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电子书】给水处理理论与设计(许保玖,1992)

2016-12-29 11:09| 发布者: 星若羽天| 查看: 64| 评论: 103|原作者: cygyc-gc

摘要: 书名:给水处理理论与设计,作者:许保玖,格式:pdf
书名:给水处理理论与设计 作者:许保玖 页数:725 格式:pdf 出版项: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1992.11 附件:3个 bok001.jpg 第一章 水化学基础 1 第一节 水溶液的基本性质 1 1-1 水和水溶液 1 1-2 水合、配合与离子对 5 1-3 化学物种的活度 8 1-4 溶度积 11 1-5 浓度单位 14 1-6 天然水中的溶解固体 15 1-7 天然水中的溶解气体 17 1-8 水的电导率和电阻率 18 1-9 水中阴、阳离子间的关系 20 第二节 水-碳酸盐系统 22 1-10 溶液平衡浓度的计算 22 1-11 水-碳酸盐系统 24 1-12 ?和?三种碱度的计算 28 1-13 平衡CO2含量的计算 30 1-14 pH值因水温改变的变化 32 1-15 水-碳酸盐系统平衡时的pH值 34 第三节 化学反应动力学 37 1-16 反应速率与反应级数 37 1-17 基元反应 39 1-18 Michaelis-Menten方程与细菌增殖动力学 40 第二章 水质 44 第一节 水质参数 44 2-1 天然水中所含成分 44 2-2 水质参数 47 2-3 浊度 48 2-4 悬浮物浓度与悬浮微粒浓度 50 2-5 有机物的水质替代参数 53 第二节 饮用水水质与健康 54 2-6 嗅和味 54 2-7 水质与水传疾病 55 2-8 水中病原微生物 57 2-9 大肠杆菌类 60 2-10 病毒与原生动物 61 2-11 饮用水中的元素与健康 62 2-12 中国的地方病与水质 63 第三节 饮用水水质标准 64 2-13 饮用水水质标准 64 2-14 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制定 68 2-15 饮用水水质所面临的问题 70 2-16 饮用水水质标准的未来 72 第三章 给水处理综论 78 第一节 给水处理方法 78 3-1 水在生活、工业生产中的用途与水处理 78 3-2 给水处理 79 3-3 单元处理方法 82 第二节 饮用水处理 82 3-4 饮用水处理的内容 82 3-5 处理效率与多级屏障概念 84 3-6 饮用水的处理流程 87 3-7 水处理流程的设计 90 3-8 水处理试验 92 第三节 反应器 94 3-9 水处理工程的发展 94 3-10 反应器的类型 96 3-11 物料衡算方程 97 3-12 阶式连续搅拌反应器 98 3-13 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函数 99 3-14 脉冲信号与阶梯信号 102 3-15 分散数的概念 103 3-16 各种反应器的效率 104 第四章 凝聚和絮凝 107 第一节 胶体及界面化学的基本概念 107 4-1 综论 107 4-2 胶体表面电荷的来源 108 4-3 双电层的构造和界面电位 111 4-4 胶体间的相互作用位能 115 4-5 絮凝现象 119 4-6 絮凝动力学 120 第二节 混凝过程的工程实践 121 4-7 综论 121 4-8 混凝过程中的有机物 124 4-9 药剂的配制和投加 126 4-10 混合设备 129 4-11 絮凝池 131 第三节 混凝剂的化学 134 4-12 铝盐和铁盐混凝剂 135 4-13 硫酸铝的水解物种和聚合氯化铝成分 136 4-14 氯化铁的水解物种及聚合铁成分 139 4-15 活化水玻璃 141 4-16 聚电解质 141 4-17 碳酸镁混凝法 143 4-18 混凝剂的卫生安全性 144 第四节 混凝过程 147 4-19 絮体的粒度和结构 147 4-20 混合与搅拌 151 4-21 铝盐和铁盐的混凝作用 155 第五节 混凝杯罐试验 159 4-22 杯罐试验与多位搅拌器 159 4-23 杯罐试验的基本操作 161 4-24 杯罐试验的应用 163 4-25 杯罐试验的改进问题 166 第五章 沉淀与气浮 171 第一节 颗粒物在静水中的沉降 171 5-1 颗粒的自由沉降速度 171 5-2 自由沉降试验 176 5-3 分层沉淀 178 第二节 平流沉淀池 180 5-4 综论 180 5-5 平流沉淀池的设计 183 5-6 进口与出口的布置 187 第三节 其它沉淀设备和斜管沉淀组件 189 5-7 沉淀设备 189 5-8 斜管和斜板沉淀池 191 5-9 斜管和斜板长度 191 第四节 澄清池 203 5-10 澄清池的一般工作原理 203 5-11 机械搅拌澄清池 206 5-12 水力循环澄清池 207 5-13 脉冲澄清池 214 5-14 悬浮澄清池 216 第五节 浓缩池 217 5-15 浓缩池的特点 217 5-16 浓缩池的设计 218 第六节 沉淀设备的排泥 222 5-17 排泥浓度及排泥耗水率 222 5-18 排泥方法 223 第七节 气浮池 225 5-19 综论 225 5-20 气浮池的设计 228 第六章 过滤 233 第一节 过滤综论 233 6-1 过滤和慢滤池 233 6-2 快滤池的工艺过程 235 6-3 快滤池滤层的发展和利用 240 6-4 过滤过程中出水浊度和过滤水头损失的变化 243 6-5 快滤池的水力控制系统 248 第二节 配水系统和承托层 253 6-6 配水系统 253 6-7 管式大阻力配水系统 256 6-8 承托层 260 第三节 滤层和过滤过程 261 6-9 滤层综论 261 6-10 滤层的粒度特性 264 6-11 滤池的运行行为 268 6-12 影响过滤过程的因素 273 6-13 双层和三层滤料 277 6-14 直接过滤 280 6-15 过滤的其它处理效果 284 第四节 过滤过程理论 286 6-16 过滤的水头损失 286 6-17 过滤过程理论综论 290 6-18 悬浮颗粒的去除机理 293 6-19 过滤方程式 294 第五节 快滤池的冲洗 299 6-20 冲洗出现的问题 299 6-21 冲洗的方法 302 6-22 石英砂滤层的反冲洗水力学 305 6-23 无烟煤滤层的反冲洗水力学 309 6-24 反冲洗作用机理 311 6-25 反冲洗构筑物 312 第六节 快滤池的设计 316 6-26 快滤池的生产率和洗水率 316 6-27 普通快滤池的设计 317 6-28 普通快滤池设计实例 319 第七节 快滤池的其它型式 332 6-29 综论 332 6-30 虹吸滤池 334 6-31 移动冲洗罩滤池 337 6-32 重力式无阀滤池 339 6-33 压力过滤器 340 第八节 表面过滤 342 6-34 综论 342 6-35 预涂层过滤器 343 6-36 超滤 344 第九节 补充资料 345 6-37 多叉管的水力学 345 6-38 公式(6-75)和(6-79)的推导 349 6-39 (6-81)、(6-82)和(6-84)等公式的推导 350 第七章 曝气及有机物的去除 357 第一节 曝气 357 7-1 亨利定律 357 7-2 水-气相间的传质 359 7-3 空气吹脱 361 第二节 活性炭吸附 364 7-4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364 7-5 吸附等温线 367 7-6 活性炭柱吸附装置的处理性能 373 7-7 活性炭床的设计 376 7-8 均匀表面扩散模型 379 第八章 消毒 385 第一节 氯化的化学 385 8-1 氯和氯-氨在纯水中的反应 385 8-2 氯与天然水中其它物质的反应 388 第二节 水的消毒 391 8-3 消毒所起的作用与存在的问题 391 8-4 消毒动力学 393 8-5 氯和氯胺消毒原理 395 8-6 氯胺消毒经验 399 8-7 简易氯消毒 399 8-8 臭氧和二氧化氯消毒 400 8-9 消毒副产物 403 第三节 液氯和液氨的使用 404 8-10 氯气的特性 404 8-11 液氯容器的使用过程 406 8-12 液氨的使用 407 第九章 水的软化 409 第一节 综论 409 9-1 软化和除盐的区别 409 9-2 软化的基本方法 410 第二节 石灰软化法 411 9-3 石灰用量计算 411 9-4 石灰软化设备 416 第三节 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及其特性 417 9-5 离子交换树脂 417 9-6 离子交换树脂的性能 420 9-7 离子交换树脂的类型及其比较 425 第四节 离子交换动力学 430 9-8 离子交换过程 430 9-9 离子交换带 432 第五节 离子交换软化法 436 9-10 离子交换软化的化学反应 436 9-11 离子交换树脂的工作交换容量 441 9-12 影响树脂工作交换容量的有关因素 444 第六节 离子交换软化设备 450 9-13 离子交换器的工作过程 450 9-14 固定床逆流再生离子交换 453 9-15 浮动床离子交换器 456 9-16 移动床离子交换设备 457 9-17 流动床离子交换器 459 9-18 离子交换器运行中的问题 460 第七节 离子交换软化系统及其设计 461 9-19 再生设备 461 9-20 除二氧化碳器的设计 462 9-21 软化系统的设计 466 第十章 水的除盐与咸水淡化 472 第一节 阴离子交换树脂及其特性 472 10-1 阴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 472 10-2 阴离子交换树脂的特性 473 第二节 离子交换法除盐 476 10-3 强碱阴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特性 476 10-4 弱碱阴离子交换树脂的交换特性 478 10-5 双床式离子交换除盐系统 479 10-6 混合床离子交换器 480 10-7 双层床离子交换器 483 第三节 强碱阴树脂的有机沾污及其处理 486 10-8 阴树脂的有机沾污 486 10-9 树脂有机沾污的防止与处理 489 第四节 特殊的离子交换系统 490 10-10 离子交换中和器 490 10-11 Desal法 490 10-12 Sul-Bisul法 491 10-13 热再生法 492 第五节 电渗析法 492 10-14 离子交换膜的特性 492 10-15 电渗析除盐原理 495 10-16 电渗析器 497 10-17 极化和结垢 500 10-18 电流效率 503 10-19 最佳电流密度 505 10-20 电渗析器的应用 507 第六节 反渗透 509 10-21 渗透和反渗透 509 10-22 反渗透膜和膜透过机理 512 10-23 反渗透装置 514 10-24 反渗透过程的迁移方程与反渗透器的运行参数 518 第七节 纯水制备系统 521 10-25 纯水及其制备系统 521 10-26 纯水制备系统的设计 525 第八节 咸水淡化 534 10-27 咸水淡化方法 534 10-28 蒸馏法 535 10-29 冷冻法及其它咸水淡化法 538 第十一章 腐蚀与结垢 543 11-1 电化学腐蚀 543 11-2 铁的腐蚀过程及电位-pH图 546 11-3 微生物腐蚀 550 11-4 影响腐蚀的因素与腐蚀形式 551 11-5 Langelier饱和指数和Ryznar稳定指数 553 11-6 CCPP和Caldwell-Lawrence图 558 11-7 其它水质稳定指数 566 11-8 水质稳定处理 568 第十二章 单项无机沾污物的去除 572 12-1 综论 572 12-2 除铁与除锰 574 12-3 除氟与除砷 578 12-4 除NO3- 580 12-5 除硒与除钡 582 第十三章 锅炉水处理 584 第一节 锅炉的工作过程及水处理问题 584 13-1 锅炉的工作过程 584 13-2 锅炉给水的处理问题 586 第二节 锅炉给水及锅水的水质标准与流量计算 590 13-3 锅炉给水及锅水的水质标准 590 13-4 锅炉的给水、补充水及排污水的流量计算 592 第三节 锅炉给水的锅内处理 595 13-5 锅外处理与锅内处理 595 13-6 锅内软化反应 596 13-7 锅内补充处理 599 13-8 全部锅内处理 605 13-9 锅炉的清垢 609 第十四章 水的冷却 612 第一节 水的冷却原理 612 14-1 水的循环冷却系统 612 14-2 水的冷却原理 613 第二节 湿空气的热力学性质 615 14-3 湿空气的热力学参数 615 14-4 湿空气的焓湿图 619 14-5 湿球温度τ 622 14-6 容积传热系数与容积传质系数 624 14-7 Lewis关系与湿球温度τ和绝热饱和温度? 625 14-8 ?的推导 627 第十五章 冷却构筑物及冷却塔的设计计算 630 第一节 冷却构筑物 630 15-1 冷却构筑物综论 630 15-2 抽风式逆流冷却塔 634 15-3 进水和配水系统 636 15-4 填料 639 15-5 通风系统 643 第二节 冷却塔的热力学计算 646 15-6 逆流式冷却塔的基本方程 646 15-7 冷却塔的焓差方程 649 15-8 填料与气水比 655 15-9 横流式冷却塔 659 第三节 冷却塔的其他设计计算 663 15-10 空气动力计算 663 15-11 水量损失 667 15-12 回流和水质污染对冷却效果的影响 668 第四节 冷却塔的设计 672 15-13 冷却塔的设计 672 15-14 计算例题 673 第十六章 敞开式循环冷却水处理 681 第一节 循环冷却系统的系统特点 681 16-1 循环冷却系统的浓缩倍数 681 16-2 循环冷却系统的其它水力学参数 684 第二节 循环冷却水的处理 686 16-3 循环冷却水的水质特点 686 16-4 循环冷却水的结垢控制指标 689 16-5 循环冷却水处理综论 691 16-6 腐蚀控制 695 16-7 复方腐蚀控制药剂 700 16-8 沉积物控制 702 16-9 微生物控制 708 16-10 化学清垢和清垢剂 712 16-11 非化学处理型的结垢控制 713 第三节 补充资料 714 16-12 磷酸盐、膦酸盐、二膦酸盐及磷酸酯 714 16-13 木质素、单宁、褐藻酸盐、纤维素及淀粉 719 16-14 换热器的污垢系数 722 [ 本帖最后由 lvjianguo96 于 2013-12-4 10:48 编辑 ]
给水处理理论与设计.part1.rar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cygyc-gc 2007-1-23 21:31
给水处理理论与设计

[ 本帖最后由 knifebluce 于 2008-12-19 14:10 编辑 ]
引用 cygyc-gc 2007-1-23 21:47
给水处理理论与设计

[ 本帖最后由 knifebluce 于 2008-12-19 14:11 编辑 ]
引用 C.water 2007-1-24 00:57
资料附件可不小,提醒新会员,3附件全部下载完才可以解压。

CY老师传的资料一定不错。有兴趣的朋友可下载。

[ 本帖最后由 cygyc-gc 于 2009-6-16 20:57 编辑 ]
引用 cygyc-gc 2007-1-24 21:37
本来想一次传上去的,可太大,老是不成功,所以就只能分这么多了!要大家好多积分,大家莫怪啊!
引用 qbsese 2007-6-16 10:16
支持下,全下载完,耗了不少金钱
引用 qbsese 2007-6-16 10:20
郁闷,没钱了!!!!!!!
引用 qbsese 2007-6-16 10:24
没下成功 重新下还得扣钱
引用 qiqiwhy032 2007-9-4 16:52
最郁闷的就是下载不成功  郁闷啊 ~~~
引用 txl 2007-10-23 15:43
有没有新版的, 好像改名叫《给水处理理论》了
引用 echolee77 2007-10-23 20:56
錢不多了  省點花  但還是要支持一下
引用 zhangsmart 2007-11-29 03:06
已经有这书了,发帖顶,也赚取点钱花。
引用 feixiang996 2008-10-1 10:54
看看要多少钱
好东西
引用 xiaowuhua 2008-12-11 11:22
楼主谢谢哦
好好学习一下
引用 iirgweee 2008-12-20 12:37
不是说有7个附件吗?没有上传全呢,还缺了4个
引用 fafnxy 2008-12-20 13:04
谢谢了,是不是就这三个附件?
引用 anna7806 2009-2-6 22:10
这类书籍老却价值不减。
引用 yanyangjun 2009-2-10 09:26
我要攒钱下载
引用 lico2005 2009-2-26 21:15
是不是新版的啊
我钱少a
引用 nanjingyoung 2009-2-27 08:59
HEHE,来看看,顶一个。

查看全部评论(103)

联系管理员|手机版|小黑屋|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 京ICP备12048982号-4

GMT+8, 2025-5-3 16:34 , Processed in 0.147416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