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政府行为:地方政府以高溢价出让水权。比较典型的就是两年前跨国水务巨头威立雅斥17.1亿元,以4倍的溢价参股兰州供水集团。而且国家对水务行业利润率进行了严格的控制,率润率在企业净资产的8—12%之间,水务企业在对水业务的经营过程中根本没有利润空间可以扩张。并且一些地方政府通过水费进行搭车收费的现象又比较严重,造成水费看似很高,消费者对水费价格不满,但实际上水务企业获得的真实利润并不高。水务行业的社会企业投钱是要在经营权有效期内通过收取水费回收成本的,因此提升水价成为水务企业在有效期内回收成本的重要手段。
2、水资源费上涨:水价组成一般包括水资源费、固定成本和运行成本,其中体现水资源价值的是水资源费。水资源是有限的,相关政府部门为保护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水资源费,造成水价成本的提升。比如广东新会的水资源费在中国水务集团收购前为0.02元,中国水务集团收购后相关政府部门把水资源费提高到0.12元,水价成本提升,而企业供水利润率却不能相应提升,如不提高水价,必然会使企业经营困难,难以维持。
3、供水成本的提升:水厂生产的电能消耗占整个供水成本的35%--40%以上,其他还包括各种管材、供水设备、人工费用等等,这些原材料价格的上涨造成供水成本的不断上涨。现在很多自来水公司都是亏损的,中小城市的自来水公司60%以上亏损,水务企业只能以提高水价为主要手段来扭亏以维持企业的日常经营。
4、管理难度大:社会企业(包括外资企业)进入供水市场后,由于原来国有企业内部及外部历史遗留问题,必然会对以后企业管理方面的改革和改造产生不利的影响,水务企业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保证企业能够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提高市场运行效率。
5、出水标准上升:2005年6月1日,建设部开始实施新《城市供水水质标准》,对自来水水质提出了更高要求,检测指标由35项提高到106项。这个标准将在2012年在全国强制实施。出水标准的上升,对水务企业在生产工艺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95%以上的水厂仍采取传统工艺,水务企业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更新原有设备,研制新工艺,确保水质的绝对安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