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ATV-DVWK规范及标准
ATV标准ATV-DVWK-A 131E
单段活性污泥污水处理厂的设计
2000年5月ISBN 3-9
发行:GFA出版公司, ATV-DVWK的水,污水及垃圾
Theodor-Heuß-Allee 17 • D-53773 Hennef • Postfach 11 65 • D-53758 Hennef
电话: +49-2242/872-120 • Telefax: +49-2242/872-100
E-mail: vertrieb@gfa-verlag.de • Internet: http://www.gfa-verlag.de
预备
本 ATV标准是由 ATV-DVWK 专家委员会 KA 5 和 KA 6精心制作的。
KA 5 专家委员会“沉淀工艺” 有以下成员:
Prof. Dr.-Ing. Günthert, München (C主席)
Prof. Dr.-Ing. Billmeier, Köln
Dipl.-Ing. Born, Kassel
Dr.-Ing. Andrea Deininger, Weyarn
Dr.-Ing. Grünebaum, Essen
Dr.-Ing. Kalbskopf, Dinslaken Dr.-Ing, Resch, Weissenburg
Prof. Dr.-Ing. Rosenwinkel, Hannover
Dr.-Ing. Rölle
Dr.-Ing. Schulz, Essen
Prof. Dr.-Ing. Seyfried, Hannover
Dr.-Ing. Stein, Emsdetten
KA 6专家委员会 “好氧生物污水处理工艺”有以下成员:
Prof. Dr.-Ing. Kayser, Braunschweig (主席)
Dipl.-Ing. Beer, Cottbus
Dr.-Ing. Bever, Oberhausen
Prof. Dr.-Ing. Bode, Essen
Dr.-Ing. Boll, Hannover
Prof. Dr.-Ing. Gujer, Zürich
Prof. Dr. rer. nat. Huber, München
Prof. Dr.-Ing. E.h. Imhoff, Essen
Prof. Dr.-Ing. Krauth, Stuttgart Dr. Lemke, Leverkusen
Dr. Hilde Lemmer, München
Prof. Dr.-Ing. Londong, Wuppertal
Prof. Dr. Matsché, Wien
Dipl.-Ing. Peter-Fröhlich, Berlin
Prof. Dr.-Ing. Rosenwinkel, Hannover
Dipl.-Ing. Schleypen, München
Dr.-Ing. Teichgreber, Essen
Dipl.-Ing. Ziess, Haan-Gruiten
Die Deutsche Bibliothek [德国图书馆]– CIP-Einheitsaufnahme
ATV-DVWK 标准
A 131E. 单段活性污泥污水处理厂的设计. - 2000
ISBN 3-***********
保留所有的权利,特别是翻译成其他语种的权利。没有出版者的书面同意,本标准的任何部分不能以影印,微缩拍摄或其他别的方法出现-或者是用于机械设备上的语言,特别是数据工艺机械。
GFA-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bwassertechnik e.V
(ATV-DVWK出版公司, 水,污水,垃圾), Hennef 2000)
原始德国版由DCM, Meckenheim出品。
目录 页码
预备……………………………………………………………………………………………2
注意事项 7
前言 7
1 应用领域 8
2 符号 9
3 工艺描述和设计步骤 16
3.1 概述 16
3.2 生物反应池 17
3.3 二沉池 20
3.4 设计程序 21
4 计算流量和负荷 23
4.1 污水负载 23
4.2 上清液和外部污泥负荷 25
5 生物反应池设计 25
5.1 以中式为基础的设计 25
5.2 根据经验设计 26
5.2.1 要求的污泥泥龄 26
5.2.1.1 没有硝化反应的处理厂 26
5.2.1.2 硝化工艺设计 27
5.2.1.3 硝化、反硝化工艺的设计 28
5.2.1.4 厌氧污泥稳定污水厂的设计 29
5.2.2 反应池中反硝化池容积的计算 30
5.2.3 磷的去除 32
5.2.4 污泥产量计算 33
5.2.5 SVI和MLSS浓度的假定 35
5.2.6 生物反应池容积 37
5.2.7 回流量和周期时间 37
5.2.8 氧转移率 38
5.2.9 碱度 41
5.3 好氧选择池的设计 42
6. 二沉池的设计 42
6.1 限制条件和出水水质 42
6.2 污泥体积指数和允许的浓缩时间 43
6.3 污泥回流率和二沉池进水的SS 45
6.4 表面负荷率和污泥负荷率 45
6.6 沉淀池表面积 46
6.7 沉淀池深度 47
6.8 现有二沉池的测试和验算 49
6.9 除泥系统的设计 49
6.9.1 除泥和刮泥设备的设计 49
6.9.2 污泥短流的流量和固体物平衡 50
6.9.3 幅流式二沉池的排泥 50
6.9.4 矩形池中泥的去除 51
6.9.5 固体物物料平衡的验证 52
7 规划和运行 53
7.1 生物反应池(曝气池) 53
6.4.1 池设计 53
7.1.2 泡沫及漂浮污泥的聚集 53
7.1.3 内回流泵的调节 53
7.1.4 非硝化污水厂中产生的亚硝酸盐 53
7.2 二沉池 54
7.2.1 概述 54
7.2.2 平流池 54
7.2.3 竖流池 55
7.3 回流污泥 55
7 动态模拟 56
9 造价及环境影响 57
10 相关的 [德国] 规范,指标及标准 57
参考文献 [译者注: 所见的版本是英文的,而方括号里给出了中文名字。] 60
附录 62
根据COD决定除碳用的耗氧量和污泥产品 62
A1 设计原则 62
A2 COD的物料平衡 62
A3 污泥产量的计算 64
[kg SS/d] (A15) 65
A4 需氧量的计算 65
注意事项
本 ATV-DVGW标准是荣誉的,根据应用原理产生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的结合结果。 (法令, ATV 和 ATV 标准 ATV-A 400的工艺规范)。因此,根据这些,设定为它原文技术正确,并已被普遍承认。
本标准的应用对每个人都是开放的。然而,法令或行政规章可以禁止它的使用,如合同或其他的合法原因。
本规范是重要的,但不是正确的解决问题的唯一的信息来源。在使用过程中任何人不能推卸由于自己的行动或规范条例的不正确应用的责任;特别是本标准中旁注的正确应用。
前言
在编制前一版本的ATV标准(1988-90)时,只有少量活性污泥处理厂具有脱氮除磷功能,根据这些污水厂的运行结果信息可以推演其它处理厂的设计和运行。因此,带着很多问题,我们只能依赖于研究结果。与此同时,进行的大量的此类实验研究结果以及从实践中获得的经验使我们可以建立更广泛的数据库来修正设计标准。
与1991年2月ATV标准(ATV-A 131)相比,本标准有以下重要变化:
对任何规模的活性污泥处理厂的有效性(至今为止 5,000总居住者和人口当量)。
设计流量和负荷的出处这一章减掉了,因为单独的ATV标准应是为所有类型的污水处理工艺而制定的。
根据附录1——德国污水条例(AbwV)(以前是T = 10° C)的要求,假设生物反应池可灵活设计,脱氮的设计温度为T = 12° C。
综合生物除磷设计。
修正反硝化能力。
要求氧转移量的确定方法的变化。
好氧选择池的综合设计。
基于COD的设计方案的选择。
二沉池允许污泥容积负荷率的增加。
关于二沉池局部深度的设计的修正和二沉池的浓缩和污泥移除区深度的决定的一些修改。
二沉池中污泥移除系统(刮砂机)的综合设计。
工艺技术的解释来源于ATV手册“生物及高级污水处理”[1]及“机械污水处理厂”[2]。文中引用的数字参见手册的章节。 |
|