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标题: 我和厌氧有个约会 [打印本页]

作者: 寂寞    时间: 2017-4-13 21:17
标题: 我和厌氧有个约会
   从当初的懵懵懂懂,到现在的模棱两可。厌氧,总是感觉想说一说了。码字很辛苦,既要有东西可以写, 还要有一颗吸引人的心,没人看会桑心,有人看又看不到东西会失心,试着看吧。

当初的跨行接触污水处理行业,阴差阳错,为了一碗碗饭吃,真是打着环保的幌子混饭吃,这是谁谁谁的签名啊?唐唐。一说唐唐,就让我想起了张国荣,一个地地道道的演技派明星,歌也唱的不错,《风继续吹》,《倩女幽魂》。这种聪明人,如果从事环保,也将会是一位大师级人物。

一、条件控制


1、懵懂的厌氧

    厌氧,我的观念就是讨厌,不喜欢,没有氧。从字面的理解,汉语文化博大精深,除了那些稍微变通就可以成就的专利,公司特有技术名字,就是前段时间进行讨论的那些公司牛叉的技术,都有自己的专属名词,加一个字母就好了。我也一样。都有一个属于自己准备研发和霸占的技术,可以,技术就是这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永远会有层出不穷,没有萎靡不振。

    今天还看到论坛的帖子,有好氧池污泥回流到UASB的,这种运行就要毫不客气的展开批评:厌氧,和好氧的概念啊,同学,我都外行,你们老师怎么教的你呀?UASB的污泥漂泥,量大,难道就需要把进入好氧池的污泥再流回来吗?结果是UASB漂泥更严重了。如果这个基本的概念和工艺运行都没有搞清楚,那就惨了。不论是池容不好,负荷高,还是三相分离器不好,无论如何,也不要把好氧池的污泥跟厌氧池的污泥混合了再回炉,那是不行滴。

    当初,我也是这样战战兢兢,到底是什么的情况才叫厌氧,什么的情况是好氧呢?又是水解酸化,又是厌氧池,又是UASB,又是EGSB,又是UBF,又是AF的又是USR,CSTR,又是IC,,,,,,晕了,不懂,想装懂都难。

懵懂的意思,除了工艺原理的不明白,还有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工艺,原理不懂,工艺更不在话下了,不下话下的原意,是什么都会,手艺,技术高超,什么都是小菜的意思。这里是反义词,什么都不会的意思。这个AF,和UBF,难道就是不一样啊,我感觉是一样一样滴。AF是厌氧滤池,UBF,上流式厌氧滤池,有的解释为UASB+AF,我比较纳闷,难道AF不是上流式,难道有下流的,或许有更下流的。


作者: 寂寞    时间: 2017-4-13 21:18
占二楼的意思,大家有问题可以提啊,只要不是影响设计方面的吃饭的饭碗,都可以说。

也可以吐槽,使劲儿吐,把晚饭吐出来才好,如果能把胃吐出来,那是你任性,有能耐,但是我不负担任何法律责任。

吐槽有风险,想吐要谨慎。

作者: 寂寞    时间: 2017-4-13 22:00
2、细想


   现在看来,所有的生化工艺原理,都是按照与氧--O,有关系的方式来划分的。

厌氧--没有氧;

好氧-有氧,喜欢氧,需要氧。

缺氧-缺少氧,可以有,但是少量。兼氧池就是缺氧池可以这么理解吗?
作者: 风暴之灵    时间: 2017-4-13 23:00
UBF是不是AF加个UASB三相分离器?这些名字我都不太懂,效果好才是真啊。
不过做文字给外行看的时候,可能就是需要这种刻意创造新东西。
专利这个东西,大部分实际都没什么卵用,是不是就为了拿证?
作者: 甘泉如醴    时间: 2017-4-14 00:16
寂寞兄,不好意思,好氧泥回到厌氧是我错了,受教了
作者: 声沙    时间: 2017-4-14 00:24
强插前排,归来归宿返璞归真。
作者: 挺起中国    时间: 2017-4-14 04:17
很多工艺其实就一个实质,就是菌种与废水充分混合
作者: 挺起中国    时间: 2017-4-14 04:18
很多工艺实质就是菌种与废水充分接触
作者: 东方的水珠    时间: 2017-4-14 05:45
厌氧也好,好氧也罢,主要就是利用微生物性能的不同来分解污染物,只要控制得当,效果都不错。
作者: 放牛班班长    时间: 2017-4-14 06:17
不懂厌氧,进来学习学习。
作者: 水笑笑    时间: 2017-4-14 07:10
新手,进来学习学习,受教了
作者: edgedman    时间: 2017-4-14 07:15
厌氧也好,好氧也罢,殊途同归,目的都是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

作者: wlpcj001    时间: 2017-4-14 07:19
文章不错,文采一流!赞!!!!
作者: 老人    时间: 2017-4-14 08:46
风暴之灵 发表于 2017-4-13 23:00
UBF是不是AF加个UASB三相分离器?这些名字我都不太懂,效果好才是真啊。
不过做文字给外行看的时候,可能 ...

不是这么回事。   
作者: 老人    时间: 2017-4-14 08:47
edgedman 发表于 2017-4-14 07:15
厌氧也好,好氧也罢,殊途同归,目的都是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

总结的非常到位!     
作者: myrons    时间: 2017-4-14 09:01
一个破旧的敞口碳钢水箱,在箱底往上1/4高度加一层穿孔板及支架,穿孔板以上依次铺设鹅卵石、石英砂、陶粒、活性炭,污水由穿孔管布水均匀分布于箱顶,投加厌氧污泥进行培养驯化————那么这个算什么工艺?
作者: 柒公子    时间: 2017-4-14 09:06
百花齐放的工艺名称寂寞无需太过介意,中国式发明专利就这么回事。
作者: 小朱    时间: 2017-4-14 09:14
个人认为:自然界中,生存环境(这里指特定的某个小环境)选择了菌群,适应环境的菌群得以发展壮大,不适宜的日渐萎缩,即适者生存。(是否有菌群改变环境的呢?)
水处理中,是菌群选择环境,想要某种菌群,需要了解其习性,人为地给它提供合适的生存环境,让其发展壮大,为己所用。
所以,首先要明白自己需要的是什么,研究其需要什么样的生存环境,满足它,并尽量维持这个环境,即可。
说起来容易,实际工程上不一定好控制。
个人愚见,欢迎探讨。
作者: 阿易噗拉    时间: 2017-4-14 09:21
新手进来学习。谢谢各位大神
作者: myrons    时间: 2017-4-14 09:36
myrons 发表于 2017-4-14 09:01
一个破旧的敞口碳钢水箱,在箱底往上1/4高度加一层穿孔板及支架,穿孔板以上依次铺设鹅卵石、石英砂、陶粒 ...

哪位大师来回答一下?
作者: Echo Lee    时间: 2017-4-14 09:44
插花來的...
大家都想有自己的品牌或產品(管他是偷來..抄來..仿來...拚湊來...還是自創)
可是能用,實用,有效, 操作方便,價格合理才是王道...

針對不同需求,廢水性質,操作性... 開發出各種稀奇古怪的設計...有的是譁眾取寵  有的卻也是為了更精進
見怪也不怪了

談到UBF, 竊以為就是 upflow 的 anaerobic sludge bed + filter 很久以前個人稱他"雜種"(Hybrid)
現在還有(早有)向下流的  DAF  SGBR(開始夯..) ...  更有厭氧在槽下方  好氧在槽上方(厭氧好氧液相介面相通的...)



作者: 泡面归来    时间: 2017-4-14 09:44
myrons 发表于 2017-4-14 09:36
哪位大师来回答一下?

算过滤吧!!!!
作者: 寂寞    时间: 2017-4-14 10:10
myrons 发表于 2017-4-14 09:01
一个破旧的敞口碳钢水箱,在箱底往上1/4高度加一层穿孔板及支架,穿孔板以上依次铺设鹅卵石、石英砂、陶粒 ...

这应该算是AF工艺了,一定是。
作者: 叮当响的小叮当    时间: 2017-4-14 10:26
厌氧缺氧在实际现场很多人搞不清楚,有人把缺氧也叫厌氧。其实个人觉得只是叫法不同,有的把厌氧分为绝对厌氧,也就是容氧绝对0,普通厌氧的容氧在0-0.3,缺氧1以下。
作者: myrons    时间: 2017-4-14 10:26
寂寞 发表于 2017-4-14 10:10
这应该算是AF工艺了,一定是。

AF不是下进水么?我这个是上部喷淋布水啊。
作者: 寂寞    时间: 2017-4-14 10:27
东方的水珠 发表于 2017-4-14 05:45
厌氧也好,好氧也罢,主要就是利用微生物性能的不同来分解污染物,只要控制得当,效果都不错。

2、细想

接着东方的水珠的“厌氧也好,好氧也罢,主要就是利用微生物的性能的不同,来分解污染物,只要控制得到,效果都不错。

其实就是厌氧-兼氧-好氧之分,都与DO有直接关系,最直接了当的观测和细想,有一个关联的就是orp。


控制得当,是森马意思呢?就是要按照微生物需要的条件,给他一个稳定的条件,适于微生物生存,并能够激发他活性的条件。我们的员工,除了最直接有效的鼓励方式就是money,不听话,直接用money把他砸倒,看谁敢不听,这一点我很欣赏刘强东,我有收藏一段视频的,关于刘强东在视察分公司的时候,对于多年奉献公司的员工,给予公司可以承受的物质条件,然后再一个就是言语的鼓励,和未来大家庭的美好家园的鼓励。

当然了,菌种对于言语的鼓励,你就是喊破喉咙,他们也不会听你的,因为他们没有耳朵,也没有那么多的智慧。

怎么办呢?

给他条件好了,让他舒舒服服的干活儿,听话。要温度呢,给他温度;要氮磷呢,给他氮磷;要PH值,要碱有碱,要酸有酸;要吃饭,给提负荷好了;吃饱了,撑的难受,减负荷,别撑坏了。,,,

至于好氧,菌种,要DO,给他鼓风机好了,就是点电费嘛。

什么条件都给,不要在论坛灌水就好。

只有这样,没有不干活的菌种。

其实厌氧和好氧菌种,大自然都自然存在的,通过人们自己的聪明智慧,从大自然中筛选出来,优化,再优化,给他创造了优厚的条件,让他们来帮助我们工作,不要money,只要有机污染物。多好的员工啊。

想到了一点不好的看法,就是我们人体内,也一定有厌氧菌种的存在,不搞生理卫生研究,但是吃过的食物经过肠胃等消化系统的消化,能够被细胞生化利用,转化为氨基酸,蛋白,脂肪,最终一个验证厌氧的条件,是不是那个P。

作者: 哟哟    时间: 2017-4-14 10:50
师父什么是厌氧啊搞不明白啊
作者: 寂寞    时间: 2017-4-14 10:59
哟哟 发表于 2017-4-14 10:50
师父什么是厌氧啊搞不明白啊

厌氧,就是利用厌氧微生物,进行生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工艺。
再不懂,我就吐血了。

补充一下标准一点的解释:

标准的解释:无分子氧的状态下,通过厌氧微生物的水解、酸化、产乙酸、产甲烷,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二氧化碳、甲烷、和水的过程。

作者: 梦里水乡    时间: 2017-4-14 11:03
哈哈,被楼主幽默的语言给吸引了,解释得通俗易懂。
作者: 哟哟    时间: 2017-4-14 11:11
寂寞 发表于 2017-4-14 10:59
厌氧,就是利用厌氧微生物,进行生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工艺。
再不懂,我就吐血了。

我不能让师父不吐血的、师父厌氧是不是不需要充氧啊。
作者: 放羊人    时间: 2017-4-14 11:26
厌氧各个工艺不同,主要是厌氧污泥与污水混合水利情况,泥水气三项分离情况,各类反应器
作者: 寂寞    时间: 2017-4-14 11:26
3、不同

关于厌氧的说法,规范中有很多,那个应该是大家,或者说是专家们集合了自己的研究和历史经验,来写的,既然是国家的权威部门出版,应该就是权威了。

那也不一定。举个例子吧还是。厌氧池,水解酸化池,还有AAO工艺的A池。这个A池,规范中,实际应用中大家都是称呼为厌氧池-缺氧池--好氧池。这个厌氧和本意上的厌氧是由区别的。
其实仅仅是叫法的相同,实质内容是完全不同的,这就叫做不严谨。挑战规范制定的专家,这叫华山论剑,虽说我没有剑,像李云龙吹牛一样的敢于亮剑,看《亮剑》,说的跟真的一样,仿佛日本鬼子都是中国人杀得,都是中国人把他们赶出了中国的土地,其实大错特错,中国人自己的贡献不可磨灭,但仅仅是拖住了日本鬼子侵犯和占领整个亚洲的狗腿,并不完全是中国打败了狗日的日本鬼子,而是美国,死了几十万人的太平洋战争,中途岛,瓜岛,冲绳,加上广岛和长崎的两颗原子弹,加上苏联出兵东北,日本鬼子才被迫投降,自己走的,不是被赶下大海。

所以,到现在那个安倍小三也不服气,因为中国从来没有真正打败过日本鬼子,他是被美国打败的,所以只服气老美。

原水中有硝酸盐氮的情况比较少,记得前几天还在论坛上争论过,有个水友的帖子,原水硝酸盐氮就有,需要一开始就反硝化进行脱氮,这个案例应该很少了,有知道的朋友可以多介绍一点。

还是先来张图片,对于AAO中A,厌氧池的解释。


作者: 灶鑫99    时间: 2017-4-14 11:27
一个破旧的敞口碳钢水箱,在箱底往上1/4高度加一层穿孔板及支架,穿孔板以上依次铺设鹅卵石、石英砂、陶粒、活性炭,污水由穿孔管布水均匀分布于箱顶,投加厌氧污泥进行培养驯化————那么这个算什么工艺?

这个应该就是下流的AF了
作者: 海蛎子味儿    时间: 2017-4-14 11:38
寂寞 发表于 2017-4-14 10:27
2、细想

接着东方的水珠的“厌氧也好,好氧也罢,主要就是利用微生物的性能的不同,来分解污染物,只 ...

那你得P厉害了,甲烷
作者: 寂寞    时间: 2017-4-14 12:13
《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576-2010
作者: 寂寞    时间: 2017-4-14 12:50
3、不同

接着喝水,接着灌水。

之前有很多关于厌氧的反应过程,还有厌氧池的几次辩论,都不了了之,不想去辩,自己都觉得很无聊,超无聊。个人对于几个概念的理解,无可厚非,道理就放在那里,自己也不打肿脸充胖子,我自己其实很瘦的,属于那种仙骨飘飘的那种,吃什么都浪费,不长肉,也不长个子。

爱叫什么叫什么,但是其中的不同,确实还是有的。

厌氧的概念,条件,就是无分子氧,这个工艺才能叫做真正的厌氧,那个有二沉池污泥回流,和硝化液回流的,条件和绝对厌氧是不同的,那个二沉池,一般都会有分子氧存在的,并且,第一个叫做厌氧池的A池,是可以回流污泥进行释磷放磷的,和我平日称呼的厌氧是不同的。

我认为的厌氧就是绝对厌氧不能有分子氧楼上上面那个叫做厌氧缺氧好氧的规范的文件的A-厌氧池的那个允许小于0.2的DO的解释最直接不过了,我就是故意不加标点的,憋气玩呢。

就是在本帖,说这一次,说这一次,说这一次,以后再也不去争论和便辩解了,做毫无意义的争斗,一点儿意思也没有。老毛说:与天斗,与地斗,还说与人斗,其乐无穷,这与创造万物的神的初衷是不符的,神创造万物的宗旨是一个爱。要和谐,不要争斗。

说到这里,向虫版道歉:sorry。都是因为屠宰废水和养猪废水惹的祸,。

在技术环节的争论,其实我有点过分了,言语,措辞,态度,都不好,应该好好说话,通用的道理,用汉语词汇不同,所要表达和让人理解的意思都会不同。以后我要好好说话,学说话。因为言辞激烈的争论过后,还是过眼烟云,只是图一时之快,人都如草地上的花儿,随着季节的轮回,不断盛开,凋零。应该勇敢的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这话听着这么耳熟呢?


万物有始有终,有生有死。

菌种也是如此。当你通过二沉池进行了污泥回流,和不用水流保持纯厌氧生态,菌种的类别和结构,一定是不同的。
作者: 寂寞    时间: 2017-4-14 16:14
4、条件

厌氧工艺发展这么多年,技术已经很成熟了。

厌氧条件,主要是高有机污染物,温度,PH值,碱度,营养物和金属元素,水力负荷,再一个就是接种污泥。

厌氧的特点相对于好氧说的,厌氧的条件,和能耗,自不必说,远远高于好氧。去除效率高,一般进水COD几千,上万的,如果同样采取好氧工艺,投资和占地,鼓风机的氧化能耗,会远远大于厌氧。

a、能耗低
b、产沼气

1kg的COD约产沼气0.35-0.5m3,能够产沼气的量,按照最为保守的设计进行就可以。一般可生化性比较好的废水,沼气量会比较大,纯度较高。

沼气的成分主要是甲烷,硫化氢,二氧化碳。



作者: 寂寞    时间: 2017-4-15 09:40
4、条件之高有机污染物

既然说条件,就需要创造条件,有条件,不怕他不好。

4.1、高有机污染物

厌氧处理同样数据的高有机污染物,动力耗能低,这个自不必说了。那么到底高多少的才算是高呢?

CODcr2000mg/L,3000mg/L,5000,10000,15000,20000,还有甚至更高。只要可生化性好,能够达到b/c比能够达到0.3以上,放心用厌氧好了。


其实就算是低,也是离不开他。就像那首歌:爱和恨全由你操纵,看今天,我也离不开你,不管你爱不爱我。

生活污水,用水解酸化+AO,也是绝配。仅仅是因为折算之后的停留时间不同罢了。

既然有机污染物高,这么多的厌氧工艺,如何选取呢?国王的王位继承人,不一定非要是大儿子,也不一定是小儿子,一定是一个适合于自己的国家治理,适合于自己的心意,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国王的王子。水解酸化,UBF,UAF,UASB,EGSB,IC,选谁呢?

这也是一件颇为头疼的事情。既然是我写的帖子,一定是我说了算,这叫霸道,不是耍流氓。

CODcr2000mg/L以下,我选择水解酸化;

CODcr2000mg/L--,3000mg/L我选择水解酸化,还是UASB,要看水的情况,及可以增加温度的条件。

CODcr3000mg/L以上,直到2万,3万,我会选择IC,但是需要看水的情况,这个B/C、一定要看。很多几万的化工废水,选择IC就是绝对错误的。

选择,不是你选择你喜欢,而是我选择我喜欢,仅仅凭着自己的喜好去选择工艺,也是错误的。
有的人喜欢,10000mg/L的COD也用UASB,这个也没毛病,有的公司的UASB做的非常好,我打心眼儿里佩服,比我做得好,设计的工艺构筑物和设备非常精细,UASB投加也是颗粒污泥,竟然也能够产颗粒污泥,完全打破了上升流速对于颗粒污泥的核心成核的论断,佩服。

CODcr2000mg/L以下选择UASB不行吗?有钱任性,想咋地咋地。
完全可以,池去除率高,池容小,会比水解酸化池的效果好很多,但是一个前提,我认为UASB属于中温厌氧,和IC一样,加温一定要考虑。论坛上很多帖子都写厌氧效果不好,问:用的什么工艺?答:UASB。投加菌种也够,也是厌氧菌种,不过是絮状污泥。

这种情况加温好了,只要到33℃,效果立竿见影。

听起来跟绕口令一样,就是为了等拍砖。



作者: 寂寞    时间: 2017-4-15 09:41
4、条件之水温
4.2、水温
常温;必然波动,根据排放水和自然条件的降温与升温;中温;高温。

常温:

10℃算不算,冬季很多北方地区额的污水厂,水温真的很低,冬季水温低,夏季水温高。

常温,自然波动,随着排放的量,和区间废水的不同,温度,变化,外界温度的变化,冬季,和夏季,但是处理工艺没有变,还是工艺流程的老工艺,没有加温。

中温:

33℃--38℃

为了维持稳定的环境,就需要进行加温,水水换热,或者汽水换热,或者直接蒸汽打水。

高温:

50℃-55℃。

作者: 行走的水漂    时间: 2017-4-15 12:31
坐等寂寞版主更新,砖就不敢拍了,我就是来学习经验的
作者: 无能者无所求    时间: 2017-4-15 14:22
想请教下,絮状污泥的厌氧反应器想形成颗粒污泥很难。我就是想咨询下,形成颗粒污泥需要在哪些方面加以注意,或者说有哪些制约因素。
作者: 蔚蓝海洋    时间: 2017-4-15 21:49
楼主所述精彩,长知识了。我公司之前做过这个中试,运行了3,4个月吧,失败告终。再就是插个话头,关于好氧污泥不能进厌氧池是几楼的话题?没看懂。主要想问的是好氧段剩余污泥用板框不好处理,可以把它排入厌氧池消化后再用板框处理,这样安排妥当不?
作者: 寂寞    时间: 2017-4-16 16:37
无能者无所求 发表于 2017-4-15 14:22
想请教下,絮状污泥的厌氧反应器想形成颗粒污泥很难。我就是想咨询下,形成颗粒污泥需要在哪些方面加以注意 ...

除了厌氧具备的条件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剪切力。

也就是上升了流速。
作者: 寂寞    时间: 2017-4-16 16:41
蔚蓝海洋 发表于 2017-4-15 21:49
楼主所述精彩,长知识了。我公司之前做过这个中试,运行了3,4个月吧,失败告终。再就是插个话头,关于好氧 ...

那个话题,是另外一个主题帖子的回复。

处理污泥,就不要回炉厌氧池了,要想厌氧消解污泥,可以单独设计污泥厌氧消化池。

至于污水处理的厌氧池,好氧污泥就不要进了。


作者: 寂寞    时间: 2017-4-16 17:04
接着温度说啊。

因为既然知道了中温厌氧的概念,就不要逆水行舟,厌氧发展到现在,不需要你再去印证什么了?需要印证的是能不能还有更先进的设备,更高效的去除效果?温度,就不需要了,这个是国内发展二十几年已经很成熟的经验了,除非学生实验室学科试验,那个就是基础知识的验证。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非要中温厌氧在30摄氏度运行,搞得颗粒污泥状态摆出,罢工不给你干活儿,那是自己找屎,因为你没有武功,你也不是武松,对老虎来说你这样做就是自投罗网。

至于中温厌氧的维持,我认为三种加热方式都可以,用换热器,水水换热,汽水换热都可以。一般用蒸汽直接打水,就是通过穿孔管布水布气,或者小型水量池体,直接一根蒸汽管道插入水体加热,都是完全可行的。

高温的情况,有几种废水的排放,温度很高,酒精废水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废水的处理,一般就是经过两级IC厌氧,一级高温,二级中温,不过高温造成的污泥漂泥,很让人头疼。一般这种高温处理,对于菌种真的是一种挑战,需要谨慎进行。自己没有金刚钻,就还是乖乖的降温好了。
一座凉水塔就把问题解决了,降下来处理,会比较明智。
没必要人为的加温之后进行高温处理,除非废水排放就是高温度,中温再去高温,叫弱智,浪费能源,得不偿失,会被人骂的。


作者: 水世界万岁    时间: 2017-4-16 17:55
本帖最后由 水世界万岁 于 2017-4-16 17:57 编辑

来一段颠覆认知的案例,版主别多心
厌氧IC进水硝酸根700左右,亚硝酸根未实际检测,试纸检测很高,超过了厌氧中毒的浓度,氨氮1000左右,出水pH值8.5左右,溶解氧0.1,负二价硫离子检测过一次50mg/l,产生的甲烷在燃烧,去除率79%
作者: 东方的水珠    时间: 2017-4-16 19:32
寂寞 发表于 2017-4-14 10:27
2、细想

接着东方的水珠的“厌氧也好,好氧也罢,主要就是利用微生物的性能的不同,来分解污染物,只 ...

总结的精彩,十分佩服,微生物听到后,定会千分努力!
作者: 无能者无所求    时间: 2017-4-17 00:19
寂寞 发表于 2017-4-16 17:04
接着温度说啊。

因为既然知道了中温厌氧的概念,就不要逆水行舟,厌氧发展到现在,不需要你再去印证什么 ...

不是很理解,通常中温厌氧应该是35到38度之间,正负偏差1到2度的波动。但有时候废水来水温度有限,考虑蒸汽加热等能耗因素,有些厌氧实际采用的也就25度稍多,总之不到35度。如果这样的常温厌氧和中温厌氧比,效率要差多少?
作者: 寂寞    时间: 2017-4-17 04:39
水世界万岁 发表于 2017-4-16 17:55
来一段颠覆认知的案例,版主别多心
厌氧IC进水硝酸根700左右,亚硝酸根未实际检测,试纸检测很高,超过了 ...

我一点儿也不多心,刚才说过,原水中带硝酸盐氮和亚硝酸盐氮的水不多,你说的这种情况就属于这一种,很正常。

去除率的确不错,厌氧氨氧化,厌氧的短程硝化反硝化你一定听说过。

这个就是你的这种案例了,不新鲜,也不奇怪,国内确实也有成功的案例,不过我没碰到过。
作者: 金华精华    时间: 2017-4-17 09:43
谢谢,资料,有好多厌氧问题需要请教下
作者: 微有    时间: 2017-4-18 09:21
myrons 发表于 2017-4-14 09:01
一个破旧的敞口碳钢水箱,在箱底往上1/4高度加一层穿孔板及支架,穿孔板以上依次铺设鹅卵石、石英砂、陶粒 ...

看起来像过滤,又加了污泥进行驯化,难道不怕后期污泥培养起来后沉降堵住活性炭?
作者: 环保之殇丶    时间: 2017-4-18 11:41
有的是用好氧污泥做厌氧污泥用的,之后在厌氧池培养,这样可以吧?
作者: 寂寞    时间: 2017-4-18 16:19
环保之殇丶 发表于 2017-4-18 11:41
有的是用好氧污泥做厌氧污泥用的,之后在厌氧池培养,这样可以吧?

这样不可以,既然投资了污水处理站,一定花了不少钱,何必非要用好氧污泥?

买厌氧污泥很难吗?

不可以,不可以,这是我的观点。
作者: 寂寞    时间: 2017-4-18 16:28
接着说温度。

刚刚一个电话,又和其他人争论了一番。

有人说需要颗粒污泥投加之后,温度不能升高的太快,要求一天升温一摄氏度,没错,他说是1摄氏度,为何?

他说升温过快了,对颗粒污泥不好。问他哪里不好?他说容易解絮。呵呵呵。


中温厌氧说是区间范围从33℃-38℃,一般的罐体和池体施工完毕后,需要加注清水进行试验,闭水试验,罐体设备叫做盛水试漏。最少需要48小时。

因为闭水试验的加注,是清水,水温一般就是季节性的常温。夏季22摄氏度左右,冬季12摄氏度左右。

这个时候,试验完毕,投加菌种,不论你是絮状污泥还是颗粒污泥,投加菌种之后进行升温。

每天升温控制在3-5℃是完全没问题的,不过不要升的太快,太快了究竟会出现什么不适,只有试过才知道,一直被前辈告诫,所以没有试验过。

颗粒污泥那么贵,没那个胆量瞎折腾,除非是中试设备,污泥量不大,出问题大不了再换一次。

有不同观点可以拍砖啊,好像没人关心。

作者: myrons    时间: 2017-4-19 08:25
寂寞 发表于 2017-4-18 16:28
接着说温度。

刚刚一个电话,又和其他人争论了一番。

没用过颗粒污泥调试,但是经验先记录学习了,多谢寂寞版主。
作者: 寂寞    时间: 2017-4-19 10:16
接着说温度

关于中温厌氧的温度控制和维持,一定要用心。

一般调试启动的初期,大家比较认真,做什么事都不会含糊,因为责任问题,让咋地就咋地。不敢懈怠。

只要员工好好干活,就不要亏待他,不然,就会给你捣鬼,凡是亏待员工的老板,承诺不兑现,说是中温厌氧,结果非要按照老板自己的意愿打折扣,给他32℃,差一度不叫事儿。工资上也是这样,说好的薪水不给,扣这扣那的,挺烦人,虽说公司事儿多,面临加温的困难挺大,但是说好了的事情,就不能反悔。

不然你就投资大,搞好大的池容,按照常温来好了。

又想去除率高,又不想加温投入,还想 要达标,没有这样傻傻的员工了,因为他要活,要吃饭,要穿衣,还要干活,不穿衣服干活,那是游泳运动员,。

对于中温厌氧菌种,不给他温度,那感觉就是大冬天穿裙子,美丽动人。

不知道论坛的女污们有没有亲自体会过冬天,大冬天,三九天站在北方凛冽的寒风中穿裙子的感觉。那种被北方飘逸的感觉,一定美轮美奂,幻想中是电影里面的女猪脚,。
作者: 喁喁    时间: 2017-4-19 17:22
在污水处理中,厌氧还是比较高深的理论
作者: badguy    时间: 2017-4-20 09:24
楼主写得挺风趣
作者: 水天一色    时间: 2017-4-20 09:56
就是给合适的菌种提供合适的生存环境,进来学习。
作者: 雨中听风    时间: 2017-4-23 08:07
楼主的帖子太精华了,学习了,我们的厌氧就是运行两年了一点效果都没有,头疼,含氟,异丙醇,二氯甲烷,废甘油,前面使用了预处理,就是没效果,
作者: 寂寞    时间: 2017-4-23 17:26
雪狼谷 发表于 2017-4-23 08:07
楼主的帖子太精华了,学习了,我们的厌氧就是运行两年了一点效果都没有,头疼,含氟,异丙醇,二氯甲烷,废 ...

这种情况预处理应该增设可生化性的工艺。

混凝沉淀,铁碳微电解,水解等工艺,然后进厌氧。
作者: 雨中听风    时间: 2017-4-23 22:36
寂寞 发表于 2017-4-23 17:26
这种情况预处理应该增设可生化性的工艺。

混凝沉淀,铁碳微电解,水解等工艺,然后进厌氧。

预处理是,二级铁床,二级氛顿氧化调节池配水,进UASB,PSB,水解,接触氧化,这是整个工艺流程,非常不稳定,尤其是UASB进去多少出来多少。
作者: 寂寞    时间: 2017-4-24 11:13
雪狼谷 发表于 2017-4-23 22:36
预处理是,二级铁床,二级氛顿氧化调节池配水,进UASB,PSB,水解,接触氧化,这是整个工艺流程,非常不稳 ...

这个流程很全了,有没有测过B/C比?

芬顿之前和芬顿之后的COD变化多少?
作者: 雨中听风    时间: 2017-4-24 12:40
寂寞 发表于 2017-4-24 11:13
这个流程很全了,有没有测过B/C比?

芬顿之前和芬顿之后的COD变化多少?

D/C比0.45左右,氛顿氧化的去除率在2000左右,一级氧化不加硫酸亚铁,铁床PH2.5左右,出水PH4左右直接加双氧水,石灰调PH8-9加PAM沉淀。二级加硫酸亚铁,关键是产生污泥太多。二级氛顿氧化去除率也就5000左右,原水COD25000左右氛顿氧化下来还有15000左右,另外请教大师,UASB有没有必要每天添加面粉,葡萄糖,尿素,磷肥。包括接触氧化池,
作者: 寂寞    时间: 2017-4-24 14:32
雪狼谷 发表于 2017-4-24 12:40
D/C比0.45左右,氛顿氧化的去除率在2000左右,一级氧化不加硫酸亚铁,铁床PH2.5左右,出水PH4左右直接加 ...

这么高的负荷,根本不需要加什么面粉。尿素,葡萄糖,你的负荷不低,根本不缺东西。

唯一可以投加的就是磷肥。

UASB也不需要,去过去除率不好,首先怀疑的就是你的污泥有问题。
作者: 寂寞    时间: 2017-5-9 08:09
SBR的污泥没处排放,又回到了UASB。

不出问题才怪。



作者: 寂寞    时间: 2017-5-9 08:11
问题链接

《UASB及SBR问题求教,问题描述清晰,求各路大神指导。》

http://bbs.chinacitywater.org/thread-3166808.html
作者: 寂寞    时间: 2017-5-9 09:11
再论厌氧池和水解池的差别


之所以是两个名字,常规工艺的厌氧,和AAO工艺的厌氧是不同的。

水解,其实就是厌氧反应的一部分。

PH值不同,DO需求不同。

orp不同,需要的水温,也许会有差异。
作者: 菜鸟水友    时间: 2017-5-9 15:34
水解酸化是厌氧反应的前两个阶段,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具体区别呢?
作者: 寂寞    时间: 2017-5-17 05:29
厌氧泡沫,做个记号,以后分析一下,中药提取类废水,为何这么多泡沫呢?
作者: 星若羽天    时间: 2017-5-17 16:57
期待寂寞版主继续分享厌氧相关
作者: 水境    时间: 2017-5-19 16:21
学习中,期待楼主更新
作者: 永无止境    时间: 2017-5-21 17:14
风暴之灵 发表于 2017-4-13 23:00
UBF是不是AF加个UASB三相分离器?这些名字我都不太懂,效果好才是真啊。
不过做文字给外行看的时候,可能 ...

仅仅是因为中国专利保护问题。
作者: 永无止境    时间: 2017-5-21 17:18
小朱 发表于 2017-4-14 09:14
个人认为:自然界中,生存环境(这里指特定的某个小环境)选择了菌群,适应环境的菌群得以发展壮大,不适宜 ...

这位仁兄,说道点子上了,所谓生化处理(厌氧、好氧、缺氧),即是利用微生物的强大降解作用加以使用。如何达到咱们所需的理想效果呢,归根结底就是微生物生存环境,培养微生物或是特种微生物即是调试过程,再者运行就是保证运行环境的稳定,这就是环境生化处理的核心。经过我近6年的经验得出这个结论,只关注工艺是远远不够的。
作者: 小朱    时间: 2017-5-22 08:42
永无止境 发表于 2017-5-21 17:18
这位仁兄,说道点子上了,所谓生化处理(厌氧、好氧、缺氧),即是利用微生物的强大降解作用加以使用。如 ...

所以说要了解各种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环境要素,好在科学家在这方面已经有一定的研究,不用我们去研究工程人员能知道这些因素并熟练控制即可。
作者: 寂寞    时间: 2017-5-22 17:59
菜鸟水友 发表于 2017-5-9 15:34
水解酸化是厌氧反应的前两个阶段,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具体区别呢?

水解酸化池和厌氧池的区别:

仅仅是概念的不同而已,水解酸化,本来的意思,就是进行对大分子的有机物进行分解,很多设计,比较难处理的废水,水解酸化池的停留时间都很长,超出了预酸化的意思。

一般的区分,应该是:

1、停留时间;

2、沼气的设计;

3、布水、回流设计;

4、温度设计;

有关回流,布水等,其实有点牵强,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划分。温度,和沼气,这个才是王道。

作者: 寂寞    时间: 2017-5-22 18:04
无能者无所求 发表于 2017-4-15 14:22
想请教下,絮状污泥的厌氧反应器想形成颗粒污泥很难。我就是想咨询下,形成颗粒污泥需要在哪些方面加以注意 ...

这层的问题,好像没有回复:

絮状污泥,据说能够长时间驯化为颗粒污泥,我经历的,仅仅是据说。

等不起啊,甲方等不起,乙方也等不起,一般既然上了厌氧,比如IC,EGSB,就是说明水量足够大,有机污染物足够高,。

没水,你不能处理,不能启动,不能稳定运行;

有水,就急需要处理,急需要排放,等待絮状污泥转化为颗粒污泥,猴年马月啊。

颗粒污泥的形成:

1、要有核儿;

2、上升流速;

3、剪切力;

4、温度;

5、没有毒性;

6、可生化性好;

7、营养均衡,

最后一条好像无关紧要,说了白说。
作者: 寂寞    时间: 2017-5-22 18:09
厌氧说了这么多,还是说说厌氧设备呗,比较常用的,就是UASB,EGSB,IC。

厌氧的最高级设备,IC吧。

自从上个月开始,有几件事情连接在了一起,静不下心写。今天胡扯几句吧。

有请度娘来一下:IC

她会温柔的跳出:伦敦帝国学院,电子元件,



作者: 天道    时间: 2017-5-22 20:35
厌氧是个好东西,必将普照于天下。
作者: 寂寞    时间: 2017-5-23 06:59
1、UASB

2、EGSB

3、IC

有何分别呢?

还是需要从原有的字义来解释:

1、UASB

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是污泥的床,不是我们的床。其实这个设备,不论是水泥混凝土的池体,还是罐体,就是一个厌氧污泥的起居室。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是在床上度过的,而且,困了,累了,床是最舒服的休息的工具。

所以,把厌氧的设备叫做床,实在是奇妙。

既然是床,就要有被子,有褥子,还有放在房子里,如果在房子外面的露天之地,刮风,下雨,日晒,包括你的隐私,都被别人窥视,毫无秘密可言了。

谁也无法赤身露体的在大庭广众之下睡觉觉,就是在荒郊野外,没有遮蔽的物件,一样不舒服,因为有雨水,露水的干扰。

所以,这个床,其实是很讲究的。


作者: 寂寞    时间: 2017-5-23 07:12
来两张图片,大家看一下UASB的不同方式,有相同,和不同。
作者: 永无止境    时间: 2017-5-26 10:48
小朱 发表于 2017-5-22 08:42
所以说要了解各种微生物生长所需的环境要素,好在科学家在这方面已经有一定的研究,不用我们去 ...

你说的不完全对哦,目前环境微生物研究过于注重市政污水菌群研究,却不重视化工废水的,因此造成了理论和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因此后续特种菌种和特种水的处理研究应作为一个重点。
作者: 寂寞    时间: 2017-5-30 16:43
UASB内部结构。,除了上布水和下布水,其余几乎一样。
作者: 寂寞    时间: 2017-6-16 19:09
IC厌氧罐是在UASB反应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IC厌氧罐和UASB反应器一样,能够形成高生物活性的厌氧颗粒污泥,并且这种反应器内部还能够形成流体循环.

1、碱度对IC厌氧罐影响 一般认为,IC厌氧反应,进水水质中碱度通常应在1000mg/L(以CaCO3计)左右,而对于以碳水化合物为主的废水,进水碱度:COD>1:3是必要的.有学者研究表明,在颗粒污泥培养初期,控制出水碱度在1000mg/L(以CaCO3计)以上能成功培养出颗粒污泥.在颗粒污泥成熟后,对进水的碱度要求并不高.这对降低处理成本具有积极意义.

2、微量元素及惰性颗粒对IC厌氧罐影响 微量元素对微生物良好的生长也有重要作用.其中Fe,Co,Ni,Zn等对提高污泥活性,促进颗粒污泥形成是有益的.此外,惰性颗粒作为菌体附着的核,高效菌,对颗粒化起着积极的作用.另外,有研究表明,投加活性炭可大大缩短污泥颗粒化的时间;在投加活性炭后颗粒污泥的粒径大,并使反应器运行更加稳定 .

3、SO42-对IC厌氧罐影响 关于SO42-对颗粒污泥的形成目前尚在讨论中.据Sam-Soon的胞外多聚物假说,局部氢的高分压是诱导微生物产生胞外多聚物从而与细菌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电镀废水,通过带电基团的静电吸引及物理接触等架桥作用,构成一种包含多种组分的生物絮体,从而形成颗粒污泥的必要条件,而有硫酸盐存在时,由于硫酸盐还原菌对氢的快速利用,使反应器无法建立高的氢分压,从而不利于形成颗粒污泥.但有些国内外外学者发现处理含高硫酸盐废水时,会有非常薄的丝状体产生,它可作为产甲烷丝菌附着的原始核,从此开始颗粒的形成;硫酸盐还原产生的硫化物与一些金属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颗粒,可能成为颗粒污泥生长的二次核.对IC厌氧罐影响较大.

4、接种污泥及接种量对IC厌氧罐影响 一般来说,对接种污泥无特殊要求,但接种污泥的不同对形成颗粒污泥的快慢有直接影响.因此,保证污泥的沉降性能好、厌氧微生物种类丰富、活性高,对加快颗粒污泥的形成是十分有利的.对接种污泥的量,有学者研究认为,厌氧污泥接种量为11.5kgVSS/m3(按反应区容积计算)左右时,对于迅速培养出厌氧颗粒污泥是合适的.这与国外学者推荐的浓度范围10-20kgVSS/m3是相吻合的.

5、启动方式 采用低浓度进水,结合逐步提高水力负荷的启动方式有利于污泥颗粒化.因为低浓度进水可以有效避免抑制性生化物质的过度积累,同时较高的水力负荷可加强水力筛分作用 .

6、水力负荷对IC厌氧罐影响 水力负荷太低,会导致大量分散污泥过度生长,从而影响污泥的沉降性能,甚至会导致污泥膨胀;但水力负荷过大,会对颗粒污泥造成剪切并会剥落未聚集细胞体的胞外多糖粘滞层而阻碍粘附聚集.因此,IC厌氧罐在启动初期,应采用较小的水力负荷(0.05-0.1m3/m2•h)使絮体污泥能够相互粘结,向集团化生长,有利于形成颗粒污泥的初生体.当出现一定量的污泥后,提高水力负荷至0.25m3/m2•h以上,可以冲走部分絮体污泥,使密度较大的颗粒污泥沉降到反应器底部,形成颗粒污泥层.为了尽快实现污泥颗粒化,把水力负荷提高0.6m3/m2•h时,可以冲走大部分的絮体污泥.但是,提高水力负荷不能过快,否则大量絮体污泥的过早淘汰会导致污泥负荷过高,影响反应器的稳定运行.

作者: 寂寞    时间: 2017-6-16 19:10
这个有个转帖,讨论的少,这几个因素,有的真是不可或缺的影响。
作者: 寂寞    时间: 2017-6-16 19:12
myrons 发表于 2017-4-14 09:01
一个破旧的敞口碳钢水箱,在箱底往上1/4高度加一层穿孔板及支架,穿孔板以上依次铺设鹅卵石、石英砂、陶粒 ...

这个叫做厌氧滤池。


查一下UAF,

滤料+厌氧=厌氧滤池。
作者: 榨菜肉丝    时间: 2017-6-16 19:17
寂寞 发表于 2017-6-16 19:12
这个叫做厌氧滤池。

不叫UAF吧,叫BAF中的DN滤池
作者: 寂寞    时间: 2017-6-16 21:42
榨菜肉丝 发表于 2017-6-16 19:17
不叫UAF吧,叫BAF中的DN滤池

或许,可以叫UBF,或者AF,让我想到了中途岛,柜子的密码被破译。
作者: 之初    时间: 2017-6-16 21:56
太有同感,这几个文化字母搞到有点乱。大概也是几个意思加起来,最怕同甲方领导解释工艺。要练到讲师级才能做到调试一哥。
作者: 之初    时间: 2017-6-16 22:23
寂寞 发表于 2017-4-14 10:27
2、细想

接着东方的水珠的“厌氧也好,好氧也罢,主要就是利用微生物的性能的不同,来分解污染物,只 ...

与我对水处理同一个理念,不就是一个转换法来对待调试中那几个设备。不过有时……不信不行。检测出来与理念差很多,好杯具。
作者: 之初    时间: 2017-6-16 22:28
哟哟 发表于 2017-4-14 10:50
师父什么是厌氧啊搞不明白啊

对我理解,就是要他臭死,臭到它出菌到浮面。
作者: 寂寞    时间: 2017-8-19 20:44
之初 发表于 2017-6-16 22:28
对我理解,就是要他臭死,臭到它出菌到浮面。

呵呵呵,对你的文字描述,怎么会是臭死呢?
作者: 永无止境    时间: 2017-8-20 10:54
小朱 发表于 2017-4-14 09:14
个人认为:自然界中,生存环境(这里指特定的某个小环境)选择了菌群,适应环境的菌群得以发展壮大,不适宜 ...

非常经典,你能总结出这些,说明你的经验已经上升了一个层面了。。。。。。。。。。。。。。。。。
作者: 水世界蓝天    时间: 2017-12-21 06:50
寂寞 发表于 2017-6-16 19:09
IC厌氧罐是在UASB反应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IC厌氧罐和UASB反应器一样,能够形成高生物活性的厌氧颗粒污泥, ...

总结的不错!





作者: solare    时间: 2017-12-27 12:16
虽然万变不离其中,不过,确实有不少公司对于一些细节的优化,对于去除率的效果增强了不少。
水处理发展到现在,不再是基础工艺的研究,而且工艺单元的高度精致和精细化。
所以,也整出了一堆名称。然后是一招鲜吃遍天,这样出现了各种问题。
这个版,对于知识的学习,真是大开眼界。
作者: zeibin    时间: 2017-12-27 19:57
新手,来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于永    时间: 2017-12-28 09:47
学习学习~~IC罐没有接触过~~
作者: 寂寞    时间: 2018-1-1 07:04
惊闻:水解酸化是介于厌氧和好氧之间的工艺。

本人看法略有不同。

厌氧分为四步。

一般来说,废水中复杂有机物物料比较多,通过厌氧分解分四个阶段加以降解:
  (1)水解阶段:高分子有机物由于其大分子体积,不能直接通过厌氧菌的细胞壁,需要在微生物体外通过胞外酶加以分解成小分子。废水中典型的有机物质比如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成纤维二糖和葡萄糖,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蛋白质被分解成短肽和氨基酸。分解后的这些小分子能够通过细胞壁进入到细胞的体内进行下一步的分解。
  (2)酸化阶段:上述的小分子有机物进入到细胞体内转化成更为简单的化合物并被分配到细胞外,这一阶段的主要产物为挥发性脂肪酸(VFA),同时还有部分的醇类、乳酸、二氧化碳、氢气、氨、硫化氢等产物产生。
  (3)产乙酸阶段:在此阶段,上一步的产物进一步被转化成乙酸、碳酸、氢气以及新的细胞物质。
  (4)产甲烷阶段:在这一阶段,乙酸、氢气、碳酸、甲酸和甲醇都被转化成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的细胞物质。这一阶段也是整个厌氧过程最为重要的阶段和整个厌氧反应过程的限速阶段。


这个水解酸化,就是厌氧的前两步。
作者: 寂寞    时间: 2018-1-1 07:07
每次讨论水解酸化的这个两步。就让人想到了《卖拐》中的赵本山和范伟。

没病走两步,水解,没病一定要走两步。。

一条好腿,忽忽悠悠就瘸了。
作者: solare    时间: 2018-1-1 21:18
水解酸化工艺,经常见到,但是理解上,有些差别。
水解酸化池或是厌氧池,在不同的项目上,比较一下,其实有时是功能相同,但叫法不太一样。
真正的厌氧,应该是没有DO,产沼气。
水解酸化,不产沼气前的过程,同意寂寞的观点。好像什么工艺,都可以套上水解,真正有多少作用,
运行的时候,再说。反正都会有一些功效。




欢迎光临 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http://bbs.chinacitywater.org/)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