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0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 污染物大量排海 环保总局将限苏浙沪3地排污量

[复制链接]

2万

积分

4229

金钱

1万

帖子

论坛顾问

行业焦点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12-22 11:39:3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并关注水世界微信号,获得更多资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x
[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3][color=black][b]污染物大量排海 环保总局将限苏浙沪3地排污量[/b][/color][/size][/font][/align]
[align=center][font=宋体][size=2][color=black]来源:人民网[/color][/size][/font][/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size=2]   “请看这张图,触目惊心!”12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环境状况调查项目专家评审会上,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孟伟指着大屏幕上的一张示意图感叹。
  图上显示的,是长江口及毗邻海域水质状况,红色部分意味着水质为较差的四类和劣四类。而在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海域内,几乎是一片红色。“80%是四类和劣四类海水。”孟伟说,从海底采集上来的样品中,1?3没有任何底栖生物,海底“沙漠化”现象较为严重。[/size][/font][/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size=2][/size][/font] [/align]
[align=left][font=宋体][size=2]   长江口成了“吐污口”[/size][/font][font=宋体][size=2]  按照国务院有关领导指示,国家环保总局于2005年开展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环境状况调查工作。[/size][/font]
[font=宋体][size=2]  调查由环保总局污控司负责组织实施,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为总技术牵头单位。陆域调查范围涵盖长江流域江苏段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南通、扬州、镇江、泰州8个城市,上海全市19个区县,浙江省杭州、宁波、台州、绍兴、舟山和嘉兴6个设区城市,陆域面积10.36万平方公里;海域调查范围为长江口及毗邻海域、杭州湾,面积约3.8万平方公里。调查以2005年为基准年,开展了工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农业面源、海域污染源、大气沉降污染源、入海污染物通量和海域生态环境调查等。[/size][/font]
[font=宋体][size=2]  此前人们对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的环境状况并不乐观,但调查结果还是让专家们痛心――2005年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的入海污染物总量为:高锰酸盐指数218万吨,总氮142万吨,总磷8.8万吨。其中,通过河流入海的污染物占总入海量的绝大部分,其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量是总入海量的94%、92%和89%。[/size][/font]
[font=宋体][size=2]  长江口及毗邻海域入海污染物来自长江入境、长江流域江苏段、浙江省6地市、上海市和海域污染源。其中,长江入境物质是入海量的主要来源,其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通量是总入海量的66.5%、70%和65%,江苏、浙江及上海三地对高锰酸盐指数、总氮、总磷入海量总的“贡献”率为32.9%、26.6%和28.4%。[/size][/font]
[font=宋体][size=2]  杭州湾富营养化程度最为严重[/size][/font]
[font=宋体][size=2]  调查结果显示,海域水质普遍受到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的影响,超标严重,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11.1倍和3.1倍,超标率分别达84.9%和85.7%。长江口沿岸海域,由于城市生活污水的集中排放,粪大肠菌群超标较为普遍。整个海域受有机污染影响明显,细菌总数含量普遍较高。[/size][/font]
[font=宋体][size=2]  调查海域的富营养化程度较高,尤以杭州湾最为严重,富营养化指数为34.2,而平均指数为7.2;长江口、舟山海区明显低于杭州湾,指数分别为7.0、3.4。海域富营养化程度较高,是赤潮频频发生的物质基础。[/size][/font]
[font=宋体][size=2]  而这一海域底栖生物正有“沙漠化”之虞,令专家们相当担心。底栖生物群落结构单一,生态系统脆弱,尤其是长江口、杭州湾及舟山海区生物量为零的站位,分别占了31.2%、33.3%、13.3%。从污染程度看,杭州湾、长江口污染程度较为严重,舟山海区污染程度相对较轻。[/size][/font]
[font=宋体][size=2]  “长江口、杭州湾及附近海域,已成我国近岸海域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了!”国家环保总局污控司副司长赵华林说。[/size][/font]
[font=宋体][size=2]  经济发展与人口集中惹的祸?[/size][/font]
[font=宋体][size=2]  长江口及毗邻海域为何污染严重?据专家们分析,主要有4个原因。[/size][/font]
[font=宋体][size=2]  一是入海污染负荷居高不下,海域氮磷污染严重。从上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长江大通断面氮污染负荷通量翻了7倍,并维持在很高水平。近年来,入海污染物通量总体上有所回落,海域水质有所好转,但海域水质和生态环境现状仍不乐观。[/size][/font]
[font=宋体][size=2]  二是流域污染控制力度不足,特别是缺乏对氮磷污染的控制。近年来,虽然国家不断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但是,流域水污染治理力度仍显不足。长三角地区集中污水处理厂建设较快,但还存在处理效率、排水达标率不高的问题。各地早期建设的污水处理厂没有考虑脱氮除磷工艺。在环境管理方面,国家下达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也仅涉及化学耗氧量和氨氮,对总磷、总氮没有统筹考虑。[/size][/font]
[font=宋体][size=2]  三是工业污染源监督管理力度不足,小型工业企业缺乏管理。各地重点工业污染源得到较好控制,但大量中小企业排污未得到有效监管。长三角地区小型企业、个体及私营企业发达,有些靠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利益,环保投入不足。[/size][/font]
[font=宋体][size=2]  四是随着点源污染逐步控制,农业面源污染比重加大。面源污染负荷与入海河流流量密切相关。每年汛期,地表径流将大量农药、化肥带入河流,汇入近海。农业种植面源、畜禽养殖污染和水产养殖是入海河流及近岸海域氮、磷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size][/font]
[font=宋体][size=2]  孟伟分析,长江口及毗邻海域还面临海岸带土地开发导致海岸带生态系统破坏,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和应急水平严重不足,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资金不足等问题。[/size][/font]
[font=宋体][size=2]  赵华林认为:“近20年来,苏、浙、沪地区经济发展快,人口集中,沿海和海洋环境压力大,导致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大量污染物质经长江直接排入东海,加上海洋养殖、捕捞、倾废、海洋运输及海洋勘探开采造成的污染,致使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不断退化,赤潮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降低,渔业资源衰退。”[/size][/font]
[font=宋体][size=2]  “碧海行动计划”将启动[/size][/font]
[font=宋体][size=2]  这次调查的告一段落,也意味着另一项行动的启动,即“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碧海行动计划”。[/size][/font]
[font=宋体][size=2]  赵华林透露,调查不仅为该地区环境治理和保护等管理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也为国家环保总局正在或即将开展的渤海、珠江口等重点地区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积极的借鉴意义。而由数名院士牵头的《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环境状况调查分析》专家评审组认为,这次调查“技术路线正确,结论可信,在数据获取和分析方面具有一定创新性,是制定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碧海行动计划的重要基础,对国家加强海洋环境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和实用价值”。[/size][/font]
[font=宋体][size=2]  记者了解到,国家环保总局将在这次调查基础上,进一步组织开展长江、钱塘江等主要入海河流入海污染物通量和海域环境状况的长期监测等工作,并以此次调查为基础,测算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的环境容量,分配三省市污染物排海总量,编制长江口及毗邻海域碧海行动计划,努力保护和改善该地区的环境和生态状况。[/size][/font]
[/align]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关注水世界,关注行业焦点!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手机版|小黑屋|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 京ICP备12048982号-4

GMT+8, 2025-5-6 02:10 , Processed in 0.121167 second(s), 4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