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超滤
由中国纺织大学纺化系膜分离科研组对废水进行膜分离可行性试验,并选定膜的种类。采用丙烯腈-聚氯乙烯(PAN-PVC)膜。超滤器为外压膜管式。
从图1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延长,废水通量的下降速度较平缓,平均通量为60L/(m2.h),选用该膜是较好的。
图1
从图2可以看出,对染料的截留率达99%~100%,选用该膜是合适的。
图2
由图3可知,废水的平均通量随压力的增加而加大,另外,经试验得知操作压力对截留率几乎没有影响,即R=99%~100%。实际操作压力可根据需要,在0.2~0.4MPa范围内选择。
图3
由图4可知,在相同的操作压力下,废水的平均通量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因PAN-PVC膜可耐温60~80℃,所以实际使用温度可自行选择。同样,经试验得知,操作温度对截留率几乎没有影响,即R=99%~100%。
图4
4 处理成本与厂改造前后污水处理水质对比
4.1 处理成本
取1992年7~9月的数据(见表4)。
表4 1992年7~9月处理成本
月份 | 7 | 8 | 9 | 处理水量/m3 | 13426 | 16815 | 11190.6 | 能
源
消
耗 | 用水量/m3 | 770 | 900 | 900 | 费用/元 | 277.2 | 360 | 360 | 用电量/(kW.h) | 22980 | 18580 | 20300 | 费用/元 | 6894 | 7432 | 8120 | 混凝剂 | 费用/元 | 2000 | 2000 | 2000 | 试剂 | 费用/元 | 300 | 1871.98 | 2990 | 设备折旧/元 | 3700 | 3700 | 3700 | 人员工资/元 | 1450 | 1450 | 1450 | 处理费用/元/m3 | 1.08 | 0.99 | 1.66 |
由于原材料涨价及一些小整改较多,使得处理成本上升,待稳定后会降低一些。同时染料回收工作还未开展,其效益没能体现。若将染料回收后用于生产,污水处理费用将大幅度下降,甚至转为赢利。
4.2 厂改造前后污水处理水质对比(见表5)
从表5的数据可以看出,改造后的污水处理水质明显优于改造前,达到甚至超过预期的设计效果。
表5 改造前后污水处理水质对比
项目 | 改造前 | 改造后 | 标准 | CODCr | 进水/mg/L
出水/mg/L
达标/% | 1 361
155
88.6 | 1 112
92.1
91.7 | <100mg/L | BOD5 | 进水/mg/L
出水/mg/L
达标/% | 243
14.5
94 | 273
2.99
98.9 | <30mg/L | 色度 | 进水/mg/L
出水/mg/L
达标/% | 331
91.25
72 | 200
5
93.5 | <100倍 | 采用工艺 | 生物接触
氧化法 | 延时曝气法 | 设计水量/m3/d | 150 | 500 | 5 调试、运行中发现的问题
(1)该工程于1991年8月竣工,9月中旬正式投入试车运行。采用生产废水直接培菌。由于曝气池上清液不能排入下水道,只能进入调节池,在较长时间内污泥体积提不高,延长培菌周期。
(2)1991年12月厂方根据客户要求加工一批黑色牛仔布,由于技术部门未将改变染色品种这一信息及时反馈给环保部门,没能事先采取预防手段,致使大量硫化黑生产污水涌入,破坏原
污水菌相,使污水处理工作示能正常进行,造成第二次培菌。
(3)染料回收由于原设计水泵流量、扬程与实际安装的超滤器不匹配,使超滤设施无法正常启动。再加上回收下来染料的生产可用性试验还未完成,还没找出最佳浓度值,因此一方面未能将染料回收,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又增加了设施的运转负荷,增加了治理难度,不利于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4)立式泥浆泵腐蚀严重,给检修带来很大麻烦。拟将调节池、沉淀池的立式泥浆泵改成移动泵或不锈钢泵。
(5)由于污水的腐蚀性,自动液位控泵装置大多损坏,应采取其它措施加以更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