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并关注水世界微信号,获得更多资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x
对话多省市水利官员|河长制不是“冠名制”,而是“责任田” “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向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
经过多地10年河湖治理的实践探索,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标志,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河湖管理模式——河长制,由“试水”逐渐成熟,正式上升为国家行动。
随即,水利部迅速动员部署,联合十部委召开贯彻落实《意见》视频会,会同环保部出台《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行河长的意见>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确保《意见》各项任务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作为河长制的发源地,太湖流域起步早、基础好。《意见》和《实施方案》印发后,为指导流域片各地推进河长制工作,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第一时间率先响应,于2016年年底出台《关于推进太湖流域片率先全面建立河长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在全国率先建成更加全面、更加科学、更加规范的河长制体系。目前,流域片各地正全力推进河长制向纵深发展。
推进河长制,各地响应情况如何?怎样科学有效地设置河长体系?河长制有哪些重点任务?如何保障河长制落实到位?《中国水利》杂志特别邀请太湖流域片五省(直辖市)水利(水务)厅(局)河长制办公室的领导做客,聚焦河长制。
嘉 宾:
张劲松
江苏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省水利厅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葛平安
浙江省水利厅党组成员
省河长制办公室副主任
刘晓涛
上海市水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市河长制办公室副主任
厉 云
福建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省河长制办公室副主任
王广满
安徽省水利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主持人:
轩 玮 中国水利杂志记者
河长制,从这里走向全国
中国水利:我们了解到,2007年太湖暴发蓝藻事件,引发无锡供水危机。无锡市委、市政府主动担当、探索新路,提出让各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统筹负责辖区内河流的水环境治理,这是河长制的缘起。请问张厅长,当时江苏省对这项制度是如何考虑并推广的?
张劲松:无锡河长制实施一年后,全市79条河流考核断面达标率就从53.2%提高到71.1%,效果显著。2008年6月,江苏省决定借鉴和推广这项制度,下发通知,在太湖主要入湖河流实行双河长制,15位省级、厅级官员与河流所在地的政府官员一起,共同担任两级河长,负责15条河流的水污染防治。
经过几年的实践,2012年9月,省政府办公厅下发意见,在全省范围内推行河长制,保障河道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进一步明确了“谁管河”的问题——政府主导、水利部门牵头、涉河各部门分工负责。
目前全省727条省骨干河道、1212个河段的河长已落实到位,其中由各级行政首长担任河长的占2/3,太湖15条主要入湖河流实行由省级领导和市级领导共同担任河长的双河长制,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河长体系。
中国水利: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安吉县考察时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可以说,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水环境问题。福建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积极探索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努力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2016年还被列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请葛主任、厉厅长介绍下近年河长制推行的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
葛平安:2013年11月,浙江省委、省政府作出“五水共治”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治水为突破口倒逼经济转型升级,河长制作为“五水共治”的重要抓手,省委专门印发文件,全面实施河长制,省领导多次强调河长制不是“冠名制”,而是“责任田”。
河长制在浙江落地生根,全面开花,有力地推动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和保护制度的落实,促进了水环境质量的改善,营造了全民治水护水的良好氛围。2015年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9.9 m3,比2013年下降21.9%。到2016年11月底,全省221个省控断面,Ⅲ类水以上断面占76.9%,比2013年上升13.1个百分点;劣Ⅴ类水断面占2.7%,减少9.5个百分点,垃圾河、黑臭河基本消除。
厉 云:福建省从2014年开始积极探索实施河长制,已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有力促进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实,河流市场化管护得到推广。二是在各类水利工程中运用“安全与生态并重”的治理方式,陆续建成了一批安全生态水系,如莆田延寿溪、宁德霍童溪、永春桃溪等,惜水、节水、爱水、护水的氛围日益浓厚。三是全省水生态、水环境有较大改善,12条主要河流水质保持为优。
2016年全省主要河流优质水的比例大幅度提升,Ⅰ~Ⅲ类水水质占比96.5%,其中Ⅰ、Ⅱ类优质水比2015年提高22个百分点;119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为96.6%。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如漳州的“三铁治水”,龙岩的“河道警长”,三明大田的“易信晒河”和生态综合执法、建宁的网格化管理,泉州德化的“微信治河”等。
江苏水乡河道。 本文图片均来自中国水利杂志
先行先试,自我加压
中国水利:根据《实施方案》的要求,已经在全省范围实施河长制的省份,要比其他省份提前半年,也就是2017年6月底前出台省级工作方案。我们注意到,上海虽然不是要求提前出台方案的省份,但响应很迅速,1月20日在全国第一个出台省级实施方案。请刘局长先介绍下这方面的情况。
刘晓涛: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意见》后,2016年11月15日,上海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15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本市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方案》;11月23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11月25日,市委常委会议审议通过;2017年1月20日,上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除出台省级实施方案外,市河长办主动加强对接,指导各区编制区河长制工作方案,成立河长制办公室。
截至目前,15个区正式印发了区级河长制实施方案并成立了河长办。市和区的河长办监督电话已确定,并于3月22日正式开通。
中国水利:要求6月底前出台方案的省份,目前的进度如何?
张劲松:《意见》印发后,3月2日,江苏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在全省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紧密结合江苏实际,提出全力打造江苏河长制升级版。3月15日,以省政府名义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介绍实施意见的主要内容和相关举措。下一步,将以省政府名义召开全面推行河长制电视电话会议,部署推进河长制。
葛平安:2016年12月23日,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河长制工作的通知》,2017年3月8日,浙江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落实河长制进一步加强治水工作的若干意见》。
厉 云:2月27日,福建省级河长制实施方案由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比国家要求的6月底提前4个月出台。同一天,省长召开全省动员部署会,决定从3月1日起全面推行河长制。在这之前,省长曾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副省长5次召集相关部门细化研究,主持方案修改。在制定省级方案的同时,也在压茬推进市县乡实施方案的编制。省长在进行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制贯穿的全省动员部署时,要求各地在规定期限内尽可能提前,如延后要作出书面说明。2月13日,省水利厅专门召集各设区市水利局长通报省级方案制订情况,部署各地同步推进,大胆探索,积极创新。目前10个地市已印发实施方案,83个县(市、区)出台实施方案。
王广满:《意见》印发后,省委书记、省长等省领导先后作出重要批示,明确由省政府办公厅牵头,会同省水利厅、省环保厅起草安徽省推进河长制的工作方案。2016年12月,成立专门班子,起草工作方案。在这过程中,一方面开展调查研究,学习借鉴江西、福建等兄弟省份经验,另一方面对已初步建立河长制的市县,总结可借鉴的做法,力求符合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并切合安徽省实际,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经省政府常务会议、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后,省级河长制工作方案于3月6日由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执行。
宁波海曙中心城区的翠柏河。
河长由谁来当?
中国水利:河长制的核心是党政领导。但与行政区划不同,河流有她固有的属性,比如安徽省跨淮河、长江、新安江等流域,还有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请问王厅长,安徽省的河长由谁来当?
王广满:安徽省级设立总河长,由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同时设立副总河长,由省政府常务副省长担任。对淮河、长江和新安江的干流安徽段以及巢湖,设立省级河长,分别由4位省领导担任。
中国水利:说到水系,太湖流域河网密布,一条河流可能流经多个地区,一个区域内会有多条河流,如何设置河长体系,才能更好发挥河长的作用?
张劲松:我们省级总河长由省长担任,副总河长由省委、省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市、县、乡级总河长由本级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
对于跨市流域性的河流湖泊、水利部和流域机构指定的河流湖泊,以及太湖15条主要入湖河流,由11位省委、省政府领导担任省级河长,每位省级河长配厅级助理和联络员。有省级河长的河湖所在市、县(市)党政负责同志担任相应河段河长;跨县的河湖、省级指定重点河道湖泊由设区市党委、政府负责同志担任河长,河湖所在县(市)、乡镇党政负责同志担任相应河段河长。县乡村河道、小型湖泊及各类水库,根据实际情况由所在地党政负责同志担任河长。
葛平安:省委书记、省长担任总河长。按照流域化配置,浙江跨设区市的6大水系,分别由省委、人大、政府、政协领导担任省级河长,省直相关部门为联系部门,流域所经市、县政府为责任主体。市、县(市、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的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负责人担任辖区内河道的河长,许多地方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水环境质量最差河道的河长,同时明确联系部门和责任主体。各级河长是包干河道的第一责任人,河长联系部门协助河长履行指导、协调和监督职能。
目前,全省有6名省级河长、199名市级河长、2688名县级河长、16417名乡镇级河长、42120名村级河长,形成五级联动、河流全覆盖的河长制体系。
刘晓涛:上海具体可以概括为“一张河长名单,二类河长设置,三级组织体系”。
一张河长名单,是指一张覆盖全市所有河湖的河长名单,将在年内分三批公布。二类河长的设置,是从辖区管理的角度,设立总河长、副总河长;从具体河道管理的角度,设立一级河长、二级河长。同时,突出“党政同责”:在区层面设立“双总河长”,由区委书记任第一总河长,区长任总河长,党政领导齐抓共管河长制推行工作。目前,上海已初步建立了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市总河长,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市副总河长,区、街镇主要领导分别担任辖区内区、街镇总河长的三级河长组织体系。
2月6日,上海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并通过上海发布及上海水务海洋微信公众号、政务微博、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布第一批河长名单。第二批于3月22日“世界水日”公布,第三批计划6月底前公布,包括其他镇村管河道的河长。
厉 云:福建设总河长,由省长担任;设副总河长3名,由副省长担任;在干流跨设区市的3条主要河流闽江、九龙江、敖江流域各设河长1名,由副总河长兼任。市、县、乡三级分别设立河长,由党委或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各流域所在市、县、乡均分级分段设立河长,由党委或政府相关领导担任。在村级设河道专管员,由乡镇、街道根据辖区内河道数量、大小和任务轻重等实际情况招募并管理河道专管员,负责村、居委会的河道管理。
中国水利:我们注意到,两部《实施方案》要求“明确河长制办公室”,太湖局《指导意见》也明确“规范设立河长办”。请大家介绍下河长办的设置情况。
张劲松:江苏省级成立由总河长为组长、省有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推进河长制各项工作。省级河长制办公室设在省水利厅,承担全省河长制工作日常事务。办公室主任由省水利厅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副主任由省水利厅、省环保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太湖办分管负责同志担任,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派1名处级干部作为联络员。各地根据实际设立本级河长制办公室。
葛平安:目前省河长办与省治水办合署办公,人员由水利、环保、建设等20多个部门共同派出组成,以水利牵头推进河长制工作。同时,成立浙江省水利厅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筹协调河长制水利方面的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对口联系省河长办。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也开始着手成立河长制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部门。
刘晓涛:上海市成立了市河长制办公室,设在市水务局,由市水务局和市环保局共同负责,市委、市政府15个委办局作为成员单位。市河长制办公室在市副总河长领导下,对市总河长负责,承担本市河长制实施的具体工作,制定河长制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监督各项任务落实,组织开展对区级河长进行考核。办公室各成员单位根据各自职责,参与河湖管理保护、监督考核工作。按照分级管理、属地负责的原则,建立市、区、街镇三级河长体系,设立三级河长制办公室。
厉 云:福建省、市、县、乡四级设置河长制办公室,由水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牵头组建。省级河长制办公室设在省水利厅。设主任1名,由省水利厅厅长兼任;由省水利厅、环保厅各抽调1位副厅长级干部担任专职副主任;由省住建厅和农业厅各1位副厅长兼任副主任;成员由省直相关部门组成。省河长制办公室日常事务由省水利厅明确1个处室承担,省环保厅、住建厅、农业厅各选派1名相应职级干部到该处室挂职担任副处长;省发改委、经信委、国土厅等部门分别按要求选派业务骨干到该处室挂职,挂职干部两年轮换一次。同时设立由省水利厅管理的事业性质的河务管理中心。市、县、乡比照省级河长制办公室设置办法,相应设置河长制办公室。
王广满:安徽省河长制办公室设在省水利厅,省水利厅主要负责同志为河长制办公室主任,省环保厅一名负责同志为第一副主任,水利厅分管负责人为副主任,办公室组建具体方案、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等事项正在协调推进。
上海嘉定区南翔镇横沥河河长公示牌。
如何“设计”河长制?
中国水利:说完河长,再说说河。习总书记说每条河流都要有河长,如何做到覆盖“每条河流”?河长制实施的范围有哪些?
张劲松:江苏“升级版”河长制中要求实现覆盖范围升级,由原来全省省骨干河道升级为全省范围内河道、湖泊、水库等水域实现全覆盖。目前,全省共有村级以上河道10多万条,乡级以上河道2万多条,流域面积50km2以上河道1495条,列入《江苏省湖泊保护名录》的湖泊137个,在册水库901座。
葛平安:根据河道的分级情况,2013年年底,浙江省、市、县、乡四级河道实现河长制全覆盖。2015年,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河长体系覆盖到村一级。2017年,将因地制宜把管理向下延伸到沟、渠、塘等小微水体。
刘晓涛:上海河长制覆盖的范围是全市所有河湖,我们正在开展名录外水体分类解译和上图工作,建立“一河一图一信息”全覆盖、无重复、无遗漏河湖本底数据库。以此为基础,确保三批河长名单涵盖本市所有河湖。
厉 云:福建省明确提出河长制工作对全省所有河流,包括流域面积50km2以下的河流,实现全覆盖,做到“从区域到流域全覆盖、从大江到小河全覆盖”和“全域治理、全域保护”。
王广满:安徽河长制覆盖范围是全省江河湖泊,既包括流域面积50km2以上的河流,也包括50km2以下的河流,同时覆盖中央直管的长江、淮河等。
中国水利:刚才葛主任提到,河长制不是“冠名制”,而是“责任田”。请大家介绍下河长制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张劲松:江苏省河长制的主要任务有八项:严格水资源管理、加强河湖资源保护、推动河湖水污染防治、开展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河湖生态修复、推进河湖长效管护、强化河湖执法监督、提升河湖综合功能。
葛平安:浙江河长制确定六大工作任务:加强水污染防治、加强水环境治理、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加强水生态修复和加强执法监管。同时,根据实际,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在2017年年底前全面剿灭劣Ⅴ类水的目标。
刘晓涛:上海河长制是六大主要任务,包括:加强水污染防治和水环境治理、加强河湖水面积控制、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加强水资源保护、加强水生态修复、加强执法监管。
在主要任务设置上体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水源地安全保障。将“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管理”“清理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违法建筑和排污口”纳入推行河长制主要任务。二是突出河湖水面率控制。提出2020年实现河湖水面率不低于10.1%的目标,目前是9.77%,新增河湖水面积不少于21km2。将“增加河湖水面积”“河道蓝线专项规划落地和加强管控”“禁止擅自填堵河道”纳入推行河长制主要任务。三是突出中小河道水环境治理。将“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纳入推行河长制的首要任务,按照“工作目标全覆盖”的要求,提出2017年年底前全市中小河道基本消除黑臭的工作目标。
厉 云:福建河长制的任务重点是“六治”。
一是治污保水清。坚持治水先治污,坚持“控源、截污、纳管”,重点排查敏感区域的重污染行业和涉重金属企业,由河及岸追溯污染源头;以养殖污染整治为核心,严格落实禁养区、可养区制度,该关闭的要关闭、该拆除的要拆除、该改造的要改造,切实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整治;通过污水进管、垃圾进场、雨污分流等措施,着力消灭群众反映强烈的黑河、臭河、垃圾河。
二是治乱保有序。像整治“两违”一样清理整治乱占乱建、乱填乱倒等河道乱象。特别是城镇内河,要制定计划、逐年实施,退房于河、退地于河。
三是治涝防水淹。加快实施雨水管网、排水防涝、高水高排3个防洪排涝工程包,为涝水找到出路,让城市不再“看海”。
四是治电畅水流。总结长汀、永春等地小水电生态修复经验,鼓励一批安全有隐患、生态有影响、实际效益不大的老旧水电站退出,防止河流减水、脱流。
五是治砂除水咸。双管齐下、疏堵结合,严打非法采砂,鼓励推广机制砂,防止河口咸水上溯、河床下切、堤岸不稳。
六是治藻让水净。加大河面巡查与保洁力度,打造一支精干队伍,严防藻类集中暴发。
王广满:安徽省结合实际,对加强水资源保护、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执法监管等六个方面的工作内容进行细化、具体化,能够量化的给予量化。同时,一些目标、指标,与安徽省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等充分衔接。
中国水利:可以说,每条河流都有自己的秉性。在落实河长制的过程中,如何对这些特点不同的河流进行更有效的保护?我们注意到,《实施方案》中提到“强化分类指导”,在实践中如何体现“因河施策”?
张劲松:江苏省在河长制实施中,坚持因河制宜,实施“一河一策”。比如在通榆河水污染防治上,2014年省水利厅编制了《通榆河清水保障三年行动方案》;为加强望虞河河道管理,省水利出台了《江苏省望虞河管理规定》;贯彻落实《长江岸线保护和开发利用总体规划》,江苏正组织开展长江岸线利用专项整治工作,明确沿江各市人民政府作为专项整治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全面负责本辖区内长江岸线保护与开发利用专项整治工作;在洪泽湖管理上,我们专门成立了洪泽湖管理与保护委员会,推进洪泽湖网格化管理工作。
目前,正在开展“江苏省泰州引江河管理和保护规划”等规划的编制工作,希望通过规划的引领和限制作用,更好地维护河道健康,实现管理和保护的规范化和法制化。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坚持“一河一策”的原则,针对不同河湖功能特点以及存在问题,由河长牵头组织编制工作清单,制定年度任务书,提出时间表和路线图,有序组织实施。
葛平安:浙江省的做法是各级河长组织联系部门和有关部门,根据治理目标,对包干河道进行全面排查,重点排查各类污染源和水利工程现状,并按照不同的污染种类和工程现状进行分类登记。根据排查到的污染源和其他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一河一策”治理方案,明确治理目标,敲定治理项目,分解治理任务,落实治理责任和时间节点。
以曹娥江为例,制定了《曹娥江河长制工作方案》《曹娥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方案(2014—2017年)》,每年下达“曹娥江水环境综合治理年度工作计划”,绍兴市乡镇一级河道全部制定了“一河一策”。
刘晓涛:我们制定“一河一策”,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因河施策、系统治理,统筹保护与发展、上游与下游、水上与岸边,做好河湖管理保护补短、补缺、补弱的各项工作。
对黑臭河道,按照“水岸联动、截污治污,沟通水系、调活水体,改善水质、修复生态”的治水思路,加强环境治理与生态修复,尽快恢复河道生态;对城区河湖,突出预防和保护措施,强化水功能区管理,划定河湖管理范围,维护河湖生态功能,实现水清岸绿、环境优美;对郊区河湖,结合美丽乡村、村庄改造等工作,推进河道环境整治、河道疏浚、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着力打造美丽乡村。
厉 云:福建省主要是摸清河流水质现状、入河排污口设置,以及工业点源、农业面源和生活污染源总量构成及分布等情况,登记造册、“一河一档”。突出“一河一策”,细化目标任务,统筹推进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形成综合整治的整体效果。
王广满:安徽省省级河长制办公室会同省级河长会议成员单位制定长江、淮河、新安江、巢湖“一河(湖)一策”实施方案,落实六大任务的阶段性目标任务、主要措施和考评指标,以及年度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考核清单,力争2017年6月底前,汇总形成“一河一湖一策”实施方案。同时督促各地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结合实际,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实行“一河一策”“一湖一策”,力争10月底前,制订市、县主要河湖“一河一湖一策”实施方案,着力解决河湖管理保护的突出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