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0531|回复: 6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SBR/CASS工艺] cass法污水处理运行操作

[复制链接]

1969

积分

2371

金钱

678

帖子

白银水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4 20:27: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并关注水世界微信号,获得更多资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x
  污水处理站采用的是CASS工艺,中水回用采用“砂过滤+消毒”工艺。   CASS工艺每个运行周期曝气期为120分钟,沉淀期50分钟,滗水期为70分钟,用活性污泥处理污水,污水在曝气池停留一段时间后,污水中的有机物绝大多数被曝气池中的微生物吸附,氧化分解成无机物。为了使曝气池保持高的反应速率,除需要氧气外,还必须使曝气池内维持较高的活性污泥浓度。活性污泥法工艺最关键之处在于维持污泥的活性和凝聚性(沉淀性能)   ※工艺构筑物有:   (1)格栅槽 内设机械格栅一台,全过程有PLC控制每二小时运行十五分钟。   (2)集水池 内设污水提升泵两台(上海熊猫集团生产)全过程有PLC控制,低液位停泵,中液位启泵,高液位两台泵同时运行,每四个小时切换一次,集水池作为收集污水,调节污水浓度所用。   (3)沉砂池 去除污水中的固体污染物,如:砂,铄石,盐类和重金属等。   (4)曝气池(CASS池) 分二格,称前段和后段,内设五台自吸式潜水曝气机和一台漂浮式滗水机,其全过程由PLC控制无需人工控制。   (5)中间水池 内设二台污水提升泵,提升至机械过滤器,进行中水回用,其余部分达标排放。   (6)中水池 储存中水,用于浇花绿化等。内设二台中水泵,变频控制。一台过滤反冲泵用于机械过滤器的反冲洗,手动控制。   ※主要设备部分:   1. 机械格栅一台用以去除悬浮杂质等,减少对 集水池提升泵堵塞的机会。   2. 集水池提升泵 二台用以提升污水至沉砂池。   3. 自吸式潜水曝气机 五台提供氧源为活性污泥微生物提 供繁殖所需的氧气。   4. 中间提升泵 二台提升中间池水至机械过滤器,进行混凝过滤。   5. 滗水机一台经过活性污泥曝气池处理的水 引至中间池用以达标排放和制造中水。   6. 中水泵二台供给中水回用,用以绿化用水, 变频控制。   7. 反冲洗泵一台为过滤器反冲洗提供水源。手动控制。   8. 加药装置一台包含计量泵一台,搅拌机一台。 提供混凝剂输送至过滤器前段。   9. 消毒装置一台,化学法合成制备二氧化氯输 送至过滤器后段,对过滤出水进行消毒。   10. 机械过滤器 二台一用一备,内设石英砂滤料, 对中间水池出水进行混凝过滤,以消除更多的悬浮杂质等,制造中水。   ※ 主要设备操作运行要点:   1. 机械格栅 全过程由PLC控制,无须人工控制,每天必须清除栅渣,冲洗栅齿,机械格栅减速机必须每一十五天保养一次,适时添加润滑油和润滑脂,保持传动部件的灵活性。   2. 集水池提升泵 全过程由PLC控制,低液位停泵,中液位启泵,高液位同时开启两台泵。每日观察提升泵的运行情况,如有堵塞和异常声响,一定要及时检修和清理,配备自藕装置可供及时检修和保养,检修前应先切断提升泵的电源,然后再进行。   3. 曝气机 全过程由PLC控制,每个周期运行120分钟。每日观察曝气机的运行情况,如有异常声响或堵塞也一定要及时解决。   4. 滗水机 全过程由PLC控制,每个周期运行70分钟。每日 观察滗水机(采用泵吸式)的运行情况,如有异常声响或堵塞也一定要及时解决。   5.加药装置 操作步骤:   1. 配置好混凝剂,稀释至所需浓度。取聚合绿化铝4-5㎏投入加药装置内加自来水稀释。   2. 启动搅拌机,搅拌均匀混合。   3. 调节计量泵,启动计量泵,输送至过滤器前段,对过滤进水加入混凝剂,进行混凝过滤。   6. 消毒装置 原料工业氯酸钠,纯度为99%   工业盐酸,纯度为31%   操作步骤:   1. 打开自来水进水阀。   2. 配备好氯酸纳溶液,溶液浓度为33%。   3. 打开吸盐酸真空阀,把盐酸吸入盐酸箱内。   4. 调节好盐酸计量泵和氯酸钠计量泵,同时启动盐酸计量泵和氯酸钠计量泵。   5. 打开出二氧化氯阀门,切记一定要打开。   6. 操作结束后,应先关掉盐酸计量泵和氯酸钠计量泵,等待数分钟后,再关掉出二氧化氯阀,最后关掉自来水阀,这样避免在反应箱内积存更多的反应溶液。   7. 切掉总电源。    7. 机械过滤器 中间池出水仍含有颗粒杂质等其它污染物,要进一步出除,必须使用混凝过滤工艺(微絮凝过滤)。滤料是由大小不同的砂粒组成起筛滤,沉淀,接触和吸附作用。   注意:1.必须经常反冲洗,坚持每个班反冲洗1-2次,否则积聚在滤料上的杂质会结成泥球,阻塞砂层,并进而使出水水质恶化。   2.如果数天或更长时间不用,应把过滤器反冲洗    并放空过滤器中的水,否则过滤器中由于长时间不用产生厌氧膜导致反冲洗洗不干净。   操作步骤:1.打开进水阀,关闭反冲进水阀。   2.打开出水阀,关闭反冲出水阀。   3.打开中间池提升泵。   4.启动加药装置,对过滤进水进行加药混凝。   5.启动消毒装置,对过滤出水进行消毒。   反冲洗操作步骤: 1.打开反冲进水阀,关闭过滤进水阀。    2.打开反冲出水阀,关闭过滤出水阀。    3.打开中水池反冲提升泵。   ※活性污泥处理:   曝气池是由微生物组成的活性污泥与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物质充分混合接触,并进而降解吸收并分解的场所,它是活性污泥工艺的核心。曝气系统的作用是向曝气池供给微生物增长及分解有机物所必须的氧气,并起混合搅拌作用,使活性污泥与有机物充分接触。在曝气池内,悬浮的大量肉眼可观察到的絮状污泥颗粒这就叫做活性污泥絮体。随着有机污染物被分解,曝气池每天都净增一部分活性污泥,这部分叫做剩余活性污泥。用污泥泵直接排出系统之外 ---污泥池。   活性污泥系统的工艺控制:   活性污泥系统在实际运行中,污水的水质及水量在不断的变化,环境条件也在不断的变化,这就需要按照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的代谢规律进行调节控制,使系统处在最佳运行状态,发挥最大的效益,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   (1) 有机负荷   指的是单位重量的活性污泥,在单位时间内要保证一定的处理效果所承受的有机污染物(BOD5)即F/M的值。F/M较大时,由于食料充足,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增长速率较快,有机污染物被出除的速率也较快,但此时活性污泥的沉降性较差,反之F/M较小时,由于食料不足,微生物增长速率较慢或不增长或减少,此时有机物被去除的速率也非常慢,但活性污泥的沉降性往往较好。一般F/M的值为0.2—0.5㎏BOD5/(㎏MLVSS·D)   计算公式如下:   F/M= 24小时处理水量×进水的BOD5   曝气池活性污泥浓度×曝气池有效容积   (2) 剩余污泥排放量和污泥龄   污泥龄是指活性污泥在整个系统内的平均停留时间一般用SRT表示也是指微生物在活性污泥系统内的停留时间。控制污泥龄是选择活性污泥系统中微生物种类的一种方法。如果某种微生物的世代期比活性污泥系统长,则该类微生物在繁殖出下一代微生物之前,就被以剩余活性污泥的方式排走,该类微生物就永远不会在系统内繁殖起来。反之如果某种微生物的世代期比活性污泥系统的泥龄短,则该种微生物在被以剩余活性污泥的形式排走之前,可繁殖出下一代,因此该种微生物就能在活性污泥系统内存活下来,并得以繁殖,用于处理污水。SRT直接决定着活性污泥系统中微生物的年龄大小,一般年轻的活性污泥,分解代谢有机污染物的能力强,但凝聚沉降性差,年长的活性污泥分解代谢能力差,但凝聚性较好。用SRT控制排泥,被认为是一种最可靠,最准确的排泥方法,选择合适的泥龄(SRT)作为控制   排泥的目标。一般处理效率要求高,出水水质要求高SRT应控制大一些,温度较高时,SRT可小一些。   分解有机污染物的决大多数微生物的世代期都小于3天。   将NH3-N硝化成NO3—-N的硝化杆菌的世代期为5天。   ※ 每天巡视内容:    1.色正常的活性污泥一般呈黄褐色或棕褐色,外观似棉絮状。    2.沉降性 上清液清澈透明,说明系统运行正常,污泥性状良好。   上层液观察到漂浮着一层细小的针状絮体,出水尚清主要是由于系统的污泥负荷F/M太低,污泥老化,使污泥絮体沉降速度太快,来不及将悬浮在混合液中的微絮体捕集沉淀下去,调整F/M的值(适当添加营养尿素和磷肥)加大剩余污泥的排放次数,每次少排。   上层液浑浊,主要由于F/M太高,微生物分解不彻底,导致出水SS偏高,最主要的方法降低系统负荷。   主要方法:   取1000 ML量筒盛放曝气池中的新鲜活性污泥混合液,静置5—10分钟,观察在静置条件下污泥的沉降速率和污泥外观性状,絮状结构,泥水界面是否分明,上清夜是否清澈透明等现象,依靠这些调整工艺控制。   3.曝气池观察 泡沫量较少泡沫外观呈新鲜的乳白色,则表明系统运行正常。负荷过高,泡沫量增多,洗涤剂过多或污泥龄过短也会使泡沫增多。泡沫的色泽呈茶色或灰色等其它颜色则表明污泥龄太长或污泥解絮或洗涤剂增多。   活性污泥性状异常及其分析
序号异常现象症状分析及诊断解决对策
1曝气池有臭味曝气池供氧不足,DO值(溶解氧)偏低出水氨氮有时较高加大曝气量
2污泥发黑曝气池DO过低,有机物厌氧分解H2S与F作用生成FS加大曝气量
3细小污泥漂浮污泥缺乏营养进水氨氮过高,C/N不合适水温超过40°投加营养按BOD5:NP=100:5:1测定进水氨氮,稀释进水
4上清液浑浊出水水质差F/M(污泥有机负荷)过高有机物氧化不彻底污泥浓度不够减少进水量培养成熟的活性污泥(引进新活性污泥投入曝气池)
5曝气池表面出现浮渣进水洗涤剂含量过高或丝状菌过量生长清除浮渣增加系统剩余污泥的排放
6污泥未成熟,絮粒瘦小,出水浑浊,水质差污水中营养不平衡或不足PH值不适投加营养按BOD5:NP=100:5:1调整PH值,培养成熟的活性污泥(入曝气池)
7表面积累一层解絮污泥污泥解絮,出水水质恶化或PH值异常停止进水,排泥后投加营养引进新活性污泥
8曝气池泡沫过多,呈白色进水中洗涤剂过多加消泡剂(机油或煤油)
9曝气池泡沫不易破碎,发粘进水负荷过高,有机物分解不彻底降低负荷
10曝气池泡沫呈茶色或灰色污泥老化,泥龄过长,解絮污泥附于泡沫上增加排泥量
11污泥层(泥面)升高SVI值高,污泥沉降性差泥龄太长投入混凝剂(PAC)增加排泥量
12污泥色泽转淡曝气池供氧过大,污泥负荷太低,进水营养不足,污泥自身氧化分解减少曝气量加大进水量投加营养(N,P)按BOD5:N:P=100:5:1
[ 本帖最后由 cygyc-gc 于 2006-12-15 23:16 编辑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清啦

773

积分

336

金钱

208

帖子

青铜水师

62
发表于 2009-11-29 17:37:0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资料,下载后好好学习

773

积分

336

金钱

208

帖子

青铜水师

61
发表于 2009-11-18 19:37:11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的资料,很有实用价值。

75

积分

-1

金钱

9

帖子

初级水师

60
发表于 2009-3-30 14:16:45 | 只看该作者
学校的cass工艺在寒暑假污水量较少的时期应当如何运行?

983

积分

19

金钱

125

帖子

青铜水师

59
发表于 2009-3-28 17:19:23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干好有涉及

1151

积分

202

金钱

134

帖子

白银水师

行者

58
发表于 2009-3-11 13:51:15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还是前辈们懂得多啊

196

积分

104

金钱

31

帖子

初级水师

57
发表于 2007-9-13 15:41:11 | 只看该作者
一般只有进水时用,可以使高浓度污泥与污水反映加快去处率.

4万

积分

1007

金钱

1728

帖子

王者水师

2016十年风雨同舟

56
发表于 2007-7-25 15:33:52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52 gqs10021 的帖子

这些地方的图怎么没有啊?

2145

积分

1899

金钱

1156

帖子

白银水师

论坛上将

QQ
55
发表于 2007-6-6 08:36:5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分享哈~
感冒了吃白加黑,晚上吃白片,打宝练级不瞌睡;白天吃黑片,上课睡得香!

1001

积分

101

金钱

21

帖子

白银水师

54
发表于 2007-6-5 21:21:5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1 水网一号 的帖子




很好,很实用,谢谢收集

2万

积分

4037

金钱

549

帖子

王者水师

53
发表于 2007-4-9 16:06:15 | 只看该作者
顶下楼主 辛苦了啊

362

积分

74

金钱

24

帖子

初级水师

52
发表于 2007-1-31 11:11:32 | 只看该作者
转贴一篇,供大家参考。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及运行 日期:2006-01-21 16:54:48 点击: 119 上传者:侯瑞琴 张统 张志仁 王守中 来源: 摘要: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Cyclic Activated Sludge System,简称CASS)是在SBR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污水生物处理工艺。该方法最早是美国川森维柔废水处理公司于1975年研究成功并推广应用的废水处理新技术专利,目前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270多个污水处理厂应用,其中城镇污水处理厂200多家,工业废水处理厂70多家。 关键词: CASS SBR 循环式活性污泥法  CASS工艺集曝气与沉淀于同一池内,取消了常规活性污泥法的一沉池和二沉池。工作过程分为曝气、沉淀和排水三个阶段,运行中可根据进水水质和排放标准控制运行参数,如有机负荷、工作周期、水力停留时间等,通过调整这些参数使污水处理厂在满足出水水质要求的条件下降低运行成本。 1 工程设计 1.1 污水处理厂概况   北京航天城污水处理厂是为北京航天工程服务的,根据北京航天工程环境评价报告书所列数据,污水处理厂随航天工程的发展分二期建设,设计处理能力为7 200 m3/d,一期工程污水量为3 600 m3/d,主要包括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门诊部污水,各自所占比例为18.0%、81.5%、0.5%,因此其污水主要是生活污水,污染物包括有机物、悬浮物和油类等。设计进、出水水质及排放标准(北京市水污染物排放二级标准)见表1。 表1 设计进、出水水质及排放标准 项目 COD(mg/L) BOD5(mg/L) SS(mg/L) pH 矿物质(mg/L) 进水 350 250 220 6.5~8.5 5.8 出水 <50 <15 <30 6.0~8.5 <3 排放标准 60 20 50 6.0~8.5 4 1.2 污水处理工艺? 1.2.1 工艺流程   在北京航天城污水处理厂设计中采用CASS工艺,其流程如图1所示。 ? 1.2.2 主要构筑物、设备及其参数   污水处理厂主要构筑物及设备示于表2。 表2 主要构筑物及设备 项目 型号或基本尺寸 数量 旋转式格栅 XGS—1000 2 集水池 9.8m×7.4m×5.3m(H) 1 沉砂池 15.9m×4.2m×3.2m(H) 1 CASS池 4×24m×6m×5m 1 污泥浓缩池 φ2600mm×3m 1 污泥脱水机 OCT—1000 2   工程设计参数是依据实验室模拟试验结果确定的:BOD污泥负荷为0.11 kgBOD/(kgMLSS•d);CASS池的运行周期为4 h,其中曝气2 h,采用连续进水,周期循环延时曝气法;整个CASS池容积?2 880 m3,长度方向分主反应区和预反应区,其长度分别为19.25 m和3.75 m,宽度方向分4格,每格可独立运行,池深5 m,有效水深4.5 m(污泥区高1.3 m,缓冲区高1.7 m),活性污泥界面以上最小水深为1.34 m,每周期排水比约为1/3。 CASS反应池构造简图示于图2。   水下曝气机由潜水泵和射流器组成,充氧量6.0~7.0 kg/h,服务面积50 m2/台(有效水深5 m),射流器电机功率5.5 kW/台。 1.3 污水处理厂平面设计   污水处理厂分二期建设,总用地0.72 hm2,设计时考虑远、近期结合,占地面积尽可能小。其平面规划按规范进行,绿化率为47%,环形道路,污水与污泥处理兼顾,常规分析化验仪器完备(见图3)。 2 污水处理厂的调试运行 2.1 污水处理厂调试   设备安装完工后,按单体调试、局部联合调试和系统联合试运转三个步骤进行。联调的主要工作包括按图纸检查各构筑物的施工质量;各机械设备、仪表、阀件是否满足设计或污水处理厂生产工艺要求;各处理单元及连接管段流量的匹配情况;自动控制系统是否灵敏可靠;检查设备有无异常震动和噪音;对调试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系统工作正常后进入污泥培养、驯化阶段。   污水处理厂的污泥培养采用接种培养法,具体是在CASS池中加入其他污水处理厂浓缩脱水后的污泥,闷曝24 h,以后每天排出部分上清液并加入新的污水,逐步加大负荷,此阶段不排泥。培养期间通过镜检观察CASS池中微生物相的变化,同时进行进、出水水质及活性污泥性能指标的测定(包括COD、BOD5、pH、DO、SV、MLSS、SVI等)。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观测到污泥中有大量活跃的原生动物(如钟虫)和少量的后生动物(如轮虫),此时SVI=80~100,SV=18%~20%,MLSS=1 200~1 800mg/L,表明活性污泥培养基本成功。此阶段完成后,即进入污水厂全面试运行阶段。 2.2 污水厂试运行   污水厂试运行是指在满负荷进水条件下,摸索、优化运行控制参数,取得最佳的去除效果,为今后长期稳定运行奠定基础。此阶段大致包括滗水器控制参数的确定,CASS池运行周期及每个周期内曝气、沉淀、排水、时延时间的分配,污泥脱水过程中混凝剂的投加量等,并以控制系统为核心全面检验污水处理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及处理效果。 2.2.1 滗水器控制参数的确定   滗水器的特点是程序工作制,它可依据进、出水水质变化来调整工作程序,保证出水效果。调试工作主要是根据进、出水水质来探索滗水器的排水时间、最佳下降速度与滗水速度的分配以及排水结束后滗水器的上升时间(时延阶段)等。滗水器开始工作时,首先由原始位置下降到水面上,然后随水面缓慢下降,下降过程为:下降10 s,停止30 s,再下降10 s,停止30 s……直至设计排水最低水位。滗水器上升过程是由低水位连续升至最高位置(即原始位置),上升时间通过调试摸索确定,并设计有限位开关,保证滗水器在安全行程内工作。 2.2.2 CASS池运行周期的确定   根据实验室小试结果,原设计的CASS池运行周期是4 h,其中曝气2 h,沉淀1 h,排水1 h。调试过程中发现原水浓度比设计参数偏低,有必要根据实际废水情况来确定运行周期,根据进、出水水质指标调整周期中各阶段时间的分配。实际运行周期仍为4 h,其中曝气1.5 h,沉淀1 h,排水1 h,时延0.5 h,这样在保证出水水质的情况下节省了能耗。 2.2.3 运行结果   从每天监测的水质情况看,CASS工艺经过上述各阶段的调试和试运行,取得了良好效果。运行能耗合计0.27 元/(m3•d),实际运行进、出水水质如表3所示。 表3 运行进、出水水质 项目 COD(mg/L) BOD5(mg/L) pH 进水 70~80 30~35 6.8~7.5 出水 <20 <7 6.8~7.5 3 结果讨论 3.1 CASS池运行情况   CASS反应器的进水端设置一挡板以防止进水短路,同时把反应池分为预反应区和主反应区,其中预反应区在防止污泥膨胀、保持良好出水水质、提高基质降解速率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污水连续进入预反应区,首先与其中的污泥充分混合,使基质浓度较高,抑制丝状菌的优势生长。在沉淀和排水期间,由于污水从预反应区缓慢进入主反应区下部,水流呈层流状,不会扰动池中各水层,保证了出水水质。在曝气阶段,CASS池内污水随着时间的延长,基质浓度由高到低,生化反应推动力大,因此,反应速率和去除有机物效率较高。 3.2 简单易行的自控系统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本工程采用的自动控制系统为可编程控制器(PLC),在控制室内的模拟屏上可以对目前的运行情况一目了然,并可根据当前的液位指示综合控制各部件的运行,主要控制参数有水量、CASS池曝气时间、沉淀时间、排水时间等等。简单易行的控制系统可以节省劳动力,方便操作,同时又不需要昂贵的监测仪器,减少了人力和物力投入,符合我国国情,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自动化控制模式。 3.3 曝气装置   采用自吸式射流曝气器代替传统鼓风机曝气,消除了噪音污染,结构简单,易于维护管理,充氧能力强,动力效率高,还可根据进、出水情况和水中溶解氧浓度开启不同的台数,在保证处理效果的条件下达到经济运行的目的。 3.4 滗水装置   在航天城的污水处理工程中采用自行研制的新型滗水装置,其特点是按设置的程序工作,开始排水时,滗水器的下降速度与水面的下降速度基本相同,不会扰动已沉淀的污泥层,池子上部上清液通过滗水器的堰式装置排至排水井。该新型装置的应用,解决了CASS工艺应用中关键设备依靠外国进口的问题,为国家节省了外汇,为CASS工艺在我国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 3.5 CASS工艺的优点   与传统活性污泥法相比,CASS工艺具有占地少、投资省、管理运行方便、处理效率高等优点,其投资比较示于表4(以Q=7 200 m3/d为例)。 表4 CASS工艺与传统活性污泥法投资比较 项目 COD(mg/L) BOD5(mg/L) pH 进水 70~80 30~35 6.8~7.5 出水 <20 <7 6.8~7.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2

积分

74

金钱

24

帖子

初级水师

51
发表于 2007-1-31 10:40:56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谢谢你的资料,偶的污水厂就是CASS工艺。

12万

积分

2万

金钱

3万

帖子

论坛顾问

2016十年风雨同舟2012年度“十大风云人物”勋章财富勋章教书育人勋章无所不知勋章十大风云人物2011年度十大风云人物勋章季度优秀版主勋章

QQ
50
发表于 2007-1-20 22:31:29 | 只看该作者
希望大家继续提出自己的问题,大家多多参与
干啥别灌水!磕碜啊。
污水处理毕业设计论文在线求助与答疑
论坛已有资料,请自己下载,不接受pm索取。

23

积分

54

金钱

5

帖子

初级水师

49
发表于 2007-1-18 17:00:46 | 只看该作者
不错哦,好多内容哦,对我有帮助哦.

12万

积分

2万

金钱

3万

帖子

论坛顾问

2016十年风雨同舟2012年度“十大风云人物”勋章财富勋章教书育人勋章无所不知勋章十大风云人物2011年度十大风云人物勋章季度优秀版主勋章

QQ
48
发表于 2007-1-6 21:40:29 | 只看该作者
回zhaoqyi朋友,理论而言是两个区,我了解的是,有的实际工程确实是如你所说三个区:生物选择区,兼氧区,主反应区。
干啥别灌水!磕碜啊。
污水处理毕业设计论文在线求助与答疑
论坛已有资料,请自己下载,不接受pm索取。

92

积分

69

金钱

4

帖子

初级水师

47
发表于 2007-1-6 19:43:50 | 只看该作者
原帖由 cygyc-gc 于 2007-1-6 00:29 发表 确切的说,一个cass池是一池双区!
CASS应该是三区吧,生物选择区,兼氧区,主反应区,为了提高脱氮的效果,这个兼氧区还是不可少的 从主反应区回流的含有硝酸盐的污泥回流到生物选择区与原水混合,利用原水中的碳源和兼氧环境,在兼氧区发生反硝化作用

顶一下

参与人数 1金钱 +2 收起 理由
cygyc-gc + 2 我很赞同

查看全部

92

积分

69

金钱

4

帖子

初级水师

46
发表于 2007-1-6 19:30:48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做的对于单个CASS池是间歇进水,间歇排水,宏观上连续进水,这就要求CASS池数目大于一个。污泥回流在进水期和曝气期进行,沉淀和滗水阶段停止污泥回流,楼上很多的说法与张统的那本介绍循环式活性污泥的说法一致。

顶一下

参与人数 1金钱 +5 收起 理由
cbx1217 + 5

查看全部

12万

积分

2万

金钱

3万

帖子

论坛顾问

2016十年风雨同舟2012年度“十大风云人物”勋章财富勋章教书育人勋章无所不知勋章十大风云人物2011年度十大风云人物勋章季度优秀版主勋章

QQ
45
发表于 2007-1-6 00:29:47 | 只看该作者
确切的说,一个cass池是一池双区!
干啥别灌水!磕碜啊。
污水处理毕业设计论文在线求助与答疑
论坛已有资料,请自己下载,不接受pm索取。

199

积分

86

金钱

38

帖子

初级水师

44
发表于 2007-1-5 14:32:38 | 只看该作者
1、我见过的cass工程实例是双池,每个池都有预反应区(也就是生物选择器),连续进水,连续出水,两池比例,目测1:6左右,这种工程部队做得较多,大型的没见过 2、如果想详细了解SBR,可以查找彭永臻的相关论文(他的博士高大文和王亚宜都获得全国优秀博士生论文),还有张统编写的《SBR及其变法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顶一下

参与人数 1金钱 +6 收起 理由
cygyc-gc + 6 谢谢解答

查看全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手机版|小黑屋|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 京ICP备12048982号-4

GMT+8, 2025-5-7 17:23 , Processed in 0.192815 second(s), 6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