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并关注水世界微信号,获得更多资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x
8月9日,滂沱大雨下的北京西郊,一队设计院和运营单位的专家聚集到了刚刚落成的两山科汇馆·产品中心,这次,他们不是为了什么大项目,而是要商议一件“小”事:命名。 当天下午,首批以中文地名命名的中国自主创新的四大组合工艺正式发布,纪庄子-高碑店-白龙港-唐家沱,勾勒出一副非常有趣的环保创新历史轴。 我说“小事”,因为命名实在不是什么大动作,我说意义不小,在于这命名的背后有对中国式创新的特别认识和思辨。事件引发了热烈讨论,核心争议在于这里的“中国自主”到底展现在哪里。我的思考,是在于应用场景。场景是工艺产品在应用交互当时当刻“人机法料环”等相关要素的集合,四大工艺的场景式创新意义并不一定还是他们最初时的模样,而更在于以他们为起始的后续迭代中的创变“过程”。 本文首先关注四大工艺中最年轻、最时尚、最典型中西结合的“唐家沱污泥处理工艺”,聚焦其内核“两段式干化机组”,尝试以创新的系统视角看场景,洞悉这类场景式创新发生发展的底层逻辑。总结为: 1、中间环节与支点作用 2、功能复合与系统寻优 3、精益掺烧与协同增长 万法归源,让我从它的大类归属“热干化”读起。(注:本文涉及“两段式干化”的技术内容均学习自《得利满水处理手册》和公众号“奔跑的环保人”,以下不再一一标注。) 污泥的热干化 污泥在最终处置前,根据含水率或干度状态可分为液态污泥的处理和脱水污泥的处理两段流程,前者包括浓缩、机械脱水、厌氧消化等;脱水污泥的处理包括堆肥、干化、焚烧等。干化,包括自然干化、机械干化、生物干化和热干化,是经过常规脱水后进一步处理的环节,也被视作焚烧、做建材、土地利用等处置过程的预处理。 由于机械脱水存在性能极限,热干化已成为污泥安全处置一种不可或缺的工艺。它以热源加热污泥使水分蒸发而深度降低含水率,其过程应主要关注以下要点: 加热方式:通常采用热空气、蒸汽或导热油等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将热量传递给污泥。 温度控制:一般在一百至数百摄氏度不等,根据不同的工艺和要求进行选择调整。 干化效果:主要是含水率的选择和控制,包括半干(通常30-60%)和全干(通常10-20%)等。 能量消耗:包括电能、蒸汽或燃料等用量,以及余热利用等节能降耗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