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发

楼主 |
发表于 2007-1-31 13:14:43
|
只看该作者
4 水环境的综合整治
长期以来,对水环境多采用消极的单项治理方式,水体污染未能达到很好的控制,并有日益加重之势。实践证明,对水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并纳入水污染防治体系,才是解决水环境的重要途径。西方发达工业国家从上世纪初开始整治城市水环境,研究水环境污染治理技术。在上世纪,水环境的治理过程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1)六十年代以前的被动治理阶段,主要是对付严重的污染现状;2)七十年代的综合治理阶段,进入污染控制阶段,有被动的单项治理转向主动的综合治理;3)八十年代以后的综合防治阶段,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协调,加强环境管理,进行区域综合防治,这一阶段的特点是把环境视为资源,一切开发活动都必须同时考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禁止任何过度开发行为,从维持生态平衡出发,实行城市综合规划,利用市场经济规律并强化政府干预手段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首先,要恢复清澈的河水和生态平衡系统,必须杜绝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其它污染源进入水体,因此需要建设和完善污水收集系统、改造合流制管道系统、建设污水处理厂、注重雨水调蓄设施、维护城市防洪设施等。例如,美国平均每年投资约50亿美元用于污水处理,日本平均每年投资20亿美元,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已建成平均每一万人就有一个二级处理的污水厂,基本杜绝了点污染源产生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道。
在雨水管道系统设计、用地规划和地面覆盖上考虑雨水渗透。合理、充分地利用雨水涵养地下水源,既能缓和城市水资源危机,又能增加土壤中的含水量、调节气候,从而减少所需雨水管系容量,降低雨水管系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减轻城区水涝灾害和水体污染。雨水渗透控制措施包括渗水路面、渗水渠道、人工湿地以及植树种草等[6]。
城市雨(污)水经妥善处理后可作低质用水,如用作工业冷却用水和杂用水(厕所冲洗水、洗车水、洒水、消防用水、空调用水等)。城市雨(污)水资源化,在解决水污染的同时,也解决某些缺水地区水资源不足的问题。污水在回用以前一般采用处理厂的深度处理,水质污染程度不高的雨水可在雨水水质调蓄池中存储并进行适当处理。
为了帮助更好的认识水环境运动规律,减少水环境研究和管理的费用,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使信息科技在水环境的研究和管理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应不断应用、发展和完善水信息学技术和方法。一般意义上,水信息学是研究与水环境相关数据的收集、处理、存储、传播、分析和图像显示等的学科,它综合数学、计算机科学和传统水环境科学和工程学的方法,来解释大量复杂的水环境科技奥秘,解决水环境科技难题[7]。
在采用降雨径流控制措施的同时,也应不断完善雨水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规。其措施主要包括城市发展的资源规划(例如控制不渗透地表面积、积极植树种草增加绿地面积、充分利用城市水面蓄水等)、自然水体的保护和利用(如严禁填埋河道)、排水设施标准和规范的制定、排水许可的完善(如达标排放、排污收费等)、化学品使用的控制(如沿道路绿化带严禁使用化学除草剂)、地表卫生条件的维护(如严禁在公共场所乱扔垃圾废物)等。
5上海市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概况
目前国内外已经意识到城市会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性,并采取了大量的工程措施。例如英国伦敦对泰晤士河流域、北京护城河的整治等。在上海,目前进行了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苏州河,又称吴淞江,是黄浦江的一条支流,也是上海市城市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州河在治理之前,其干、支流水质污染严重,华漕以下形成了长达26 km的常年黑带。造成苏州河严重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条:1)上海市区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使苏州河成为纳污河道,其污染负荷大大超过水体的自净能力。(2)上海市区地表径流中的污染物及管网中的滞留污水因合流污水溢入苏州河。3)苏州河底泥中常年累积下来的有机污染和重金属污染十分严重,在一定的水动力条件下,底泥通过解析释放使河水受到二次污染。4)苏州河上游来水量较小,且水质较差(V类或劣于V类水),致使下游河道允许纳污量有限。5)苏州河狭窄多弯,水流不畅,加剧了泥沙淤积,造成河床变浅,排水能力降低;同时由于苏州河属感潮河流,污水不能及时下泄,河段内污水回荡。6)苏州河每天来往的运输船只达2000余艘,船上的废弃物、燃油泄漏、航行时底泥的扰动等,影响了苏州河水质和景观。5)两岸历史遗留下来的危棚简屋、低标准设施与不良习惯人群的生活污染。
1998年,上海市政府从实际出发,以水污染防治为重点,近期治黑治臭、两岸治脏治乱,远期形成绿化休闲功能,组织实施了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其中包括10个子项目(见表1),总经费约68亿元。通过1998年—2002年期间的工程建设,已开始发挥效益,它显著减少了排入苏州河及其支流的污染负荷,迅速增加了苏州河干流的流量,提高了水体的置换速度,同时对黄浦江水质、长江口石洞口近岸水域的水质具有改善作用。
[align=center]苏州河环境综合整治一期工程的子项目概况 表1[/align][table=80%][tr][td=1,1,43][align=center]编号[/align][/td][td=1,1,108][align=center]子项目名称[/align][/td][td=1,1,420][align=center]概 况[/align][/td][/tr][tr][td=1,1,43][align=center]1[/align][/td][td=1,1,108]苏州河支流污水截流工程[/td][td=1,1,420]主要收集苏州河中下游直接排入其六条支流的污水,铺设污水管道约48公里,污水干管收集的规划污水量69.19 m3/d,设计服务范围达143 km2。[/td][/tr][tr][td=1,1,43][align=center]2[/align][/td][td=1,1,108]苏州河支流建闸控制工程[/td][td=1,1,420]通过建闸控制工程,有效地阻止几条支流的污水排入苏州河,并防止综合调水工程引来的清水扩散流失。[/td][/tr][tr][td=1,1,43][align=center]3[/align][/td][td=1,1,108]综合调水工程[/td][td=1,1,420]通过水力调度增加苏州河来水流量,增大河道输送容量,加快流速,调活水体,提高水体的置换能力。[/td][/tr][tr][td=1,1,43][align=center]4[/align][/td][td=1,1,108]底泥疏浚和处置工程[/td][td=1,1,420]通过疏浚、清淤,达到减少底泥再悬浮而造成的河水黑臭和底泥的耗氧量加剧所造成的水质恶化等环境问题。[/td][/tr][tr][td=1,1,43][align=center]5[/align][/td][td=1,1,108]河道曝气复氧[/td][td=1,1,420]使用人工方法向水体曝气复氧,增进水体溶解氧的浓度,加快恢复河道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td][/tr][tr][td=1,1,43][align=center]6[/align][/td][td=1,1,108]虹口港、杨浦港旱流污水截流工程[/td][td=1,1,420]利用上海市合流污水一期总管非雨季的容余能力,将排入黄浦江下游支流虹口港、杨浦港的污水纳入合流污水总管。[/td][/tr][tr][td=1,1,43][align=center]7[/align][/td][td=1,1,108]石洞口污水处理厂工程[/td][td=1,1,420]在上海市污水西干线排放口建设,污水经二级生化处理、除磷脱氮并消毒后达标排放。[/td][/tr][tr][td=1,1,43][align=center]8[/align][/td][td=1,1,108]环卫码头搬迁和水域保洁工程[/td][td=1,1,420]拆除原苏州河两岸的垃圾、粪便等环卫码头,建造新的垃圾转运站和粪便污水预处理厂,并实施水域保洁。[/td][/tr][tr][td=1,1,43][align=center]9[/align][/td][td=1,1,108]防汛墙改造工程[/td][td=1,1,420]结合急、难、险段的防汛墙的改造,对苏州河市区段两岸部分区域实施改建、绿化,以提高两岸的亲水性,改善景观。[/td][/tr][tr][td=1,1,43][align=center]10[/align][/td][td=1,1,108]虹口港水系整治工程[/td][td=1,1,420]扩大河道输水能力,适当增减排水、调水泵站,增强其防汛、除涝和生态环境的综合功能。[/td][/tr][/table]6 结束语
城市水环境的综合整治,需要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以及现代计算机技术,从整个城市水环境的范围出发,将区域规划、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污水治理等诸因素相结合,从综合方式考虑,以达到水环境的最优管理和运行。 |
顶一下
-
查看全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