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
其它参数的计算1公式(5.3.1-1)中参数的确定方法
1.1各类型车(相当于在7.5米处)平均辐射声级LW,i,应按式(E1-1)计算: 式中:i----表示大(L)、中(M)、小(S)型车,按附录B划分;
vi----各型车平均行驶速度,按附录B计算,km/h。 1.计算i型车昼间或夜间的车间距di,应按式(E1-2)计算: 式中:Ni----i型车昼间或夜间平均小时交通量,辆/h。昼间与夜间的交通量比,可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确定或通过实际调查确定。测量时间一般分为:昼间(06:00~22:00)和夜间(22:00~06:00)两部分。 2.预测点至噪声等效行车线的距离(r2)按式(E1-3)计算: 式中:K1----预测点至公路之间地面状况常数,应按表E1-1取值。
K2----与车间距di有关的常数,应按表E1-2取值。 注:硬地面是指经过铺筑路面,如: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条石、块石及碎石地面等。 1.3公路纵坡引起的交通噪声修正量ΔL纵坡,应按式(E1-5)计算: 1.4公路路面引起的交通噪声修正量ΔL路面,按表E1-3取值。 注:当小型车比例占60%以上时,取上限,否则取下限。 2.1公路弯曲或有限长路段引起的交通噪声修正量ΔL1,应按式(E1-6)计算: 式中:θ----预测点向公路两端视线间的夹角,(°)。 2.2公路与预测点之间障碍物引起的交通噪声修正量ΔL2,应按式(E1-7)计算: 1.ΔL2树林为树林障碍物引起的等效A声级衰减量。 预测点的视线被树林遮挡看不见公路,且树林高度为4.5m以上时: 2.ΔL2建筑物为建筑障碍物引起的等效A声级衰减量,按下述方法取值: 当第一排建筑物占预测点与路面中心线间面积的40%~60%时,ΔL2建筑物=3dB; 当第一排建筑物占预测点与路面中心线间面积的70%~90%时,ΔL2建筑物=5dB; 每增加一排建筑物,ΔL2建筑物值增加1.5dB,最多为10dB。 3.ΔL2声影区为预测点在高路堤或低路堑两侧声影区引起的等效A声级衰减量。 首先判断预测点是在声照区或声影区(如图E1-1,E1-2所示)。 图E1-1 高路堤声照区及声影区示意图
图注:H-声源高度;h1-预测点A至路面的垂直距离;D-预测点A至路中心线的垂直距离;h2-预测点探头高度,h2=1.2m;d-公路宽度的1/2
|
若 ,预测点在A点以内(如B点),则预测点处于声影区。 图E1-2 路堑声影区及声照区示意图
图注:d-预测点A至路堑边坡顶点Q的距离;h1-预测点A至路面的垂直距离;其它符号意义同图E1-1。
|
若 ,预测点在A点以外(如B点),则预测点处于声影区。 当预测点处于声影区,ΔL2声影区决定于声波路程差δ。 由图E1-3计算δ,δ=A+B-C。再由图E1-4查出ΔL2声影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