间: 2008-10-10 19:33
很好的话题,欢迎楼主继续把最新情况告知!
作者: 1260760    时间: 2008-10-11 23:44
雨水收集存放哪里?雨量能保持?如果几个月没下雨那不是??? [ 本帖最后由 liping1019 于 2008-10-12 18:39 编辑 ]
作者: liping1019    时间: 2008-10-12 18:42
雨水存放在楼顶的水箱里!楼主应该已经考虑到了。深圳年平均降雨量还是挺高的吧!关注楼主的项目进展! [ 本帖最后由 liping1019 于 2008-10-12 18:44 编辑 ]
作者: lar    时间: 2008-11-7 12:01
如果是在雨水比较充足的地方,这倒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但要考虑好雨水的收集及存储问题。
作者: unmarried    时间: 2009-1-13 21:19
楼主怎么不来了,我也想看看进展情况
作者: jiachen    时间: 2009-2-3 16:26
别着急,先说一下最新进展,本来设计是100立方的雨水收集池(地下),现在由于施工方失误,被设计为200方。 这个失误对我而言,反而是好事。 天沟不是设计为收集太阳能板的雨水,而是收集屋项的雨水,这样一来,集雨量又减小了。(太阳能板在屋顶之上),关于这一点,正在协调。 超滤系统所有东西都买齐了,下周一开始组装,应该两三个工作日能搭起来。 [ 本帖最后由 liping1019 于 2009-2-5 23:40 编辑 ]
作者: gbxdjshan    时间: 2009-2-5 19:48
楼主,你什么时候能给我们看你做完成的系统啊,这是个不错的办法。。。 [ 本帖最后由 liping1019 于 2009-2-5 23:42 编辑 ]
作者: xiaoxiangyuelgm    时间: 2010-9-19 15:32
很不错的话题,希望大家多多互动!
作者: yummly    时间: 2010-11-24 02:08
关注。。 mark一下
作者: yuxinger    时间: 2010-11-25 12:36
对于雨季和旱季的问题,还有储水问题。暴雨季节的话有没有预留方案,楼主有没有具体的方案么。。
作者: xiaolbbao    时间: 2011-9-20 10:34
雨水收集 工艺现在已经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了 可以实现初雨抛弃,关键就是降雨量的问题了!!!
作者: wzqings    时间: 2011-10-14 10:31
楼主能把方案贴出来大家继续讨论下吗?
作者: ouyang6417    时间: 2013-2-3 20:58
感觉可能性不大 除非针对下雨比较集中的季节和地区
作者: waitingboy    时间: 2013-4-29 19:39
在南方降雨量大,如果雨水收集系统做得好的话,是不错的方案。但也要考虑到雨水的污染情况,再有混凝的话,工艺就比较复杂了。
作者: wingned    时间: 2014-3-13 08:39
项目很有现实意义,变废为宝,但还是要考虑好雨水的收集与变质问题,再就是如果想产品化,就得跟得上外部环境的变化,污水治理与回用也不是一套工艺走遍天下,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还是期望楼主的好消息吧
作者: 3185724    时间: 2014-5-21 10:40
在西北、华北的话,这个方案就没必要考虑了……杯具的
作者: qslshui    时间: 2014-8-6 12:43
1、雨水收集系统 2、用超滤必须考虑杀菌
作者: 没毛病    时间: 2019-12-11 08:36
能耗以及超滤的维护成本可能比那些水的成本更高。做法可能仅仅流于形式




欢迎光临 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http://bbs.chinacitywater.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