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并关注水世界微信号,获得更多资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x
选人、用人问题一直是困扰企业管理者的难题,特别是在经历组织架构调整、机构重组整合后,新架构、新部门需要相应的人员进行对接。人员选聘工作的开展就是建立在明确了组织架构、部门职责,理清岗位体系,完成定岗定编工作的基础上,其重点是通过合适的遴选方式进行人岗匹配。笔者配合过两家水司实施人员选聘工作,其中一家为水务集团,主要涉及总部三百多位管理人员的定员工作;另一家为城市单体运营型供水企业,员工超过两千人,主要先对机关两百多人进行定岗定编定员,再向基层推进人员选聘工作。 由于定员工作关乎人的问题,是员工最关心、最敏感的环节,因此,整体考虑时需全面、系统、谨慎。在定员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碰到很多现实的问题,例如:有些人长期在机关工作,但编制在基层单位,符合不符合报名资格呢?老国企有着很多历史遗留问题,人员进入机关的方式存在差异,到底应该如何设定报名条件,才能做大尽可能公平合理呢?落聘人员如何分流,出口在哪里…… 基于以上情况,在设计人员选聘方案的时候,要综合考虑传统国有水司特点,设计一套能够优化人岗匹配,并且切实可行的定员方案。那么,如何定员呢,人员选聘的一般流程是怎样的呢? 笔者认为人员选聘可以分三步走:
明确总体思路:充分调研,系统设计 两家企业都存在历史遗留问题,为避免后期影响推进效果,统筹考虑、系统设计一套科学的定员方案至关重要。首先,前期需充分调研,盘点机关人员现状,充分掌握员工进入机关总部的时间、方式等基本信息,数据越全面后期可分析的维度也越多;其次,通过分析企业实际情况,系统设计定员方案。定员属于比较大的改革,之前也少有经验可借鉴,实施过程中难免发生很多意料不到的情况,为稳妥起见,建议企业先在总部开展定员工作,未来,基层参照总部人员上岗办法逐步推进,从而达到畅通人员发展通道,建立总部-基层人员上下流动机制的目的。另外,笔者跟进的两家水司,从员工属性上看,都分成了管理类和工人类两个序列,一般总部机关管理人员冗余情况严重,建议在开展定员工作时,可以考虑将两类人员分类开展,工人岗位人员暂不做调整,按照条件直接逃入新体系中,管理类岗位参加遴选。 确定好定员思路以后,下一步就是开展人员遴选工作。从落地实施可操作性角度考虑,一般有双向选择或者竞聘两种遴选方式,具体选择哪种方式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来定。双向选择相对环节少,组织成本低,周期短,但对部门负责人评估能力、决策力、沟通协调能力要求较高,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受到裙带、利益关系的影响。相对双向选择,竞聘影响面大,动静大,环节多,成本相对较高,优点也显而易见,对人员评估更全面,参与度高且更加公平。在正式开展遴选工作前,可以为员工提供一轮自愿选择的机会,愿意去往基层单位的可在此时提出申请 人员分流是人员选聘过程中最敏感的环节,也是最让企业管理者头疼的事儿,夹杂着很多的人情世故。从企业精简高效运营的角度考虑,必须淘汰落聘人员,给有能力的人预留空间,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国企能进不能出,能上不能下,落聘人员没有出口,只能从一个岗位调整到另一个岗位或者说保持原状但不占编制。实际上,落聘人员最关心的就是归口和待遇问题,在落聘安置过程中,部门负责人、人力资源部要统一口径,配合做好疏导解释工作,要讲“人情味”,人力资源部要解决好 落聘人员身份和待遇问题,不论是一次到位还是分步消化,都要考虑到平稳,避免极端事件的发生。在实际推进的过程中,各环节参与者的配合很重要,在实施过程中应当把握细节和实施要点。与人力资源部密切配合,全面宣贯,规避矛盾。整个定员过程是既需要保密又要公开透明,报名条件、遴选条件等要如实、准确的传递给全体员工,最好以宣讲会的形式给全体员工培训并进行现场答疑,对流程、制度进行分析,对需要填写的表格举例讲解;同时,人员名单等又要做好保密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