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用微信登录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8677|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屠宰废水] ABR+A1/O组合工艺处理屠宰废水工程应用

[复制链接]

7260

积分

991

金钱

3319

帖子

黄金水师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2-6 18:40: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并关注水世界微信号,获得更多资料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x
项目
水量Q
CODcr
BOD5
NH3-N
PH
屠宰废水
1000m3/d
1800-2000mg/l
800-1000mg/l
100-150 mg/l
6-9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8978-1996)一级标准
≤80
≤50
≤15
6-9
  2 工艺流程设计   2.1工艺流程图
   图1 工艺流程图
  由工艺流程图可以看出,该工艺由调节池、折板厌氧反应器(ABR)、A1/O池、竖流沉淀池和污泥处置五部分组成。   2.2 主要构筑物设计   2.2.1调节池:由于废水中有很大一部分是某一时间集中排放的,因此调节池可以起到调节水量和均和水质的作用,使得后续工艺的处理负荷基本处在相同的水平,有利于处理工艺的连续、稳定、可*运行;另一方面,屠宰废水进入调节池后,池内的厌氧菌对废水进行水解和酸化,起到初步处理作用,可以显著地提高ABR厌氧处理的效率。   调节池设计:V=500m3;HRT=12h   2.2.2 折流式厌氧反应器(ABR):废水经调节池均质均量和水解酸化后由污水提升泵提升进入ABR池。ABR反应器与UASB反应器有很大区别,它构造简单、施工简便、不需要三项分离器、造价低。ABR反应器构造如图2所示。
  图2 折板式厌氧反应器(ABR)
  反应器内设置竖向导流板,将反应器分隔成串联的几个反应室,每个反应室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上流式污泥床(USB)系统。几个反应室串联使用,更接近于推流式。在反应室内驯化培养出与该处的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微生物群落。在I区驯化产生的是产酸菌,在II区驯化产生的是产甲烷菌。这样将产酸菌和产甲烷菌分开,各自集中驯化培养后对废水进行处理,和完全混合式的UASB反应器相比,极大地提高了处理效率[1]。   ABR池设计:   容积负荷Ns=2.0kgCOD/(m3·d);HRT=20h;   I区和II区容积比=1:3 ;   池体高度H=4.5m;   2.2.3 A1/O池:废水经ABR反应器厌氧处理后,CODcr 、BOD5 、NH3-N都还没有达到排放要求。尤其是NH3-N还没有得到有效降低,考虑用一般的活性污泥法不能够满足脱氮的要求,因此采用A1O工艺进行脱氮处理。A1/O法脱氮是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创的工艺,目前应用广泛。A1/O法脱氮工艺的反硝化反应器在前,BOD5去除、硝化反应器在后,反硝化反应是以原污水中的有机物为碳源的,在硝化反应器中含有大量硝酸盐的硝化液回流到反硝化反应器,进行反硝化脱氮反应[2]。   A1/O池设计:   HRT(A段)=1.0h;   HRT(O段)=4.0h;A:O=1:4   混合液回流比RN=300%;   污泥回流比R=60%   缺氧池容积V1和好氧池容积V2 比V1:V2=1:4   2.2.4竖流沉淀池:   二次沉淀池用以澄清来自A1/O池的含有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并回收、浓缩活性污泥,其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出水的水质和回流污泥的浓度。本工艺设计中二沉池采用适合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工程,沉淀效率高,污泥浓缩效果好的竖流沉淀池,中心进水,周边出水,重力排泥。   2.2.5砂滤池:   为了提高出水水质,有效降低出水中的SS浓度,并且承受由于水量变化冲击,沉淀池出水SS浓度增高的情况,设置砂滤池。砂滤池具有使用方便,造价低等优点。设计采用经验估算的方法,本工程的砂滤池池体深2m,容积为100m3。   2.2.6污泥处理:   由于采用的工艺污泥产生量少,为了节省投资,不配备污泥干化用的压滤机。将剩余污泥从集泥井中用泵打入污泥干化床,自然风干后运走。   3 调试运行   3.1 ABR池污泥培养:   培养方式采用同步法,即培养驯化同时进行。取附近某啤酒厂污水处理站的厌氧污泥作为种泥。接种量为ABR池体积的30%,直接进从调节池进屠宰废水对污泥进行培养驯化。启用方式为固定HRT(20h),逐步提高基质浓度(COD)[3]。30d后,反应器中出现了灰色的球形颗粒污泥,其平均粒径0.6mm,说明污泥已经开始成熟。60d后污泥颗粒粒径达到3mm左右,证明厌氧池的污泥已经驯化成熟,可以进原水运行了。   3.2 A1/O池污泥培养:   培养方式也采用同步法。取某啤酒厂污水处理站曝气池的回流污泥作为种泥进行接种。接种后的前3d,闷曝气20h后换水一次。接着改曝气10~12h换水一次。每次曝气结束后沉淀2h,然后排出上清液。培养后期,排出上清液的同时适当排出一些污泥。   培养20d后,活性污泥沉降性能良好,30min沉降比(SV30)为25%~30%。污泥浓度(MLSS)为3~5g/L。污泥外观呈黄褐色,颗粒粒径3mm左右,表明污泥培养驯化成熟,可以进原水运行。   3.3 系统运行情况:   60d后ABR池和A1/O池的污泥都已经培养驯化成熟,系统正式运行,水质监测结果如表2,表3所示。
  表2 ABR池出水水质
指标
CODcr
BOD5
NH3-N
PH
单位(mg/l)
400-450
200-250
60-80
6-9
  表3 排放口水质
指标
CODcr
BOD5
NH3-N
PH
单位(mg/l)
50-60
20-30
10
6-9
  从出水的监测结果来看,该工艺运行稳定,出水各项指标都达到了设计要求。   4 结论   (1) ABR反应器和UASB反应器相比具有构造简单、施工简便、不需要三项分离器、造价低,运行稳定等优点。   (2) 系统稳定性好,耐冲击。   (3) 采用 ABR+A1/O组合工艺处理屠宰废水能够达到高效降解有机物和去除NH3-N的目的。能够保证出水各项指标持续稳定的达到GB13457-92一级排放标准,而且工程投资少,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具有推广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忠祥,钱易.废水生物处理新技术. 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2004,444~445   [2] 韩红军.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与计算.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233~234.   [3] Barber W P, Stuckey D C. The use of the anaerobic baffled reactor(ABR)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a review. Water Research, 1999,33(7) 1559~1578.
  Application of ABR+A1/O Combined Process in Slaughter House Wastewater Treatment Engineering
  Haibao CUI1, Shunsheng YANG2 and Yongning WEI2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Sichuan, Chengdu 610031, China )
  Abstract: Treatment of slaughter house wastewater with ABR+A1/O combined process was described. The runn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D removal rate is above 96%, PH of the effluent is 6~9, meet the first discharge standard of “ Integrated Wastewater Discharge Standard”(8978-1996)   Keywords: ABR; A1/O; Slaughter House Wastewater   作者简介:1. 崔海保(1981-),男,安徽蚌埠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水污染控制工程研究 [ 本帖最后由 today 于 2007-4-13 15:17 编辑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清啦

1万

积分

45

金钱

559

帖子

铂金水师

沙发
发表于 2015-9-28 08:22:00 | 只看该作者
单車寡炮瞎胡闹。。。。。。。。。。。。。

122

积分

50

金钱

43

帖子

初级水师

板凳
发表于 2007-2-7 09:09:06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了!正在找这方面的资料!

4789

积分

1767

金钱

477

帖子

黄金水师

QQ
地板
发表于 2007-3-27 09:46:36 | 只看该作者
好东西,如果在详细点就好了
风起的让我想起你
今晚却没有风吹来

http://www.chinacitywater.org/bbs/forumdisplay.php?fid=66

5830

积分

-2

金钱

760

帖子

黄金水师

QQ
5
发表于 2007-3-27 10:18:11 | 只看该作者

ddd




太好了,后面要是在有其它的运行参数会更d了。

1555

积分

175

金钱

144

帖子

白银水师

6
发表于 2007-3-27 11:18:56 | 只看该作者
再来点工程实例,造价和运行费用就好了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

16

积分

48

金钱

11

帖子

小小水师

7
发表于 2007-5-12 10:17:01 | 只看该作者
是啊!要是再全点就好了啊!楼主继续努力啊!

869

积分

38

金钱

117

帖子

青铜水师

8
发表于 2007-6-1 08:57:12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多谢!真的是有用的好东西!
向大家学习

46

积分

58

金钱

11

帖子

初级水师

9
发表于 2007-6-9 15:20:25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了,正好用的着

993

积分

31

金钱

185

帖子

青铜水师

10
发表于 2007-8-7 09:23:57 | 只看该作者



感觉设计参数不合理,缺氧才1个小时,好氧才4个小时,进水氨氮很高的啊!

2万

积分

56

金钱

1574

帖子

王者水师

11
发表于 2008-5-13 14:36:04 | 只看该作者
  ABR池设计:   容积负荷Ns=2.0kgCOD/(m3·d);HRT=20h;   I区和II区容积比=1:3 ;   池体高度H=4.5m; 我们搞的深6m,

2万

积分

56

金钱

1574

帖子

王者水师

12
发表于 2008-5-13 14:37:07 | 只看该作者
漏了一点,停留9个小时
hg4283661 该用户已被删除
13
发表于 2008-5-17 12:42:22 | 只看该作者

水力计算

怎么都没有水力计算呢

1325

积分

61

金钱

150

帖子

白银水师

QQ
14
发表于 2008-6-3 16:04:44 | 只看该作者
学到东西了啊.多谢啊!! 完全

1579

积分

165

金钱

118

帖子

白银水师

环保工作者

QQ
15
发表于 2008-6-3 17:12:56 | 只看该作者
请问楼主,此工程实际运行效果和运行成本

8万

积分

1万

金钱

8906

帖子

超凡水师

孤独不哭

月优秀水友勋章2013年年度优秀水友勋章2015守护天使回家过年

QQ
16
发表于 2008-11-27 09:19:32 | 只看该作者
曝气时间短,觉得缺氧阶段就没有必要了,换个好氧工艺吧? 回复:fengxiangxuan,你们的ABR停留时间9h,是不是太少了点啊?那你们的ABR的去除率能达到多少啊?向了解一下..... [ 本帖最后由 yehl1237890 于 2008-11-27 09:20 编辑 ]

923

积分

133

金钱

65

帖子

青铜水师

17
发表于 2009-2-4 12:04:14 | 只看该作者
嗯,设计的不错!

25万

积分

101

金钱

1

帖子

超脱水师

18
发表于 2009-2-4 12:59:27 | 只看该作者
在I区驯化产生的是产酸菌,在II区驯化产生的是产甲烷菌 ------------------------------------------------------------------------------------- 原文中这一句有问题吧?从图示来看,一二两区是交错的,水从其中经过,怎样保证微生物的交错分布?

顶一下

参与人数 1金钱 +3 收起 理由
jy03331898 + 3

查看全部

737

积分

14

金钱

93

帖子

青铜水师

19
发表于 2009-2-4 13:54:11 | 只看该作者
[quote]原帖由 yehl1237890 于 2008-11-27 09:19 发表 曝气时间短,觉得缺氧阶段就没有必要了,换个好氧工艺吧? 缺氧是需要的,因为ABR工段,按照楼主的陈述应该是不参与回流的。 设计思想很好的,但是给人的感觉就是有点累赘,可以简化些吧。ABR停留时间20小时,可以缩短点吧,曝气时间增长点时间会不会更好? 希望楼主能够再详细一点,各段的处理效率怎么样?谢谢

1721

积分

16

金钱

140

帖子

白银水师

QQ
20
发表于 2009-2-6 10:16:23 | 只看该作者
我现在正在做养猪场的污水处理方案,想用ABR加生物接触氧化不知道是否可行啊?请楼主赐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管理员|手机版|小黑屋|水世界-水处理技术社区(论坛) ( 京ICP备12048982号-4

GMT+8, 2025-5-6 14:48 , Processed in 1.261622 second(s), 5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