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面临成本技术双重博弈 海水淡化不改增长大势

[复制链接]

1万

积分

7072

金钱

2794

帖子

铂金水师

请用您的手机扫一扫姚大鹏长江水环保公众号二维码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3-8 08:33:3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并关注水世界微信号,获得更多资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x
面临成本技术双重博弈 海水淡化不改增长大势2017年03月07日 15:58中国环保在线编辑:筱阳人气:390

  【中国环保在线 污水处理】2016年底,发展改革委、海洋局关于印发《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的通知。自此,平静多年的海水淡化产业再掀波澜:截至2020年,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220万吨/日以上。而发展标的与产业现状的对比,瞬间给了海淡市场新一轮狂欢契机。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面临成本技术双重博弈 海水淡化不改增长大势

  2016年以来,一连串市场并购案相继打破了海水淡化产业的沉寂。

  自去年7月,巴安水务斥重资购买瑞士水务100%的股权,以获取其核心的海水淡化膜技术、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MED)和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随即,巴安水务再次高调出手,以近400万欧元的价格收购德国ItN公司67.65%的股份。据公开资料,这家成立于2002年的德国环保企业以纳米平板陶瓷超滤膜技术见长,并拥有海水淡化技术、深层地下水处理技术以及污水处理MBR工艺等。

  之前在环保领域中受关注度并不高的海水淡化行业,为何突然火了?巴安水务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通过并购整合国际领先淡化技术,巴安水务将以技术立企的发展理念,紧抓“十三五”时期海水淡化产业的新一轮市场契机。“这个行业的发展远低于政策倡导的目标,是个比较有前景的市场。”谈及海水淡化的产业前景,宇墨咨询研究总监史方标有着同样的期许。

  在2016年底印发的《全国海水利用“十三五”规划》中曾明确,截至2020年,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220万吨/日以上。与2015年底工程总规模100万吨/日相较,这一目标显然翻了一番。具体来看,到“十三五”末,我国全国海水淡化总规模达到220万吨/日以上。沿海城市新增海水淡化规模105万吨/日以上,海岛地区新增海水淡化规模14万吨/日以上。海水淡化装备自主创新率达到80%及以上,自主技术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国际市场占有率提升10%。

  “当前我国海水淡化行业正处于规模化应用的关键时期。”目标数据与现状的对比,瞬间给了海水淡化市场一剂强心针。而比规划目标更急迫的,还是工业省市对用水的渴求。据《每日经济新闻》报道,天津、河北、浙江等工业大省(市)的海水淡化规划目标汇总起来已经超过“十三五”规划的220万吨/日。两者叠加,催涨起市场对海水淡化前景的高预期。

  然而,面对即将到来的“黄金时代”,海水淡化产业发展仍存多重桎梏。众多业界人士指出,海水淡化的现实有些“骨感”,这主要源于相对现有水源高企的成本。通常,海水淡化成本由投资成本、运行维护成本和能源消耗成本构成。能源成本约占总成本的40%,运行维护成本涵盖维修成本、药剂成本、折旧、膜更换成本等。

  2017年两会期间,在由九三学社提交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的建议》提案中明确,国内海水淡化吨水平均成本达5至8元,明显高于海外先进项目成本3至4元。即使用上了更新、更加前沿的处理工艺和技术,但产品——水却与传统的纯水或市政水的生产工艺并没有太大区别。“说白了,海水淡化技术就是能源换水源的技术,将海水变为淡水,自然受到能源价格波动的影响。”

  难以承受的成本之重,无疑为海水淡化的坎坷命运埋下伏笔。国家海洋局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所长李琳梅对此解释道,“成本高的原因有很多,比如采用膜法淡化要耗费电能,但中国的能源价格很高,增加了成本。”与此同时,另据国家海洋局科技司有关负责人指出,“在大部分沿海地区,海水淡化执行的是工业用电价格,造成海水淡化水价格较高。”因此在中国绝大部分省份,海水淡化的高成本决定了这是一桩亏本生意。

  让上述业界人士担忧的是,现有海水淡化自主技术缺少验证,需要进一步工程应用。最关键的技术部分亦与发达国家有所差距,能量回收装置的关键核心技术被美国、日本、瑞士等国家掌握。国家海洋局有关负责人指出,成套化、规模化技术程度较低,针对万吨级、10万吨级海水利用工程的共性和关键技术尚缺乏系统化研究。海水淡化与核能、海洋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相耦合的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

  此外,“国内一些企业还是不够信任国产技术,只认进口技术。”用户常常要求设备供应商有一定的应用业绩,这已成为影响我国自主产品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李琳梅进一步指出,越不敢用,国家自主创新技术就越难以进步。因为,作为工业用水的重要补充,亦是沿海城市的主要供应水源,由中国制造的海水淡化产业已成为“十三五”期间水资源供给的题中之义。毕竟,“解决城市供水难题,既要节流也需开源”。
(来源:中国环保在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人类不尽环保之责,拯救地球家园,迟早会自食其果!当流下你我他最后一滴眼泪时,已悔之晚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手机版|小黑屋|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 京ICP备12048982号-4

GMT+8, 2025-5-24 19:44 , Processed in 0.128295 second(s), 4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