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并关注水世界微信号,获得更多资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x
新华网深圳1月13日电(王晓丹) “今年,环保部门正在准备和公安部门推动设立‘环保警察’,加大管理执法,做到依法治水,确保从源头上减少污染源进入河道。”这是深圳市委常委、深圳市常务副市长张虎在12日举行的深圳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进一步加快水环境治理”专题议政会上透露的治水举措。 深圳是全国缺水较严重的大城市之一,目前水污染形势日益严峻,水环境治理问题受到深圳各界广泛关注。刚刚闭幕的深圳市委六届五次全会将2017年定为深圳“城市质量提升年”,多名政协委员在此次专题议政会上,围绕深圳“治水提质”展开热烈讨论,积极建言献策。 “环境治理重投资也要重管养维护。”深圳市政协常委、市金信安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中认为,深圳治水必须注重“长短结合”。“长”即为放眼长远,构建系统、专业、高标准的运营维护长效机制;“短”则为立足当前,高强度投入治水资金。他表示,要注重长期的环境效益,“老百姓的环境感受和运营维护质量密切相关”。 民众的监督是推进治水的力量之一。市政协委员、市雅都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毅提出,在治水提质过程中应该拓宽民众参与的渠道,加强民意监督,政府可向公益组织购买监督服务。“如果将一部分资金用于支持公益组织的良性发展,会有利于深圳治水持续走下去。” 此外,市政协委员、国众联建设工程管理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维芬建议,引入第三方社会中介机构,开展水污染治理绩效评价。她提到,在香港政府的绩效审计报告中,审计单位和社会民众意见被原汁原味地写进报告。因此,在开展水污染治理绩效评价时,可多让公众参与。 来自法律界的政协委员、广东鑫涌律师事务所主任许宜群建议,通过立法手段规范老办法,源头治理,加大惩戒,动用“较大市”立法权将排污重大过失者入刑,推动法律意义上的强化;并对不作为、不担当的环境监测和执法部门追究法律责任,杜绝执法腐败,严把治水质量。 政协委员们发言后,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负责人回应道,将继续严格环保执法,厉行铁腕治污治水,采取“按日处罚、限产停产、查封扣押、行政拘留”等强硬手段,推进高压执法常态化。深圳市水务局长王立新透露,深圳2017年在治水问题上安排497个项目,投资接近200亿元,同时开工的河流超过100条;建成区的36条黑臭水体要求在2017年底基本消除黑臭。(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