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并关注水世界微信号,获得更多资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x
利用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主要是通过活性污泥微生物,在有氧的情况下,将有机物合成新的细胞物质或将其分解代谢,然后再经过由合成细胞形成的菌体有机物的絮凝、沉淀、分离,从而达到去除污水中有机物、净化污水的目的。
污水净化的重要环节,首先是污水中有机物在曝气池中微生物的作用下合成菌胶团的过程,其次是菌体有机物的絮凝、沉淀和分离过程;由此推论、研究证明,影响污水处理质量的主要因素:首先是曝气池中由菌体有机物形成的活性污泥浓度(MLSS)的大小;其次是活性污泥凝聚、沉淀性能的好坏。而污泥沉降比(SV%)是指曝气池混合液在100ml量筒中,静置、沉淀30min后,沉淀污泥与混合液之体积比(%)。由此,一方面,可以直接了解污泥凝聚、沉淀性能的好坏;另一方面,污泥沉降比值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污泥浓度大小的定量反映;因此,污泥沉降比是用以指导工艺运行的重要参数。
.1 MLSS是影响污水中有机物去除的关键
活性污泥微生物从污水中去除有机物的代谢过程,主要是由微生物细胞物质的合成(活性污泥增长)、有机物(包括一部分细胞物质)的氧化分解和氧的消耗组成。当氧供应充足时,活性污泥的增长分为对数增长期、减速增长期和内源呼吸期。在每个增长期,有机物的去除速率、氧利用速率、活性污泥特征等都各不相同。研究发现,有机物(F)与微生物(M)的比值(污泥负荷率F:M)是影响活性污泥处于不同阶段即影响有机物从污水中去除效果的重要因素。
F:M=Ns=QLa/XV(KgBOD5/KgMLSS·d)
式中:Q -污水流量,m3/d
La-进水有机物(BOD5)浓度,mg/l
V -曝气池容积,m3
X -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浓度,mg/l
在一般城市污水处理厂,曝气池容积固定,进水水量和水质(BOD5浓度)比较稳定,由以上公式不难发现,MLSS的大小是污泥负荷率的决定因素,直接影响污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情况。
在以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二级污水处理厂,影响污水处理工艺运行效果的因素很多,在缺乏经验数据支持情况下,运行管理人员均以沉降比作为指导运行的主要参数,首先,因为它具有操作简单、历时短的特点;其次,运行管理人员、工艺工程师可以通过测量污泥沉降比随时观察活性污泥的絮凝、沉淀过程,了解活性污泥特性,掌握活性污泥量,判断曝气池工艺运行情况,为工艺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从而由此控制污水处理效果由测量污泥沉降比的过程,可以直接了解污泥絮凝、沉淀性能的好坏。在我厂运行中,当SVI值在80-120之间,此时污泥呈褐色、絮状,沉淀性能良好;当SVI值小于80时,说明污泥泥龄过长或有机物含量过低,此时污泥细碎,颜色发黑,活性不好;当SVI值大于120时,污泥过于松散,呈浅褐色,沉淀性能较差;另外,污泥沉降比测量结束后,通过观察量筒中污泥放置多少时间后上浮,可以判定曝气池的供氧情况。如污泥在静沉放置3-4小时后仍不上浮,呈褐色,证明活性污泥性状较好,曝气供氧充分;如静沉2小时左右污泥上浮,呈黑色,说明污泥厌氧,曝气池供氧量不足。
在工艺运行中,如果进水量、剩余污泥排放量等运行条件比较稳定,污泥沉降比值不会发生突变,SVI值也比较稳定,此时的污泥沉降比值对应一定的活性污泥浓度。但是,当污泥沉降比值在进水水质、温度或其它运行条件的影响下突然发生改变时,说明活性污泥增长期将处在不同阶段,SVI值也必然受到影响,此时污泥沉降比值与MLSS的对应关系也将发生改变。
运行管理和操作人员可以通过活性污泥沉降过程发现问题,从污泥沉降比大小的突变、活性污泥颜色及静置后上浮情况,了解污泥性质及曝气供氧情况;另一方面,运行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观察污泥沉降比来确定剩余污泥的排放量,从而控制曝气池中污泥浓度的大小,使曝气池污泥负荷处于沉降区,确保出水水质。
在以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污水处理厂,对运行管理人员来说,不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上看,测定污泥沉降比是用以指导工艺运行的重要方法。因为它不但操作简单、方便,而且能使运行管理人员随时了解曝气池中活性污泥的浓度和泥质情况,从而掌握和控制整个工艺的运行参数,通过确定稳定的污泥沉降比值,可以达到控制污水处理效果,保证出水水质的目的。 |
顶一下
-
查看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