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80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 新闻与水共舞

[复制链接]

2万

积分

4229

金钱

1万

帖子

论坛顾问

行业焦点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7-6 16:30: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并关注水世界微信号,获得更多资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x
[align=center][b][size=5]新闻与水共舞[/size][/b][/align][align=center][size=4]来源:荆州日报[/size] [/align][align=center] [/align][align=center] [/align][align=left][font=宋体][size=4]    荆州地处湖北中部,是江汉平原与洞庭湖平原结合地,荆楚文化和三国文化发祥地,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这里襟长江而带百湖,属水乡泽国,因此也是水文化十分丰富的地区。《荆州日报》的新闻报道与水有着不解之缘。多年来,我们既参加了伟大的抗洪斗争,又见证了史无前例的水利建设工程,还常深入洪湖和天鹅洲等湖乡,记录湿地保护、拆围还湖、麋鹿繁殖、白豚、江豚与中华鲟保护等珍贵瞬间,记录闻名遐迩的国际龙舟赛。我们与水共生,与水共舞。[/size][/font][/align][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4][/size][/font] [/align][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4]危机时刻的抗洪斗争[/size][/font][/align][font=宋体][size=4]    [/size][/font]
[font=宋体][size=4]    在我的新闻生涯中,迄今最难以忘怀的还是惊心动魄的抗洪斗争。[/size][/font]
[font=宋体][size=4]    1996年7月22日,洪湖市周家嘴长江大堤段发生特大管涌群险情,闻讯后,正在新堤采访的我和同事立即赶往周家嘴。采访车与逃离的人群逆向而行,直奔险段。我负责到每一个管涌口采访民工,一直战斗到中午。傍晚,周家嘴又发生更危险的“白蚁穴蹋陷”,我们充分报道了这个在当年被列为“长江第一险情”的排险经过。通讯《周家嘴作证》被湖北省委宣传部评为抗洪宣传一等奖。[/size][/font]
[font=宋体][size=4]    1998年8月20日,洪湖七家垸长江大堤出现特大漫溃险情。这是当年荆江堤段最大、最险的一次险情。正在洪湖“前指”采访的我马上跟随指挥部领导赶往险情现场。当我们驱车百余里,接近新滩镇时,因道路泥泞,交通阻断,我们不得不弃车陡步前行, 在泥水中跋涉几十里,终于到达出险地点。这时,险情还未得到根本控制,江水还在“哗哗”地漫过大堤,几里之外都听得见巨大的水声。我们一直向最危险的现场指挥所赶去,拍摄下战区司令员召集海、陆、空、武警和地方党政领导部署作战,三军指战员奋力抢险的珍贵镜头。长篇通讯《血肉长城》因此而生。当地百姓说:“在洪水面前,最勇敢的人,除了解放军就是记者!”[/size][/font]
[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4][/size][/font] [/align][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4]在工程报道中磨砺[/size][/font][/align][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4][/size][/font] [/align][font=宋体][size=4]    三次大洪水过后,荆州长江干堤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整险修固工程。《荆州日报》主动开展系统的新闻报道。[/size][/font]
[font=宋体][size=4]    监利杨家湾险段,是荆江大堤修固工程的重点。1999年12月,为反映堤防固险的新工艺、新技术,我深入到实施吹填工程的荆州河道疏浚公司“荆江2号”施工船上跟踪采访。在荒凉的江涂中,我与工人们一起摸、滚、打,干在一起,吃在一起,睡在一起,获得丰富的采访资料。我不仅知悉了他们的突出业绩,也了解了他们丰富的情感。也因此,新闻特写《荆江有酒》显得真实、感人,并最终获得湖北省新闻奖一等奖。[/size][/font]
[font=宋体][size=4]    2001年2月,为了全面报道荆江大堤及长江干堤的大规模修固工程,我和《湖北日报》记者一道,联袂完成了两报的大型连续报道。[/size][/font]
[font=宋体][size=4]    隆冬季节,我们驱车穿行在千里江堤上,眼前的一切熟悉又陌生。3年前,这里大军云集,众志成城,人与洪水展开生死较量;如今,还是在这片热土上,机声隆隆,规模空前的堤防建设大会战正在进行。但是,一切又全都变了:瘦小单薄的堤防变得高大挺拔,残缺不全的平台变得宽阔厚实,光秃秃的河滩染上新绿,饱醮愁容的脸上露出灿烂笑容。我们西到堆金台,东至新滩口,北抵习家口,南达湖南省南县,行程超过3000公里,用手中的笔,记录下了荆江两岸人民终古以来的愿望变成现实的宝贵过程。报道先后在《湖北日报》和《荆州日报》以四个整版的篇幅刊登,产生很大反响,被水利界视为“最好的修防总结”。[/size][/font]
[font=宋体][size=4]    荆州因水而兴,也为水所滞。修建长江大桥是荆州人民千百年来的美好梦想。我们以极大的精力,投入荆州长江大桥建设的报道。经过四年多的跟踪采访,在坚持日常报道的同时,我们撰写了近10万字的长篇通讯《荆江飞虹》,在《荆州日报》进行长时期的连续报道,引起了广大读者的热切关注。许多人把阅读《荆江飞虹》当作每天必需的一个生活内容,极大增强了报纸的影响力。[/size][/font]
[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4]从斗争到文化:[/size][/font][/align][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4]“水”报道不断拓展新题材[/size][/font][/align][align=center] [/align][font=宋体][size=4]    荆州人民畔水而生,我们的新闻报道也不限于抗洪斗争与水利建设,而是涉及人们经济生产和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荆州日报》“水”报道不断开拓新题材。[/size][/font]
[font=宋体][size=4]    “洪湖折围”是我们近年重点报道之一。“一曲洪湖水,唱得天下知”,曾经的洪湖是全国风景最美、水质最优的大型湖泊。但是,十多年来,湖区大规模网箱养鱼和围湖养殖,不仅破坏了自然风光,也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为了科学发展,洪湖开展了“折围还湖”行动。《荆州日报》派出专题采访组深入湖区,多方位、全过程报道这一关系千秋万代的重大事件。从割第一片网,到拔最后一根桩,我们的记者始终与渔民们工作在一起、生活在一起,写出了一批有分量的报道。[/size][/font]
[font=宋体][size=4]    石首天鹅洲,是荆州得天独厚的一片水域,也是国际知名的大型湿地。这里有宝贵的麋鹿自然放养区和白豚、江豚保护区。因而,此地也是我们的新闻“富矿”。春天,我们关注麋鹿的生殖;夏天,我们关注白豚、江豚的回游。我们采写的《天鹅洲麋鹿与人类和谐相处》《荆江河段发现白豚》《保护区江豚种群扩大》等报道在国内外引起很大反响。[/size][/font]
[font=宋体][size=4]    每年的中华鲟亲鱼荆江放流,也是我们报道的重头戏。今年5月,《荆州日报》大篇幅、长时间报道了“中华鲟女王”北京“休养”后在荆州重回长江的过程。由于我们得天时地利之便,报道全面生动,作品被多家媒体转载。[/size][/font]
[font=宋体][size=4]    我们还充分利用地域优势,浓墨重彩地报道了荆州端午期间纪念伟大诗人屈原和举办国际龙舟赛的活动,打造出《荆州日报》的新亮点。[/size][/font]
[font=宋体][size=4]    荆州水文化课题重大、内涵丰富,我们的新闻报道也随之越做越大,越做越深,进而成为《荆州日报》的新闻品牌。每年全国的专业新闻评选和湖北省新闻奖评选中,我们的“水”报道都屡中大奖。水与荆州人民关系紧密,我们的水文化报道着力于贴近百姓、贴近生活,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作者是《荆州日报》总编助理)[/size][/font]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关注水世界,关注行业焦点!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手机版|小黑屋|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 京ICP备12048982号-4

GMT+8, 2025-5-7 19:01 , Processed in 0.117056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