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68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 中华工商时报:大运河申遗半程失落半程希望

[复制链接]

2万

积分

4229

金钱

1万

帖子

论坛顾问

行业焦点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3-30 09:57: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并关注水世界微信号,获得更多资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x
[align=center][size=16px][b]中华工商时报:大运河申遗半程失落半程希望[/b][/size][/align][align=center][size=4]来源:中华工商时报[/size][/align][align=left][size=4][/size] [/align][align=left]     [font=宋体][size=4]“大运河的现状不容乐观。它的北半部已经没水了,废弃了,荒芜了,有的地方甚至成了污水道。它的南半段在经济腾飞的进程中,在国民经济中依然起着运输、水利等重大作用,而且有着很大的发展,但在大规模的现代化改造中,往往忽略了世界遗产保护应该普遍遵循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原则,甚至搞得也面貌全非。”全国政协委员舒乙如是谈到他考察大运河后的感受。

    全长1794公里的京杭大运河,全年通航里程却只有877公里。停留在人们印象中的京杭大运河其实早就分成了半程繁忙、半程荒芜的状态。

    但令人欣慰的是,人们开始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起京杭大运河来了。

    [b]半程希望[/b]

    [b]当申遗不再是水中空想[/b]

    京杭大运河北起通州,南至杭州。始建于春秋时期,完成于隋代。元代重新整治后正式称京杭大运河。它途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京杭大运河不但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河,也是中国惟一南北走向的长河。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将组织的惟一一次集体采访,就是专门谈论大运河保护和申遗问题。由此也体现出政协委员对京杭大运河的关注和对大运河申遗的支持。

    事实上,也正是由于全国政协委员们的努力,才使得久已沉寂的京杭大运河的保护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而即使在2002年的时候,人们还在争论大运河到底属不属于文物的范畴,那个时候,大运河别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连“市级”、“县级”保护文物都不是,只是在个别地段有些建筑被视为文物。虽然在2004年,国家文物局就已经提出京杭大运河作为预备项目,将要申请世界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然而,由于没有一座城市主动牵头,“申遗”工作一直处于停滞状态。直到去年,58位政协委员联合向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交了一份提案,呼吁启动对京杭大运河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并在适当时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2006年6月10日,京杭大运河被列入了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2月25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重设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将原先榜上无名的京杭大运河列在首位。

    全国政协委员刘枫在去年的两会期间以第一提案人的身份联名提出启动大运河申遗工作的提案。今年两会,他继续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京杭大运河的保护和申遗工作,须引起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要像保护长城一样保护京杭大运河。刘枫委员认为,长城是凝固的历史,运河是流动的文化。运河的实际价值远在已成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长城之上。至今,其集航运、灌溉、防洪于一体的功能,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每年有10万多艘船舶长年在运河上航行,年运输量相当于3条京沪铁路。沿岸风光无限,文化遗产众多,京杭大运河已成为一条历史的和现实的“经济走廊”、“文化走廊”。

    如今,大运河申遗的确已经不再是水中空想,而变成了大家积极推动的一件事情。人们最关心的是,京杭大运河将以什么样的方式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什么时候可以获得通过。年过八旬的中国文物学会会长罗哲文教授早在20多年前,就把保护大运河当成自己毕生的使命。他告诉记者:“多年来,运河的特殊性使得其在申遗时遇到很多难题,运河流经多个省市、在国家层面就涉及国家文物局、建设部和水利部三个相互独立的部门,协调好这件事情需由国务院领导成立专门机构。”而大多数专家学者考虑到京杭大运河的完整性,认为应将京杭大运河进行整体申遗。

    2006年5月,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组织数十位委员、专家,全程考察了京杭大运河,并通过了《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杭州宣言》。《宣言》中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运河的传统运输功能已经改变,河道、沿河风貌和人民生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前又面临着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建设的严重挑战。如果再不加强保护,大运河的历史文化遗存、风光景物和自然生态环境就会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坏,真实性和完整性就会不复存在,这将是中华民族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对大运河进行抢救性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到了紧要关头。”

    [b]半程失落[/b]

    [b]何处寻找记忆中的运河[/b]

    站在北京积水潭北岸一座小土坡上的汇通祠内,可以看到积水潭的全貌,虽然水面不是很大,但也是北京城里一处难得的景致了。谁能想到,早在元代,这里就已经是有着“舳舻蔽水”盛况的漕运码头了。汇通祠现在是郭守敬纪念馆,当年郭守敬疏通开凿了京城的水系,沿皇城东墙南流并与金朝所开的金口河下游的故道相会东流,构成了大都与通州之间的运河通惠河。至公元1293年从通州到北京积水潭的通惠河全部竣工,全长80多公里。这样,杭州的漕船就可以直接行驶到北京城内,京杭运河全线贯通。“如果没有大运河,北京城可能就修不起来。古代北京城一切物资经济都靠这条运河,在未修铁路之前一直担负着运输大通道功能。”罗哲文教授感慨地表示。

    而如今,北京城内已经很难再找寻到京杭大运河的故迹了。

    不只是北京,事实上,几乎有一半的京杭大运河河道已经不通航了。从1855年黄河改道截断了大运河之后,航线也被截成了以黄河为界的两段。大运河济宁以北一直处于干涸无法通航的状态,而失去了运输功能,运河的状态就成为了疑问。与河道一起湮灭在历史烟云中的还有许多重要的运河设施。一些古老的河坝、船闸、桥梁或是因年久失修而消失,或是在近现代以来的整修中被拆除,大运河作为文化遗存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受到了损害。而与北方地区大运河断流尴尬相比较,南方的运河体系虽然保存相对完整,但同样面临着保护的难题。有专家说,目前运河整治中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两岸的商品房太多,而千篇一律的绿化带显得人工化的意味太浓,说到底,就是没做到“修旧如旧”。

    对此,参加了全国政协大运河考察的舒乙委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说:“南半段趁着大家保护和‘申遗’的积极性都很高的时候,首先要提倡改变观念,改变那些一心一意要把大运河用‘造景’的现代手法改造成‘东方的塞纳河’的想法,在治污疏浚的同时,避免在离古河道、古桥、古码头很近的地方盖摩天大楼、搞大草坪、建现代化大广场,力求保存历史文化古城、古镇的民族特性和地域特色,将古运河的原真性保存下来。同时,用立文物标牌、规定有典型意义的保护点、保护段、保护片和兴建博物馆的办法尽可能多地保护古运河的实物、实景。对北半段,先不忙提全线通水的目标,而是先治污,在此基础上,每座沿河城市都先各自恢复一段自己城区内的运河水道,就近借水复原一段小环境,切实做好辖区内运河遗址的各项保护工作,并兴办有特色的专业博物馆,从而为全线通水奠定基础。”

    全国政协委员单霁翔在采访中告诉记者,虽然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不断加强对大运河的保护管理力度,大运河作为我国首批重要大遗址保护项目,在中央财政的文物保护专项经费中予以了适当倾斜,但是,不可否认,大运河依然面临着较为严重的人为与自然破坏的威胁。

    在提交本次政协会议的提案中,单霁翔委员直言:“有些地段运河水早已断流,有些地段河道甚至难辨踪迹,有些地段生态环境恶劣污水横流,有些地段运河文化遗存遭到‘建设性破坏’,还有些地段不合理利用严重影响了大运河历史风貌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加之由于管理不善,乱开支渠、截流用水等原因,使大运河改道、废弃以及毁旧建新等现象时有发生,给大运河及其相关文化遗产造成了极大损失。”

    刘枫委员告诉记者,虽然京杭大运河的保护和申遗工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头,但面临问题也不少,主要表现在:一是保护和申遗工作尚未引起国家层面和沿河各地的足够重视;二是长期以来,大运河的保护和整治缺乏整体保护规划和统一管理协调机制;三是整体风貌日遭毁坏,部分古河道频遭破坏,沿河民俗风情、民间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日趋消亡;四是保护工作缺乏相应的法律保障;五是基础工作薄弱,文化遗产家底不清,经费严重不足等。对此,他建议: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由国务院领导牵头成立京杭大运河管理委员会,并尽快编制《京杭大运河保护总体规划》;二是尽快出台《京杭大运河保护条例》;三是充分利用运河古河道,通过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实现京杭大运河全程通水,促进沿河各地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四是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参与保护和申遗工作,包括设立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基金,在全国开展“爱我中华,护我运河”大型主题宣传活动,赋予大运河以新的民族时代精神内涵,让古老的大运河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看来,虽然大运河申遗已经成为公众关注的话题,但在如何保护、如何协调发展、以什么样的面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罗哲文教授坦言:“京杭大运河就已‘断流’多年,有的河道甚至沦为垃圾场,但还保持原貌。合理使用大运河固然是历史与文化风貌最好的保护,但有水没水并不影响运河价值。最重要的目的是摸清大运河遗产的家底,划定大运河遗产的保护范围,并通过引进世界遗产管理的先进理念,更好地保护大运河遗产。我们将对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可能性和工作方案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估论证,并在评估结果出来后,正式启动申报工作。对于运河申遗工作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运河申遗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最快也要5年。”
  [/size][/font][size=4][font=宋体][b]链接

[/b]    [b]京杭大运河[/b]

    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纵贯南北,是我国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它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在历史上,不仅便利了南北大量物资的运输交换,也有助于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从公元前486年始凿,至公元1293年全线通航,前后共持续了1779年。京杭大运河是由人工河道和部分河流、湖泊共同组成的,全程可分为七段:(1)通惠河;(2)北运河;(3)南运河;(4)鲁运河;(5)中运河;(6)里运河;(7)江南运河。

    [b]大运河简史[/b]

    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为称霸中原,在扬州修建了沟通长江和淮河的“邗沟”,这也是大运河最早的一段。

    公元587年,在邗沟的基础上,隋文帝杨坚在扬州开山阳渎,对邗沟裁弯取直,开展漕运。

    公元608年,隋炀帝开凿永济渠,南引沁水入黄河,北通涿郡(今北京西南郊)。

    公元610年,隋炀帝重开江南运河,自镇江直达杭州,共400多公里。至此,以洛阳为中心、以北京和杭州为终点的全长2700多公里的南北大运河已经形成。

    至公元1289年(元二十六年)6月,会通河开凿成功,从东平县安山到临清的御河,共长125公里,此段是大运河地势最高的一段。

    至公元1293年(元三十年),从通州到北京积水潭的通惠河全部竣工,全长80多公里。这样,杭州的漕船就可以直接行驶到北京城内,京杭运河全线贯通。

    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在兰考的铜瓦厢决口,致使京杭运河南北断流。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漕运完全废止,大运河的辉煌逐渐消失。

    [b]大运河重镇[/b]

    [b]北京[/b]

    北京被称做是大运河上漂来的城市,因为没有大运河,每年400万石漕粮不可能转运到北京;没有大运河,苏州和临清的砖就不可能转运到北京筑起金碧辉煌的故宫、巍峨的城墙和陵寝建筑。元朝时曾造漕船8000余艘,一天不停地在沟通北京和外地的经济联系,使北京日益繁荣。

    [b]天津[/b]

    天津是运河抚育成的繁荣商埠,其建城是在明朝永乐年代(1404年),但建城条件是从元代至明初逐渐形成的。元代重视海运,加上有了运河,“舟车攸会,聚落始繁”,随着漕运发展而形成一个交流南北经济,九河津要、路通七省舟车的经济商业区。

    [b]济宁[/b]

    在明代,济宁已是全国商业城市,其重要性记之于历史文献中:“南通江淮,北达京畿”、“南船北马,百货萃集”、“客商往来,南北通衢”,是江苏、安徽、浙江、湖北等地与河南、山东、河北等地商人聚会交易的中心。

    [b]淮安[/b]

    淮安是明清时期连接南北与北方的漕运转输的中心,在淮安定居的各地商人,建了不少同乡会馆,如浙绍会馆、福建会馆、江西会馆等,这都是南北大运河的畅通带来的淮安经济繁荣的结果。

    [/font][/size][size=4][font=宋体][b]扬州
[/b]
    有了隋代运河,保证了唐宋时期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发展,使唐代的扬州成了一座国际都市,“百货通焉,利尽四海”,南北货业繁荣,商业特别发展。

    [b]镇江、常州、无锡[/b]

    江南的运河,自镇江到杭州400多公里,是在历代开挖的人工河道基础上连通而成的,镇江、常州、无锡在江南运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运河也促进了这三座城市的发展,使它们在南北经济、文化交流领域起到重要而特殊的作用。

    [b]苏州[/b]

    苏州在明清时期特别繁荣,商业居全国之首,是因它具备了运河航运和海上交通的便利条件,天南海北的商贾云集在苏州从事各种形式的商业活动,特别是丝绸市场,把附近江浙农村各地的丝绸进行吞吐,远销北方各地城镇乡村。另外,还有布匹、木器、纸张、珠宝、颜料、烟、酒、药、粮食、日用品等各种店铺。

    [b]杭州[/b]

    杭州处于大运河南端,成了货物集散中心,东南沿海各省的货物,多运到杭州再运到北方。杭州城市经济发展与运河沿岸城市工商业的发展,从明朝初年就开始了,那时杭州周围市镇有30多个,成了非常显眼的城市化现象。[/font][/size]
[/align]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关注水世界,关注行业焦点!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
清啦

2万

积分

4229

金钱

1万

帖子

论坛顾问

行业焦点

QQ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3-30 09:58:17 | 只看该作者
阳台就正对着大运河,值得开心一下啊!
关注水世界,关注行业焦点!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手机版|小黑屋|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 京ICP备12048982号-4

GMT+8, 2025-5-6 04:20 , Processed in 0.119958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