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wangm7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 绝对好东西-各种处理工艺FLASH

[复制链接]

3

积分

42

金钱

6

帖子

小小水师

21
发表于 2007-5-27 20:57:04 | 只看该作者



说我是负分 不 让下载了
清啦

180

积分

-3

金钱

80

帖子

初级水师

22
发表于 2007-6-7 04:19:08 | 只看该作者
资料对俺很有用!非常非常感谢楼主!!!!

3369

积分

108

金钱

377

帖子

黄金水师

23
发表于 2007-6-7 11:31:14 | 只看该作者
非常的好,很直管,多谢!

439

积分

30

金钱

57

帖子

青铜水师

24
发表于 2007-6-7 16:35:10 | 只看该作者
谢楼主了要是动画在细致些就好了

1404

积分

22

金钱

107

帖子

白银水师

25
发表于 2007-6-7 16:45:32 | 只看该作者



比较形象的东西总容易记住些 谢谢楼主!

2

积分

48

金钱

3

帖子

小小水师

26
发表于 2007-6-8 16:25:48 | 只看该作者
做课件很有用啊,谢谢

3749

积分

471

金钱

398

帖子

黄金水师

27
发表于 2007-6-8 16:29:46 | 只看该作者
靠,兄弟啊,还得下载一个FLASH浏览器啊,真是的.....

1042

积分

260

金钱

83

帖子

白银水师

28
发表于 2007-6-9 17:00:17 | 只看该作者
下下来看看 学习学习 大家共同进步

300

积分

-13

金钱

40

帖子

初级水师

29
发表于 2007-6-12 23:56:12 | 只看该作者
 由于受到使用目的和城市建筑的限制,一般要求回用的处理水必须具有良好的水质,不能产生卫生问题和感官上的不愉快感,同时要求污水处理系统流程简单,占地面积小,稳定性高,而且管理方便。要达到上述水质要求,通常必须采用三级处理,但这会存在处理费用高、流程复杂的问题。因此,对经济高效的中水回用处理系统的实验研究和实际应用将大大推动中水回用的力度,并大大推动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进程

300

积分

-13

金钱

40

帖子

初级水师

30
发表于 2007-6-13 00:06:48 | 只看该作者



是个好东西,谢谢!!!!!!!!!!

505

积分

106

金钱

110

帖子

青铜水师

31
发表于 2007-6-13 14:07:16 | 只看该作者
可以直接用IE打开的!不用下载FLASH浏览器!

90

积分

89

金钱

40

帖子

初级水师

32
发表于 2007-7-16 23:40:48 | 只看该作者
HCR好氧经常出现的问题及控制 1:泡沫问题 泡沫是一级好氧经常面临的问题,特别是在夏天,气温高,,新陈代谢快,因而产生的剩余污泥也就比较多。由于没有相应的排泥系统,这些剩余污泥在池子中大量聚集,造成污泥浓度过大,该工艺的曝气系统采用的射流曝气,空气对有机废水的搅拌极其剧烈,加上活性污泥的分泌物有一定的黏性,这样污泥浓度过大就会产生大量的泡沫。这种泡沫呈深褐色,当大量的泡沫堆积在一起就会拥出池壁,造成污水外泻。 危害:污泥浓度过大一方面要加大曝气量,增加运行费用,另一方面可能会导致污泥膨胀等现象发生,影响正常出水。 建议: 当有大量泡沫堆积时,一定要及时的排泥,不可以频繁的使用消泡剂,经过不间断的观察,发现这种物质对活性污泥系统又很强的破坏性。 2:剩余污泥问题 活性污泥常有以下四部分组成: (1) 具有新陈代谢功能的微生物群体 (2) 微生物内源代谢、自身氧化的残留物 (3) 由原污水挟入的难为细菌降解的惰性有机物 (4) 由污水挟入的无机物 在用活性污泥法这种工艺对高浓度有机废水进行的处理时,活性污泥微生物的代谢速度相当的快,为了保持活性污泥系统正常稳定的运行,时必须在曝气池内保持一定的污泥浓度,活性污泥反应的结果,会使曝气池内的活性污泥在量上由一定的增长,这样,每天必须从系统中排出相当于增长量的活性污泥。 此外,在微生物新细胞合成的同时,又有一部分微生物老化,活性衰退,为了使曝气池内经常保持高度活性的污泥,每天都应有一定数量的作为剩余污泥的活性污泥排出系统,这一部分剩余污泥一定要妥善处理,否则依然会污染环境。 3:污泥膨胀问题 导致污泥膨胀的成因很多,根据污水站进水水质和与之相应的处理工艺,其污泥膨胀现象的发生与一下因素有关: (1) 高负荷缺氧 进水浓度过高,微生物在高负荷下消耗大量懂的氧,造成水中缺氧或低氧条件,抑制了菌胶团细菌的生长,有利于能耐受低氧的球衣菌的大量生长繁殖。 (2) 低负荷缺养 进水浓度低,污泥进入低负荷时,絮凝体菌胶团细菌得不到足够得营养物质,而交织于絮凝体中的球衣菌却形成长长的丝状体充分吸收环境中的低浓度的营养。丝状菌的伸出,造成絮粒架空,以至比重减轻,沉降困难。 (3) 冲击负荷 当负荷突增时,或性污泥系统中原有的正常运行状态遭到破坏,污泥中原有的生态系统失去平衡,生物相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丝状菌往往更容易适应,由于丝状菌的大量繁殖,导致污泥膨胀。 由于该处理工艺没有设计排泥系统,所以每隔一段时间都应当用污泥泵进行抽泥。抽泥可根据以下现象进行: (1)在反应区内有大量泡沫拥挤泛滥,有泛池的倾向 (2) 沉淀区内有大量的死泥上浮 (3) 沉淀区内有大量絮状污泥明显上浮,水面浑浊,呈黄褐色 (4) 在系统受到比较大的冲击之后,活性污泥系统对新的环境适已经完全适应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排泥,一般来说在实际中发生的时间为放假之后一周以内里,具体的表现形式是大量的死泥产生浮于水面。 建议: (1) 二级好氧对系统具有缓冲作用,当系统受到冲击时,二级的缓解作用尤为明显,但对于整个工艺来说,系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正常的状态下运行的,这时就没有必要运行二级,尤其是在放假的时候。曝气的目的是在补充水中的溶解氧,使活性污泥微生物能充分的与有机物接触,增加处理效率,如果水中的溶解氧够量,就没必要对系统进行曝气,可以考虑把二级好氧当做二沉池使用,如果水中的溶解氧不足量就进行曝气,这样一方面可以缓解污泥老化,减少剩余污泥量,避免污泥膨胀,另一方面业可以节约能源。 (2) 由于再实际运行过程中系统产生的活性污泥量远远超过了设计标准,所以应该加设排泥系。 4:污泥中毒现象 锅炉房排出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硫离子,过量的硫离子会使厌氧系统受到严重的破坏。系统受到破坏后,厌氧出水的具体形态是出水含有大量黑色粗糙的颗粒污泥,水质与以前相比明显发黑。在好氧系统,沉淀区出水呈黑色的浑浊状态,活性污泥彻底失去活性,溶解氧极低,取厌氧和好氧部分的出水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发现有大量球状的细菌,这是微生物在受到外界刺激时自我保护的一种形态。对于污泥中毒我们可做以下处理: (1) 控制进水水质,锅炉房的含硫废水不能直接排入污水站 (2) 控制厌氧进水的酸碱度,为厌氧微生物创造理想的生存环境 (3) 加大厌氧回流,缓解对整个系统的冲击 (4) 尽可能大的加大曝气量,提高好氧的溶解氧含量 整个系统的恢复时间大概需要2——3天。

940

积分

-1

金钱

100

帖子

青铜水师

33
发表于 2007-8-11 08:38:53 | 只看该作者
真是无私奉献呀,太伟大了

2

积分

8

金钱

3

帖子

小小水师

34
发表于 2007-8-12 22:41:45 | 只看该作者
看看都是什么工艺,有没有我需要的!!

7万

积分

5974

金钱

5533

帖子

超凡水师

QQ
35
发表于 2007-8-12 22:46:32 | 只看该作者
相当好的资料啊 生动形象!
自己动手,方可以丰衣足食!
欢迎大家到农村污水来
http://www.chinacitywater.org/bbs/forumdisplay.php?fid=76
QQ:249153424

246

积分

37

金钱

91

帖子

初级水师

36
发表于 2009-6-3 17:30:1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了 好资料的!!

1万

积分

258

金钱

539

帖子

铂金水师

37
发表于 2007-11-29 16:04:11 | 只看该作者
收藏!谢了!

470

积分

7

金钱

139

帖子

青铜水师

38
发表于 2007-11-30 10:30:37 | 只看该作者
这里真是个好地方啊!!!!

2万

积分

76

金钱

518

帖子

王者水师

39
发表于 2007-11-30 19:56:44 | 只看该作者

5810

积分

297

金钱

260

帖子

黄金水师

40
发表于 2007-11-30 21:06:20 | 只看该作者
那么好的东西,当然得看看了,真是谢谢老大分享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手机版|小黑屋|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 京ICP备12048982号-4

GMT+8, 2025-5-6 15:21 , Processed in 0.161336 second(s), 6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