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问题 | 原 因 | 解决方法 |
1、污泥生长过慢 | 1营养物不足,微量元素不足; 2进液酸化度过高; 3种泥不足。 | 1增加营养物和微量元素; 2减少酸化度; 3增加种泥。 |
2、反应器过负荷 | 1反应器污泥量不够; 2污泥产甲烷活性不足; 3每次进泥量过大间断时间短。 | 1增加种污或提高污泥产量; 2减少污泥负荷; 3减少每次进泥量加大进泥间隔。 |
3、污泥活性不够 | 1温度不够; 2产酸菌生长过快; 3营养或微量元素不足; 4无机物Ca2+引起沉淀。 | 1提高温度; 2控制产酸菌生长条件; 3增加营养物和微量元素; 4减少进泥中Ca2+含量。 |
4、污泥流失 | 1气体集于污泥中,污泥上浮; 2产酸菌使污泥分层; 3污泥脂肪和蛋白过大。 | 1增加污泥负荷,增加内部水循环; 2稳定工艺条件增加废水酸化程度; 3采取预处理去除脂肪蛋白。 |
5、污泥扩散颗粒污泥破裂 | 1负荷过大; 2过度机械搅拌; 3有毒物质存在。 4预酸化突然增加 | 1稳定负荷; 2改水力搅拌; 3废水清除毒素。 4应用更稳定酸化条件 |
异常现象症状 | 分析及诊断 | 解决对策 |
曝气池有臭味 | 曝气池供O2不足,DO值低, 出水氨氮有时偏高 | 增加供氧,使曝气池出水DO高于2mg/l |
污泥发黑 | 曝气池DO过低,有机物厌氧分解析出H2S,其与Fe生成FeS | 增加供氧或加大污泥回流 |
污泥变白 | 丝状菌或固着型纤毛虫大量繁殖 | 如有污泥膨胀,参照污泥膨胀对策 |
进水PH过低,曝气池PH≤6丝状型菌大量生成 | 提高进水PH | |
沉淀池有大快黑色污泥上浮 | 沉淀池局部积泥厌氧,产生CH4.CO2,气泡附于泥粒使之上浮,出水氨氮往往较高 | 防止沉淀池有死角,排泥后在死角处用压缩空气冲或高压水清洗 |
二沉池泥面升高,初期出水特别清澈,流量大时污泥成层外溢 | SV>90% SVI>20mg/l污泥中丝状菌占优势,污泥膨胀。 | 投加液氯,提高PH,用化学法杀死丝状菌;投加颗粒碳粘土消化污泥等活性污泥“重量剂”;提高DO;间歇进水 |
二沉池泥面过高 | 丝状菌未过量生长MLSS值过高 | 增加排液 |
二沉池表面积累一层解絮污泥 | 微型动物死亡,污泥絮解,出水水质恶化,COD、BOD上升,OUR低于8mgO2/gVSS.h,进水中有毒物浓度过高,或PH异常。 | 停止进水,排泥后投加营养物,或引进生活污水,使污泥复壮,或引进新污泥菌种 |
异常现象症状 | 分析及诊断 | 解决对策 |
二沉池有细小污泥不断外漂 | 污泥缺乏营养,使之瘦小OUR<8mgO2/gVSS.h;进水中氨氮浓度高,C/N比不合适;池温超过40˚C;翼轮转速过高使絮粒破碎。 | 投加营养物或引进高浓度BOD水,使F/M>0.1,停开一个曝气池。 |
二沉池上清液混浊,出水水质差 | OUR>20mgO2/gVSS.h污泥负荷过高,有机物氧化不完全 | 减少进水流量,减少排泥 |
曝气池表面出现浮渣似厚粥覆盖于表面 | 浮渣中见诺卡氏菌或纤发菌过量生长,或进水中洗涤剂过量 | 清除浮渣,避免浮渣继续留在系统内循环,增加排泥 |
污泥未成熟,絮粒瘦小;出水混浊,水质差;游动性小型鞭毛虫多 | 水质成分浓度变化过大;废水中营养不平衡或不足;废水中含毒物或PH不足 | 使废水成分、浓度和营养物均衡化,并适当补充所缺营养。 |
污泥过滤困难 | 污泥解絮 | 按不同原因分别处置 |
污泥脱水后 泥饼松 | 有机物腐败 | 及时处置污泥 |
凝聚剂加量不足 | 增加剂量 | |
曝气池中泡沫 过多,色白 | 进水洗涤剂过量 | 增加喷淋水或消泡剂 |
曝气池泡沫不易破碎,发粘 | 进水负荷过高,有机物分解不全 | 降低负荷 |
曝气池泡沫 茶色或灰色 | 污泥老化,泥龄过长解絮污泥附于泡沫上 | 增加排泥 |
进水PH下降 | 厌氧处理负荷过高,有机酸积累 | 降低负荷 |
好氧处理中负荷过低 | 增加负荷 | |
出水色度上升 | 污泥解絮,进水色度高 | 改善污泥性状 |
出水BOD COD升高 | 污泥中毒 | 污泥复壮 |
进水过浓 | 提高MLSS | |
进水中无机还原物(S2O3 H2S)过高 | 增加曝气强度 | |
COD测定受Cl¯影响 | 排除干扰 |
序号 | 名称 | 规格 | 数量 | 功能 |
1 | 人工格栅 | 1 | 利用物理法将大颗粒、悬浮物去除。 | |
2 | 机械格栅 | 1 | 利用机械旋转筛网将中小颗粒物自动分离。 | |
3 | 提升水池 | 1 | 对污水进行提升,实现污水连续运行。 | |
4 | 微滤机 | 1 | 对颗粒粒径≥0.3~0.5mm的固形物进行分离去除㎜ | |
5 | 调节水池 | 1 | 对水质水量进行均化,预曝气可促进消毒剂挥发和降解,保证生化工艺正常启动。 | |
6 | 厌氧消化或 厌氧水解 | 1 | 利用厌氧菌的特殊功能使长链有机物断链、降解,大分子变成小分子,多糖转换成单糖,同时还可BOD/COD比值得到改善,使有机物得到充分(厌氧)降解或初步(水解)降解。 | |
7 | 好氧 | 1 | 利用好氧菌的快速增殖降解功能,对有机物进行充分降解硝化,实现污水净化。 | |
8 | 沉淀系统 | 1 | 利用不同水处理机理使固液两相过滤分离,使水达到净化,污泥回流或剩余污泥外排或干化。 | |
9 | 气浮系统 | 1 | 利用专门技术将污水中微细颗粒、污染物进一步深度净化。 | |
10 | 清水池 | 1 | 作为处理后水质检测池、反冲水池、溶氧水池或回用水池。 | |
11 | 污泥处理 系统 | 1 | 将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进行脱水、干化以及外运。包含浓缩、进泥、脱水、自洁,回流、干化、堆场等设施。 | |
12 | 电气控制 系统 | 1 | 完成各工艺单元的运行,显示报警和手动、半自动(全自动)运行控制功能。 |
联系管理员|手机版|小黑屋|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 京ICP备12048982号-4 )
GMT+8, 2025-5-3 21:09 , Processed in 0.148261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