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606|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苏通大桥创四个世界之最

[复制链接]

5572

积分

1350

金钱

344

帖子

黄金水师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2 16:39: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并关注水世界微信号,获得更多资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x
  从已建成的润扬大桥悬索桥主跨1490米,位居“国内第一,世界第三”;到在建的苏通大桥首次尝试世界超千米跨径斜拉桥技术,于去年成功利用自主创新高水准攻克了超大、深水群桩基础工程这个世界级难题,且取得了数项关键性国际成果等。“Madeinchina”的大桥正凭着优良的工程技术,强凝聚力的设计施工队伍,自主集成创新的管理理念等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专家人士所关注、惊叹、并为之折服。   几年来,交通部领导和国内外著名桥梁专家在江苏视察桥梁建设时都曾表示,江苏建大桥水平可以代表中国目前的最高水准,这一切成绩的取得都源于江苏建桥人奋发图强,自主创新的成果。据悉,近年来,江苏省桥梁创新投资占全省桥梁建设总投资的20%。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清啦

5572

积分

1350

金钱

344

帖子

黄金水师

QQ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2 16:40:06 | 只看该作者
  自主创新让江苏桥梁事业迈入世界前列   多年前,很多人提出江阴长江大桥建设施工中创造出了一项项世界工程记录,确实是中国桥梁建设的一个里程碑。而这背后是因为当时有国外技术公司的参与建设才取得如此大的成果。对于在社会上流传的这些说法,曾经也参与江阴长江大桥建设,时任苏通大桥的总指挥顾问的吴胜东告诉记者,当时听到这些,他们这些参与江阴长江大桥的建设者们都很不服气,但也很无奈的。吴胜东说,这是由于当时客观条件限制所决定的,一方面,工程资金难以到位,并且是首次做这么庞大的系统工程,谁心中都没百分之百的把握。“如果要靠我们自己做,还是可以做成的,当时指挥部等领导的思想是求稳妥,这也的确是符合当时实际的。”   带着建造江阴长江大桥时的一丝遗憾,2000年,吴胜东被任命为江苏润扬大桥建设指挥部现场总指挥。设计开工时吴胜东和他所带领的团队就抱着一定要靠自主创新来建造中国人自己大桥的思想。对于自主创新,吴胜东有着自己的一番见解。他告诉记者,很多人都简单地把“自主创新”理解为都得靠自己研究、生产、施工等,其实这是走入了“创新”的误区。“事实上,符合国内桥梁建设的创新只有是自主集成的创新”,吴胜东这样认为。   “当时提到自主创新靠自己建造大桥,很多人都表示怀疑。”吴胜东告诉记者,指挥部通过专家论证分析讨论,定下了自主集成创新这个思想。这也是基于多方面考虑的,一方面是为了能让我国建桥水平能通过自力更生实践上台阶,另一方面也为了能给我们国内的企业有更多的锻炼机会。   吴胜东说,我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建桥历史,经历了桥梁技术的由盛到衰。建国前,我国桥梁建设技术已远远落后于世界一流水平。建国后,特别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通过几座大型桥梁的实践,我国桥梁建设技术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已成为公认的桥梁大国。这些成绩的取得并不是靠建桥人闭门造车就能取得的,而是通过合理有效的吸纳国外的先进技术,运用到我国的桥梁建设实践中来。每一座桥梁都有其自身特点,“拿来的”技术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才是真正的创新。”   在润扬大桥施工过程中,科技创新设计出国内规模最大、开挖最深的悬索桥北锚碇地下连续墙基础设计;创造性地提出深基础工程排桩冻结支护技术,并应用悬索桥南锚碇基础设计;国内首次采用设置跨中刚性中央扣改善悬索桥结构受力性能。科技创新让润扬人尝试到成功的喜悦,施工中取得了25项技术创新成果,解决了工程建设中的主要关键技术问题,研究成果具有重大突破和实质性创新,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面对记者采访时,吴胜东也坦言,自主创新在润扬大桥也是一次全新的尝试,不过这次尝试很成功,为苏通大桥的自主集成创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3年6月27日苏通大桥正式开工其主桥为主跨1088米的双塔双索面斜拉桥,斜拉索长577米,桥塔高300.4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苏通大桥蕴含一系列世界性技术难题,将创造最大主跨、最大群桩基础、最高桥塔、最长斜拉索4个世界之最。   “一座大桥的建设,涉及到方方面面。”吴胜东告诉记者,在苏通大桥立项、建造时,江苏省与交通部就聘请35名中外顶级专家,国家两院院士组成顾问组和专家组。省指挥部还选聘丹麦COWI公司现场全程咨询,项目部挑选日本,英国等公司和国内的一些知名院校进行技术合作,构建了“广泛国际技术合作,充分利用中外经验,产学研相结合”的资源整合创新新平台。这些专家和国外公司的加入,让自主集成创新更有保证。   科技创新是保证和促进苏通大桥建设的关键。交通厅副厅长,苏通大桥指挥部现场总指挥游庆仲认为,从2003年6月27日开工以来,苏通大桥就制定了科技创新目标,并从建设理念、技术与管理等方面开展创新工作。至2005年9月,已开展了101项专题研究与科研试验。《苏通大桥千米级斜拉桥建设核心技术》已列为交通部“十一五”交通重大科技项目,交通部正在向科技部申报“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5572

积分

1350

金钱

344

帖子

黄金水师

QQ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2 16:40:50 | 只看该作者
  理念创新培育出面向世界的建桥队伍   在苏通大桥指挥部现场总指挥游庆仲的心中还有另外一番思虑,作为江苏省交通厅副厅长,他不光希望通过自主集成科技创新建好大桥,更希望能通过实践建大桥,能培育出一套管理理念让江苏的建桥队伍走的更远。游总告诉记者,真正的创新不单是技术的创新,建桥创新的内涵更多的是管理文化理念不断的传承,使得能带出一支能征战全国乃至世界有凝聚力的建桥队伍。   在苏通大桥施工现场设立临时党委,是苏通人的一大举措。苏通大桥工地C标段党委书记万俊义告诉记者,大桥建设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程,在整个工程中,是一桥五方,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指挥部,地方。在施工现场设立临时党委这是在理念上的一次尝试创新,在对于凝聚干部群众的思想工作很有必要的。   游庆仲一有时间就会跑去工地,和工人闲谈聊天。在苏通大桥施工现场,记者问工人还知道工程总指挥时,很多工人过来告诉记者,就是那位时常过来教他们如何“偷懒”的游庆仲。工人都很爱戴他,游庆仲让他们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如何巧“偷懒”,工人们都能和他聊到一块去。在这里我们没有上下级的关系,只是“战友”关系。   工人是庞大工程的基石,设计的再好,没有他们去做,都将是空谈。所以必须要尊重工人们的劳动。游副厅长告诉记者,苏通大桥指挥部几位成员都有这样一个期盼,那就是等大桥建起来以后,一定要在大桥边上竖上一块纪念碑,上面篆刻着的会是全体参与苏通大桥建设的工人们的名字“没有他们就没有大桥,他们是最值得尊敬的劳动者。”苏通大桥总指挥游庆仲感慨的告诉记者,他们希望通过理念上创新,能带出一支征战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建桥队伍,把我们江苏建桥人的精神撒播各地开花结果。江苏建桥人的的目标不单是要挣人民币,还要跨出国门去挣美元。游庆仲表示。   创新让江苏交通一路顺畅   公众对交通服务的满意率达90%以上   又讯(记者 殷文静 通讯员 陈岩)在昨天举行的全省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工作会议上,厅长潘永和一语道破:“开拓创新是江苏交通发展领先的基本经验”。他指出,创新是江苏交通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江苏要大力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切实当好当前江苏“两个率先”先行军。   江苏的路、江苏的桥为何愈建愈好?社会工作对交通服务的满意度为何愈来愈高?江苏省交通厅厅长潘永和说——创新让江苏交通全国领先。据了解,江苏省目前拥有了第一条在软地基上建成的高速公路,第一条边扩建边运营的八车道高速公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润扬大桥,在建的世界第一大斜拉桥苏通大桥等。江苏省交通部门明确了“十一五”期间江苏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的总体目标,即“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统筹协调”的创新主体结构初步形成,科技创新的基础条件平台基本建立,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交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左右;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交通公共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社会公众对省交通行业服务的满意率也达到了90%以上。   与此同时,“十五”期间,全省交通立法工作也取得了喜人进展。全省共出台地方性交通法规11件,地方政府交通规章15件,在立法的数量和质量上都走在全国前列。

5572

积分

1350

金钱

344

帖子

黄金水师

QQ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7 15:13:54 | 只看该作者
伟大的华夏子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手机版|小黑屋|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 京ICP备12048982号-4

GMT+8, 2025-5-3 20:36 , Processed in 0.124776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