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89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 城市扩张 污染"超载" "黑被子"下的三大城市

[复制链接]

4万

积分

1007

金钱

1728

帖子

王者水师

2016十年风雨同舟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4-4 16:33: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并关注水世界微信号,获得更多资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x
 [font=楷体_GB2312]自从入冬以来,太原、乌鲁木齐、兰州三城市严重的大气污染,又一次引起人们关注。[/font]

  [font=楷体_GB2312]记者日前在这三个国内污染最严重的省会城市调查发现,尽管这些城市投入了大量资金,实施了一系列防治工程,但仍难以摆脱大气污染的困扰。[/font]

  [font=楷体_GB2312]冬季大气污染之困突显城市扩张之惑。一些专家指出,环境承载能力有限,城市不应无限扩张。城市发展过程中,对环境承载能力的科学评估不可缺失,同时应建立相应机构,对重要污染源进行跟踪监测。[/font]

http://env.people.com.cn/mediafile/200701/25/P200701251658272391942841.jpg
资料图片

  [b]冬季大气污染重 市民生活受影响[/b]

  2006年,乌鲁木齐市空气重度污染天数高达25天,是近3年来重度污染天数最多的一年,而且连续污染天气频频出现。更为严重的是,今年1月1日至18日,乌鲁木齐连续18天全部为污染天气,首要污染物是可吸入颗粒物与二氧化硫,空气质量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其中,1月10日至12日连续3天均为重度污染,空气污染指数高达500,居于全国重点城市空气污染之最。

  “头顶仿佛盖上了一层厚厚的黑被子,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煤烟味,上班、逛街明显感到不适。”乌鲁木齐市民王海荣很无奈地说。

  同处中国西北地区的甘肃省省会城市--兰州,直到元旦过后,因冷空气的降临,持续了20多天的污染天气才得以暂时缓解。此前,整个2006年12月份,浓厚的烟雾就一直郁积在城市上空,太阳犹如月亮,苍白而无力,后半月更是出现了近年来少有的长达10天的连续中、重度污染天气。

  每逢冬季,太原的空气污染也会加剧。太原市环境检测中心提供的数据表明,去年12月底至今年1月初,太原市空气污染指数多次达到最高等级--五级。对于太原市民来说,冬日里看见太阳已经成为一件奢侈的事。

  冬季严重的空气污染对市民身心健康造成了一定影响。兰州大学博士生周常林说:“兰州的天空似乎总是灰蒙蒙的,让人感觉无比压抑。”周常林的[table=98%][tr][td][/td][/tr][tr][td][table][tr][td][/td][/tr][/table]http://env.people.com.cn/mediafile/200701/25/P200701251659002763889820.jpg
资料图片

  环保专家介绍,当空气质量达到轻度污染时,人们的健康就会受到影响。由于冬季空气污染严重,兰州市各医院、诊所普遍反映,因呼吸道等疾病就医的患者数量明显增加,尤其是儿童和老人。乌鲁木齐儿童医院自去年12月下旬以来,日平均门诊量达1000多人次,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目前仍不见回落趋势。医学专家分析认为,空气污染是造成呼吸道疾病持续高发的首要原因。

  在兰州、乌鲁木齐,许多老人已被迫停止外出锻炼。许多居民,尤其是女性,也已习惯在冬季戴着口罩逛街,甚至在买衣服时,也特别注意不买白色或其他鲜亮的衣服,因为这些衣服容易脏。

  [b]昔日发展偏“重” 今朝仍扩张无度[/b]

  过去20多年间,太原、乌鲁木齐、兰州等城市,都投入了数亿甚至数十亿元资金,实施了一系列大气污染防治工程,人们习惯统称为“蓝天工程”或“蓝天计划”。然而,“蓝天工程”实施多年,缘何难见蓝天?专家指出,城市环境严重“超载”是重要原因。

  兰州处于黄河河谷之中,沿黄河两岸分布,东西长35公里,南北最宽处8公里,最窄处仅2公里,四周是植被稀疏的大山,相对高度200-600米。由于被山体包裹,干旱少雨,兰州冬季静风率高达87%,逆温层存在的频率高达99%,空气水平、垂直流通均受阻,污染气体难以扩散。

  然而,因为历史的因素,兰州却成为了一个重工业城市,而且能源结构十分不合理。据兰州市环保局提供的数据,目前,兰州每年工业能耗约为490万吨标准煤,其中85%为煤炭。这样的产业布局、能源结构对兰州大气污染形成了巨大的压力。2005年,兰州市工业废气达到1191亿标准立方米,其中烟尘为14600多吨,二氧化硫53000多吨。

  更重要的是,以往形成的产业布局和能源结构,不但难以扭转,反而在某种程度上被不断强化。兰州市副市长吴继德也坦言:”近年来,兰州新建项目也以资源消耗型居多,科技含量高、环境污染小的偏少,环境呈现‘结构’污染状况。”

  太原市也是如此。太原市环保局局长梁丽明介绍,太原市三面环山,环境容量有限,但产业结构却严重“超重”,污染负荷远远超过环境承载能力。2005年,市区二氧化硫、烟粉尘的排放量分别是环境容量的2.5倍和1.4倍。

  西北边城乌鲁木齐市也是一个盆地,但能源消耗同样是以煤炭为主,产业同样偏重,而且城市功能分区不明,工业布局不合理,许多化工企业就位于城区或城郊,是城市重要的污染源之一。

  然而,在历史欠账多、包袱重,产业结构“超重”,能源消耗不尽合理的同时,这些城市却还在追求不断扩张。

  乌鲁木齐市环保局局长张晨说,由于缺乏合理的城市规划布局,乌鲁木齐城市中心区高楼林立,而且还在“拆低建高”,中心区建筑密度不断加大,人口迅速增加,已超出了城市环境的承载力。兰州的扩张更迅速,旧城区楼越来越高,越来越密;新城区,削山造地,吞噬村庄,整个黄河河谷已无法容纳。[/td][/tr][/table]家乡在中国东部沿海地区,那里是碧海蓝天,所以还未到假期,他就迫不及待想回家。

顶一下

参与人数 1金钱 +5 收起 理由
bluesnail + 5 好!

查看全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清啦

4万

积分

1007

金钱

1728

帖子

王者水师

2016十年风雨同舟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7-4-4 16:34:34 | 只看该作者
[table=98%][tr][td][/td][/tr][tr][td][table][tr][td][/td][/tr][/table]http://env.people.com.cn/mediafile/200701/25/P200701251659254076312521.jpg
资料图片

  城市的急剧扩张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远远抛在了后面。在兰州新城区雁滩,记者看到,许多小区、城中村都没有实现集中供暖,居民只得依靠小煤炉取暖。加之失地农民大量盖房出租维持生活,许多出租屋内烟囱林立,记者看到最多的一户人家竟有15个烟囱。环保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这些简易小锅炉热效低,耗煤多,相当一部分使用的是劣质煤,燃烧后排烟尤其严重。

  太原市环保局负责人也介绍,太原市集中供热面积增长速度慢于建筑面积增长速度,目前市区内仍有以燃煤为主的分散采暖锅炉2216台。此外,因为改造步伐缓慢,在“城中村”还有13000余台土小锅炉低空排放。

  乌鲁木齐亦是如此,集中并网供热一时难以完成,小锅炉冒黑烟随处可见。

  除了燃煤取暖,二次扬尘和汽车尾气等其他污染也随着城市扩张与人口增加不断加剧。兰州市2006年污染指标中,二氧化氮的平均值就上升了近30个百分点,太原市的二氧化氮的浓度也是不断增加。太原市环保局宣教中心副主任高岗拴介绍,二氧化氮浓度增加与汽车量的大幅增长密切相关,据统计,太原市每天平均新增汽车达200多辆。

  [b]环境承载能力有限 评估与监测不可缺失[/b]

  针对太原、兰州、乌鲁木齐三城市挥之不去的大气污染,一些环保人士反思指出,城市发展过程中,必须考虑环境承载能力,并对环境承载能力进行科学评估,依据评估的结果,选择适合自己的产业、发展道路,慎重扩张。

  遗憾的是,专家介绍,国内许多城市在发展中,大都没有对环境承载能力进行科学评估,有的虽然有评估,但在发展中被忽略,城市扩张依旧无节制。

  “城市的扩张,工业企业的增加,带来的不仅是更多的污染源,同时也使城市的自净能力减弱。”甘肃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总工程师乔世俊说:“城市周边的土壤、庄稼、树木对大气污染都具有一定的净化功能。过去的兰州周边有大量耕地,种有蔬菜、瓜果,兰州还有瓜果之城的称号。但现在,周边除了光秃秃的山,耕地几乎全被钢筋水泥的大楼和柏油马路所占领,这一切都大大削弱了城市的自净能力。”[/td][/tr][/table] 记者从兰州市环保局了解到,目前,这座省会城市对环境承载能力还没有一个科学的评估。面对无法改变的气候和地理条件,兰州到底该走怎样的发展道路?城市规模该有多大?环保上并没有多少可供参考的依据。

  乌鲁木齐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在刚刚召开的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两会”上,不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就质疑,乌鲁木齐城市规划随意性太强,忽略城市环境承载能力,导致城市盲目扩张。

  在环境承载能力评估缺失的同时,一些城市对重要污染源的跟踪监测也被忽略。

  在不久前兰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与会媒体记者会下议论,兰州市虽然对大气污染反弹原因进行了分析,但分析十分“笼统”,各方面原因都罗列了,但又没有详细数据说明,更没有提及哪方面原因是大气污染反弹的最主要因素。对此,乔世俊认为,政府的笼统分析与污染源跟踪监测的中断有很大的关系。

  乔世俊说:“过去,兰州市围绕大气污染做了很多科研课题,对一些具体的重要污染源有过跟踪监测,并进行年度分析,但不知道为什么这几年却没有坚持做下去,没有对具体污染源的跟踪监测,自然无法知晓大气污染反弹的真正原因所在,只能参照过去的调查进行笼统的分析。”

  乔世俊还介绍,过去,兰州是典型的煤烟型污染。现在污染虽然也重,但空气中的黑色颗粒物明显少了。这一方面说明兰州的污染防治取得了一定成果,另一方面也说明大气污染源有所变化,防治对策需要作相应的调整。

  针对当前城市环境承载能力评估缺失的现实,一些环保人士认为,国家有必要采取措施,引导各城市进行环境承载能力的评估,并依据评估结果,有目的地给予发展项目。否则,一些城市盲目扩张、盲目争取项目,经济总量上去了,市民的生活质量却可能因为各种污染问题而下降。更重要的是,国家还必须再投入大量资金进行治理,造成资金严重浪费。

  另外,乔世俊等环保人士还建议,在兰州等污染严重的城市,最好设立一个专门的机构,对各种重要污染源进行长期跟踪监测,并进行年度分析,这样有利于政府有针对性采取措施防治大气污染,科学筛选项目,制定发展策略,也有利于扭转一些领导干部的错误思想。当前不少领导干部对建设大城市情有独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手机版|小黑屋|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 京ICP备12048982号-4

GMT+8, 2025-5-6 05:16 , Processed in 0.125776 second(s), 4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