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吸附虹吸分离工艺和有自吸功能的虹吸分离装置
申请号: 200710078272
公开号: 101069785
申请日: 20070309
公开日: 20071114
授权日:
授权公开日:
省市代码: 重庆
代理机构中心:
国际分类号: B01D 17/032、B01D 17/022、B01D 21/24、B01D 35/00
范畴分类号: 23A
代理人:
申请人: 熊四达
发明人: 熊四达
申请地址: 重庆市南岸区黄桷渡100号
发明名称: 吸附虹吸分离工艺和有自吸功能的虹吸分离装置
内容: 提供一种吸附虹吸分离工艺和有自吸功能的虹吸分离装置,其工艺流程特征是:吸附虹吸分离管(1)经吸附头(3)吸入容器(5)中料浆液中的水清液组分,当料浆液液面与吸附虹吸分离管(1)之内顶点的垂直距离小于吸附虹吸分离管的自吸高度(h)时,吸附棒(2)对水的吸附能力使水清液浸透吸附头(3),并沿吸附棒(2)上升,翻越吸附棒(2)之顶点,随后充填吸附棒(2)并排出其内的空气,在料浆液的位能分离过程工作压头(H)的推动下,克服吸附棒(2)的阻力,不断将水清液从料浆中吸附分离出来,虹吸排出;为实现这种无动力吸附分离工艺,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了有自吸功能的吸附虹吸分离装置,其技术方案是:有自吸功能的吸附虹吸分离装置,它由吸附虹吸分离管(1),容器(5),进料阀(6),排料阀(7),排油阀(8)组成;进料阀(6)安装于进料管上,进料管位于容器(5)之上,排料阀(7)位于容器(5)的最下方,排油阀(8)位于容器(5)的侧面壁偏上方,在容器(5)中安装若干支有自吸功能的吸附虹吸分离管(1),吸附虹吸分离管(1)的出口排液头(4)的位置低于容器(5)的最下方;其特征是:吸附虹吸分离管(1)由虹吸管和吸附棒(2)组成,虹吸管由两端通孔的可润湿内表面的不透气材料制成马蹄状弯管,其进口管长度小于出口管长度,虹吸管管径在自吸高度(h)的1/20~1/10范围;在虹吸管的管内安有直径等于管径、长度大于虹吸管总长的吸附棒(2),吸附棒(2)伸出虹吸管进口端的部分吸附头(3),其最佳长度大于吸附棒(2)对液体的自吸高度(h),吸附棒(2)伸出虹吸管的出口部分排液头(4)可以被分为若干个滴头,吸附棒(2)由加入了高吸水树脂并以亲水疏油性高分子材料为基质的、经过微孔通孔发泡处理的、具有弹性的海绵状材料制成,吸附头(3)表面光滑,吸附棒(2)的内孔隙可在0.01~0.10mm范围,吸附棒(2)插入虹吸管内部分的剖面尺寸应保证其遇水膨胀后与虹吸管管壁紧密相贴。
介绍: 一种吸附虹吸分离工艺和有自吸功能的虹吸分离装置。本发明工艺所采用的分离方式为三维错流分离,所需分离推动力为吸附材料的内能和被分离料浆的位能;它是在料浆容器中安装若干支有自吸功能的吸附虹吸分离管,利用其中吸附棒高吸水疏油材料的吸水功能和憎油特性,利用颗粒组分的沉降性和油分的上浮性,来实现固液和/或油水的分离。本发明吸附虹吸分离装置采用了在普通虹吸管中贯穿吸附棒的方式完成自吸虹吸分离过程。本发明设备结构简单,制造容易,制造费用低;装置操作简易,维护方便;仅仅依靠料浆的位能作推动力就得以实现预期的分离过程;利用本发明还可以实现缓慢连续微量定时输送液体的功能、实现清液中的有害成分或有效成分在吸附棒中的再分离。
难道就是这?度娘给的,文责不负
[ 本帖最后由 sjlvnet 于 2012-6-28 16:10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