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并关注水世界微信号,获得更多资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x
作者:张宝印
摘要:本文联系饮用水要解决缺水、污染水、健康水的问题,讨论了我国海水及海水淡化的情况和建议。指出水的问题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永恒性课题。说明目前的世界性缺水危机,只要积极开展节流是完全可以战胜的,沙特等节流局面不大理想,其中对解决我国沿海地区缺水,有重大战略意义的海水直接利用和淡化利用的发展重视不够和投入不够。
关键字:海水淡化 饮用水
一、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人要维持生命就得饮水,人要延年益寿就得饮用无污染和有健康作用的水。不仅人的生命离不开水,工农业生产也都离不开水。所以,水对人类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在人类面临缺水“水不久将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危机。石油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便是水”的严峻情况下,解决水的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联合国早在1977年召开的水问题大会,就向全世界发出了上述警告。
将近30年来,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解决水的问题已经成为保证人们正常生活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解决饮用水的任务有三,第一要有水饮用,解决缺水问题,第二不能饮用有污染的水,解决水防污染问题,第三要饮用对人体有健康作用的水,解决饮用水的活化处理问题。饮用水这三个方面的任务,虽有轻重缓急不同,但从保证人的健康看,都是必须解决,统筹发展。本文联系解决饮用水任务的三个方面,讨论我国发展海水利用和淡化海水做饮用水的问题和建议。
二、“水”是人类的永恒课题
从宇宙飞船看地球,地球是一个兰色的水球。但是,这个大水球中可供人类直接使用的淡水却不到3%,而且,其中绝大部分,约88%的水人类很难用上,它们是以冰的状况存在于南极和北极,可供人类使用的只剩下12%的江河、湖泊和地下水。地下水还不能超量采用,否则会引起地面下沉,给人们带来灾难。地球上这3%的水又是处于变化中,海洋和陆地的水接受太阳热量蒸发成汽升腾到大气中,大气又使水蒸气降温形成雨和雪落回大地,造就了地面上的河流、湖泊和部分地下水。而雨雪落回地面的时空分布是很不均匀的,这就造成了地球上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造成有些地区,有些时间洪涝和干旱不断发生。随着世界人口增长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高级化、多样化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使人类对水的需求量又越来越大,加上人们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对水的污染,无疑是对一些干旱,半干旱国家雪上加霜。所以解决缺水,包括解决资源性缺水和污染性缺水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将是一个永恒性的课题。
关于缺水问题,国际上有一个公认的衡量标准,一般认为这个国家的人均每年占有可更新淡水量,在1700吨以下,视为缺水国家,在1000吨以下视为严重缺水国家。目前,世界上占人口的40%,80多个国家严重缺水。中东地区缺水最为严重。沙特每年人均占有水量只是249吨,科威特95吨,以色列300吨,埃及936吨。缺水不仅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还将引起国家间冲突。联合国全球变暖问题研究小组主席、著名气象学家约翰.堆顿爵士认为,随着全球变暖导致一些对立国家为争夺日益减少的水资源发生冲突,21世纪将爆发水资源战争。1993年第47届联大决定每年3月22日为“世界水日”,号召世界各国对全球普遍存在的水资源紧缺和水污染问题引起警觉,并开展相应活动,提高公众的水患意识,是非常正确的。
我国也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虽然水资源有2.8万亿m3,居世界第六位,人均资源量有2220m3。但是联合国把我国也列入贫水国家之列,因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不均衡,水资源时间集中,每年汛期连续4个月,水资源中有2/3是洪水很难利用。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匹配,黄河、淮河、海河流域,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3.4%,耕地占39%,人口占35%,GDP(国内生产总值)占32%,可水资源量仅占7.7%,人均约500m3。近几年长江以北地区连续干旱,天津市去年已经动用了潘家口水库的死库容,又紧急开始了引黄济津的应急调水工程。威海市去年为对付“缺水” 制定了超过用水定额1 m3 水费加价40倍的措施。加之水的污染,我国多雨水的南方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污染性缺水,有的地区还相当严重。所以,面对“缺水”的严重局面,要确保人们正常生活和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解决缺水的问题,也是我国一个长远性的战略任务。
三.人类能够战胜“缺水”危机
只要各国人民在解决水的问题上永不懈怠,积极开源节流,积极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发展农业滴灌等节水工程,发达国家能够对穷困地区伸出援助之手,就一定能够战胜世界性的“缺水”危机。中东早就是“缺水”地区。他们利用发达国家的技术发展海水利用和海水淡化,发展农业滴灌工程对缓解本国淡水紧缺的危机起了重要利用。他们的经验是值得关注的。
我国在水问题上既有水多(洪、涝)的麻烦,又有水少(干旱)的担忧。我们必须有一个长远的防洪方案、一个战胜干旱的开源节水方案、一个强有力的防止水污染方案,加上贯彻得力、我们也完全可以战胜“缺水”的困扰。
当前,我们在战胜“缺水”的问题上,认识还不统一,步调还不一致,贯彻不得力,甚至还存在制造“缺水”的严重现象。例如我们的工农业生产中和人民生活上对水的浪费很大,严重忽视节流;在开源上比较看重引水,却对雨水的利用,对城市污水的利用,特别是对取之不尽的海水利用不够重视不够重视,对河流、湖泊的水土保持、对防止水污染不重视,因此说,当前我国水的开源和节流局面是不理,想的。就其原因,主要是缺乏水资源意识、缺乏水资源忧患意识,缺乏保护水土生态环境意识,因此,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河流、湖泊、地下水污染严重的局面。
观念是行动的指导。我国应该利用每年的“世界水日”开展水资源意识、水资源忧患意识,保护水土生态环境意识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水患意识。特别是让我们的各级干部对水患警觉起来是很重要的。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从理论上说是最讲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我们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上,应努力成为世界的榜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