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楼主: cygyc-gc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工艺讨论汇集

[复制链接]

3153

积分

102

金钱

45

帖子

黄金水师

241
发表于 2010-8-24 16:55:27 | 只看该作者



不错,谢谢分享~~~~~~~~~
清啦

5万

积分

4514

金钱

939

帖子

超凡水师

雷锋勋章默默奉献勋章优秀会员勋章

242
发表于 2010-8-24 18:35:24 | 只看该作者
真是好贴,讨论的很深入,纯学习了。

4576

积分

31

金钱

352

帖子

黄金水师

243
发表于 2010-9-29 10:56:34 | 只看该作者
资料很好,下载来看看

5万

积分

4514

金钱

939

帖子

超凡水师

雷锋勋章默默奉献勋章优秀会员勋章

244
发表于 2010-9-29 11:43:15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帖子,关于氧化沟各方面的知识很全面了。

1262

积分

3

金钱

64

帖子

白银水师

245
发表于 2011-4-27 23:33:48 | 只看该作者



看着好东西可惜没金钱下 楼主能发我邮箱不283021621qq.com 谢谢了!!!

4558

积分

4

金钱

296

帖子

黄金水师

246
发表于 2011-6-20 00:44:18 | 只看该作者
我顶,好东西呀,非常支持

1570

积分

47

金钱

200

帖子

白银水师

247
发表于 2011-7-9 19:34:07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帖子有时间要好好的看下 学习了。。。。。。。。。

1649

积分

57

金钱

98

帖子

白银水师

QQ
248
发表于 2011-7-31 12:04:09 | 只看该作者
收益了,楼主辛苦了!

770

积分

34

金钱

99

帖子

青铜水师

249
发表于 2011-8-26 22:51:57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楼主~~~~辛苦了~~~

5902

积分

191

金钱

163

帖子

黄金水师

技术员

QQ
250
发表于 2011-8-27 23:46:56 | 只看该作者



我们那个厂就是奥贝尔氧化沟工艺,感觉起来确实比其他工艺要简单,而且效果还不错

1万

积分

0

金钱

264

帖子

铂金水师

QQ
251
发表于 2011-9-27 18:20:00 | 只看该作者
cc老师好给力!这么好的资料收藏起来慢慢学学

272

积分

-1

金钱

3

帖子

初级水师

252
发表于 2011-9-29 14:14:16 | 只看该作者
C-Orbal氧化沟将二沉池置于奥贝尔氧化沟外沟与中沟之间,并充分利用中央岛空间,利用构造合建产生的各个区域有效地协调水力系统和高程布置,主要有以下特点:①二沉池与奥贝尔氧化沟合建共用墙壁技术,节省占地面积及降低基建投资成本;传统奥贝尔氧化沟其二沉池与氧化沟分开建造,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分开建设,不仅需单独建造二沉池、配水系统、污泥回流管网及污泥回流泵房等,造成占地面积大,建造投资高;而且污泥回流距离较长,需采用大功率配水泵及污泥回流泵,运行能耗及成本大;(2)为满足氧化沟设计中三沟容积比50:33:17的排水规范设计要求,造成氧化沟周长短小,外沟宽而短,沟宽均在9~16米之间。这样,增大了曝气转盘制造、安装难度,故障率增高,并影响正常水力流态。工程实践表明当转盘轴长≦8米,故障率极低,当轴长≥8米时曝气转盘能耗明显增大,轴长大于9米时就要采用双轴串接,在沟中加设联接两轴的支撑墩,不仅增加基础投资,而且中间支撑墩还会影响水的流态,容易造成污泥沉淀,并影响处理效果;(3)溶氧控制难度增加和脱氮效率降低。外沟短小宽大,使得在同样的停留时间和容积下,曝气转盘间距相对较短,一般在15~25米之间,好氧区(靠近曝气转盘区域)和厌氧区(远离曝气转盘区域)无明显差异,硝化和反硝化作用不明显,造成脱氨氮效率不高(是导致常规奥贝尔氧化沟脱氮难以达到要求的原因之一);并且在处理规模较小时(例如5000m3/d以下),外沟更短,很容易全部形成富氧区,难以达到为脱氮要求外沟溶解氧相对为零条件,导致外沟基本无脱氮效果,造成小规模脱氮效果更不理想;(4)外沟宽大,导致流速减慢,为避免污泥沉淀及保证正常流速,必须加大水流推力,从而增加了推流功率,导致能耗相对较大。 ②二沉池与氧化沟夹区作为硝化液回流区(A区)和污泥回流区(B区),节省占地面积,降低基建投资和运行成本,提高脱氮效率;国内外研究表明:奥贝尔氧化沟工艺中,增设内外回流延长水力停留时间,可强化硝化/反硝化作用,但其实现需另外建造回流池,增加约4倍流量回流泵,从而增加了额外回流系统投资及运行成本,所以实际奥贝尔氧化沟工艺中通常不做上述设计(这也是现有奥贝尔氧化沟脱氮效果不理想的另一重要原因)。本工艺由于采用合建工艺,在外沟内壁与中沟外壁及二沉池间自然形成了两个夹区空间,可将其分别设计为硝化液回流区(A区)和污泥回流区(B区)。通过在池底布置连通内沟与硝化液回流区管道,以及在外沟内壁上开设连通回流区的孔洞,使内沟好氧区污水进入该回流区域,然后通过硝化液回流泵,使回流区污水进入外沟厌氧区,形成内循环系统,提高了污水脱氮能力。此回流工艺不需额外增加土建费用,只需增设3-4台硝化液回流泵,大大降低了内循环脱氮系统投资及运行成本。污泥回流区近邻二沉池,因此可以通过小功率轴流泵(一般扬程≤0.5-1米)就能使污泥回流,省去大功率回流泵和回流管线,也节省了建设投资与运行费用。以上利用合建形成的硝化液回流区和污泥回流区,还可增加处理水停留时间0.5-1小时,按设计要求总停留时间16小时计算,可节省投资3%左右。 ③中央岛设置缺氧区,节省占地面积及基建投资成本,更进一步提高脱氮效率;奥贝尔氧化沟中央岛容积一般为总容积的10%,现有奥贝尔氧化沟不作为功能区域,仅作为设备安放地点,造成中央岛空间空置浪费。本工艺将中央岛作为前置厌氧区,增加污水在沟内的停留时间,从而提高脱氮效率。 ④工艺抗冲击负荷优化调控技术,节省运行成本; 传统奥贝尔氧化沟处理流程为:外沟──中沟──内沟,工艺固定缺乏灵活性,难以满足各种不同污水特征下的最佳工况要求。 本工艺充分利用合建构成的A、B夹区和中央岛的功能,来实现脱氮、抗冲击负荷等工艺调控。例如当遇特大暴雨冲击,进水量是原来的数倍时,污水浓度较低,为保证氧化沟污泥活性,可灵活改变处理流程,通过切断内循环回流脱氮系统,将处理来水直接切换至外沟,通过打开内循环处设置的阀门,让外沟污水直接流入二沉池,关闭中内沟进出水通道,从而达到保护中沟、内沟污泥活性,提高抗冲击负荷的能力;当进水浓度瞬时提高或有毒物质增加时,可将内沟污水切换至外沟,保护了中内沟内污泥活性,不使其因瞬时增加有毒物质,造成对系统的冲击损害。

3043

积分

25

金钱

346

帖子

黄金水师

253
发表于 2011-10-23 11:56:28 | 只看该作者
东西很全,学习下。。。。。。

2万

积分

2328

金钱

499

帖子

王者水师

254
发表于 2011-10-23 16:10:40 | 只看该作者
我不太了解氧化沟,今天算是开眼了。在这里能看到这么多的好资料。看出来大家对氧化沟的关注程度。支持

733

积分

47

金钱

25

帖子

青铜水师

255
发表于 2011-11-11 17:58:15 | 只看该作者
帖子太好,钱已用光。正做卡鲁赛尔,拜读此帖,受益匪浅

4683

积分

124

金钱

225

帖子

黄金水师

256
发表于 2011-11-15 21:31:39 | 只看该作者
目前所在厂用的就是氧化沟工艺,特点进来看下有没可学习的!!

4683

积分

124

金钱

225

帖子

黄金水师

257
发表于 2011-11-20 19:26:03 | 只看该作者
闲来没事就逛论坛,是种不错的习惯

34

积分

-6

金钱

7

帖子

初级水师

258
发表于 2011-12-2 23:31:37 | 只看该作者
ddddddddddddddddddd

8966

积分

256

金钱

292

帖子

黄金水师

259
发表于 2012-5-15 20:32:19 | 只看该作者
非常好的资料,学习中,谢谢楼主。

213

积分

-2

金钱

26

帖子

初级水师

260
发表于 2012-5-27 22:21:21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啊,楼主太好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手机版|小黑屋|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 京ICP备12048982号-4

GMT+8, 2025-5-6 19:59 , Processed in 0.147229 second(s), 5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