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楼

楼主 |
发表于 2007-2-26 16:31:25
|
只看该作者
南水北调与节约用水 (摘录)
作者:倪超 2005-5-18 [联合早报]
南水北调是一项沟通长江、淮河、黄河、海河,旨在将南方富余的水输送至北方以解决北方缺水问题的浩大工程。据统计,此项工程约需静态投资5000亿元人民币.如此大规模的工程可谓前无古人,后鲜来者。
此项工程的上马,已经遭到许多学者的质疑。学者谢鉴泉在《经济学消息报》(成都04.1.23)以《南水北调的反方思考》为题撰文指出,南水北调工程会破坏沿途生态系统.特别是上游方案,在长江和黄河的源头,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在这脆弱的生态环境上“开膛破肚”,植被遭到破坏,将不可能再恢复,这一点是没有异议的。下游方案将穿过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占用大量肥沃耕地.上中下游方案的共同作用,将减少长江水注入东海的数量,使海水倒灌,造成咸潮冲击长江口,使土地盐碱化,并造成大批人口饮用水困难。南水北调,解决了北方地区的饮水困难,却造成了上海周边地区更多人口的饮水困难。南水北调工程会占用大量耕地,所占耕地相当于一个山区小省的耕地。这些耕地,将造成大批农民失去生活基础。同时,引水到北方灌溉增产的粮食,还抵不上三条引水工程沿途占用耕地减产的粮食,真是得不偿失。南水北调会造成大量移民。据不完全统计,仅丹江口水库加高,就将产生30万移民。三大方案付诸实施,包括沿途失去土地的农民,其数量将超过百万之众。(移民的花费是巨大的,对环境的破坏也是不可低估的。移民新建住房需要大量的木材、钢铁等物资,这对环境来又是一场浩劫。)这一大规模的改变自然的工程要穿越四大河流域横截700多河流,打破长江、淮河、黄河、海河之间的自然界限,将改变四大河流域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甚至超过三峡工程。安全问题也很突出。北美的调水工程,终因要经过西部地震带无法确保安全而搁置。我国邢台、天津、唐山地区的地震风险和强度都不在美国之下。无论是在防漏、防裂还是在防震方面,一旦出现问题,将带来灭顶之灾。
由此可见,南水北调工程的上马缺乏极其严格的科学论证,对工程可能造成的后果认识不足。由于大工程的上马给环境造成极大破坏的例子俯拾即是,最典型的是埃及的阿斯旺大坝。
阿斯旺大坝建成后截断了尼罗河,阻挡了尼罗河夹带的大量泥沙,使两岸土地日渐贫瘠。现在当地农民不得不买进口化肥,这更加剧了土壤退化的恶性循环,农民的生活也越来越难过。47种鱼类,10年间灭绝了30种。水量减少的河床,成了钉螺繁衍的温床。尼罗河下游的血吸虫病逐渐流行开来,当地农民得病率极高甚至失去生命。政府每年拨出巨款用于防治血吸虫病。
阿斯旺大坝并不是地球上唯一事与愿违的水坝。加纳的阿克索木珀水坝,切断了沃特加河,使得邻国多哥和贝宁的海岸线以每年15米的速度被侵蚀。为了保护这一海岸,一公里需要350万美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