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46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信息一体化建设与黄河防汛管理

[复制链接]

7260

积分

991

金钱

3319

帖子

黄金水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6 01:17: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并关注水世界微信号,获得更多资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x
作者:贾敬立 毕拥军 汤弢 简介: 随着国家防汛管理正规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快,防汛信息的数字化的地位和作用在防汛管理体系中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针对目前黄河防汛信息化、电子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认为应注重统一管理制度的建设,加强职工业务培训,增强安全意识,以努力实现信息的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 关键字:一体化 信息 管理 防汛 黄河   1防汛管理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人员的素质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黄河防汛实现现代化管理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但由于知识技能培训不同步,使得许多从事防汛管理的工作人员,特别是一些基层单位的管理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及相关技能亟待提高。主要表现在:工作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意识不强,操作技能掌握得不熟练,仍停留在打印报表、统计数据、储存信息等简单的程序应用上,计算机的功能远远没有得到充分地开发利用。   1.2重“硬”轻“软”   目前国内信息高速公路建设已初具规模,但“有路无车、有车无货、有货无规范”的问题突出,黄河系统的状况也基本雷同,重“硬”轻“软”情况严重。部分防汛管理单位只重硬件设备配置,却轻视推广应用,远远没有发挥出计算机及其网络的强大信息采集、处理和分析能力。主要表现在:一哄而上建网,“有网无数据库,有数据库无内容”的现象严重;轻视基础文献信息的采集、加工、分类、研究等信息工作的重要环节,造成网络建设遍地开花,网上数据库内容大体雷同,新闻及简单信息类数据居多,有研究深度的专题数据库和有水利特色的数据库很少。   1.3信息开发利用缺乏统一协调和规划   实行防汛信息化管理后,尤其是随着“数字黄河”的提出,各单位对防汛信息化、电子化建设的力度有所加大,但缺乏统一的协调和规划。如在进行软件开发时要使开发出的整个系统达到什么样的水平,具备什么功能,心中无数;加之软件开发人员往往并不熟悉防汛业务,防汛部门和信息管理部门的职能还不十分协调,使得防汛管理软件的开发不系统、不规范,仅局限于处理自身的局部业务,而很难满足整体、特殊和长期的需求,存在与实际工作脱节,甚至碰撞,导致系统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从而不可避免地造成人、财、物的浪费,限制了电子化优越性的充分发挥,也很难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   1.4电子信息有待系统化   防汛管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各个环节密切相关、密不可分。但是我们开发的管理系统有多种,各自都有自己的数据库,如水情系统、工程管理系统、防汛管理系统、建设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之间缺乏信息交换,形成许多“信息孤岛”,使信息资源无法共享也造成了重复建设。   2几点建议   2.1注重统一管理   提高防汛管理现代化的应用水平,取决于技术和管理两个方面,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手段的前提下,管理就成为决定性因素。科学严格的管理,可以创造条件,改变环境,提高素质,培养人才。强化管理即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严密有效的规章制度,以科技防汛为指导,通过组织和实施有效的战术,逐步实现防汛现代化管理。   2.2加强职工业务培训   随着知识更新的加快和终生教育的发展,干部职工教育培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这种培训不仅包括单纯的技能业务培训,还包括后续学历的攻读和深造。通过开办各种业务培训班和鼓励职工结合本专业进行深造,将有助于广大黄河防汛管理工作人员迅速、准确、全面地掌握关于信息网络管理的最先进的技术理论,从而更好地为黄河防汛服务。同时,职工业务培训也是最具有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生产性投入,是一种投入少、见效快,能普遍提高干部职工整体业务素质的有效手段。?   2.3增强安全意识   计算机及其网络给我们带来方便与效率的同时,也以其传播速度快、易复制、易泄密、难补救等特点给信息网络的安全保密工作带来新的问题。为此,必须增强网络的安全防范意识,健全安全机制和管理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操作流程和操作内容,规范每台计算机的使用权限。同时,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拒绝非法用户的侵入,防止用户越权使用,以保护数据资料的安全。   2.4努力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的优化配置   防汛管理的信息化、电子化并不意味着只依靠防汛部门的计算机及其网络,而应“借水行船”,这就促使我们很有必要在统一规范信息采集和发布的前提下,制定和完善防汛信息采集的有关标准,以保证防汛部门获得真实可靠的数据资料,如对水位观测站的设立和高程都应该统一。借助社会公网稳定、快速的优势,分别采用多种网络接入方式,提高防汛信息的社会化程度,并增强网络运行和信息传递的可靠性.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清啦

1万

积分

4085

金钱

5602

帖子

铂金水师

沙发
发表于 2015-10-26 20:23:2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好资料,学习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手机版|小黑屋|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 京ICP备12048982号-4

GMT+8, 2025-5-3 00:07 , Processed in 0.134195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