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并关注水世界微信号,获得更多资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x
网格员提供线索 执法者现场调查 昆山查处一起暗管排污案件
图为昆山市环境执法人员对暗管内的废水进行现场取样。(张树聪 摄)
本报通讯员孔谷雨 记者闫艳苏州报道 “我们生产产生的废水一般都是定期抽取后,再委托有资质的公司进行处置,所以没有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企业负责人在面对江苏省昆山市环保局环境稽查科执法人员的询问时,显得有点底气不足。
近日,昆山市经济开发区环保网格员在日常走访企业的过程中发现,某公司在其厂区南部建有一条皮膜磷化处理线,由西至东共建有脱脂、清洗、中和、表调、皮膜等10个槽体,但未建设配套的水污染治理设施。网格员现场发现有槽体内存在土黄色、黑色、灰色等槽液,地面堆放了金属表面磷化液、皮膜剂、锌皮膜、促进剂等原料,清洗槽正有废水通过南侧排水沟流入废水收集池。
根据网格员提供的线索,昆山市环保局环境稽查科执法人员对这家公司开展了现场调查,并采集废水收集池及外排口等处的水样。随着调查的深入,执法人员发现了越来越多的疑点。
疑点一:这家企业的废水收集池全部封闭,仅留有一个约长约50厘米、宽约40厘米的口子,平时用水泥盖盖好。如此大费周章,到底出于什么考虑?
疑点二:企业自称废水收集池中废水是抽取后委外处置,但是企业的用水量比收集池的蓄水量多很多,同时企业无法提供相应的废水转移处置资料。那么多的废水到底去了哪里?
疑点三:企业外排口有水流出,现场采集的水样中虽然监测出总锌,但浓度比收集池总锌浓度低很多。如果废水收集池的废水的确是通过外排口排放的话,在没有污染治理设施的情况下,总锌浓度为什么会大幅下降?
要解开上述疑点,就必须要弄清废水收集池内情况。随后,一位执法人员俯身探入企业废水收集池上方的方形口,因为废水收集池液面比较低,执法人员大半个身体通过方形口进入废水收集池,才拍摄到废水收集池内情况。照片显示,该收集池壁上有一直径约15厘米的暗管,废水正通过该暗管进行外排。
发现暗管后,昆山市开发区安环局和辖区环境监察中队的执法人员对集水池进行开挖,开挖后发现该暗管从企业的污水管下方穿过后转向与污水管平行,通向南侧河道。集水池的生产废水正是通过这条暗管直接排入河道的,至此可以认定这家企业通过暗管排放含有重金属废水的行为。同时,昆山市环保局和昆山市公安局启动执法联动机制,协同将企业负责人带回派出所做询问笔录。
经对暗管排放的废水进行采样分析,其总锌浓度达到65.7 mg/L。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四项规定:排放、倾倒、处置含镍、铜、锌、银、钒、锰、钴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10倍以上的,可认为严重污染环境,故该案涉嫌刑事犯罪。
目前,这起案件已移送公安机关做进一步调查。据了解,这是新修订的“两高”司法解释施行之后,昆山市首例因总锌严重超标涉嫌环境污染罪的案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