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上海1864条河道力争年底前消除黑臭,能否摆脱反复治理怪圈?

[复制链接]

1万

积分

7072

金钱

2794

帖子

铂金水师

请用您的手机扫一扫姚大鹏长江水环保公众号二维码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4-20 16:24: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并关注水世界微信号,获得更多资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x
上海1864条河道力争年底前消除黑臭,能否摆脱反复治理怪圈?
  根据去年印发的《关于加快本市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的工作方案》,列入整治的黑臭河道总计471条段、631公里,在此基础上,上海进一步排摸,目前被列为整治对象的黑臭河道总计数量和长度分别是之前的4倍和2.8倍。

  今年年底前基本消除中小河道黑臭,要完成这一艰巨任务,上海还剩不到300天。
然而面对重压,上海竟然还不断给自己增加任务量。4月18日,上海市水务局局长白廷辉做客由新华社、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解放日报社等单位共同主办的“2017上海民生访谈”时表示,根据市委、市政府去年印发的《关于加快本市城乡中小河道综合整治的工作方案》,列入整治的黑臭河道总计471条段、631公里,在此基础上,上海进一步排摸,目前被列为整治对象的黑臭河道总计数量和长度分别是之前的4倍和2.8倍。

成效由老百姓说了算
  根据第一次水利普查,上海有2.66万条河道。除去仅占总量1%的市管、区管河道,还有2.63万条都是镇村级河道,散落在城乡各处,量大面广。而且,上海河道规模不大,平均每条仅长900多米,不少是百余米的“断头浜”,甚至是“掐头去尾”的一潭死水,目标隐蔽,客观上为调查和治理制造了障碍。
  “自我加压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把那些隐藏着的河道揪出来,彻底整治干净,让老百姓真正满意。”白廷辉介绍说,471条段黑臭河道只是开始,其余黑臭河道的排摸分两步走:一是让各区组织力量,主动排摸,目前已梳理出需要治理的“村沟宅河”和名录外水体共702条段、648公里,全部列入市、区两级整治计划。二是在各区排摸的基础上随机抽查,今年一季度,市河长办会同市测绘院利用遥感、光谱分析等技术手段,排摸出10501个疑似黑臭水体点位,然后下发到各区,要求他们组织力量进行现场复核,结果又挖掘出较为隐蔽的691条段、477公里黑臭河道。截至目前,全市先后三次累计排摸出黑臭河道共计1864条段、1756公里,基本摸清了“家底”。

如此多、如此长的河道,今年年底前消除黑臭,可能吗?
  白廷辉表示,从目前的开工进度来看,较为乐观。截至今年3月底,列入整治计划的471条段黑臭河道基本完成“一河一策”的编制任务,累计开工建设625公里,占总长度的99%,基本实现全面开工;702条段黑臭河道已开工建设357公里,占总任务量的55%。同时,沿河违法建筑拆除、工业企业治理、畜禽养殖场退养、市政雨水泵站治理等工作也在有序推进。即使是今年一季度刚排摸出的691条段黑臭河道,上海水务部门也立下“军令状”,要在今年开展整治,力争年底完成;更早启动整治的其他黑臭河道更是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必须在年底前完成。
  在治理哪些河道上要充分听取民意,治理结果是否过关更要由老百姓说了算。
  “市民不满意,河道黑臭的‘帽子’就摘不掉。”白廷辉透露,水质监测结果(整治后连续3个月或今年最后3个月的水质平均值达到考核指标:氨氮不大于5毫克/升、溶解氧不小于2毫克/升、透明度不小于25厘米)只是判断河道是否消除黑臭的标准之一,另一个重要的判断标准是公众满意度。在河道整治前后,水务部门将委托第三方调查机构,开展公众满意度调查,确保调查结果的客观、公正和有效。此外,还将通过“12345”市民服务热线、网络舆情等渠道进行监测分析,跟踪市民反映的水环境问题是否得到处置解决。

打破反复治理的怪圈
  今年年底是消除黑臭了,可若干年后呢?会不会又黑臭了?访谈中,有不少市民提出,自家附近的河道陷入了“反复治、治反复”的怪圈。
  对此,白廷辉表示,中小河道黑臭成因复杂、涉及面广、整治难度大、社会关注度高,所以要保证“一治久清”相当不易,上海正坚持“水岸联动、截污治污,沟通水系、调活水体,改善水质、修复生态”的思路,提出了五个方面共17项措施,来解决“反复治、治反复”的问题。
  他坦言,治水最大的难点在于截污,相关工作包括“五违四必”、截污纳管和污水管网改造、直排工业企业整治、市政雨水泵站放江、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船舶污染治理等,涉及住建、环保、水务、农委、交通等多个部门。针对这些问题,上海已建立水环境综合整治联席会议,由市领导亲自协调推进各项工作,促使各区、各部门之间彻底实现“水岸联动”。
  以往河道会“反复治、治反复”,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河道管理的责任体系尚未建立健全和层层落实,治理前没人愿意挑担子、治理时各方力量没往一处使劲、治理完又没人跟进做后续管理。今年,上海全面推行的“河长制”重点解决的就是上述问题。
“治水所涉及的各方面利益和矛盾,只有让地方党委或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河长,才能协调各方力量,劲往一处使。”据白廷辉介绍,今年截至目前,上海已相继公布两批河长名单,确定了1169位河长。首批河长中,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亲自担任上海市总河长,副市长陈寅担任上海市副总河长;16个区的第一总河长、总河长、副总河长,分别由各区的区委书记、区长、副区长担任。今年6月底前,各区必须通过区政府网站、媒体等自行公布第三批河长名单,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份覆盖辖区内所有河道(湖泊)的河长名单,让全市所有河道(湖泊)都有河长认领。
  据悉,目前上海的河长分市、区、街镇三级,从河长的职级上看,上至市级领导、各区领导,下面延伸到基层干部,有些区甚至还探索设立了四级河长和居民、志愿者组成的社会河长。如此庞大的组织构架,能否保证它的高效运作?
  “有效运作的前提,是充分的沟通,利用现代互联网工具就能实现。”白廷辉透露,“上海河长App”已经在上月底上线,通过平台,各级河长可以收发任务,查阅河道治理进度,有难度的问题可以在线“求协调”;更重要的是,各级河长间不再“门禁森严”,在平台上可以直接沟通,互相监督。
-《上观网》-2017-4-19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人类不尽环保之责,拯救地球家园,迟早会自食其果!当流下你我他最后一滴眼泪时,已悔之晚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手机版|小黑屋|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 京ICP备12048982号-4

GMT+8, 2025-5-5 11:24 , Processed in 0.149705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