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224|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闻] “引黄入洛”工程正式启动

[复制链接]

2万

积分

4229

金钱

1万

帖子

论坛顾问

行业焦点

QQ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1 23:39: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并关注水世界微信号,获得更多资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x
洛阳一直以来从南线引陆浑之水入洛。3年后,一项浩大的“引黄入洛”工程将完成,洛阳将实现从北线黄河引水入洛。这项工程的实施,不仅确保近期洛阳城生态用水的需求,长远来看还能解决城区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这项总估算投资1.96亿元、名为“黄河小浪底水库向洛阳市城市供水”的工程,今年2月由市水利局向市政府提出,经过近8个月的努力,目前初步规划已经出炉,详细的测量、地质勘探、设计工作陆续展开,标志着此项工程正式启动。


[b]       供水路线图已经敲定
[/b]
       7日在市水利局,该局副局长翟文亮在办公桌上摊开了绘制好的“供水路线图”。从图上看,黄河水自黄河小浪底南岸引水枢纽工程自流而出,向南经过穿越邙山的20公里隧洞,被送至位于西工区红山乡的涧河支流——金水河水库,然后通过水库开闸泄流至涧河,由涧河流入洛河、中州渠;黄河水注入金水河水库后,另一路往东经邙山渠流入瀍河。这样,使得黄河水从北部入市区,盘活了整个洛河以北城市区的水系。

       翟文亮说,此供水方案,可解决洛阳市河渠生态用水问题。同时我市将在金水河附近建水厂,黄河水经净化处理后利用水厂和市区40多米的自然高差,解决市区工业生产及居民生活用水问题。


[b]     “引黄入洛”势在必行[/b]

       洛阳市依托穿城而过的伊、洛、瀍、涧4条天然河流和纵横交错、相互贯通的人工渠系,自上世纪90年代就提出并付诸实施洛阳市城市水系工程,经过16年的不懈努力,初步形成了以风景如画的洛浦公园和蜿蜒曲折的新区水系为代表的水系景观。

       翟文亮说,但从长远看,无论是城市生态用水还是生产生活用水,均隐藏潜在危机。生态用水方面,依托穿城而过的伊、洛、瀍、涧4条河流,目前已建成景观水系长120公里,形成水面900万平方米,蓄水量2300万立方米。按照现有水面面积和蓄水量计算,要维持水体流动、水质良好、保持水位,平均每天通过伊、洛、瀍、涧4条河进入市区水量至少要320万立方米,折合流量约为37立方米/秒,其中满足水体交换27立方米/秒,渗漏及蒸发10立方米/秒。而实际情况是除主汛期7月、8月外,伊河、洛河来水量平常不足30立方米/秒,有时甚至出现断流。瀍河、涧河基本属季节河,汛期有水,非汛期基本无水。以洛浦公园水面和新区水系为代表的河、渠争水问题已经凸显,在河渠水量分配、调度方面已经出现顾此失彼、捉襟见肘的状况,如不开辟新的补充水源,城区水系势必将成为臭水沟。

       在生产、生活用水方面,目前城区日供水能力约为72万吨,实际供水量40万吨左右。看似有所富余,但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和人口增加,现在富余的供水能力很快饱和。在72万吨/日供水能力中,采用地下水为60万吨/日,采用陆浑水库地表水为12万吨/日。而市区地下水补给水源主要靠伊河、洛河和天然降水,随着河流上游两岸城乡用水量的不断增加,通过河道进入城区水量在逐年减少,地下水补给量自然也随之下降。若持续开采,会出现超采现象,采补失衡会形成地下漏斗,引起地陷、地裂等一系列地质灾害和社会问题。

      “就是陆浑水库地表水源,近期也不可能增加供给。”翟文亮说,一是陆浑水库库容有限,二是作为省管的陆浑水库,还承担着向郑州等其他城市供水的任务。据了解,郑州在着手启动“引陆入郑”工程。从长远来看,要想满足洛阳城生产、生活用水需要,唯一途径就是启用黄河小浪底水库向洛阳市城市供水工程。


[b]     “引黄入洛”已具备诸多有利条件
[/b]
       从洛阳水利勘测设计院编制的项目建议书上看,“引黄入洛”已经具备了诸多有利条件:一是水源可靠,小浪底水库属于多年调节的特大型水库,小浪底南岸引水口位于库区,距大坝仅700米,具有良好的引水条件;二是饮用水源为水库上层水流,入库河水经库区沉淀后上层水清澈优质,供水线路全为隧洞,沿途水质不易污染,引水水质有保证;三是引水形式为自流引水,引水渠线全为隧洞,运行费用低,不涉及地面征地和拆迁。

       翟文亮介绍,最为有利的条件还有两个:其一,国家投资1.26亿元的小浪底南岸引水枢纽工程已于2003年建成,一直没有利用。等于说出水口是现成的,实际上眼下启动的工程是“引黄入洛”后续工程。其二,早在2001年,水利部已经批准了我市黄河用水指标,这一指标在当前黄河沿线各地市水资源供需矛盾加剧的情况下,尤其宝贵。


[b]       穿越邙山的20公里隧洞是工程的关键[/b]

       据介绍,“引黄入洛”工程中,金水河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国家投资了600万元正在进行之中,预计年底完成;绵延20多公里的邙山渠大部分畅通,修复的任务也不大;涧河、廛河经过多次治理,也具备泄流条件。从整个工程来看,其难点和关键是穿越邙山的20公里隧洞,这将几乎占整个工程的全部投资。

       从项目建议书上看,隧洞初步确定采用城门洞型,宽4米,高5米,设计引水流量9立方米/秒。计划施工工期为3年。翟文亮认为,目前隧洞经过区域的地质条件尚不清楚,如果地质构造复杂,将会增加工程投资、施工难度和拖延建设周期。

       面对工程1.96亿元的巨额投资,有关方面建议成立以市财政控股的股份制企业,从社会上融资获得。

     “这项工程主要是解决洛阳市城市工业生产、居民生活和城市生态用水,涉及洛阳长远发展大计和用水安全,再难也要上。”翟文亮还说,国家分配给我市的黄河用水指标因此工程迟迟未启动,面临被调整和压缩的危险,从这个角度考虑,“引黄入洛”工程不仅要上,而且时不待我,越快越好。

   

来源:洛阳日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关注水世界,关注行业焦点!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
清啦

2万

积分

4229

金钱

1万

帖子

论坛顾问

行业焦点

QQ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08-10-22 11:22:39 | 只看该作者

洛阳市“引黄入洛”工程启动

记者从洛阳市政府获悉,“黄河小浪底水库向洛阳市城市供水”工程初步规划于日前出炉,相关工作也陆续展开,这标志着“引黄入洛”工程正式启动。
    据了解,一直以来洛阳市都是通过从南线陆浑水库引水入洛,“黄河小浪底水库向洛阳市城市供水”工程的实施将实现从北线黄河引水入洛。该工程总估算投资1.96亿元,目前初步规划已经出炉,详细的测量、地质勘探、设计工作也陆续展开。
    该工程“供水路线图”显示,黄河水自黄河小浪底南岸引水枢纽工程自流而出,向南穿越邙山的20公里隧洞,被送至位于洛阳市西工区红山乡的涧河支流——金水河水库,然后通过水库开闸泄流至涧河,由涧河流入洛河、中州渠;黄河水注入金水河水库后,另一路往东经邙山渠流入瀍河。
    洛阳市水利局有关人士表示,“引黄入洛”工程的实施,不仅确保近期洛阳城生态用水的需求,长远来看还能解决城区生产、生活用水问题。



来源:新华网
关注水世界,关注行业焦点!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

2万

积分

4229

金钱

1万

帖子

论坛顾问

行业焦点

QQ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10:27:05 | 只看该作者

引黄入洛 应对潜在缺水危机

——聚集河南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系列报道之五


洛阳市的人均水资源量为456立方米,表面上看与河南沿黄其他城市相比算是“富水”城市,目前尚可维持现状,然而,随着洛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危机的苗头已开始呈现。洛阳市政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一项浩大的“引黄入洛”工程已于目前正式启动,洛阳沿黄3县(区)已把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摆上重要日程。

    “富水” 只是账面表象

    很多人认为,洛阳市境内有黄河、洛河、伊河等主要河流,且建有小浪底、栖霞院、陆浑、故县4座大型水库,仅小浪底水库总库容就达126.5亿立方米,应该属于“富水”地区。


    洛阳市水利部门负责人认为,洛阳水资源丰富只是表面现象。洛阳市境内主要河流的径流量多数是过境水量,小浪底、栖霞院、陆浑、故县四座大型水库所蓄水量是河流的调蓄水量,并不都属于洛阳市水资源总量的范围。洛阳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26.27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16.7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456立方米,与全省人均占有量基本持平,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属于水资源紧缺地区。


    洛阳市境内干、支河流及较大沟、涧、溪约2.7万条,多属季节性河流,河道径流丰枯悬殊。受气候变异影响,近年多数蓄水工程蓄水量减少、大量库塘干涸、河水断流,农村有100多万人缺乏饮水安全保障。此外,一部分工业和生活污水不能达标排放,大量垃圾直接倾入河道,一些中小河流的生态环境呈恶化趋势,部分浅层地下水也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


    2006年,洛阳市总用水量为14.16亿立方米,其中开采地下水8.15亿立方米,使用地下水占了“大头”。专家认为,洛阳地下水若持续开采,将会出现超采现象,采补失衡会形成地下漏斗,引起地陷、地裂等一系列地质灾害。据洛阳市水利部门预计,2010年洛阳将缺水7500万立方米,2015年缺水量为2.43亿立方米。

    引黄  势在必然

    洛阳市依托穿城而过的伊、洛、瀍、涧4条天然河流和纵横交错、相互贯通的人工渠系,初步形成了风景如画的洛浦公园和蜿蜒曲折的新区水系为代表的水系景观,仅洛浦水面工程的水量就相当于一座中型水库。有着如此丰富的水系,洛阳市依然感受到潜在的缺水危机。


    该市水利部门负责人认为,目前洛阳城区生产、生活日供水能力约为72万吨,其中引用陆浑水库地表水为12万吨,采用地下水为60万吨。目前,通过河道进入城区的水量在逐年减少,地下水补给量随之下降,地下水持续开采受到限制。陆浑水库库容有限,还承担着向郑州等其他城市供水的任务,增加陆浑水库的供水量也不现实。城区生态用水方面,以洛浦公园水面和新区水系为代表的河、渠争水问题已经凸显,如不开辟新的补充水源,城区水系将重现生态灾难。还有一个潜在的危机是,紧临黄河的洛阳,由于近几年实际引黄用水量远远达不到批复的引黄指标,黄河用水指标面临被调整或核减的危险。


    背靠黄河小浪底水库的洛阳,开发利用黄河水资源拥有诸多有利条件:一是水源可靠,小浪底水库属于多年调节的特大型水库,小浪底南岸引水口位于库区,距大坝仅700米,具有良好的引水条件;二是饮用水源为水库清澈优质的上层水流,水质有保证;三是引黄入洛的出水口是现成的,由国家投资1.26亿元的小浪底南岸引水枢纽工程已于2003年建成。此外,洛阳市目前还拥有4.86亿立方米的黄河用水指标。


    今年年初,洛阳市水利局向市政府报送了总估算投资1.96亿元、名为“黄河小浪底水库向洛阳市城市供水”的工程,目前初步规划已经出炉,测量、地质勘探、设计工作陆续展开,标志着引黄入洛工程正式启动。


    这项浩大的“引黄入洛”工程将于3年后建成。引黄入洛,不仅确保近期洛阳城生态用水的需求,长远来看还能解决城区生产、生活用水和发展大计。

    县区  需求牵引行动

    位于洛阳市西部的新安县,煤炭、硫铁、铝矾土、石英石等矿藏资源丰富。随着近年来“工业兴县”战略的启动,100多家千万元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落户新安。温县水利局总工李新阳说,由于受水资源承载能力制约,水资源紧缺已成为制约新安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该县在2005年建成的新安提黄取水一期工程的基础上,拟投资1亿多元建设新安提黄二期工程。新安两期提黄取水工程,年引用黄河水可达8000万立方米,届时新安工业、城市生活用水无虞,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也将注入勃勃生机。


    总投资1.096亿元的洛阳孟西灌区2005年3月开工建设,工程建成后利用黄河水不仅可以解决孟津县10万亩农田灌溉问题,还能为孟津县城年供水1230万立方米。栖霞院南岸取水工程建成后,在灌溉7.6万亩农田的同时,还可为华阳孟津电厂提供可靠水源。


    毗邻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的吉利区,洛阳石化总厂每年需引用1500万立方米黄河水,即将上马的大唐电厂热电联产项目和PTA项目,也将依靠黄河水资源获得强劲发展。


    九朝古都洛阳历史上曾得黄河漕运之利发展兴盛,如今,实现洛阳经济社会可持续快速发展,更离不开黄河水资源的强有力支撑。



来源:黄河报·黄河网
关注水世界,关注行业焦点!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

2万

积分

4229

金钱

1万

帖子

论坛顾问

行业焦点

QQ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08-11-4 14:39:10 | 只看该作者

2020年 黄河水将注入郑州市内10余条河流

10月29日,河南省政府组织召开全省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座谈会,酝酿通过采取向国家争取农业用水直补、把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纳入沿黄各级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等措施,用好用足黄河水。

    郑州人均水资源不足全国的1/10

    据悉,黄河流经我省三门峡、洛阳、郑州、开封等8市28县,惠及商丘、许昌、安阳等地区,是我省最大的客水源。但目前,沿黄地区的缺水局面日益凸显。

    以郑州为例,郑州市2008年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96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10。联合国规定的生存标准为人均水资源500立方米,小康标准为1000立方米,以此对照,郑州水资源极度短缺。

    河南用黄河水不足国家分配的一半

    根据国家1987年黄河水量分配方案,分配我省黄河干流可用水资源量35.67亿立方米,但近年来我省年均实际引水量不足分配指标的50%。昨日召开的座谈会上,黄河河务局局长牛玉国表示,山东、宁夏、内蒙古等省区不但用足甚至用超了国家分配的引水指标。

    如何用好黄河水?牛玉国建议说,我省应当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建议,在沿黄实行农业灌溉用水由政府财政补贴,即争取农业用水国家财政的直补政策,同时,还可以采取把对黄河水资源开发利用工作纳入沿黄各级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向市内10余条河流补黄河水

    郑州市引黄工程规划显示,到2020年,郑州市将建设主要引黄工程25处,引黄供水量达到9.15亿立方米,新增引黄供水量5.97亿立方米。此举将基本解决城市用水、引黄灌溉等郑州市水资源短缺情况,实现郑州市内10条主要河流和西流湖、龙湖、龙子湖生态补水,郑州市区河湖“水少、水脏”的局面将彻底改观;通过补源灌溉,回补地下水,使地下水环境状况得到基本改善。



来源:新华网
关注水世界,关注行业焦点!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

1

积分

10

金钱

2

帖子

小小水师

5
发表于 2011-7-15 11:45:0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好啊,支持,洛阳有魄力

1

积分

10

金钱

2

帖子

小小水师

6
发表于 2011-7-15 11:46:21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好啊,支持,洛阳有魄力:victor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手机版|小黑屋|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 京ICP备12048982号-4

GMT+8, 2025-5-7 17:36 , Processed in 0.163028 second(s), 4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