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并关注水世界微信号,获得更多资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x
某化学工厂客户的难分解废液,COD9000mg/L 1. 采用臭氧+微纳米曝气方式氧化(19小时)后 2. 采用特殊ACB生物处理+微纳米空气曝气方式(12天)
实验条件 废液量:约80L(容器容积120L) 1. 微型微纳米射流曝气发生器 泵流量:约30L/分 吸气量:约15L/分
2. ACB生物填料 约为80L的15%。
观察 l 实验开始后产生细微的气泡,实验期间一直持续。 l 原水有异臭味,臭氧+微纳米射流曝气实验开始后臭味马上消失。 l 颜色的变化:经过3小时后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浊度/悬浮物开始发生沉淀,故判断需要增加反应时间,实验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结果原水颜色变为无色透明,悬浮物成分极端减少。
l 原水PH值为偏碱性,经过19个小时的曝气后变为中性。 l 最初的3小时经目视确认透明度显著提升,悬浮物减少;随着时间的增加,沉淀物增加,透明度有返回的倾向。但是经过19小时的臭氧曝气,悬浮物被分解,COD减少了约1/3,可以说臭氧+微纳米射流曝气方式是行之有效的氧化方式。 l BOD的数值上升,可能是悬浮物被分解造成的。与透明度无关,数值上升可解读为溶解性BOD上升。如增加UV紫外线促进催化法可能反应时间会更快一些。 l 下一工序采用特殊ACB填料进行了12天的生化反应实验。结果是BOD/COD/SS的数值大幅下降。正常曝气6天即可完成的实验,在实验开始后一直没有微生物产生/附着,水的状态一直是透明状。第7天将容器移到室外继续进行后,马上产生微生物,分解得以继续进行。 l 全氮的数值在实验过程中没有变化,认为有必要添加脱氮工序。 l 整个废水处理工序构成应为臭氧+微纳米射流曝气+UV紫外线催化→ACB生物填料+生化曝气→脱氮工序。
l 以此次实验为原型,实地现场实验后可构筑出确实可行的处理系统投入真正的运行。
实验结果 采用臭氧+微纳米射流曝气及ACB生化曝气处理方式处理化工厂的难分解废液排水处理实验成功。 实验成功后,客户3个月后正式采用本方式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