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章 基础设施规划
一、道路交通规划
1、建设目标和规划原则
建设与乡村发展相适应、布局合理、经济适用的道路网系统。合理组织村对外交通及村内部交通,并结合XX村生产运输的需要,提供相应的停车场地。
2、道路规划
道路系统由主路和支路两级组成。主路红线宽7米,共计3条,2.5KM长,主要联系各主要的居民点和功能区;支路红线宽5米,2.9KM长,为村民小组之间的联系道路。规划道路广场用地面积3.32公顷,占总建设用地的13.38%,人均道路面积13.28平方米。
3、停车场规划
村委会、村庄中心和对外的娱乐休闲设施应设置停车场。私家车、农用车停车场地可结合宅、院及道路沿线分散设置。
二、给水工程规划
1、 总用水量
该区域规划人口2500人,综合用水指标选取:近期为100-150升/人•日;远期为150-200升/人•日。所以本规划区域的最高日用水量Q=2500×0.2=500吨/日。
2、水源
近期按照经济合理和方便建设的原则,水源选择主要有2个:县自来水厂和云阳山泉水,远期全村采用县自来水厂水源。
3、管网布置
村域给水近期以高速公路为界,分为南北2个供水分区。北部区域接城市给水管网,南部区域给水管网接云阳山泉水,沿S320和村庄干道布置。管径选择按远期规划取定,主干管为DN200mm。 给水管道上每120米范围内设置SS-100型地上式消火栓一个。
三、排水工程规划
1、排水体制
排水体制采用合流制。农村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应采用管沟排放,污水排放前,应采用化粪池、沼气池等方法进行处理,禁止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
布置排水管渠时,雨水充分利用地面径流和沟渠排放。
2、管网布置
根据当地地势的特点,按管径最小,管线最短的原则,雨水充分利用地面径流和沟渠排放,污水应通过管道或暗渠排放,排水管主要沿道路中心线布置。规划中对村庄内的灌溉渠及水面均拟保留。
四、电力工程规划
1、现状概况
规划范围内现有10KV架空线二条,向规划区供电。两路电源都有一定余量,能够满足规划区用电需要。
2、电力负荷预测
电力负荷计算,用电面密度法预测如下:
用地代码 用地名称 用地面积(ha) 单位面积设备容量(KW/ha) 设备容量(KW)
R 居住建筑用地 12.77 200 2554
C 公共建筑用地 1.85 300 555
M 生产建筑用地 5.11 350 1788.5
S 道路广场用地 3.32 8 26.56
U 公用工程设施用地 0.25 350 87.5
G 绿化用地 1.7 8 13.6
合计 25.00 5025.16
取综合同时率0.3,则计算负荷为1507.5KW,按变压器容载比1.5计算,需设置的10/0.4KV变压器容量为:2261KVA。
3、10KV变电所设置
规划区内现有10/0.4KV变电所4处,分布于负荷中心,需对其进行扩容满足需要.规划新增10/0.4KV变电所1处。其供电半径小于200M,低压出线采用放射式和树干式接线,配电到户。
4、线路布置
村庄电力线尽量沿村庄道路架设,经济条件允许,可考虑地下敷设。
五、电信及广播电视工程规划
1、现状概况
规划区内现有1条电信光缆由西至东依托电杆架设。接线混乱,基本为放射式接线。现有有线电视信息节点箱一处,位于村部入口处。全村有线电视覆盖率为30%,其余主要采用微波接收信号。
2、电话用户预测
用面密度法预测,预测规划区用户为1900门,按规划人口2500人计算,普及率为76%。按装机率0.9计算,需设置交换容量1703门。需设置综合宽带网信息节点机房2个,其服务半径小于800M,信号引自县光纤模块局,再由综合宽带网信息节点机房向各用户插座配线。在规划区内设有线电视光节点机房4个,信号引自县有线电视台,由有线电视光节点机房向各区分线箱配线,由分线箱向各级用户插座配线。
有线电视、广播网络根据村庄整治建设的要求应尽量全面覆盖。
3、线路布置
采用弱电共架的方式,尽量沿村庄道路架设, 经济条件允许,电信、有线电视可考虑共沟沿村庄道路敷设,管材采用硬质PVC110管,电缆井采用电信局标准的电缆手孔井。
4、邮政
规划区在村部入口沿S320处设一处邮政所,以满足邮政业务需要。
六、环境保护与环卫设施规划
1、环境保护
1)水环境保护:地表水达到国家地表II类水质标准,重点加强对工业小区、居民点、生猪养殖基地的工业废水及污水的控制。要求严重污染地下地表水质的生猪养殖基地设置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其排放的污水不得直接排放地表。严禁污染水源的工业入村生产。村民住户改厨、改厕、改栏、改浴率90%以上,设立公共厕所,垃圾实行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厕所卫生洁化率90%以上。
2)大气环境保护: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大力推行清洁能源的利用,鼓励村民利用太阳能、沼气等清洁能源,并使沼气能源的利用普及率达到100%。
3)噪声环境质量保护:噪声控制符合国家城镇区域噪声标准,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小于55DB(A),交通干道噪声平均值低于70DB(A)。加强道路与公路绿化带建设,有效降低交通噪声污染。
2、环卫设施规划
1)设立集中垃圾收集点和垃圾中转站,垃圾中转站规划三处,位于居住组团和公共服务及居住综合组团。
2)规划新建公厕三座,位于公共服务组团和村中心公园。
3) 村民集中住宅区按相关规范设计与施工,管线统一安排,确保村民居住环境质量。新建独立村民住宅必须采取有效厕所卫生洁化方法及措施,保护环境质量。
七、防灾减灾工程规划
1、规划结合农田水利改造项目,着力修好四圳、一渠、两塘:月岭圳、 姜家湾排水排污圳、后背垅水圳、平塘水圳;坳背渠;枫树塘和五安塘。形成XX村灌溉水系,提高防洪抗旱功能。
2、XX村紧邻XX县城,可以依靠其消防站进行火灾救护,但村民应组成义务消防队伍,用于应付紧急火灾扑救和配合镇消防员实施救护工作。新建主要道路按每120米间隔设置消火栓,给水规划中应保证充足的消防用水。同时充分利用现有水渠和水塘作为近期消防水源及以后备用水源。
3、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设置突发急性流行性传染病的临时隔离和救治室,建立完善的疫情预警机制。
八、殡葬用地规划
在村域东南片山体南侧规划一处殡葬用地,占地约2公顷,为村内的集中安葬区,同时鼓励村内现有的坟地统一迁入安葬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