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并关注水世界微信号,获得更多资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x
实验室管理制度
为确保环境监测工作的质量,必须对实验室实行科学管理,全体监测分析人员应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及时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结果。
第一条 安全操作管理
1、实验室内须装设各种必备的安全设施(通风橱、防尘罩、消防器材等),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保证随时可供使用。
2、实验室内各种仪器、器皿应有规定的放置处所,不得任意堆放,以免错拿错用,造成安全事故。
3、使用各种仪器设备时,必须严格遵守安全使用规则和操作规程,认真填写使用登记表。
4、使用易燃、易爆和剧毒试剂时,必须遵照有关规定进行操作。易燃易爆试剂要随用随领,不得在试验室内大量积存。剧毒试剂应有专人负责保管。经批准方可使用,且应两人共同称量,登记用量。
5、清洗实验仪器时,应注意不使含有多量剧毒试液直接倾入下水道,必要时可先经适当转化处理,再行清洗排放。
6、使用电、气、水、火时,应按有关规则进行操作,保证安全。
7、实验室发生意外事故时,应迅速切断电源,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并上报有关领导。
8、下班时要有专人负责检查门、窗、水、电、气,切实关好,不得疏忽大意。
9、实验室内不得吸烟、喧哗和吃零食。
第二条 化学试剂的使用管理
1、实验室使用的化学试剂应有专人负责保管,分类存放,定期检查使用和保管情况。
2、易燃、易爆物品应存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保存在实验室内的少量易燃品和危险品应严格控制,加强管理。
3、剧毒试剂(如氰化物、汞、三氧化二砷等)和某些剧毒农药应有专人保管,加锁存放,批准使用,两人共同称量,登记用量。
4、取用化学试剂的器皿(如药匙、量杯等)必须分开,每种试剂用一件器皿,不得混用。
5、使用氰化物时,须切实注意安全,不在酸性条件下使用,并严防溅洒沾污。氧化物废液须经处理再倒入下水道,并用大量流水冲稀。
6、使用有机溶剂和挥发性强的试剂的操作应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或在通风橱内进行。任何情况下,都不允许用明火直接加热有机溶剂。
7、稀释浓酸试剂时,应按规定要求操作和贮存。
第三条 仪器的使用管理
1、各种精密贵重仪器以及贵重器皿(如铂器皿和玛瑙研钵等)要有专人保管,分别登记造册,建卡立档。仪器档案应包括说明书,验收和调试记录,仪器的各种初始参数,定期保养维修、检定、校准以及使用情况的登记记录等。
2、精密仪器的安装、调试、使用和保养维修均应严格遵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上机人员应经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准上机操作。
3、使用仪器前应先检查仪器是否正常。仪器发生故障时,应立即查清原因,排队故障后才许继续使用。不准让机带病运转。
4、仪器用完之后,应将各部件恢复到所要求的位置,及时做好清理工作,盖好防尘罩。
5、仪器的附属设备应妥善安放并经常进行安全检查。
第四条 样品管理
1、环境样品的特殊性,要求样品的采集、运输和保存等各环节都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以保证其真实性和代表性。
2、监测工作的指导人员应负责和采样人员、测试人员共同议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周密地安排采样和实验测试间的衔接、协调,以保证自采样开始至结果报出的全过程中,样品都具有合格的代表性。
3、样品容器除一般清洗外的特殊处理,应由实验室负责进行。对于需在现场进行处理的样品,应注明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所需试剂和仪器应准备好,同时提供给采样人员。对采样有特殊要求时,应对采样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4、样品容器的材质要符合监测分析的要求:容器应密塞、不渗、不漏。
5、样品的运输必须严格执行要求。
6、样品的登记、验收和保存要按以下规定执行。
(1)采好的样品应及时贴好样品标签,填写采样记录。将样品连同样品登记表、送样单在规定的时间内送交指定的实验室。填写样品标签和采样记录需使用防水墨汁。严寒季节圆珠笔不宜使用时,可用铅笔填写。
(2)如需对采集的样品进行分装,分样的容器应和样品容器材质相同,并填写同样的样品标签,注明“分样”字样。同样,对“空白”和“副样”也都要分别注明。
(3)实验室应有专人负责样品的登记、验收,其内容如下:
①样品名称和编号;
②样品采集点的详细地址;
③样品的采集方式,是定时样、不定时样,还是混合样;
④监测分析项目;
⑤样品保存所用的保存剂的名称、浓度和用量;
⑥样品的包装、保管状况;
⑦采样日期和时间;
⑧采样人签名;
⑨送样人签名;
⑩登记验收人签名。
(4)样品验收过程中,如发现编号错乱、标签缺损、字迹不清、监测项目不明、规格不符、数量不足以及采样不合要求者,可拒收并建议补采样品。如无法补采或重采,应经有关领导批准方可收样。完成测试后,应在报告书中注明。
(5)样品应按规定方法妥善保存,并在规定时间内安排测试,不得无故拖延。
(6)采样记录、样品登记表、送样单和现场测试的原始记录应完整、齐全、清楚,并与实验室测试记录汇总保存。
第五条 数据管理
1、监测分析的原始记录要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在统一编号、个人专用的记录本(纸)上,不得任意撕页、涂抹,不得散失。测试数据的有效倍数应按分析方法的规定填写。
2、修改错误数据时,在原数字上画一条横线表示消除,应保留原数字清晰可辨的字迹,并由个人签注,以示负责。
3、确知在操作过程中存在错误情况的监测数据,无论结果好坏,都必须舍弃。
4、原始记录应统一管理,归档存查。常规监测的原始记录一般保存五年。专题项目的原始记录随专题报告存档。
5、任何个人不得把监测数据占为已有,未经批准,不得随意向外提供。
第六条 监测结果的审核管理
1、各级监测技术人员应取得考核合格的资格,方能报出监测数据。
2、在实验室内进修及代培的技术人员不得独自报出监测数据,必须有专门指导人员或实验室技术主管人员的同意和签字,其测试结果方能生效。
3、实验室的监测数据应要求进行检验和处理。
4、监测结果必须经第二者复查无误,始得填写报告单。报告单上必须有实验人员和复核人员的签字。
5、监测报告应按一式两份填写,交室(组)负责人审核并签字,遇有监测结果超标或样品不合要求等异常情况时,报告应在交技术站长审查签字后方可报出。
第七条 实验室的卫生管理
实验室里的卫生要求应该是很严格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有打扫和保持室内卫生的责任。
1、个人卫生
(1)工作前要洗手,以避免污染实验,增加误差。
(2)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以防有毒物资在吃饭饮水时带入口中。
(3)每次工作结束或暂告一段落时,仪器用品要排列整齐,台面要擦拭干净,一切废物要及时处理,放入特设的纸篓,废物箱内,切忌随便丢弃。
(4)化验工作者应穿白色工作衣,工作衣及操作所用手套,原则上应每周洗涤一次。保持清洁。
2、公共卫生
(1)每天班前应将实验室地面用拖把拖净,擦拭工作台、操作台、试剂瓶、瓶架及各种仪器设备。
(2)室内应设置废物纸屑篓,固体废物、纸屑料渣等不允许往水池倾倒,以免堵塞下水道。
(3)每一周末应集体大扫除一次,将门窗、橱柜、水池或平时不易注意或不易清理的死角,进行擦拭和打扫,保持一个清洁、整齐、有条不紊的工作环境。
第八条 实验室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
面对实验室突发事故的发生,实验室工作人员应保持冷静、镇定,应及时采用有关事故紧急处理的措施。
1、火灾应急措施
(1)当加热试样引起火灾时,应立即熄灭灯火或拔出电炉插头,关完备总电门,并立即用消火砂或二氧化碳灭火,精密仪器应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2)电线着火时须关闭总电门,再用二氧化碳或泡沫灭火器来灭火(注意电门未关闭时,不可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2、中毒与灼伤应急措施
(1)在化验室里,如发生人身中毒,原则上应首先尽快派人或电话请医生,并报告有关领导或上级组织,同时采取急求措施。
(2)如是呼吸系统中毒,应迅速将中毒者抬离现场,移到通风良好的环境,使中毒者呼吸新鲜空气。
(3)盐酸、硝酸、磷酸、硫酸以及氯、溴灼伤,可用大量水洗涤伤处,然后用5%碳酸氢钠溶液洗涤。
(4)如果皮肤和粘膜污染苛性碱(NaOH,KOH),应迅速用大量清水冲洗直至无滑腻感,或用稀醋酸,2%硼酸洗涤伤处。
(5)如眼睛灼伤,首先用大量的流水洗涤眼睛,在被碱烧伤时,用20%硼酸溶液洗眼睛,而在被酸灼伤时,用3%磷酸氢钠溶液洗眼睛。
3、烫伤和烧伤应急处理措施
(1)轻微焓伤(烫伤、烧伤),皮肤红痛或红肿,可在伤处用药棉浸润湿浓(90-95%)酒精溶液轻涂,也可以用冷水疗法止痛。
(2)较重灼伤,要立即送医院治疗。当衣服和伤处粘在一起时,千万不可脱剥衣服和撕下衣物。要用剪刀剪下未与伤处粘接的地方,伤处的衣服不要取下,与伤处一起包扎,送医院处理。
4、炸伤与触电应急处理措施
(1)炸伤后,大量出血时,应立即在伤口上部和下部扎紧血管止血,以免流血过多。
(2)遇到人身触电事故时,首先应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如拉下电闸断电,或戴上手套,穿上胶底鞋,脚踏干燥木板绝缘后将触电者从电源拉开,千万不可徒手和脚底无绝缘体进行急求。
(3)人若在高处触电,切要防止截断电源后,再将其摔伤。
第九条 实验室、图书资料管理
实验室的专业书籍、刊物和技术情报资料、原始记录必须妥善保管,以便查阅,起到它们应有的作用。
1、化验室是一个技术部门,应经常注意搜集本专业和有关的专业技术性书刊和技术资料。
2、所人的书刊资料,应指定专人负责管理、购置、登记、编号、保管、出借、收回等工作。
3、图书资料为方便工作,方便大家,应建立严格的借阅手续,一般不允许带出实验室。
4、必须带出的书刊,要执行出借登记手续的制度,按规定时间还回。
5、工具书(有关字典、词典、手册等)无特殊情况,不准带出实验室。
6、借阅保密资料,应有严格的审批手续。一旦丢失要及时报告有关负责人,并及时查找。
7、图书资料应专橱保管,绝对禁止和化学药品放在一个橱内。
8、交由个人保管使用的书籍,应另册登记,注明保管人。保管人应妥善保管爱护公共财物。
9、保管使用书籍的个人,在调离实验室时,应及时交回所领用的图书资料。销去登记。
10、实验室的所有成员,在查阅使用图书资料时,都爱惜图书资料,注意保持它们的清洁和完整。
第十条 附则
1、本制度由环保科起草,企管办审定注册,其解释权、修改权属于环保科。
2、本制度经主管厂长批准即日执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